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陵石馬脖子下有個石球,看到《虢國夫人遊春圖》,才揭開秘密

2021-01-11 歷史店

在陝西省鹹陽唐建陵內,有一座尤為奇特的石馬雕像,因為在這匹石馬的脖子下面,存在一個特殊的石球。至於此物究竟是什麼?考古專家也難以回答。直至有人看到《虢國夫人遊春圖》後,才揭開其中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20年8月24日,陝西省鹹陽市禮泉公安局等部門聯合發布懸賞通告,尋找十年前被盜的唐建陵石獅,賞金高達一百萬元。在2010年4月3日凌晨,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處的一對古代石獅子失竊,它們歷經千年風雨而未損,飽受磨難而未傷,如今卻被蟊賊竊取,實在令民眾氣憤。

唐建陵是唐肅宗李亨與章敬皇后吳氏、韋妃的合葬陵,其地點位於鹹陽城西北50公裡處的禮泉縣建陵鎮涼馬村。建陵東與唐昭陵遙相對峙,西與梁山乾陵隔山相望,北有高山林立,南有沃野千裡,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建陵陵園東牆長1524米、北牆長879米、西牆長1373米、南牆長1050米,面積達到了15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建陵陵墓內還存有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石刻。

唐建陵的主人李亨,是唐代第七位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其母親為元獻皇后。李亨最初被封為陝王,後又成為忠王,於公元738年被立為太子。後經安史之亂,唐王朝政權不穩之際,李亨登上皇位,命大將郭子儀和李光弼討伐叛軍,最終收復長安與洛陽兩京。李亨一生雄才大略,身體卻羸弱不堪,最終於公元762年崩逝,被葬於唐建陵。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唐建陵之內,除被盜竊的石獅子之外,還保存著許多栩栩如生的石雕像。包括其他三門的石獅子、朱雀門外的石人10對、石馬5對、石鴕鳥1對、翼馬1對、華表1對,以及玄武門外的石馬3對等。3對石馬位於鴕鳥北32米處,每一對石馬南北間距為30米,其身長1.90米、身高1.80米、每匹馬前方左側各有牽馬石人一個,均系武士裝束。

不過有趣的是,正是在這些石馬的脖子下方,雕刻著一個特殊的石球,並且每匹馬脖子下的石球都具備同樣的規格。眾所周知,馬脖子下不可能出現球狀物體。為何建陵內的馬匹會如此奇特?不少考古學家認為,這些長在馬脖子下的石球,很可能是一些腫瘤疾病。但是這番提議很快便遭到了反對,因為李亨是一位帝王,皇室最注重威儀,尤其是對於馬匹的雕刻,更應該精細無比,工匠緣何會雕刻出如此令人生厭病馬呢?看來,石馬脖子下的石球,應該蘊含著另一種深意。不過這種深意究竟是什麼?反對者們也難以說出子午卯酉,兩派觀點也只能相持不下。

不過秘密總有被揭曉的一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參與討論的一位專家,終於找到了破解石馬頸下石球奧秘的原因,而這一靈感正來自於一幅名畫——《虢國夫人遊春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畫作,其原作品已經失傳,如今所傳下來的版本為宋代臨摹本,屬於絹本設色畫,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內。

《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內容,為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三姐虢國夫人春季遊玩的場景。該作品通過勁細的線描和色調的敷設,將整副圖畫構建的疏密有致且錯落自然,並將人物與動物的形態完整勾勒,形成了一幅以春遊為主題的美好場景。

《虢國夫人遊春圖》以繪製人物為主,畫中人物有男有女共八人,每人騎乘一匹駿馬前行,女子之間相互打趣,映襯出了極度和諧的場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幅畫作之中,有幾匹駿馬的頸下,都同時繫著一個圓球形的紅纓裝飾,其形狀外貌與建陵內石馬頸下的圓球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對《虢國夫人遊春圖》的鑑定過程中,考古專家們發現,該圖之內所反映的時間,正是唐天寶年間。如果按照年代推演的話,二者之間應系同一時期,因此建陵石馬頸下的圓球,可以被確認是當時繫於馬頸下的紅纓裝飾物。

