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抗凝血滅鼠劑對非靶野生動物的危害,綠會BASE呼籲環境友好型實踐

2021-01-14 中國綠髮會

目前,為防控鼠害,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投放老鼠藥。但是過量投放的情況比較嚴重,導致了一些野生動物的死亡。一位綠會志願者對此進行了長期調查,並呼籲城市管理者對這個問題予以重視。

上圖:因吃了死麻雀而死亡的貓頭鷹和貓。綠會志願者觀察發現,這隻貓在死前在嘔吐物裡面還有麻雀毛。

就比如,2019年12月初,綠會志願者發現的這樣一幕:貓頭鷹和貓死在一起,還有十幾隻貓也被毒死了。志願者找到了正在投毒的街道工作人員,包括懷抱孫子看著家門口花花綠綠老鼠藥驚恐萬分的村民。

上圖圖片:中毒死亡的貓頭鷹、以及滅鼠藥散落在街道上。攝/綠會志願者

事實上,由於毒性正在食物鏈中向上傳播,危害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的安全。而這種由於有害毒藥對野生生物造成的災難性影響,並不只是在我國存在,同時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滅鼠藥威脅野生動物安全

比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馬裡布,滅鼠藥成為了當地常見的野生動植物殺手。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官員現已確認,聖塔莫尼卡山地區有5隻貓被老鼠毒殺致死,但該地區幾乎所有被追蹤的貓都發現其系統中有殺鼠劑。

一篇2019年10月份報導顯示,聖塔莫尼卡山脈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在追蹤的兩隻山獅在誤食了滅鼠藥後,不幸死亡。其中一頭雄獅(6歲齡)是在9月9日在託邦加州立公園發現死亡的,被證實是死於鼠藥中毒。在對另外一頭4歲的雌獅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肝臟中也發現了鼠藥,其屍體是在加州馬裡布發現的。[2]

上圖:P-30是一頭年輕的雄性山獅,死於老鼠中毒。這已經是第五隻被證實因鼠藥中毒死亡的聖塔莫尼卡山獅。來源/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Patch報導

這給聖塔莫尼卡山獅的保護可謂是雪上加霜,因為2016年的一篇研究早已顯示,由於缺乏遺傳多樣性及地理隔離產生的局限,洛杉磯山獅極有可能在50年內滅絕。[3]

上圖:一個非政府機構在網上發起了請命,徵求籤名要求紐約禁止使用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以保護野生動物、寵物和兒童。來源/thepetitionsite

一個非政府機構在網上發起了請命,徵求籤名要求紐約禁止使用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以保護野生動物、寵物和兒童。由於這些高毒性老鼠毒藥,使紐約的野生生物,寵物甚至兒童處於中毒的危險中。這些毒物被稱為第二代抗凝滅鼠藥,可通過內部出血誘導緩慢死亡。紐約有30多種不同的野生生物成了非靶受害者,因誤食而中毒。而且,這些殺鼠劑的附帶損害還包括寵物和兒童,也可能會被無意毒害。這些老鼠藥的安全已經成了問題,在有效和廉價的替代品已廣泛存在的情況下,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將這些最危險的毒藥投放市場。[1]

(上圖:在美國加州,人們走上街頭,抗議劇毒滅鼠藥的使用。圖片來源/生物多樣性中心)

美國農藥管理部門遭NGO起訴

在美國的市場上,抗凝血性殺鼠劑有數十種品牌,其中包含多種不同的活性成分。它們通過影響動物對維生素K的加工來發揮作用,維生素K抑制凝血和凝結,最終導致失控的內部出血。最常見的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之一就是使用稱為華法林的血液稀釋劑作為其有效成分,但是,老鼠似乎已對此產生了抗藥性。[4]

於是,製造廠商們立刻對此做出了回應,他們開發了一種新的毒性更大的產品系列,使用了非藥用的活性成分,例如溴地丁(brodifacoum)或溴苯丙隆(bromadiolone)。這些第二代殺鼠劑,僅一次取食的量,就能給這些齧齒動物帶來致死劑量的效果。它們的半衰期更長,這意味著這種毒藥可以在動物肝臟中停留數年,而第一代毒藥只需幾天或幾個月。

上圖:抗凝滅鼠劑對生態系統中獵食者的危害路徑圖。來源/SASA(見水印)

這兩個因素,都增加了給除了老鼠之外的、非針對性的野生動物帶來的食用中毒的可能性。第二代殺鼠劑不會立即殺死動物。它仍然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在那段時間裡,患病的動物通常會消耗更多的毒藥並表現出生病跡象,使其更容易成為食肉動物的目標。[4]

