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有哪些?

2021-01-10 職場小龍蝦

山東98年的全職媽媽,做完月子沒多久老公就外出工作,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得了抑鬱症。

由於點外賣的緣故結識了了外賣的騎手,通過送外賣重新有了與外人的接觸,心情開朗起來,走出了產後抑鬱。

《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年輕一代中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高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高達82%,她們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什麼意思?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

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

產後抑鬱伴隨著很多年前的全職媽媽,各種亂七八糟、遇到過沒遇到過的事情都開始出來蹦躂。擔心這個、憂慮那個,吃不好、睡不好,各種事情交宗錯雜,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患上產後憂鬱。

不說周邊的實例,就說說的家屬。

家屬坐完月子,父母就回到外地繼續工作了。由於拆遷緣故,我和家屬租住了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

前期應該就是娃娃沒會走路的時候,完全是家屬一個人帶著她,沒有任何人幫忙。而我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多時候要加班,還要出差。

家屬除了買菜,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呆在家裡。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家屬的心態變化,後期已經有了抑鬱的傾向。只要我有時間,不管多晚都會帶著她出去走上一圈。

為了讓家屬打發時間,考慮了很多,最後還是決定開網店,低買高賣。不求收入多少,至少可以打發時間。

後來買了個華碩上網本(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啥,那會很火。),我出差的時候,家屬帶著娃娃一起跟著旅行(有時候出差長達半年之多)。

逐漸的家屬心態起了變化,走出了抑鬱。

抑鬱是心態問題,也是交流問題,小編認為適合的兼職有利於走出抑鬱。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自媒體

這裡的自媒體包含很多,可以是在自媒體平臺寫作,可以是在網絡文學網站上發表作品。

其實這個還是比較適合全職媽媽的,可以將自己平時帶娃的各種開心、煩惱的事情都記錄下來,與人一起分享。

小編的同事家屬就是某點的女頻大神,寫寫文章,帶帶娃,沒事出去旅遊,小編羨慕得不得了。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開店

這個店可以是網店,正如我前面家屬的例子,在某寶上面低買高賣,不僅可以打發時間,也能獲取一定的報酬,關鍵是工作時間隨心,完全不影響帶娃。

這個店同樣可以是實體店,實體店前期工作當然是交給家屬處理了,自己只要帶著娃娃看著門面即可,有生意最好,沒生意和周邊店鋪人員聊天打發時間,也不與社會脫節。

當然,微商、代購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一個方式。

全職媽媽可以全職私立學校老師

小編就遇到過一個能力強悍的「全職」媽媽,小寶三歲的時候,自己應聘私企幼兒園,然後娃娃就一直帶著。等小寶上小學,又應聘私企小學,繼續帶娃上小學。小編佩服的不行。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其他類

