《孩奴》收官 胡可成功塑造新一代「虎媽戰歌」

2021-01-08 搜狐網
沙溢胡可夫妻檔《孩奴》話題十足

胡可沙溢「將愛情進行到劇裡」


  搜狐娛樂訊 由胡可、沙溢、主演的社會話題劇《孩奴》已於昨晚收官。該劇以敏銳的視角捕捉到家長們面臨的子女教育問題。電視劇雖已結束,但由「孩奴」引發的各種討論還在繼續:「孩奴」究竟是不是一種符合當下社會發展規律的現象,為了孩子是否應該義無反顧當孩奴,不同的人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孩奴》話題引深思 被稱「深度話題劇」

  該劇展現了「虎媽戰歌」、「學區房」、「升學難」、「課業壓力沉重」這些現實社會的熱點話題,還牽引出以蘆葦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對孩子的教育,盧麗同學唐紅一家的攀比性教育以及海歸女楊洋代表的西洋派的思想都與中國傳統的模式不同。 「《孩奴》從怎麼教導孩子說起,但故事核心仍然是婚姻家庭的種種,其中有『閃婚閃離』、『非誠勿擾』、『隔代孩奴』、『虎媽』、『學區房』等社會熱點,也會有段子,更少不了犀利的臺詞。」葛衛東坦言,「『孩奴』表面是各種家庭問題,其根本上是社會問題,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社會下,逐漸凸顯的異形化的教育,教育的背後還有人性深層面的思考。」

  劇中對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進行巧妙的關注,通過育兒的表面觀察生活的內裡,不但讓觀眾容易產生共鳴,也讓劇集有了獨一無二的深度,堪稱「深度話題劇」。

  胡可完美演繹「虎媽戰歌」 入戲太深受「孩奴」之苦

  胡可演繹的「虎媽」盧麗這一角色,深入人心,更有網友調侃其為新版「咆哮帝」「大眾後媽」等等,其角色塑造的相當成功:賣掉房子只為讓孩子進所好中學,為了俗稱的「推優」絞盡腦汁甚至違背原則等。更有觀眾表示「盧麗是個歇斯底裡的癲狂母親」,「僅僅因為成績不好,就以愛之名讓身邊人壓抑,這真的是愛嗎?」 然而由於拍攝時入戲很深,胡可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盧麗的影子:「這段時間的拍攝讓人有點摸不清現實與戲劇,甚至在拍完這部戲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走出劇中角色。拍完戲回去也不知道該用哪個自己面對家人。」讓老公沙溢也十分堪憂。但據悉,胡可在最近成功走出「虎媽」一角,並髮長微博說明:「拍《孩奴》就是為了反『孩奴,盧麗就像面鏡子,照著現實的我們。如果看了《孩奴》,有觀眾決定擺脫當『孩奴』,盧麗就成功了!」。

  拍《孩奴》就是為了「反孩奴」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溝通很重要,千萬不要以愛的名義傷害你愛的人。這也是在觀劇之後感觸最深的一點。而在現代教育中,很多父母總是將孩子看成了孩子,孩子又將孩子看為孩子。這也是孩奴產生的一大原因。物極必反,凡事過分終會產生負面效果。在教育孩子上,個人希望父母給予的愛適度就好,同時給予孩子一定自由成長的空間,慢慢的將「孩子」不再看作「孩子」.

  拍《孩奴》就是為了「反孩奴」,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孩奴的存在有其肥沃的土壤,許多中國家長還是習慣為兒女「鞠躬盡瘁」。「反孩奴」還是「做孩奴」的話題,仍將是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關注的話題。

  據悉,胡可近來有多部影視劇正在籌備當中,加之之前拍攝的《聊齋之連鎖》等備播大戲,2014年的螢屏熒幕上將再次上演一場「胡式豐收年。」

http://yule.sohu.com/20131015/n388204418.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31015/n388204418.shtml report 2231 沙溢胡可夫妻檔《孩奴》話題十足胡可沙溢「將愛情進行到劇裡」搜狐娛樂訊由胡可、沙溢、主演的社會話題劇《孩奴》已於昨晚收官。該劇以敏銳的視角捕捉到家長們面臨的子女教