上圖:狐狸是北美犬類中最小的成員,經常吃到感染了有毒物質的齧齒動物(如鼠類)為食,結果導致中毒死亡。圖:Sun-Gazette

狐狸是北美犬類中最小的成員,高度僅為9到12英寸,重量不到5磅。狐狸和其他瀕臨滅絕的獵食者,經常吃到感染了有毒物質的齧齒動物(如鼠類)為食,結果導致中毒死亡。

2019年12月,位於美國加州的非政府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起訴了農藥管理部門,因為它沒有保護好狐狸等其他瀕危物種,使其因攝入高毒性的老鼠藥而死亡。[6]

其實早在五年前,加利福尼亞州的農藥管理部門曾經禁止向公眾出售這些毒性超強的滅鼠藥。但是鑑於對受保護野生生物的持續傷害,該法律訴訟要求:該州應該將該禁令擴大到農業使用者和獲得許可的害蟲控制經營者。

我國的滅鼠藥物的情況

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的殺鼠劑有幾十種,分為速效殺鼠劑、慢性抗凝血殺鼠劑和違禁殺鼠劑。

速效殺鼠劑是生產使用較早的1類殺鼠劑,如磷化鋅等,與慢性抗凝血性殺鼠劑比起來缺點較多,使用的價值已經不大,只有少數幾個品種,由於某方面的特點,還可控制使用。

在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新一代的抗凝血慢性殺鼠劑(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s)。

這類抗凝血滅鼠藥,又稱「慢性殺鼠劑」(chronic rodenticide)、多劑量殺鼠劑,是指能抑制體內凝血酶原的合成和使毛細血管壁脆裂,導致內臟出血不凝、流血不止,鼠多次攝食在數天後累積中毒死亡的殺鼠劑[5]。

抗凝血殺鼠劑致鼠中毒的主要機理:一是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抗凝血滅鼠劑抗維生素K,作用於肝膠,阻礙凝血酶原產生,破壞正常凝血功能。二是損壞毛細血管,使血管壁滲透力增加,引起大出血。

一般來說,採用低濃度、多次進行投放。主要品種有殺鼠靈、殺鼠迷、大隆、敵鼠鈉鹽、特殺鼠2號、溴敵隆、殺它仗、敵鼠鈉鹽和氯敵鼠等。

BASE建議

為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簡稱綠會BASE)建議:

(一)對現有抗凝血慢性殺鼠劑的生態環境影響,要進行全面的、科學的評估;

(二)採用更為安全的滅鼠藥劑;尤其要把對非靶動物的影響作為考量目標。

(二)充分發揮大自然自身的天敵生態控制機制,生態滅鼠。

【參考連結】

[1] https://www.thepetitionsite.com/takeaction/581/181/758/

[2] 2 Lions Die After Ingesting Rat Poison In Santa Monica Mountains(2019.10.8)

[3] 研究稱洛杉磯山獅將在未來50年內滅絕(2016年09月01日)

[4] Endangered Wildlife Are Getting Dosed With Rat Poisons

[5] GB/T 31721—2015, 病媒生物控制術語與分類[S].