比如說工廠代工,我家屬做過1個月的代工,時間是比較充沛自由的,但是兼職利潤真的是很差。

比如說保險,不要求出單多少,關鍵在於時間自由,也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

比如說理財,這個還是要注意點的,理財有風險。

其他等等。

全職媽媽容易產生抑鬱,需要的不僅自己的個人心態調整,也需要家庭的溫暖,尤其是丈夫的關懷。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在家呆著這麼舒服,還想拿工資?」
    她們要承擔從懷孕開始的生育成本,孕吐分娩痛甚至產後抑鬱,之後每一天無休止地要為家庭考慮,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沒有不需要操心的。而且萬一感情破裂涉及到離婚,全職媽媽都會因為沒有經濟來源連撫養權都難以爭取。讓我們來看一位全職媽媽24小時的行程安排↓↓↓▲圖源 朵媽陪玩很緊湊對不對?
  • 看國外媽媽在線battle,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
    說到全職媽媽,很多人會將這一職業跟沒有收入、沒工作、靠丈夫養活,很清閒,跟社會脫節等詞語掛鈎! 近期一檔綜藝《姐妹們的茶話會》匯聚不同國家女性也探討了相關比較揪心的話題 :該不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
  • 因為產後抑鬱,她殺死了自己的孩子
    是時候讓我們來認識「產後抑鬱症」,也更學會理解、關心身邊的媽媽們。什麼是產後抑鬱?產後抑鬱治療的原則是,先進行心理治療。幾個月前,就有新聞報導,一位23歲的全職媽媽因24小時獨自面對哭鬧的孩子患上嚴重產後抑鬱,也曾想過死亡。
  • 別以為全職媽媽輕鬆,說多了都是淚!細數全職媽媽承受的5大委屈
    在很多人眼裡,做個全職媽媽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沒有朝九晚五,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職場壓力,每天就是哄哄孩子,上上網,逛逛街,日子簡直爽的不要不要的。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我敢肯定沒有一個真正的全職媽媽是這麼想的。
  • 羨慕全職媽媽休息多?在職媽媽和全職媽媽,誰更難
    關於全職媽媽與在職媽媽之間的差別與爭議,在媽媽圈子裡一直是個時興的討論話題。全職媽媽羨慕在職媽媽既能夠保留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能兼顧家裡,兩不耽誤。而在職媽媽則又希望能獲得像全職媽媽那樣更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自由環境,不用每天聽上司的嘮叨,和同事之間勾心鬥角。
  • 全職媽媽:生活在被偷走的那幾年
    她交換掉的是一份非常喜歡的創業公司的工作、一個非常良好的職業道路、三年不錯的收入,與正在職場上升期會有的各種夢寐以求的可能。她現在會在早上 5:30 醒來,早飯是昨晚在電飯煲熱好的粗糧。吃完之後,送兩歲的兒子去早教。
  • 全職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可以考哪些比較好找工作的證書?
    最近很多寶媽在討論孩子大了要上幼兒園,寶媽想要找份時間自由點又能兼顧家庭的工作。有什麼工作或者證書可以選擇。我本人是一名全職媽媽,同時也是一名十餘年從業的hr,就我的經歷而言,全職媽媽想要考證書找工作,是可以的。只是需要長遠的考慮這個證書對於職業選擇以及平衡家庭之間的幫助。
  • 「職場媽媽」瞧不起「全職媽媽」,老師:孩子一上學,她們都辭職
    文|秘籍君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結婚開始做起了全職媽媽,有人說是為了不工作,在家歇著帶孩子也累不到。有不少職場媽媽認為,家庭和工作兼備才是正確的選擇,她們會歧視全職媽媽這類人。但老師卻說:別慌,孩子上了學,她們都會辭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博士媽媽攜幼女縱身一躍:產後抑鬱不可小覷,丈夫一句話令人心碎
    蘇女士和丈夫都擁有博士學位,她自己是一名海歸博士,丈夫做科研工作。平時生活工作都很安穩簡單,除了5個月大的女兒,還有一個孩子7歲上小學。據蘇女士的家人稱,蘇女士自從生完二胎後就出現了產後抑鬱,不過家人沒有引起重視,沒想到後果如此嚴重。02-產後抑鬱悲劇層出不窮近些年,新聞裡產後抑鬱導致的悲劇層出不窮。
  • 我問了28位全職媽媽,整理出8種賺錢還能帶娃的兼職工作!
    媽媽們無奈地走上這條路,但誰也不知道它能通向哪裡,沒人知道等娃上了幼兒園,憑藉生娃前的資歷,我們還能不能在日新月異的職場上找到一席之地。作為全職媽媽,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帶娃的縫隙裡擠出一點點時間,證明自己會賺錢。哪怕時間很少、哪怕數額不多,這都是我們與社會接軌的最好出路。我問了不下100位全職媽媽,有28位告訴我,她們有收入。
  • 影視劇中的全職媽媽,為何成了「高危職業」
