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助孕母親26周生下630克女嬰 胳膊僅手指粗(圖)

2021-01-08 閩南網

  「剛出生時父母曾想放棄,但看到孩子還有呼吸又不忍,於是打電話向我們醫院求助」,昨天下午,在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護士長王亞娟正為嬰兒培養箱裡的一名很柔小的嬰兒豆豆(化名)做手指操,她告訴記者,這是一名早產女嬰,今年4月28日,其母親人工助孕懷孕26周在宿遷某醫院自然分娩生下她時,豆豆的體重只有630克,父母當時想放棄治療,但看到豆豆還有呼吸,又不忍放棄,於是向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求助,醫院派出救護車當天將豆豆接到該院進行救治,經過最近一階段的治療,豆豆目前情況還是不容樂觀,因為呼吸、保暖、營養、感染、餵養這緊密相連的五大難關豆豆均沒過。


豆豆的胳膊只有護士的手指粗。

A 人工助孕母親 26周生下630克女嬰

  昨天下午,當記者換上隔離衣進入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時,迎面碰到一名掩面而泣的年輕母親,後來得知,其就是豆豆的母親。「好不容易懷孕了,現在孩子每天都要躺在重症監護室的嬰兒培養箱裡,作為母親,心裡肯定難受」,護士長王亞娟告訴記者,豆豆的母親30歲左右,婚後一直沒有懷孕,後來在南京做了「人工助孕」手術,在其懷孕26周時,在宿遷老家某醫院自然分娩生下豆豆。

  記者在該院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看到,護士正在為豆豆做每天必做的手指操、按摩等輔助治療。在為豆豆做手指操時,記者注意到,豆豆細細的胳膊只有護士手指粗。「入院時,豆豆的體重是630克,後來曾有一階段跌至580克」,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潘兆軍告訴記者,體重下降這是正常的生理性體重下降,好在現在豆豆的體重已達到720克。「由於豆豆體重太輕,在其插管、呼吸機支持呼吸的前提下,如何讓豆豆汲取營養,這是關鍵」,潘兆軍副主任告訴記者。

B 母乳寄存在醫院 吃奶只能通過鼻子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豆豆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吃奶,如何為她補給足夠的營養來保證其生長發育成為難題。據潘兆軍副主任介紹,豆豆所需的都是高濃度營養物質,一般人使用的葡萄糖濃度不會超過10%,而她卻需要15%的濃度,這些高濃度的葡萄糖、脂肪乳劑、胺基酸溶液一旦經過普通的經血管靜脈補給會導致她的血管堵塞、感染,甚至破壞。

  潘兆軍副主任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說,經過近20天的搶救治療,豆豆目前已能「進食」,為了讓豆豆的腸胃系統適應外來營養,醫院又將導管從豆豆的鼻腔伸至胃內,為她進行鼻飼母乳,從最初的每次0.5毫升、0.8毫升到現在的每次1毫升。

  「每6個小時一次,現在每次1毫升」,王亞娟護士長告訴記者,為豆豆鼻飼的是母乳。據王亞娟介紹,醫院有母乳庫,豆豆母親只需將其乳汁寄存在母乳庫裡即可。

C 5大危險關未過 5名護士輪流照顧

  「呼吸、保暖、營養、感染、餵養這緊密相連的五大難關,豆豆目前均沒過,所以豆豆目前仍需至少搶救治療四個月,待其體重達到2公斤左右方能出院」,據王亞娟護士長介紹,為了搶救治療豆豆,院方讓五名護士輪流全天候為豆豆醫療護理與生活護理,每兩天監測一次體重,兩小時為她拍背吸痰,每隔一小時看其是否大小便,由於豆豆身體既輕又柔小,護士們每次將她抱起都很困難,生怕不小心將她從手裡滑落,這些護士還要隨時準備好搶救豆豆的10多種必備藥品及搶救設備的正常使用。

  「正常的嬰兒體重在3公斤左右,身高在50公分,而目前豆豆的體重只有720克,身高也只有35公分」,據潘兆軍副主任介紹,如果在搶救治療過程中不出現任何意外,豆豆的治療費用也要在20萬左右,為了給豆豆治療,其父親已到上海打工。那麼豆豆早產以及體重太輕是否與其母親是人工助孕有關?潘兆軍副主任告訴記者,毫無關係。(通訊員 梁中亞 張春雷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鼎兆)