[6] Conservation group says Valley foxes are being poisoned

文| Linda

核| 花花

相關焦點

  • .| 綠會電商環境友好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蚯蚓保護工作
    為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電商環境友好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A.發起「電商無野」,呼籲各個電商平臺履行社會責任、下架滅絕式的電捕蚯蚓的儀器;B.志願者發現,電蚯蚓機商家多位於廣東中山,綠會敦促廣東市場監管局要作為;C.呼籲野保法要改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法》,
  • 螢火蟲不屬於野生動物?綠會呼籲山西臨汾取締螢火蟲小巷!
    而這一點念想竟也給無數野生螢火蟲帶來了滅頂之災。繼6月29日上海出現螢火蟲展被環保人士集體詬病後,這一次山西臨汾竟再次出現夏日螢火蟲展。(圖片來源:網絡)7月11日凌晨,綠會志願者得知山西臨汾當地的海洋樂園有螢火蟲展覽。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致信世界旅遊組織: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是全球旅遊業重塑的重要基礎之一
    近日,包括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內的上百家公益機構和旅遊企業在一封給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公開信中,呼籲UNWTO及其合作夥伴應在旅遊業復甦期做出表率,逐步淘汰圈養野生動物的旅遊娛樂活動,推動全球旅遊業以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作為基礎之一,進行「更好地重塑」(growing back better)和可持續發展。
  • 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的形成
    從環境問題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技術根源看,當今的環境問題本身就是一個「世界問題複合體」。解決「世界問題複合體」的結果就是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產生的認識基礎。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是核心,還要求綠色的政治制度保障。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價值基礎。綠色科技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技術支撐。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 《動物防疫法(二審稿)》部分採納綠會法工委修改建議
    建議:將第三條改為「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野外捕獲的其他動物」。相對應地要強化對野生動物檢驗檢疫的規定。建議: 將《二審稿》第五十一條修改為「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
  • 解振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應解決六大關鍵問題
    不久前閉幕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央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推進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11月2日,中央委員、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在面對記者的採訪時,對這些問題做了全面闡釋。
  • 解振華:解讀「環境友好型社會」
    環境友好型社會體現了一種全新的環境倫理觀,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形態記者:許多人注意到,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一個新理念―――環境友好型社會。解振華:是這樣。最近不斷有人問我,環境友好型社會到底是什麼意思?可見大家很關注這一全新的理念。
  • 讓野生動物回歸自然|綠會「爪哇穿山甲命運大討論」徵文作品展示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本文作者運用了議論文的題材,參考相關媒體資料舉例論證瀕危野生動物真正救助方式是野放。本文引發讀者思考野生動物救援的目的是什麼?長期人工養殖動物是否會導致動物失去其本身的特性?
  • 和諧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下)
    (三)環境友好型社會與和諧社會的關係   胡錦濤同志2005年指出,要「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正是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起點就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環境友好型社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共同點,在於基本價值觀與解決問題的原則完全一致。
  • 雲南盈江再現野生穿山甲,為德宏的生態環境點讚!
    雲南盈江再現野生穿山甲,為德宏的生態環境點讚!早在2018年10月份,綠會就獲悉雲南德宏州盈江縣群眾救護一隻穿山甲,經派出所森警及時前往處理,並聯繫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專家,最終成功放歸自然。
  • 武漢植物園發現氣候變暖下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的非靶標效應
    然而,一些生防天敵也可能對引入地本土生物造成危害,產生非靶標效應(non-target effect)。因此,探討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入侵生物-本土非靶標生物-生防天敵三者的互作關係,對於指導入侵生物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90後小夥建野生動物救助站,歡迎他加入綠會志願者大家庭
    ,還把自家房子全部出租,租金一毫不剩,全部拿來餵養和治療野生動物。就在2016年,他做了一件讓身邊人驚詫的事情:辭去了原本令人羨慕的工作,來到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從原本的普通志願者,成為了一名正式員工。現在吳劍鋒有了更高的想法,希望成為綠會的志願者,能夠和全國各地的野保志願者開展更多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吳劍鋒說「我是有更多好的選擇,但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覺得我快30歲了,應該做點我認為有意義的事」。
  • 藝術家牆繪超夢幻穿山甲,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
    LEHO本名何彥霖,他說,"LEHO"音似臺語的「你好(lí hó)」,代表臺灣普通人民的熱情與友好問候,希望在藝術創作生涯中,用這樣的名字與全世界交朋友。畢業於實踐大學設計系的他,原本就是臺南人,從2016年開始接觸街頭藝術,迄今已有4年的時間,過去多在高雄衛武營街頭藝術村作畫,此次來到文創園創作,呼應園區的環境氛圍,希望用作品帶給遊客舒服、溫暖的感覺。
  • 新疆送變電:750千伏伊庫線—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模式
    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黑鸛、金雕、白肩雕、雪豹、棕熊等國家保護動物。 傳統電網建設方式,可能對脆弱的天山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產生擾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較大,為了不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企業自身的環境合規成本、環境保護防治等考慮,採用「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是較好的方式。
  • 解振華:循環經濟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重要途徑
    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日前表示,循環經濟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    循環經濟是一種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對傳統行業的技術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解振華說,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 薩拉普拉託博士擔任綠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積極籌備...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國際知名動物行為學專家薩拉普拉託博士(Dr.Sara Platto)將於今年起擔任中國綠髮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並將積極籌備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項目申請(Ocean Park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Hong Kong/OPCFHK)。薩拉普拉託博士作為一名外國專家,在中國生活多年。
  • 野生植物應享有與野生動物同等的保護地位:綠會BASE就《重點野生...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原則篇)(來源/國家林草局官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植物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綠水青山的底色。習總書記曾指出,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深刻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