    在今年5月播出的劉濤、楊爍主演的《我們都要好好的》中,劉濤飾演的尋找和楊爍飾演的向前是一對夫妻,尋找是一個全職媽媽,有一個學齡前的兒子。尋找出身書香門第,從事自己喜愛的舞臺工作,但婚後她不得已放棄工作,成了全職太太。向前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對尋找母子疏於關心,尋找罹患嚴重的抑鬱症,並與向前離婚。對於一個罹患抑鬱症、長期脫離社會的全職媽媽來講,重新融入社會困難重重。
  • 有一種苦叫全職媽媽:不上班沒錢,上班沒人帶孩子…
    因為芽芽媽知道身邊有太多人喜歡用「職業」評判價值了,比如:你做著一份「高精尖」的工作,那麼這些人就會很自然的阿諛奉承,認為你是「體面人」;反之,如果你薪資較低,做著重複的工作,那麼這群人又會拋出嫌棄與鄙夷的目光,認為你在浪費生命......好吧,我們先不評判這些人的三觀,芽芽媽只是有些事情非常困惑!
  • 山區老師面對全職媽媽的捐款說:滾出去,從2個方面談全職主婦
    所以在很早之前,她就開始為她的全職之路做鋪墊,比如養一個自媒體號,比如有意識的結交文案策劃者…… 她說她準備在前兩年,把要考的證給考了,然後再接點文案商 單,同時把自媒體號好好運營。這些都是在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既可以提升自己,又能賺到生活費,還不至於和社會脫節,為以後的重返職場也增加了閱歷。
  • 全職媽媽算獨立女性嗎?親身經歷告訴你,現實不是電視劇
    評論裡,一方認為全職媽媽是了不起的工作,是獨立女性,雖然沒有收入;另一方則認為全職媽媽經濟上都不獨立,談不上獨立。我自己也當過全職媽媽,就我自己的經歷和我所看到的現實來說,全職媽媽是個沒安全感的群體,付出的勞動有沒有價值得看另一半承不承認,如果長期沒有收入,很難說是獨立的。那時當全職媽媽,除了因為沒人帶孩子,自己也想更多地陪伴孩子,多花些心思培養孩子,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 全職媽媽和上班媽媽有啥不同?三大區別,有些一眼就看出來了
    女性在懷孕以後,都會面臨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就是要選擇在家全職媽媽,還是選擇繼續上班?這兩者各有利弊。選擇全職在家帶娃,就等同於經濟上不獨立、跟社會脫節等。如果選擇繼續上班,就很難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可能會錯過孩子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留下遺憾。
  • 海歸媽媽產後抑鬱跳樓釀成悲劇,學會照顧產後女性是男人的必修課
    文 | 時光漫漫車馬遠最近有一則新聞讓大家看了很痛心:4月27日,長沙市芙蓉區的東業上城嘉苑小區的一位海龜博士媽媽蘇女士,因為產後抑鬱,帶著自己剛剛出生不久的二胎女兒,從小區高層跳樓,雙雙不幸殞命,釀成慘劇。這件事迅速引起了大家對產後抑鬱的關注。
  • 一秒激怒全職媽媽,千萬別說的五大地雷句
    2、怎麼不找保姆、送託班就好 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考慮家庭經濟,另一種是自己帶更放心。另外也有可能是衡量之下,覺得與其把薪水給保姆,不如父母有一方在家好好的照顧小孩。  全職帶孩子,除了對媽媽本人的生活有很大改變,對小家庭的經濟也是一大衝擊(從雙薪變成單薪),這個決定中間可能經過無數的討論、思考、來回沙盤推演,有時候一言兩語很難說得清。 到底要找保姆、送託班,還是媽媽全職在家自己帶;這個重點都是在於父母自己的決定。 3、你什麼時候要回職場?
  • 「連個孩子也管不明白,你還能幹啥」,做全職媽媽,我錯了嗎?
    偏激的語言令不少網友指責張桂梅無權幹涉他人選擇的權利,但是,對這番話更不滿的,是被張桂梅反對的全職太太們。「我們全職太太怎麼了?做家務帶孩子一點也不比工作簡單!全職太太表示有被冒犯到!」誠然,張桂梅校長的一番話需要放在她所創辦的女高的貧窮環境中去理解,對於出身於底層的女性來說,享受教育,能夠讀書走出大山是來之不易,實現逆風翻盤的機會,將張校長拼了命為他們換來的機會踩在腳下,就是自我墮落;但不代表全體女性都有非要成為職業女性的理由:她們之所以會成為全職太太,是因為照顧孩子的責任,遠遠大於她們對於自己夢想的追求
  • 馬虎爸爸30天丟狗又丟娃,28歲網紅奶爸已離婚,全職媽媽有話說
    半個月前,這位粗心的趙先生丟了一隻法鬥犬前來報案,民警通過監控幫他找回了愛犬,趙先生還送了錦旗以表感謝。沒想到,這次帶女兒出門吃飯,趙先生又把女兒給弄丟了!不得不佩服這位父親的「粗糙」!說到這一年多的變化和感受,這位當初信誓旦旦、自信滿滿的奶爸是這樣說的:▼我把自己從一名精神小夥「完美打造」成了一名黃臉大叔,在家帶娃挺省錢,不用添置新衣,褲衩背心更方便;產後抑鬱不只是女性
  • 成為母親後,做全職媽媽你後悔了嗎?
    時間向前推6年,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從沒有列入過李二娃對未來的規劃。  李二娃是個對自己很有要求的女性——彼時她的事業風生水起,生活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結婚之前她就給自己和爸媽分別置辦了房產。這樣一個獨立女性本打算休半年產假便工作賺錢:「孩子讓姥姥帶著,再請個家政阿姨,不能跟家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