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一次下江南丟江山,清朝乾隆六下江南沒丟掉江山,這是為何

2021-01-08 騰訊網

隋煬帝楊廣在位14年,在他統治時期對外大張韃伐,三徵高句麗。對內大興苛政,百姓多有死傷。京杭大運河「弊在當代,利在千秋。」是隋煬帝最大的貢獻。

伴隨著京杭大運河的修建,隋煬帝下江南巡視,結果身死國滅。而清代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國家卻安然無恙,這都是楊廣激起民怨不修德政而乾隆愛護民力珍視百姓的結果。

國家財政狀況不同

乾隆六下江南時,國家穩定,百姓富庶。而隋煬帝巡遊時,多年的戰爭和各種工程已經將國庫消耗大半,以致於他巡遊時還要周圍五百裡的百姓送上食物。這不僅是隋煬帝好大喜功,更是隋朝已經囊中羞澀的表現。

楊廣在下江南之前,國家已經經過了多次事件。三徵高句麗、修築大運河都已經花費了大量的金錢。隋煬帝好大喜功,多次率領軍隊與各方作戰,花費不計其數。登基之後廣徵勞役,修建了許多大工程,成本不知凡幾。

另外在楊廣在位的14年間,老老實實待在都城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一年。他四處巡遊,每到一處,就要花費巨額資金修建奢華的行宮:「帝巡,行至起行宮,財物所費,不可計數。」

而乾隆帝經過了康熙雍正兩位皇帝的發展,不論是國庫還是地方家底都殷實了許多,而且乾隆也沒有楊廣那麼敗家。雖然他也時常修個宮殿什麼的,但比起楊廣來絕對是算節省了。

乾隆得民心,楊廣失民心

乾隆下江南,對百姓的生活攪擾較少,還以減免賦稅、興建堤壩等利民工程撫慰百姓,因此百姓對乾隆南巡,並無多少牴觸情緒。而楊廣一路上要求百姓貢獻食物、修建行宮、搜羅美女,民心直線下降。

隋煬帝楊廣多次出巡,都是為了享樂,從沒有考慮過民眾。隋煬帝巡遊江都時,帶領妃子、大臣、士兵等近二十萬人。這來享樂的二十萬人坑苦了周圍的百姓。隋煬帝規定:凡巡遊所到之地,周圍五百裡的民眾都要上貢,百姓苦不堪言。

李淵晉陽起兵造反攻入長安,楊廣還在江都大肆收妃嬪充實後宮,愈發淫亂。《隋書》記載道:「李淵破長安,帝侑,尊煬帝太上皇。帝愈淫樂,謂後蕭氏曰:好頭頸,誰當斫之!」

乾隆六下江南,不全然是為了玩樂。首先,乾隆下江南是地方官員邀請的,至少表面上如此。乾隆皇帝下江南後,巡察民生。雖然本身下江南花費民力金錢頗多,有作秀之嫌,但這件事確實做了,為百姓帶去一定的安慰。

此外,還有審察吏治、加恩士紳、閱兵祭陵等正事。所以對比來說,乾隆下江南除了玩樂,還辦正事。而楊廣下江南,除了玩樂,就是玩樂。

楊廣多次巡遊,每次都要徵發大量民眾修建奢華行宮。而且這些民眾修築工作十分繁重。仁壽四年,楊廣下令開掘長塹拱衛洛陽,調發今山西、河南幾十萬農民,死者近四成。次年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多達兩百萬人。洛陽建成後,近一百萬人死於勞役。

建造大運河,四段渠的修建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大業三年修築長城,共徵發勞役男丁一百二十萬人,死亡者超過六十萬。

《隋書》有雲:「……大業三年,帝徵伐不成,欲御北,乃徵夫八十萬築長城……又徵夫四十萬,配給長城。業成,則徵服死者十之四五。」

十餘年間,隋被徵伐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死亡近四百萬人次,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除減免稅銀之外,乾隆還為江南修建了幾條水壩抵禦水災。他曾對陪同的官員說「六巡江浙,計民生之最要,莫如河工海防」。