相關焦點

  • 早產女嬰體重僅600克 蘇州九龍醫院助其連闖多道「生死關」
    近日,一對早產的雙胞胎女嬰在蘇州九龍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照護下,連續闖過多道「生死關」,順利出院。 今年5月22日,懷孕僅30周的市民朱女士因血性羊水、胎盤早剝在九龍醫院產下了一對體重1400克和600克的雙胞胎女嬰,但一家人對於寶寶的降生卻是既高興又擔憂。
  • 出生僅540克,皮膚薄得像張紙!廣州超早產女嬰奇蹟存活
    整個身體和成人巴掌差不多,腳丫子還沒有拇指大,全身皮膚薄得像一張紙、「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今年5月下旬,在母親體內僅僅待了26周的月月,提前降臨人世,體重僅有540克,和普通瓶裝礦泉水差不多。
  • 江蘇袖珍女嬰出生僅830克 身長35釐米瘦如小貓
    常州一名女嬰剛出生時僅830克,身長35釐米,比小貓還要瘦小,剛生下來還伴有重度缺氧,經過常州婦幼保健院搶救和49天的精心護理,這名袖珍嬰兒已基本康復,即將出院。體重這麼輕的嬰兒能順利存活,在江蘇省尚屬少見。
  • 出生時才巴掌大,胳膊比大人的手指還細!合肥這個寶寶……
    1月10日 記者從中科大附一院獲悉 近日 該院兒科新生兒亞專科成功救治 一名580克極早早產兒 寶寶只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
  • 寧兒公益助孕五年扶貧行動 圓不孕困難家庭「寶寶夢」
    紅網時刻8月17日訊(記者 劉丹 通訊員 王茜蕾)為紀念長沙生殖醫學醫院建院26周年,幫助不孕症貧困家庭圓生育夢,8月17日上午,「寧兒公益助孕五年扶貧行動」正式啟動。「寧兒公益助孕五年扶貧行動」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國民主促進會湖南省委員會、湖南省婦女聯合會、湖南省婦幼保健與優生優育協會、湖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指導,長沙市婦女聯合會支持,長沙生殖醫學醫院、寧兒婦產醫院、湘西寧兒生殖醫學醫院主辦。該行動通過「健康扶貧」的方式,計劃在5年內幫助10000個不孕不育貧困家庭,每個家庭減免9000元試管嬰兒助孕費用,共計減免9000萬元。
  • 昆明一公益助孕項目啟動 貧困家庭可申請2000元愛心助孕基金
    同期,2020年「送子鳥基金」公益助孕項目也同步啟動。來自普洱市的代女士與主治醫生鄧念美合影留念,她說很感恩鄧主任。供圖  曾經輾轉到昆明求醫的昭通吳女士夫婦,也帶著寶寶來到現場,2歲9個月的孩子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這次「回娘家」,吳女士特地把自己的求子經歷分享給正在治療的患者朋友。
  • 寧兒公益助孕五年扶貧行動啟動
    為紀念長沙生殖醫學醫院建院26周年,幫助不孕症貧困家庭圓生育夢,8月17日上午,一項造福三湘人民、極具戰略意義的民生工程——「寧兒公益助孕五年扶貧行動」正式啟動。
  • 「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啟動全生命護航體系,醫護人員連續116天接力救治,助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順利出院。
  • 泰國北部兩隻羅威納犬咬死一名僅20月大的女嬰
    泰國北部兩隻羅威納犬咬死一名僅20月大的女嬰 2008年08月14日 16: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920克早產試管女嬰頑強求生 出生兩個月後哭第一聲
    一個只在媽媽肚中呆了28周,出生時僅920克重的極低體重試管女嬰,在醫護人員和家人已完全放棄救治時,竟頑強地活了五天六夜。但意外還是發生了——胎兒28周時,突然發生羊水早破,入院一個小時就自然娩出兩個女嬰。其中姐姐(涵涵)重920克,身長只有35釐米,妹妹重1000多克,一出來就因呼吸衰竭而插管吸氧,心臟也有問題。   兩姐妹一出生就被送入新生兒科搶救。無奈三小時後,雙胞胎妹妹沒能保住,停止了呼吸。一周後,涵涵也被醫生宣稱救活希望渺茫,一家人只好將涵涵抱回了家。
  • 3個月女嬰被老鼠咬傷,落下終身殘疾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嬰兒的叔叔介紹說:4月17日中午,她母親去洗衣服,小孩當時睡著了,她就把小孩放在床上睡覺當時小孩是被包裹好躺在床上的,他母親回來後看到枕巾和被褥上都是血,傷口非常嚴重,第一時間給孩子父親打了電話。他母親所租住的房子環境比較潮溼,當時家裡老鼠很多,有個玻璃是破損的,猜測老鼠是從破損的玻璃口進入房間,因為小孩臉上有很多小的牙齒印,初步斷定是被老鼠所咬傷。
  • 俄羅斯VERA未來助孕:北京夫妻赴俄羅斯試管嬰兒助孕,喜獲鼠寶寶!