此時一個問題接踵而至,馬頸下的紅纓究竟是什麼?它的作用又有哪些?據專家稱,唐人之所以會在馬頸下繫上紅纓,完全是為了彰顯主人的尊貴,同時,這種華麗的裝飾品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踢胸」。所謂「所騎之馬懸踢胸者貴」正是這個道理。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古人的藝術創作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非天馬行空般的亂雕亂刻。更重要的是,通過建陵內的石馬,我們也學到了不少有趣的歷史知識,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收穫。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畫家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恰恰表現了宮廷婦女遊春時的歡悅情緒和美好氣氛。紫色百合香為您解讀這幅經典傳世畫作,通過簡單明了的藝術鑑賞,使您更加理解畫家張萱所要表達的深刻內涵。一、《虢國夫人遊春圖》-畫家基本簡介《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由盛唐時期著名畫家-張萱所作。
  •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而所謂「封妻」,就是讓妻子成為「誥命夫人」。那麼,到底什麼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具體又什麼什麼作用?命婦制度在我國古代,存在著「朝廷命官」的說法,而和「朝廷命官」息息相關的,就是「命婦」群體。所謂「命婦」,分為內外兩個體系。所謂內命婦體系,指的是皇帝的家人——比如皇后、貴妃,都屬於內命婦的範圍。而外命婦,就是所謂的「誥命夫人」。
  • 唐建陵兩石獅被盜十年仍未追回,百萬懸賞背後唐陵石刻陷保護困局
    當時偵破此案的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有不下11個文物犯罪團夥曾窺探過被盜的這兩尊石獅。有的積極準備過作案工具,有的已畫好偷盜線路圖,還有一個文物偷盜團夥曾駕駛車輛上山偷盜,因道路崎嶇狹窄,最後只得放棄。但這兩座石獅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被盜的劫難。 兩尊石獅被盜,在陝西省田野文物頻繁遭到盜賊窺視光顧的背景下,引起極大關注。
  • 原因有這3點
    東晉 顧愷之 《洛神賦圖》網絡圖片唐 張萱 虢國夫人遊春圖 網絡圖片而在現當代畫壇上,有一位畫家的仕女圖也十分出色。這位畫家名叫吳光宇,從小就喜愛繪畫,中學畢業後又跟隨兄長吳鏡汀學習繪畫,此後他中國畫學研究會,在金城的指點下,師承徐燕孫,從此專攻人物畫。20世紀30-40年代,吳光宇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京華美術學院擔任教師,此後又進入北京畫院,成為一位專業畫家。他一生創作無數山水、動物等繪畫作品,其中以工筆人物畫最具特色,在這一領域堪稱大師,同時也是北京傳統派人物仕女畫的突出代表之一。
  • 蘇寧藝術館的仕女小姐姐居然也是個饞嘴貓
    現在的小姐姐們,都喜歡自拍,或者拍寫真,記錄下自己的青春美麗。但古代的小姐姐呢,她們沒有相機,又該怎樣留下自己的「寫真」呢?這個,自然得靠畫家了~仕女畫,是中國傳統人物畫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題材,主要描繪上層婦女的日常生活。提起仕女畫,最有名的當屬周昉的《簪花仕女圖》。
  • 晴雯把自己的秘密,藏在一隻箱子中,卻別人當眾揭開
    誰都有秘密,有的秘密可以公之於眾,有的秘密只能永遠藏在自己心中。平兒的秘密是她其實一直都愛著賈璉,卻永遠都不敢讓王熙鳳知道;香菱的秘密是關於自己的身世,她也永遠都不會告訴別人。
  • 江西萍鄉河底挖出精美石馬 鬃毛仍清晰可辨(圖)
    村民疏通河道 挖出精美石馬  事發萍鄉市安源區 村民希望文物部門幫助釋疑  昨日上午,萍鄉市安源區五陂鎮大田村村民陳全明等人在當地五陂河大田段三侯廟附近用挖掘機疏通河道時,從3米多深的河底中挖出一匹雕刻精美的石馬,但他們並不清楚石馬具體屬於哪個年代
  • 中國青綠山水畫的開山之作《遊春圖》
    上一篇我們講到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提到唐代張彥遠對其的評論,其中有一句「人大於山,水不容泛」,說明了當時在山水畫技法上尚處於起步階段,那麼接下來要講的這幅展子虔所作的《遊春圖》,則代表著中國山水畫進入了完全不同的一個階段。
  • 魔術的魅力:揭開魔術的秘密
    魔術,就在揭開秘密一一再創新秘密一一再揭開秘密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著如果沒有揭開秘密的欲望和舉動,就不會有今天這千姿百態的魔術奇觀。千百年來,魔術之謎吸引著眾多好奇的追求者。古代魔術家諱言魔術是假的,那些以變魔術來為其宗教宣傳開道的傳教士們則更著意掩飾其假。但是,即使頂尖高手,在行術時亦難免有硫漏之處,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魔術的思考和懷疑必然不斷產生。
  • 創意塗鴉讓石球「靚」起來
    給石球披上文明外套。據江淮晨報報導 垃圾分類、厲行節約、文明養犬……一句句充滿正能量的公益話語,以一幅幅溫馨而有力量的畫展現在石球上時,讓城市的街頭多了幾分色彩。9月20日下午,在合肥北一環祥源廣場段,合肥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城管部聯合栢景灣社區邀請20多位「小畫家」們,用手中多彩的畫筆,在道路石球上勾勒自己心中的文明。「阿姨,您看我畫的是有毒有害垃圾,好看嗎?家裡的廢舊電池就是有害垃圾……」梁栢瑞小朋友說道。
  • 華夏文明之屠龍行動揭秘世界石球之謎
    當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瞬間感覺汗毛豎立,我不由得自語--恐龍之死!因為畫面裡是一隻恐龍,我很清楚,這是來自新疆的石頭,新疆有一個恐龍溝,裡面埋葬著大量恐龍化石。當我見到這方泥石如同見到了一幅看圖說話,它在向我訴說一個故事,更像是訴說一個發生在遠古時代的重大事件。這是石器?恐龍之死?幾乎同一個瞬間,仿佛解開了一個困擾已久的世界之謎。
  • 大門前立「石獅子」,有何講究?網友好奇:石球,怎麼放進嘴裡?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這威風的石獅子放在家門口,有什麼講究呢?另外,細心的朋友們甚至還好奇,獅子嘴裡的石球,是怎麼放進去的?先從「獅子」說起中國本土並沒有獅子,歷史上獅子主要分布於非洲、歐洲東南部和亞洲,但亞洲東部不產獅子,而是集中在南亞和西亞。古人認識的獅子,最早應該是從龍九子之一的「狻猊」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