參與建設的民夫給足食物與工錢,在官方所著的乾隆遊記《南巡記》裡,清楚地表明了乾隆花費幾千萬兩白銀興建了四大工程,保護了淮安、揚州、泰州、鹽城、通州等地區以及廣大沿海地區不受水患的騷擾。

一方南巡,消耗錢財的同時徵發民力,損害民利。只顧自己享樂,不顧百姓民生。一方南巡,雖稍擾民,但能修德政,為百姓造福。從乾隆與楊廣下江南之行徑中,就基本可以看到結果。

國家穩定程度

乾隆下江南時,清王朝已經統一了全國。對待漢人的政策也已經從剛入關時的「下等人」轉換成「普通民眾」來對待。這時的漢人在乾隆眼中是「自己的子民」。清廷對民眾態度的轉變讓國家漸漸穩定下來。在乾隆出遊時,國家安定,百姓都能有活路。不論對清王朝的歸屬感如何,還是認同這個政府的。

楊廣就不同了,多次的工程戰爭勞民傷財,到隋煬帝南巡時,隋王朝已經有很多農民起義,楊廣已經無力壓制。王朝內部的王公貴族也是如此。在此之前,已有楊玄感等人起兵,只是被鎮壓了下去。隋煬帝出巡之後,軍閥李淵趁機攻佔了首都。

當時的情況,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僚,都是想著反抗隋王朝,即所謂的「天下四亂」。國家不穩定,楊廣不想著改善這種狀況,還出遊作樂,丟掉江山也實屬正常。

總結

楊廣與乾隆下江南之結果不同,在於兩人的行為、家底等不同。乾隆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積累,國庫殷實。同時乾隆下江南期間的花費不大,主要還是為百姓建造的幾項利民工程開銷大。

楊廣經過數次戰爭以及繁多的工程,國庫空虛楊廣下江南玩樂奢靡,對國家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康熙下江南除玩樂之外,還辦了許多正事,實事,百姓才沒有那麼牴觸皇帝巡遊。

康熙巡遊時內政穩定,國家太平。沒有能夠威脅到皇權的事物。楊廣出遊時農民起義已經遍布全國各地。然而楊廣仍舊我行我素,率領二十萬人前往江南享樂,無疑是給油桶中扔去了一根燃燒棒。這樣看來,楊廣下江南亡國而康熙未亡國,實在是必然之事。

