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張樂平所創作的三毛形象影響幾代讀者,被譽為「三毛之父」,名揚海內外。
今天上午,為紀念張樂平先生誕辰110周年, 「回眸——張樂平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特展」在中華藝術宮舉辦。
「回眸——張樂平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特展」海報
張樂平甘願長期為少年兒童耕耘,人品畫品為人稱譽。自1929年至1992年,60多年的藝術生涯豐富多彩,不僅以漫畫名滿大江南北,他的年畫、速寫、素描、水彩畫、剪紙、中國畫等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張樂平自畫像
人見人愛 揚名中外
此次展出張樂平先生的400餘件作品包括漫畫、國畫、剪紙、時裝設計、戰地速寫、彩塑、小說插圖等。
▲ 開幕式現場 郭新洋
中華藝術宮館藏作品《三毛從軍記》的60幅原作首次向公眾展出和亮相。
▲《三毛從軍記》原作 郭新洋
《三毛流浪記》和《三毛從軍記》是張樂平的兩部膾炙人口的連環漫畫,《三毛流浪記》是中國美術館的藏品,而創作更早的《三毛從軍記》則永久留在了上海。張樂平本人更偏愛《從軍記》,他將這部連環漫畫全部原稿捐贈給了上海美術館。
三毛的形象最早出現在1935年上海《晨報》副刊上,引起人們關注。
▲ 展覽現場 郭新洋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演變為一個心繫民族安危的小人物,出現在《三毛從軍記》裡,既表現了抗日主題,也揭露了國民黨軍隊的腐敗。三毛解甲之後成了流浪兒。,在舊上海遭受的種種欺凌和壓迫,喚起廣大民眾同情心。
上海解放後,張樂平在漫畫中依然保持三毛的兒童形象,讓他在新社會的陽光雨露沐浴下健康成長。
▲ 展覽現場 郭新洋
張樂平好友、中國連環畫泰鬥賀友直曾經典概括張樂平的藝術成就:「外國卓別林,中國張樂平。」
▼張樂平
▲卓別林
兩位藝術大師都有不靠文字,讓全世界人民笑中帶淚的高超本領。
立足漫畫 超越漫畫
張樂平以漫畫立足,以漫畫聞名,但是他的繪畫卻是超越漫畫範圍的。這得益於他在上海一家私立美術學校一年多學習的基礎,加上他的聰穎勤奮,20歲左右的他已經能夠熟練掌握速寫、插圖、黑白畫、拼貼畫、廣告設計、時裝設計,以及泥塑製作,其中尤以剪紙特別突出。
▲ 張樂平剪紙作品《大除夕的城隍廟九曲橋》 郭新洋
張樂平還把布料、色紙拼貼成作品,將泥雕與紙結合做成作品,並且很巧妙地運用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成為中國現代藝術重要開拓者之一。
抗戰漫畫是張樂平漫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抗戰全面爆發後,他發起成立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參加漫畫宣傳隊,用誇張的手法揭露鞭笞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與殘暴,向大眾吹響了團結戰鬥的號角。
▲ 張樂平的抗戰主題漫畫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張樂平除了繼續漫畫創作以外,對彩墨畫的興趣日益濃厚,從人物到風景,從工筆到寫意,均有涉及,而且畫法迥異。
本次展覽策展人、上海美協顧問朱國榮提出,張樂平是中國傑出的漫畫家,他對現代美術的貢獻被漫畫成就所掩蓋,這次主辦方從美術史角度作了重新發現。
三毛影響 無遠弗屆
兒童,在張樂平一生的藝術創作中是一個樂此不疲的主題。
從1936年的《小孤女》到1979年的《江南小女孩》,他對兒童的愛始終不減。
張樂平兒子張慰軍介紹,今年是張樂平先生誕辰110周年,也是三毛誕辰85周年。2015年法國昂古蘭文化遺產大獎,三毛系列是唯一摘得獎項的中國漫畫。
▲ 張樂平兒子張慰軍(左) 郭新洋
四格漫畫裡的三毛道說人間冷暖,無遠弗屆;
今年三毛的影響力正向「10後」輻射,當紅主播薇婭在今夏完成了《三毛流浪記》4分鐘銷售8萬套的銷售紀錄;
聯合國「可持續閱讀項目」選了三本中國讀物,《三毛流浪記》首當其衝,是唯一的一本圖畫書;
▲ 張樂平的這幅作品號召人民購買國債,被中國金融博物館認為是最早的金融類漫畫 郭新洋
這些都證明了張樂平作品經久不衰的魅力。
著名漫畫家、上海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總結認為,張先生筆下的三毛有超越時代的強大藝術生命力,可以用「廣、精、真」三字來歸納。
廣——影響力廣
《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無字漫畫,僅靠形象塑造和故事情節來表達作品。
▲ 《三毛從軍記》「退伍」
《三毛流浪記》在國內總發行量接近2千萬冊,此外還分別在法國、義大利獲得國際頂級漫畫節文化遺產獎、世界無字書大獎——特別榮譽獎。
精——藝術精美
張先生筆下的三毛活靈活現,人見人愛。為了畫好作品,他與流浪兒交朋友,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在此基礎上通過藝術提煉而創作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和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成就了三毛一系列作品的經典和精彩。
▲ 被改編成電視劇、動畫角色的「三毛」也成為熒幕經典
真——真情實感
1947年的一個雪夜,張樂平在回家路上看見三個被凍得瑟瑟發抖的流浪兒,正圍著一個小鐵罐吹火取暖,當晚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出門發現兩個流浪兒童已被活活凍死。此事深深刺痛了張樂平的心,他奮然提筆創作了連載漫畫《三毛流浪記》。
▲ 《三毛流浪記》
他筆下的三毛,是當時社會窮苦百姓生活的真實縮影,作品散發著張樂平愛民的赤子情懷和藝術家人性的光輝。
展覽時間為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1月5日,展覽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中華藝術宮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辦,張樂平紀念館和張樂平故居等協辦。
馬上評:三毛的當下價值
張樂平——三毛;三毛——張樂平。這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名字。
這次張樂平誕辰110周年特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張樂平,他的速寫、插圖、中國畫、拼貼畫、剪紙、泥塑製作,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還跨界搞過廣告、時裝設計!
▲ 張樂平素描作品《孤兒》.
正因為如此深厚的造詣,三毛在25歲的張樂平筆下橫空出世。
這個漫畫形象影響了幾代人,成為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三毛從軍記》《三毛流浪記》數次被搬上銀幕。
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筆名的由來,也是她3歲時看的第一本書——《三毛流浪記》。
進入新時代,三毛依然有著擋不住的魅力。
去年,得到張樂平家人授權,由畫家孫紹波創作,本報推出了《三毛穿越記》系列漫畫,帶領讀者感受上海的日新月異,以及第二屆進博會的精彩。
▲ 《三毛穿越記》系列漫畫
今年進博會上,三毛和進寶又首次以AI動畫的形象與觀眾見面。
▲ 三毛和進寶又首次以AI動畫形象亮相進博會
今天的三毛神採飛揚,天真爛漫,吸引了大量粉絲。這也體現了三毛這一藝術形象的生命力。
用滿腔熱情擁抱生活,以赤子之心對待藝術,將真情實感融入作品。張樂平先生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三毛依然陪伴著一代代人,並給人的心靈以慰藉和希望。這也是藝術的永恆價值之所在。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樂夢融 邵寧
編輯:吳旭穎
圖片:郭新洋攝影,部分來自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