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首次披露,福州預計今年(2020年)GDP邁過萬億元"大關",並通過"強省會"和"強門戶"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這是福州官方首次提及"強省會"。一直以來,強省會在中西部盛行,在沿海"無路可走"。但是隨著區域競爭的加劇,沿海省份也紛紛加入"強省會戰略"大軍。
2019年山東、江蘇宣布啟動強省會戰略。當下,福建將是第3個宣布啟動強省會戰略的沿海省份。
一、 福建為什麼需要強省會?
改革開放40年,福建的經濟地理格局一直呈現出"南重北輕"。南部的廈漳泉是福建的經濟重心,經濟總量佔到了全省近一半。
而福州是全國唯一一個在政治地位與經濟地位上均低於省內城市的省會,號稱中國最憋屈的省會城市。
省外方面,福建2019年GDP總量第八,但是沒有一座城市能進入全國GDP前15名。
某種程度上說,福建今天的局面有點類似於山東。第三經濟大省的山東地處京津冀和長三角之間,過去全省吃虧在沒有一座中心城市的帶動,導致這三年人口淨流出70萬,其中大部分流向了發達地區。
為了對抗發達地區的虹吸效應,山東意識到必須加快打造一座有影響力的中心城市。因此,山東從去年開始舉全省之力做大做強濟南。
福建人口分布圖
福建全省人口僅有3973萬,比山東還要少幾千萬人。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福州的形勢要比山東、江蘇、廣東這些沿海大省嚴峻得多。
如果全省沒有一座中心城市引來未來發展,人口、技術、企業將被長三角、珠三角兩頭虹吸。
這也不難看出福建為什麼要啟動強省會戰略,支持福州做大做強,並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二、為什麼是福州?
此前社長已在《三個城市GDP相加不敵一個深圳,福建急需提升省會首位度》分析過,感興趣小夥伴點此查看,在此不再贅述。
事實上,從1992年起,福建提出大福州發展戰略,力爭用20年把福州發展成為與廣州媲美的特大型城市。
雖然,福州經濟遠弱於泉州和廈門,但時代選擇了福州。1994年福州提出"海上福州",確立了"向海而生"的發展戰略。
此後數十年,福州大力發展港口和海洋經濟,重點扶持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濱海旅遊、船舶修造等產業發展。
1990年-1996年福州以每年20%的快速飆升。然而,到了90年代以後,由於臺海局勢不穩定,導致投資者短暫撤離,福州經濟一度受到震蕩。
2008年以後在局勢緩和的大背景下,福州重新登上了時代舞臺。2011年福州獲批了平潭綜合實驗區;2015年福州新區進入大開發階段。
擁有兩大國家級新區戰略的福州,由此駛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2013-2019年間福州經濟增速保持2位數增長。
2019年福州GDP為9392億,僅落後泉州550多億元;按照官方預計,今年福州GDP也將跨入萬億大關。
這意味,2020年福建將同時誕生兩座GDP萬億城市。雖然官方沒有透露具體數據,但從前三季度的表現來看,福州經濟增速為3.1%,領先於泉州1.5%。
因此,福州今年GDP總量很有可能十分逼近甚至超越泉州。隨著強省會戰略的實施,政策、人口、資金都站在了福州這一邊。
福州重回福建最大經濟中心已是大勢所趨。福州步步緊逼,泉州即將痛失「福建經濟第一城」?
三、泉州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
在當今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引領時代,泉州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加上這幾年泉州在撤縣設區上改革緩慢,失去了未來十年提升城市能級的黃金時期。GDP連續21年保持第一,地位卻日漸式微,福建該給泉州鬆綁了
事實上,這些年泉州經濟增長已現疲態。今年泉州不再提及GDP保持全省第一的說法。
前三季度,泉州經濟增速僅為1.5%,不僅低於福州的增速,也低於福建全省2.4%的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福州這些年進步非常之快,無論是GDP增速還是GDP增量都已超越了泉州。此外,在城市面貌和高新產業發展上福州也在遠遠拋開泉州。
2019年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福州入圍企業數量全省最多,數量達到36家。頭部企業方面,2019年福建營收前十強企業中,福州佔到7席。
比如大家熟知的永輝超市就誕生於福州,曹德旺的福耀集團也在福州。
未來五年,是福州全面開啟強省會戰略和"爭創國家中心城市"重要歷史時期。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福州能否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夢圓超大型城市,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