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98年的全職媽媽,做完月子沒多久老公就外出工作,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得了抑鬱症。
由於點外賣的緣故結識了了外賣的騎手,通過送外賣重新有了與外人的接觸,心情開朗起來,走出了產後抑鬱。
《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年輕一代中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高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高達82%,她們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什麼意思?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
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
產後抑鬱伴隨著很多年前的全職媽媽,各種亂七八糟、遇到過沒遇到過的事情都開始出來蹦躂。擔心這個、憂慮那個,吃不好、睡不好,各種事情交宗錯雜,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患上產後憂鬱。
不說周邊的實例,就說說的家屬。
家屬坐完月子,父母就回到外地繼續工作了。由於拆遷緣故,我和家屬租住了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
前期應該就是娃娃沒會走路的時候,完全是家屬一個人帶著她,沒有任何人幫忙。而我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多時候要加班,還要出差。
家屬除了買菜,其他時候基本上都是呆在家裡。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家屬的心態變化,後期已經有了抑鬱的傾向。只要我有時間,不管多晚都會帶著她出去走上一圈。
為了讓家屬打發時間,考慮了很多,最後還是決定開網店,低買高賣。不求收入多少,至少可以打發時間。
後來買了個華碩上網本(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啥,那會很火。),我出差的時候,家屬帶著娃娃一起跟著旅行(有時候出差長達半年之多)。
逐漸的家屬心態起了變化,走出了抑鬱。
抑鬱是心態問題,也是交流問題,小編認為適合的兼職有利於走出抑鬱。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自媒體
這裡的自媒體包含很多,可以是在自媒體平臺寫作,可以是在網絡文學網站上發表作品。
其實這個還是比較適合全職媽媽的,可以將自己平時帶娃的各種開心、煩惱的事情都記錄下來,與人一起分享。
小編的同事家屬就是某點的女頻大神,寫寫文章,帶帶娃,沒事出去旅遊,小編羨慕得不得了。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開店
這個店可以是網店,正如我前面家屬的例子,在某寶上面低買高賣,不僅可以打發時間,也能獲取一定的報酬,關鍵是工作時間隨心,完全不影響帶娃。
這個店同樣可以是實體店,實體店前期工作當然是交給家屬處理了,自己只要帶著娃娃看著門面即可,有生意最好,沒生意和周邊店鋪人員聊天打發時間,也不與社會脫節。
當然,微商、代購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一個方式。
全職媽媽可以全職私立學校老師
小編就遇到過一個能力強悍的「全職」媽媽,小寶三歲的時候,自己應聘私企幼兒園,然後娃娃就一直帶著。等小寶上小學,又應聘私企小學,繼續帶娃上小學。小編佩服的不行。
全職媽媽可以兼職其他類
比如說工廠代工,我家屬做過1個月的代工,時間是比較充沛自由的,但是兼職利潤真的是很差。
比如說保險,不要求出單多少,關鍵在於時間自由,也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
比如說理財,這個還是要注意點的,理財有風險。
其他等等。
全職媽媽容易產生抑鬱,需要的不僅自己的個人心態調整,也需要家庭的溫暖,尤其是丈夫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