相關焦點

  •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留宿宿遷,這裡擁有全國最大的行宮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也是人們喜歡旅遊的一個原因,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同時還可以了解不同地方那些特色的風俗習慣,在現在經濟科技快速發展之後,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看到這些新奇的事情了,就算是足不出戶也是可以行萬裡路了,這次就讓筆者帶大家看一下這個大千世界。
  • 「舌尖上的安豐古鎮」乾隆下江南創辦滿漢全席的秘密!
    【舌尖上的安豐古鎮】乾隆下江南創辦滿漢全席的秘密!文|王舒然 安豐,始建於唐開元年間(713),唐時隸屬於淮南道揚州(今東臺市安豐鎮),因雄厚經濟實力誕生了中國獨一無二的海鹽文化和大運河文化,素有「吳頭楚尾」的美譽。安豐古鎮獨特的地理位置,坐擁大自然萬千食材的饋贈。
  • 江南有個古鎮,以動物來衡量財富,一百萬兩為狗,五百萬兩是豬
    從古至今,人們常會提到一個地名「江南」,這個地方古代的文人墨客愛去,達官貴人愛去,甚至連帝王也抵受不住江南美景的誘惑,隋煬帝、康熙、乾隆,這三位帝王就是江南旅遊業的推廣者,到了現代江南還是旅遊者的一個熱門目的地。
  • 洪承疇投降清朝的真正原因?或許是不甘心,降清後的作用無人能比
    即使他為之奮鬥下半生的清朝,也於乾隆皇帝執政時期,將他編入了帶有蔑視性質的《貳臣傳》。本文就簡單聊聊洪承疇這一明末清初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聊聊他為何要降清?降清後又為清朝入主中原起了什麼作用?最終的結局等等內容。一:洪承疇為何要投降清朝?
  • 從趙雍筆下田園看到《江山勝覽》,蘇寧藝術館裡讀「江南」
    澎湃新聞獲悉,在上海蘇寧藝術館開館三周年之際,以蘇寧藝術館館藏山水人文為主題的特展——「江南」昨天起展出從古代至近現代50件與江南文化相關的書畫作品,以元代趙孟頫之子趙雍描繪江南水岸田園風光的《前浦理綸圖》開篇,到鄭重 《江山勝覽圖》、清代佚名《杭州四季風俗圖》……再到文徵明長子文彭草書《漁父詞》十三首收尾,從古到今,既能領略江南文士精緻典雅的文人生活,亦可領略市井浮生、生活百態
  • 成年人去趟江南,都會起點色心
    黑夜和白天就是要分開,邁出的腳步和家門就是要分開,沙發在家裡傻傻的等待,行囊是想了又想,還是決定離開,我也要分開,和這假假的春天,沒有例外。。。寒冷的夜,天沒亮就要出發,此行的目的是遙遠的江南,遙遠的水鄉。。。這一次帶隊是跟團遊,簡單,吃住行玩什麼都安排好了,我只負責清點人數,不把下車尿尿的人搞丟即可。
  • 江南七怪教十幾年,郭靖武功沒長進,為何馬鈺一教就開竅?
    郭靖身世挺悽慘,還沒出生,父親郭嘯天就被金朝走狗段天德所殺。後來他的母親李萍逃難至蒙古大漠,並生下了他。因為郭嘯天是因丘處機而死,所以丘處機心中很是愧疚。他不願故人之子流落大漠,受人欺凌,所以故意激江南七怪遠赴大漠教郭靖武功。江南七怪雖性格怪異,但卻秉性純良、嫉惡如仇。他們聽說郭靖的父親被奸人所害,便決定與丘處機打這個賭,收郭靖為徒。
  • 它是四大道教名山之首,被乾隆盛讚江南第一,為何沒有存在感
    我無法想像國內有這樣的山脈,中國四大道教名山第一,清朝乾隆皇帝稱之為「天下無雙的風景區、江南第一名山」,現在只有4A級旅遊景點,在四大道家名山中,龍虎山是世界自然遺產,是世界級的地質公園,是國家5A級旅遊景點,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是5A級的風景區,另外還有「青城天下幽」的美名,武當山曾經被皇室獨佔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為何連忠臣李衛也不放過?
    雍正靠著宰相張廷玉鄂爾泰、封疆大吏李衛田文鏡,在十三年裡整治了大量貪官汙吏,朝堂上下煥然一新,這也給乾隆花天酒地奢靡無度提供了條件——如果乾隆接了康熙的班,根本就沒錢六下江南。雍正帶著四重臣為乾隆攢下了豐厚的家底,乾隆又是怎麼對待這四位重臣的呢?
  • 武功並不高的柯鎮惡,為何能讓「江南六怪」信服?個人魅力太高
    武功並不高的柯鎮惡,為何能讓「江南六怪」信服?個人魅力太高文/無計讀書柯鎮惡為江南「七怪」之首,郭靖的師父。他為人正直,正氣凌然,對郭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可是,在《射鵰英雄傳》中的情節中,仔細讀來,會發現柯鎮惡的武功並不是很高。而武林中向來以武功好壞來論英雄,那為什麼武功並不高的柯鎮惡能讓其他「江南六怪」信服呢?
  • 《書劍恩仇錄》等作品中,對於乾隆身世的描述,究竟是真是假?
    但是此時他已經貴為天子,自然不敢將這件事公之於眾,這樣會引起極大的混亂,因此他在明面上依然十分孝敬自己的母后,但是私下裡卻一直想和自己的親生父母見上一面。 因此在乾隆穩定了政局之後,便開始籌劃下江南的相關事宜,他一生中共有六次前往江南,這在眾多清朝皇帝中次數是最多的。
