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三色的定義:
白底而有紅色及黑色斑紋者稱為「大正三色」。以頭部只有紅斑而無黑斑。且胸鰭(俗稱手)上有黑色條紋為基本條件。與紅白同為錦鯉的代表品種。
大正三色斑紋應有的條件 :
白 底:與紅白所要求的一樣,必須純白,不要呈淡黃色為佳。
紅 斑:與紅白所要求的一樣,須均勻而濃,遏緣清晰。頭部的紅斑不要渲染眼、員、頰部,尾結後部最好有白底,軀幹上的斑紋左右均勻,魚鰭不要有紅紋。
黑 斑:頭部不可有黑斑,而肩上須有,這是觀賞重點。白底上的黑斑稱為穴墨 (TSUBO一ZUMI),紅斑上的黑斑稱為重疊墨 (KASANE一ZUMI)。
黑斑以穴墨較佳。少數結實的塊狀黑斑左右平均分布在白底上者,品位較高。身體後半部不能有太多黑斑。
鰭 胸:鰭上如有二至三條黑紋較理想。其他鰭上亦同,不能有太多黑條紋。
大正的緋模樣鑑賞在紅白的基礎之上。墨質不論大小最好和紅斑一樣要有邊際,不能出現沙粒墨,芝麻墨或散墨。
錦鯉身上的墨紋最好是統一的大墨或統一的小墨,如果一尾魚某個部位有塊大墨,而其他部位都是小墨,看起來就會有美中不足的感覺,缺乏均勻感。
墨的分布又分兩種,一是在緋盤上的重疊墨,這種墨在感覺上不夠清晰,二是長在白質上的穴墨,這種墨比較優秀。
一般說來,重疊墨沒有穴墨穩定,在錦鯉成長過程中有可能會退掉或變薄,而大正三色在肩上的墨(肩墨)如為穴墨會為其增色不少。
另外,大正三色的頭部最好不要有墨點,而胸鰭,背鰭,尾鰭如有兩三條墨紋則會顯得更漂亮,但不能太多,不能顯得太亂太髒。
胸鰭上的墨稱為" 手墨",尾鰭上的墨如是條紋狀稱為"尾條墨"。
昭和三色的定義 :
黑底上有紅白花紋,且胸鰭的基部有黑斑的三色稱之為昭和三色。
昭和三色斑紋應有的條件 :
紅 斑:頭部須有大形的紅斑,紅質均勻,邊緣清晰,色濃者為佳。
白 斑:白斑對於昭和三色也相當重要,只是不需要多,大約佔全身的百分之二十即可。白質要求純白,頭部及尾部有白斑者品位較高,當然背部有白斑者更佳。
黑 斑:有閃電型黑紋由嘴邊跨過頭上紅斑的所謂面割(MENWARE)型以及鼻尖上有黑斑而在頭上有人字型黑紋的二種型。
前者為基本型,而後者外觀較豪邁。軀幹的黑紋必須呈閃電型或三角型,粗大而卷伸至腹部。胸鰭應為元黑,不應全白、全黑或有紅斑。
昭和身上墨色最重,緋次之,白質最少。
1、黑斑最好從背鰭延伸到腹部下方。
2、頭部有黑斑,這是昭和三色的品種特徵,也是與大正三色主要區別之處。黑斑在頭部中央將口前到頭部後端左右分開,稱為"面割",是昭和的基本特徵之一。
面割的墨必須相連不能中斷,中斷的部分如果有隱墨,將來可能逐漸出現。但如果面割太寬,將使頭部看起來過於沉 重。如果只偏重一方,我們稱之為"單面割",不具備欣賞價值。
3、昭和三色的另外一基本特徵為墨模樣要切入顏面至鼻墨處而形成人字型,是很有鑑賞 價值的特點。
4、在徑部出現徑圈型的帶狀黑斑叫:"首輪"在昭和中不太常見。
5、從側面觀察臉部,頭墨止於眼睛四周較好。緋斑下端也是同樣情形,不管是墨或緋, 都不能掩蓋臉的全部,有留有空間。
6、胸鰭或尾鰭上的圓形黑斑稱為"元墨"昭和在鑑賞時以元墨取勝,元墨上最好不要有 紅斑,應該分布在左右胸鰭.只在一邊不好!
7、有些昭和的口內上顎處能看到少許黑色色斑,這點是很好的,觀察口中黑斑時,可以用手抓住錦鯉,輕壓鰓部,使嘴張開。這樣就可以觀察了!
白寫的定義 :
黑底上有三角形白斑紋的,稱為白寫。外表上黑斑紋的存在條件完全跟昭和三色相同,頭上有黑斑紋,胸鰭亦元黑。
白寫斑紋應有的條件:
白:像紅白的白底一樣,質地應為純白。
黑:如昭和三色所要求的黑斑一樣的質地及斑紋,胸鰭亦應為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