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60%是尾巴,不是蛇也不是蜥蜴,村民放生瀕危野生動物

2021-01-09 俊圖

大家好,這兩天,有條關於瀕危野生動物的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說的是浙江紹興的事兒,具體地點在諸暨。當地村民發現一種特別的瀕危野生動物,並就地放生,保護野生動物資源,令人稱讚!

根據《諸暨日報》等媒體報導,發現瀕危野生動物的村民是傅成苗,今年62歲,家住諸暨東白湖鎮裡四村。上月28日,傅師傅像往常一樣上山去挖野筍。

傅師傅家門口的山為東白山。東白山位於會稽山脈南端,主峰太白尖高1194.7米。這裡層林疊翠,古藤虯結,風景獨好。山上的植物種類豐富,有10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香榧樹、香果樹、七子花,三級保護野生植物有天目木姜子、天目木蘭等。

傅師傅挖筍有經驗,可是,挖了一鋤頭下去,突然發現一個「蛇頭」。不過,這「蛇」太小了,粗細如成人的拇指大小,長不過30釐米。 它比較特別,身體表面像是鍍了一層銀,有反光。再一細看,不是蛇也不是蜥蜴。蛇,身上比較粗糙,而它光滑。蜥蜴,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屬於冷血爬蟲類,而它沒有腳。

後來,通過省裡的專家鑑定,它是脆蛇蜥,屬於爬行綱蜥蜴目蛇蜥科,已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保護等級,屬於瀕危野生動物。

脆蛇蜥,體細長,形狀像小蛇。脆蛇蜥因尾易斷而得名,它身長三分之二,也就是身長60%以上為尾巴,這有利於它遇到天敵時自割尾巴保護自已。蛇蜥數量稀少且生性隱秘,不易見到。

小編在網上查閱,近年來,也有發現的案例。2011年5月,古藺縣古藺鎮映月村村民喻真林發現了一條既像黃鱔又像蛇的「怪物」,後來鑑定為脆蛇蜥,這也是瀘州首次發現該物種。2016年7月,湖南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何建軍等人巡山時,發現一條身體截面近乎方形的「蛇」並拍攝照片。經中科院動物專家鑑定,這是十分罕見的脆蛇蜥。

可喜的是,現在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主動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得知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傅師傅將脆蛇蜥帶回原來挖野筍的地方,就地埋土放生。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單獨生存,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聯繫、共同生活的。在新年到來之際,長江特有珍稀魚類——長江白鱘已滅絕,令人惋惜不已。專家認為,在自然狀態下,物種滅絕的種數與新物種出現的種數基本上是平衡的。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這種平衡已經受到破壞。

據統計,從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種鳥;從1871年到1970年,獸類滅絕了43種。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共出現過25億種動植物,其中有將近1/2是在最近3個世紀內消失的。

總之,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我們要敬重自然,做環境的保護者、守護者,要保護好野生動物資源。