    俄羅斯VERA未來助孕:北京高齡夫妻赴俄羅斯試管嬰兒助孕,喜獲鼠寶寶! 今天想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這個來自中國北京家庭的好「孕」。足月出生於聖彼得堡的小帥哥,進入到本次接生實拍的鏡頭中,希望讓更多計劃赴俄羅斯試管助孕的親們提前預熱,了解體驗最真實的俄羅斯試管助孕資訊,接力這個圓滿家庭的好「孕」氣,爭取牛年添一位「牛」寶寶!
  • 貴州三月大女嬰疑遭老鼠啃咬多處受傷 將進行手指截肢手術
    4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欣欣母親李小環處得知,欣欣目前傷勢已穩定,4月30日(下周四)將進行手指截肢和頭部縫針手術。屋裡睡覺女嬰頭部左手莫名全是血對於李小環來說,4月17日是噩夢般的一晚。晚6時許,李小環還在工作,母親突然打來電話。母親聲音急促,讓李小環趕緊借錢給她,說欣欣受傷了,正在找醫院治療。
  • 昆明人工授精醫院介紹,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是多少?
    昆明人工授精醫院介紹,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是多少? 時間:2020-12-04 09:36 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 人工受孕是一種低成本、低痛苦的助孕技術,它能說通過人工受孕就能成功受孕並順利生產嗎?回答不一定,要知道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並不高。
  • 3月大女嬰睡覺遭老鼠啃咬,頭皮被吃掉一大片,骨頭都露出來了
    貴州凱裡市一名3個月大的女嬰日前獨自在家睡覺,被家人發現頭皮消失一大塊,臉部全是傷痕,手指也受損至見骨,情況相當危急,有可能要截肢。女嬰受傷的原因目前還未確定,但女嬰的母親表示,女兒的鼻子上有爪印,家裡又經常有老鼠出沒,從傷口上來看,應該就是被老鼠咬傷。
  • 皮膚一碰就破 26周早產"果凍"雙胞胎成功存活 (圖)
    原標題:皮膚是透明的 稍有不慎就破 26周早產「果凍」雙胞胎成功存活  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蘇州一對懷孕僅26周零2天的雙胞胎女嬰患兒,成功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存活。據悉,這對雙胞胎是試管嬰兒,由於出生太早,身體發育極度不成熟,她們的皮膚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接觸時稍不仔細,皮膚就容易破裂、出血。據悉,這是該院截至目前出現的胎齡最小並成功存活的一對雙胞胎。
  • 雙頭女嬰到重慶會診 雙頭畸胎而存活率很低(圖)
    本報訊(記者 唐國利) 一出生就是兩個頭,一個身子,5月5日晚在四川降臨的這對女嬰,讓父母又驚又怕。昨天下午6點多,這對女嬰從四川趕到重慶,希望專家能夠進一步會診,決定姐妹倆是分身還是不分。
  • 26周超早產兒僅重800克!「小八百」闖關3個月,體重終於長到4斤
    他只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時便「急不可耐」地來到這個世界。剛出生時,他體重只有800克,僅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被醫護人員愛憐地叫做「小八百」。如今,經過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89天的悉心呵護,「小八百」闖過一道道難關,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 母親的愛到底有多深?讓兒子枕著媽媽的胳膊睡27年
    27日如一日讓兒枕著自己胳膊入睡在江蘇淮安,有位母親名叫王惠如今年63歲,她的兒子笑笑自從被診斷為腦癱兒,丈夫就和她離婚了。每晚睡覺的時候兒子都枕著她的胳膊睡覺,她怕兒子睡著了,蹬被子著涼。她說27年來,這個習慣從未改變過。她家住在二樓,她每天都要背著兒子下樓活動,曬太陽,她每次走在前面,兒子拉著她的衣袖走在後面。別人總會投來異樣的眼光。
  • 中國發現世界最長昆蟲 堪比成年人胳膊(圖)
    成都一昆蟲博物館在廣西發現的「中國巨竹節蟲」,或為全新物種  62.4釐米,大約是成年人一條胳膊的長度。如果有一隻蟲子有62.4釐米,會是什麼樣子?  1998年,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到廣西調查時,曾聽當地老鄉說,見到過「手指粗,一尺長,連腳超過半米」的巨大昆蟲,當時他推斷,廣西可能存在某種未知的巨型竹節蟲。但在隨後的多次調查中,趙力一直無緣遇見這種傳說中的巨蟲。  2014年8月16日晚上,正在廣西考察的博物館科考隊,在柳州附近一處海拔1200米的山區燈誘採集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