  • 乾隆說「窮山惡水」,是說的鎮江還是徐州?
    不過有件事卻讓徐州人耿耿於懷,具體來說是八個字讓徐州很不爽,這就是著名的「窮山惡水,潑婦刁民」。說出這八個字的不是別人,正是把大清朝搞得亂七八糟的乾隆帝。    大家都知道生性風流的乾隆帝喜歡下江南遊山玩水,有一次,乾隆帝微服私訪,傍晚在街上遇到一個美女,乾隆上前調戲。沒想到女子性情剛烈,直接甩給乾隆帝一個大嘴巴。
  • 吃過這條魚的人都不簡單,乾隆曾為其賜名:江南第一魚!
    乾隆帝一生六下江南,卻鍾愛一條魚,每每品嘗都對它讚不絕口,還御賜它為"江南第一魚"。這條魚就是:松江鱸魚!松江鱸,鈾形目,杜父魚科,松江鱸屬。四鰓鱸以松江秀野橋之鱸魚最為有名,歷史上有很多關於松江鱸魚的記載。
  • 江南七怪「填鴨式」的教育,讓郭靖越學越笨,作為老師應該反思下
    江南七怪四人重傷,眼見得笑彌陀張阿生是活不成了。   江南七怪手足情深,俱是悲慟不已。韓小瑩在臨死的時候,表示願意嫁給張阿生,此後再也不嫁別人,著實令人動容。   張阿生在臨死之前聽到這個很是欣慰,朱聰趕緊讓郭靖過來給五師傅磕頭。這樣張阿生在臨死的時候,終於和郭靖有了師徒關係,也算沒白來這大漠一遭。以後郭靖名揚天下,張阿生九泉之下,也以此為榮。
  • 和珅救災時往粥裡放沙子,為何乾隆對他的行為很是讚賞?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國的歷史留存下大量的資料,也有許多歷史事件被人們口口相傳,由此我們得以知道中國歷史中的無數名人,他們有的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有的是忠貞報國的英雄,有的則是臭名昭著的貪官奸臣。
  • 有一個江南有一個古鎮,用動物來衡量財富,一百萬兩是狗
    從古至今,人們經常提到一個地名「江南」,古代文人愛去,達官貴人愛去,即使是連帝王也無法抵擋江南美麗風景,隋煬帝,康熙和乾隆的誘惑,這三個帝王是江南旅遊的推動者,在現代江南仍然是遊客們的熱門目的地。有多少人知道江南在哪裡?
  • 如皋有個鎮,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在此御駕!
    如皋有個鎮民間流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過此地故又名下駕原和眾多如皋本地網絡達人一起對下原鎮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了解這裡人文底蘊濃厚下原人傑地靈,先後走出了眾多才子能人、商業巨賈,有知名學者、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湯炎博士、陸亞林博士,有「中國好人」王飛、杜小林,有高考作文滿分得主、古文奇才王雲飛,有全國最年輕的市長李施軍,有數十位清華北大等名校學子,有眾多的商界名流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然而,康熙的皇位繼承人卻中止了木蘭秋獮等遊獵活動,這是為何?雍正繼位之時已經人到中年,康熙留給的盛世背後卻有許許多多問題需要解決,加之很多人認為他的皇位是篡奪而來,故而雍正在位期間忙著收拾攤子、忙著穩定自己的皇權,對於他而言,實在是不敢浪費時間去遊獵,正如雍正自己說的那樣,自己的皇位得來不容易,需要時時防範自己沒有繼承皇位的兄弟們,不敢離開京城。
  • 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僅僅為遊玩?原來背後更大的戰略是攻伐高麗
    歷史上,隋煬帝因為開鑿京杭大運河而為人所詬病,而之所以詬病是因為,我們知道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是為了遊玩江都(今揚州)方便,歷史的真相真是這樣?一、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背後的政治目的事實上我們想得太過幼稚了,隋煬帝開鑿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其真實目的在於攻打高麗。
  • 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
    大家好,這裡是「歷史自習室tv」,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他們倆使得大清朝的歷史在厚重之外,多了幾分民間的情趣,如果說滿朝的官員是大清朝天空裡的一群星星,那麼紀曉嵐就堪稱是星星裡的月亮,他不恃寵而驕,而是無論逆境順境,都忠心耿耿,為大清朝盡心盡力,毫無怨言,他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策劃兼總編輯,在為乾隆效忠的時候,他的每一天都極具分量,言談舉止間的分寸尺度,拿捏得也是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