身長60%是尾巴,不是蛇也不是蜥蜴,村民放生瀕危野生動物。在這裡,我們要為傅師傅放生的行為點讚! 歡迎關注「俊圖」,原創作品,請勿搬運

相關焦點

  • 似蛇非蛇!諸暨大叔挖到的「山鰻」竟是瀕危保護動物!
    諸暨竟然有這麼神奇的動物!大家快來看看。像蛇又不是蛇!像蜥蜴又沒有腳!像鰻魚但卻長在土裡!▼▼▼昨天,愛粉周女士報料說,她的公公在山上挖到了 一種稀有的保護動物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大叔上山挖筍,挖到一條小「蛇」周女士告訴小編,她的公公叫傅成苗,東白湖鎮裡四村王坑自然村村民,今年62歲。
  • 濰坊:1.5米長白條錦蛇誤闖村民廚房 已放生荒山
    白條錦蛇。(資料圖片)  10月5日,一條一米半長、渾身帶花紋的大蛇闖進了奎文區經濟開發區南屯村村民田玉良家的廚房裡,讓他們全家人驚嚇不已。田玉良將大蛇妥善安置在了一個紙箱中,並聯繫了濰坊市林業局森林公安局的民警。經民警鑑定,這條蛇名叫白條錦蛇,無毒,是受國家保護的「有益的」野生動物。10月9日,記者了解到,這條闖入田玉良家的白條錦蛇已被帶到野外放生。
  • 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主動上交後被告知放生-動物,野生動物...
    「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昨(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爆料人:背部黑白條紋相間,藍色尾巴的動物到底是啥?
  • 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來源:紅網 作者:易果 何建軍 田富 編輯:劉豔芳 2016-07-06 10:20:11
  • 店裡洗手間闖進一隻「藍尾怪」 長尾巴像蛇又像蜥蜴
    ­  -「不速之客」藍尾石龍子­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文/圖記者 戴舒靜)一條拖著藍色長尾巴、長得像蛇又像蜥蜴的四腳爬行動物,突然闖進店家的洗手間經查,這個不速之客竟然是入選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藍尾石龍子。後來,女店家將它放生。­  藍色長尾巴,像蛇又像蜥蜴,鑽進啤酒箱被捉­  蔡女士是大嶝戰地觀光園內一家禮品店的老闆,昨天早上,她剛走進洗手間,突然發現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趴著一隻拖著藍色長尾巴、長得像蛇又像蜥蜴的四腳爬行生物,嚇得她趕緊跑出洗手間。
  • 黃山一村民發現一隻「蛇雕」,難得一見.
    8月30日,記者從皖南國家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了解到,此前在黟縣宏潭鄉被村民發現的危重不知名的老鷹,經鑑定系蛇雕,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目前,經解毒救助,該蛇雕病情有所好轉,但仍不適合野外放生。據黟縣美溪森林派出所一名民警介紹,8月16日,黟縣宏潭鄉一名村民報警求助,稱其務農途中,在馬路邊發現一隻老鷹,奄奄一息,因搞不清是不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所以只好請森林民警前來鑑別救助。
  • 「放生」變「殺生」:村莊現數百放生蛇,都江堰村民自發捕殺
    這些被放生的蛇,除了菜花蛇等無毒蛇類,還有虎斑頸槽蛇、紅點錦蛇等毒蛇。為保安全,村民自發組織對這些跑到馬路上和鑽進民房的小蛇進行捕殺,一場「放生」演變成了「殺生」。鬥蛇 水泉村多名村民稱,被放生的蛇中,除了菜花蛇等無毒蛇,還有多種毒蛇。 儘管是女性,但董全麗並不怕蛇,昨日下午,她正和同伴們打蛇歸來。她說,自從村裡出現蛇以後,每天過了晌午她都會和另外幾名村民拿著木棍、鐮刀等工具出門,沿著山路轉。
  • 最像蛇而不是蛇的動物,你知道是什麼嗎?遇到千萬別傷害
    在我們印象中,蛇就是蛇,蜥蜴就是蜥蜴。蛇靠軀體運動。蜥蜴是壁虎(通俗比較),用四肢爬行,腳掌有黏膜,可以攀爬於任何光滑物體之上。如今已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物種加以保護。以前非常多,雲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福建,臺灣,海南等地都有,現在很難見到。甚至於很多人都沒聽說過,蛇蜥在我國又被稱為土龍、金蛇、地鱔、碎蛇等。
  • 南京一市民捕獲長尾巴蜥蜴 經證實屬罕見草蜥放生
    13日下午,劉先生在南京浦口區寶塔山下,捉到一隻奇怪的小動物,身形和蜥蜴無異,但總長度比寵物市場上的蜥蜴長了很多,尾巴更像是蛇。劉先生不知它為何種物種,於是移交警方,經過辨別,這種蜥蜴疑似草蜥,在華東地區不多見。目前已就地放生。當天下午,劉先生帶孩子在寶塔山下遊玩,孩子突然在石頭縫間發現了這隻蜥蜴,這個小傢伙見到人後在草叢裡跑得很快。出於好奇心,劉先生將這隻蜥蜴捉住並且報了警。民警將這隻蜥蜴帶回到派出所,將它放進玻璃魚缸後,這隻蜥蜴不停地向外吐著舌頭,渾身上下有多種顏色,整個長度大約40釐米。
  •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
    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本次發現的蜂猴,不排除系個別市民買來當「寵物」。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除了此次在白雲區發現的這隻蜂猴,他們平時也會到市民家裡「回收」國家野生保護動物,主要是蜥蜴、鸚鵡、蛇、龜四大類。這些動物看上去都是家裡常見的寵物,但事實上,其中大部分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 「保護野生動物」這隻鳥,不是人人都能養