");}

相關焦點

  • 《孩奴》什麼時候播?在哪個臺播?
    胡可之前雖也塑造過一些彪悍的角色,但是此次出演性格偏執的「虎媽」,坦言是對演技上的一次挑戰,沙溢也表示「胡可在新劇中的表演可以說是顛覆以往的任何一次表演,真的是讓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這絕對是她表演上的一次突破。」
  • 張芝華《孩奴》對沙溢百般挑剔 變"刁鑽丈母娘"
    由沙溢、胡可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孩奴
  • 孩奴今晚大結局 能否歷盡磨難重獲幸福將揭曉
    《孩奴》劇照  【孩奴今晚大結局 能否歷盡磨難重獲幸福將揭曉】電視劇《孩奴》將於今晚(10月11日)收官,盧麗、劉志高以及兒子歡歡一家三口是否能歷盡磨難重獲幸福,將在今晚揭開大結局。雖然電視劇結束了,但是由「孩奴」引發的各種討論還在繼續。故事太真實家長含淚點讚  瀕臨破碎的四個家庭能否能得到挽救,精神崩潰的虎媽盧麗是否能回復正常,都讓我們拭目以待。本劇編劇表示:「創作上我還是偏向讓所有事情都回到正軌,讓觀眾更加直觀的體會到美好生活的難得和珍貴。」
  • 《虎媽貓爸》收官 韓青想挑戰高智商角色
    韓青把「狼爸」這一角色塑造的深入人心,以後想挑戰什麼樣的角色?韓青表示:「最中意的還是高智商的角色,比如間諜、偵探或是科學家。」 韓青《虎媽貓爸
  • 貓爸成佟大為熒幕新經典 觀眾難捨《虎媽》收官
    網易娛樂5月26日報導 昨晚(5月25日晚),電視劇《虎媽貓爸》迎來了收官之夜,該劇在東方、天津兩大衛視黃金檔播出以來,收視連奪收視率冠軍,並在開播22天後全網播放量突破35億,網絡搜索指數持續排名第一。由於該劇強烈的話題性,「虎媽貓爸」在微博的話題已有45.9萬條討論,閱讀量達到7.9億。
  • 當孩奴,我們是被迫的
    去年底電視劇《蝸居》在國內引起熱映,其中上述臺詞概括了現代「孩奴」的生存現象。孩奴是一種新名稱,用來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如今,不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發生著變化,矛盾與挫折,傳統與現代交織,「房奴」、「卡奴」早已不算新鮮事,而「孩奴」一詞目前已悄然上位,要不要做「孩奴」,最近在國內引起熱議。
  • 中國式虎媽是怎樣煉成的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劉軒XL(id:djxuanliu)東亞評論作 者 | 劉軒在美國,如果你是華人,家裡又有小孩,你不可能沒聽過《虎媽的戰歌》。那是一本華人教授所寫的回憶錄,記載著她教育兩個女兒的過程。因為她屬虎,所以自稱「虎媽」,另一個意思則是她像老虎一樣強悍。
  • 「虎媽貓爸」再現!中國家庭劇離不開套路?
    影視劇是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映,這些年來以子女教育為主題的電視劇大量湧現,比如《孩奴》(2014)、《陪讀媽媽》(2014)、《虎媽貓爸》(2015)、《小別離》(2016),還有最近正在播出的《少年派》。《少年派》中林妙妙的母親(閆妮飾)和父親(張嘉譯飾)。《少年派》聚焦的是高中教育。
  • 《新生日記》第二季收官 劉璇「鐵血教育」出圈虎媽形象引熱議
    由湖南衛視製作的孕期生活觀察類真人秀《新生日記》第二季收官。劉璇憑藉「鐵血教育」的虎媽形象出圈,成為真人秀節目的焦點。據統計,節目播出期間 #劉璇曬孕肚倒立照# #劉璇曬八本育兒日記# #劉璇談產後身材被歧視# #劉璇二胎產女過程# #劉璇曬女兒正面照# 等多個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榜,熱議不斷。
  • 《虎媽貓爸》空降新加坡 引亞洲家長共鳴
    同時,「虎媽」也成為外媒熱議的流行話題,辛苦育兒的「虎媽」同樣引發了不少海外觀眾的共鳴。  《虎媽貓爸》引發當地熱潮趙薇談小四月教育「哪裡學都一樣」  活動當天,趙薇身著一襲乳白色裙裝清新亮相,小鮮肉王森一身帥氣打扮青春亮眼。看到新加坡當地觀眾如此熱情,趙薇非常感恩大家對這部劇的支持和喜愛。
  • 80後,你有「孩奴」恐懼症嗎?
    什麼是孩奴  近日先在網絡出現,隨後成為國人坊間熱門詞彙的新名詞。大意是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忙碌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孩奴父母有幾個不敢: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費,不敢輕易換工作。
