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96個地級以及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廈門位居福建營商環境第一名,為全國第十三名。泉州營商環境得分為福建第二名,全國第十九名。
此外,福建其他7個城市營商環境也在全國位於百強之列,其中福州為全國第二十六名、福建第三名。莆田、三明、漳州、龍巖、寧德、南平營商環境得分都位於全國一百強以內,分別位居全省第四到第九名。
上述報告數據來源於文案的各類統計數據,以及包括啟信寶等大數據公司提供的在線營商環境數字。這些測評指標涵蓋了世行和權威機構的一級測評指標,涉及投資吸引力、企業全生命周期和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指標。世行用於觀察的指標比如市場總量等,用於本報告的正式測評。
上述報告認為,福州、泉州將逐步實現「萬千百」目標(1萬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千萬常住人口、100萬市場主體)。福建應該做好區域規劃,實現漳州和廈門實施同城一體化,這樣福建將有3個1萬億左右經濟總量城市或城市群,連接成一條線,三地可以連接成福建科技走廊,帶動整個福建創新創業發展。
廈門泉州營商環境進入全國前二十
上述報告顯示,福建營商環境最好的2個城市,分別是廈門和泉州,營商環境分別位居296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的第十三、第十九名。
廈門、泉州營商環境在全國靠前,與部分指標表現良好有關。
廈門2020年軟環境得分全國第三。軟環境主要反映在投資的吸引力、對人才吸引力等指標方面。廈門2019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8萬,位居全國第十一位,常住人口增速為全國第三位。廈門2019年利用外資位於全國第三位,為134.16億美元。
另外廈門的創新創業能力靠前。其中廈門2019年每千人市場主體數為全國第十一位,為83個;廈門每千人創辦企業數為83個。另外廈門的智慧財產權創造和科技研發能力也很高,2019年廈門研發投入強度為3%以上,為全國第十一位。
泉州的營商環境得分位居全國前二十名,也是因為部分指標表現優異。2020年泉州的軟環境指數位居全國第三十一位。該市投資吸引力大。2019年泉州常住人口增加了4萬,為全國第三十八位;實際利用外資額為44.13億美元,為全國第十七位。泉州每千人企業數為34個,為全國第三十四位。
從現有的數據看,泉州經濟總量在2020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廈門和漳州距離近,兩地核心區域相距三四十公裡,同城化優勢明顯,兩城經濟總量之和也在1萬億元以上。
福州莆田等七城進入百強
福建其他多個地級城市營商環境也表現良好。
上述報告顯示,福州、莆田、三明、漳州、龍巖、寧德、南平的2020年營商環境得分,也在全國一百名以內。其中福州為全國第二十六位。
這些城市投資吸引力以及科技創新力也比較強。其中寧德每千人市場主體數為第五十二位,福州為第六十位。福州每千人創辦的企業數為38個,為全國第三十三位。泉州、寧德、龍巖每千人企業數分別為34個、24個、21個,分別為全國第三十四位,第二十四位,第二十一位。福州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為第二十七位。2019年漳州吸引外資為5.52億美元,為全國第九十三位。
另外,福州、寧德等地的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大。其中福州為第四十五位,超過2%,寧德為2%以上,為全國第五十三位。龍巖科技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5%,為第九十六位。這些城市的專利授權量大。
福建沿海發達城市中,福州、泉州、廈漳都市圈,經濟總量都在1萬億元左右,未來應該通過向南向北修建市域鐵路,連成城市群和發展帶。莆田位於福州和泉州之間,莆田到福州,莆田到泉州,都分別只有六十多公裡左右。福州和泉州可以分別修建到莆田時速100多公裡的市域鐵路。這樣福州都市圈和泉州都市圈可以相互連接。另外廈門可開發的土地少,漳州可拓展的區域大,兩地可以相連,形成一個都市圈。
這樣福州、泉州、廈漳,3個都市圈連成一個發展帶,可以像同京津科技走廊、滬杭G60科技走廊、廣深科技走廊一樣,構成福泉廈(漳州)科技走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福建老闆都愛喝的福建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