    ,疑似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蛇雕。在陽江市森林公安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初步鑑定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陽江高新警方遂依法對該蛇雕進行收繳。經查,陽江高新區河東西村委會村民敖某於2016年在陽春市某工地附近的一棵樹下撿到了這隻剛出生不久的蛇雕,但他並不認識這種鳥,以為是鷹,就帶回家飼養在鐵籠中。
  • 放生300條蛇嚇壞村民,如此「偽善」不要也罷
    ——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10月19日,石家莊井陘縣林業部門接到求助,稱該縣南張井村附近出現大量的蛇。當地林業部門和南張井村委會以及專業機構迅速對這些蛇進行了抓捕。據初步了解,這些蛇為菜花蛇並沒有毒,疑似是善心人士放生所為,大概有三百多條。
  • 河邊抓到一條像蛇又像蜥蜴的「四腳怪」
    在睢寧縣城內一條河邊,他逮到了一隻「四腳怪」,身上有鱗片像魚,身體形狀如同蛇,有腿,如同蜥蜴一般,再看看頭部又像蛇。「我一個人在河邊走著,突然一個傢伙從我腳邊快速爬過去。我看它身上有魚鱗,心想這條魚怎麼跑這麼快。我跟著『魚』追過去,發現它還長了腳的。」陸先生說,這條被他認為的奇葩魚,如果說它是蜥蜴,它真的有四條腿;如果說它是魚,它身體上也有魚鱗;說它是條蛇,它的頭部還真有點像蛇。
  • 數百條放生蛇爬進小村 村民無奈每天打蛇(圖)
    根據相關規定,放生野生動物需向林業部門提出申請等相關程序,並且應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  三輛長安麵包車開進了都江堰市玉堂鎮水泉村,幾位「放生愛好者」提出車上的編織袋,放蛇歸山。5月30日下午,在當地村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數百條被放生的蛇,鑽進了民房附近的叢林中。幾個小時後,成群的小蛇出現在了鄉村馬路上,村子裡開始變得雞犬不寧。
  • 「會眨眼睛的蛇」——那是無毒的「脆蛇蜥」 國內僅存兩種再現奉化,該動物被列為瀕危保護等級
  • 「五爪金龍」誤闖汕尾民宅 屬於瀕危動物
    這隻動物有著黑灰色的身體,四隻腳,長長的尾巴,孔大哥說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動物,但是第一感覺好像和在電視上見過的蜥蜴差不多,為了防止這只不速之客傷害村民,大家馬上將它包圍起來。
  •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屬瀕危野生動物 該保護區第一次發現有脆蛇蜥分布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屬瀕危野生動物 該保護區第一次發現有脆蛇蜥分布時間:2016-07-07 12:0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雲山發現脆蛇蜥屬瀕危野生動物 該保護區第一次發現有脆蛇蜥分布 脆蛇蜥外形似蛇,無四肢,因尾易斷而得名,屬於瀕危野生動物。
  • 重慶首現瀕危物種「蛇蜥」:屬蜥蜴 無四肢似蛇
    原標題:重慶首現瀕危物種「蛇蜥」:屬蜥蜴 無四肢似蛇 王二志攝   原標題:重慶縉雲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物種「蛇蜥」   重慶市林業局4日發布消息稱,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期首次發現蛇蜥,該物種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列為瀕危保護等級。
  • 放生變殺生!放生蛇威脅安全 村民每天出門打蛇
    「我們一家四口,上有八十多歲的老人,下有七歲的小孩,要是進了蛇你想多危險。」雷先生說。自從村裡出現蛇以後,每天過了晌午,董全麗都會和另外幾名村民拿著木棍、鐮刀等工具出門,沿著山路打蛇。放生也需講科學不科學的放生行為,不僅可能使放歸山林的蛇無法適應環境繼續生存,也有可能對生態和周邊居民帶來不良的影響。
  • 零陵區驚現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原來長這樣
    紅網時刻永州5月21日訊(通訊員 李向陽)近日,零陵區駐富家橋鎮何仙姑村扶貧工作隊在走訪貧困戶途中,在都龐嶺北麓的馬鞍岌自然村發現一條身體截面近乎方形的「蛇」並拍攝照片。經區林業局野保處和中南林大專家鑑定,這是十分罕見的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都龐嶺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現已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14科、861屬、1949種,其中屬於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31種;有陸生脊椎動物70科、146屬、202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25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7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