  • 京華時報:趙薇的表演決定了《虎媽貓爸》的成色
    原標題:趙薇的表演決定了《虎媽貓爸》的成色   2011年春季,一本出自美國華裔之手的《虎媽戰歌》登陸中國,掀起了一場排山倒海的教育口水戰,隨後本土又湧現了「鷹爸」「狼爸」和「貓爸」等各種教育模式,持續引發了一連串教育激辯。如此天成的話題性和傳播基礎,不拍成電視劇那是暴殄天物,這大概便是《虎媽貓爸》題材的由來。
  • 美食助力扶貧,《發現大廚》首季成功收官!
    本文轉自【中國資訊網】;在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指導下,由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主辦,在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南方衛視支持下,由國華文旅集團出品的首檔精準扶貧廚藝競技節目《發現大廚》首季完美收官,廣東南方衛視收視最高1.02%。
  • 評《虎媽貓爸》:引發親子教育反思熱潮
    來源:成都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5月27日 11:27 來源:成都日報 參與互動()   趙薇、佟大為、董潔領銜主演的「年度劇王」《虎媽貓爸》25日晚在東方衛視、天津衛視黃金檔首輪播出圓滿收官。
  • 西安「孩奴」的苦樂生活
    當上了「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費,不敢輕易換工作。「孩奴」現象空襲80後,涉及60、70後,一項針對年輕家庭的調查顯示,61.5%的人認為自己是「孩奴」。可小柯忙著替人打官司,跑得不停腳,把小華一人留在家中。孩子出生後,小柯在家陪了一個月,就照常上班去了。小華家在河南鄭州,小柯家在河北邯鄲,雙方父母身體欠佳,居住太遠無法幫他們照顧孩子。小華長期呆在家中,看著小姐妹帶著旅遊團滿世界的跑,而自己只能呆在家中當「留守女士」心急上火,動不動就給小柯發脾氣,小柯開始還能忍受,時間長了再聽到小華發牢騷,就躲到辦公室去幾天不照面,小兩口矛盾逐漸加深。
  • 夫子富翁:「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對你來說真的合適嗎?
    華裔母親蔡美兒在她所出版的育兒書籍《虎媽戰歌》中,舉出了許多絕對不允許女兒觸碰的事情,比如:1.不允許女兒在學校裡彈琴唱歌2.不允許女兒獨自在外過夜3.不許女兒參加朋友之間的聚會4.不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5.不許長時間看手機或電視以上種種,在我們看來,未免有點不近人情。
  • 中國家庭劇為什麼總是「虎媽貓爸」模式?
    影視劇是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映,這些年來以子女教育為主題的電視劇大量湧現,比如《孩奴》(2014)、《陪讀媽媽》(2014)、《虎媽貓爸》(2015)、《小別離》(2016),還有最近正在播出的《少年派》。  《少年派》聚焦的是高中教育。該劇講述了一對中年夫婦林大為和王勝男(張嘉譯和閆妮飾)的女兒林妙妙(趙今麥飾)升入重點高中,三口之家正式開啟高考「備戰」狀態,日子雞飛狗跳。
  • 「虎媽」後「貓爸」引關注 民主管教孩子上哈佛
    「虎媽」蔡美兒「貓爸」常智韜  一個7歲女孩,因為一首鋼琴曲彈不好就被強迫從晚飯後一直練到夜裡,中間不許喝水或上廁所。這種苛刻教育方法被美國華裔教授蔡美兒寫進名為《虎媽戰歌》的書中,並被登上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封面,引爆世界對東西方教育模式大討論。  很快,上海出現了「貓爸」常智韜現身說法對自己女兒從小民主管教,跳舞、學習不操心,孩子照樣考進哈佛。  「虎媽」「貓爸」孰優孰劣?參加兩會的不少代表委員認為,不論哪種方式,都要注重能力培養,最終讓孩子實現自我。
  • 《虎媽貓爸》,隔代教育和幼升小,教育觀念的差異爆發家庭的衝突
    導語:歡迎來到深夜星扒團,《虎媽貓爸》,隔代教育和幼升小,教育觀念的差異爆發家庭的衝突。《虎媽貓爸》專注於「幼兒園升小學的選擇」和「隔代教育」等社會熱點,體現了「虎媽」和「貓爸」等家庭成員教育觀念的差異以及爆發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