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長的座頭鯨,被4米長大白鯊獵殺,全程只用了50分鐘

2021-01-07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可以說,從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出現開始,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就開始建立了,特別是在經過數十億年演化後,更是非常的完善了。

什麼是生態系統呢?其實說白了就是「食物鏈」,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其實都有它的意義和作用。

比方說,植物的存在,除了為地球注入氧氣外,也成為了食草動物的食物;而食草動物則是食肉動物的獵物,這種環環相扣的生態系統,共同維持著地球的生態穩定,可以說,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產生影響。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這種競爭不僅在陸地上,也在海洋之中。海洋生物絕對是「臥虎藏龍」,畢竟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演化,就是從海洋中起步的。

海洋中的霸主又是誰呢?從遠古時期開始一直到今天,海洋霸主不斷變更,一直到今天,大白鯊成為了海洋中頂級掠食者之一,喜歡看一些災難片、科幻片的人都會非常熟悉大白鯊,因為在很多和海洋有關的影片中,大白鯊都是主角。

作為海洋中攻擊性最強的生物,大白鯊的速度非常快,同時,它們一口鋒利的大牙齒,也讓所有獵物都聞風喪膽。

大白鯊的食物非常廣泛,就連比它們還要大不少的鯨魚,大白鯊也會選擇將它們給吃掉。前段時間,在南非海域,就發生過一件大白鯊獵殺座頭鯨的事件,體長10米的座頭鯨被體長僅有4米的大白鯊獵殺了,而且從獵殺開始到結束,只用了50分鐘的時間。

人類是如何捕捉到這個場面的呢?研究者表示,這次捕殺座頭鯨的大白鯊,是他們在南非的觀察樣本之一,它的身上安裝著追蹤裝置,在海洋中,它的一舉一動,都被科學家們及時掌握。

所以,這次它捕殺座頭鯨的整個過程,也被研究者們全程關注,研究者表示,這隻體型上並不佔據優勢的大白鯊,顯然是非常聰明的,它並沒有蠻幹,而是在獵殺大白鯊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小竅門」。

顯然,這隻大白鯊是非常善於偷襲的,它徘徊在座頭鯨的周圍,不斷調整攻擊位置,最終導致座頭鯨沒有任何反擊之力,沒過多久,就大動脈破裂導致大出血,完全處於劣勢地位,即使這個時候大白鯊放棄了它,顯然,座頭鯨也已經無法繼續存活了。

從計劃攻擊座頭鯨,到完全將座頭鯨獵殺,大白鯊只用了20分鐘左右的時間。之後,它大約用了30分鐘的時間將座頭鯨給肢解,並且飽餐一頓。

由此可見,大白鯊「海洋小霸王」的稱號,絕對是名不虛傳的,這讓大白鯊也成為了海洋中最兇狠的存在,通過它獵殺座頭鯨就可以看出,自然界的殘酷生存法則,弱肉強食永遠都不會改變。

相關焦點

  • 研究員拍到壯觀畫面,4米大白鯊獵殺10米座頭鯨,只用50分鐘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鯨魚和鯊魚是海洋中特殊的存在,前者體型龐大,後者異常兇猛,然而科學家發現在自然界中常常出現體型小的鯊魚去招惹體型大的鯨魚,而且最後還成功地將鯨魚獵殺。前段時間有海上生物考察隊伍在南非海域附近發現了一頭鯊魚獵殺一隻鯨魚,他們用無人機拍下了整個過程,讓世人看到了大白鯊的可怕。據了解,這次「小打大」事件發生在南非伊莉莎白港附近,一頭長約4米左右的大白鯊主動對一頭長約10米的座頭鯨發起攻擊。根據科考人員的描述,他們是在追蹤該大白鯊的過程中發現這起事件,起初他們認為大白鯊只是挑逗一下座頭鯨,但沒想到它之後竟然發起了有策略的攻擊。
  • 南非4米大白鯊獵殺10米座頭鯨,先咬尾後咬頭,僅用50分鐘!
    一項科學研究報告顯示,南非海洋生物學家萊恩·詹森(Ryan Johnson)利用無人機在南非沿海拍到一頭13英尺長(4m)的大白鯊捕殺33英尺長(10m)的座頭鯨的過程,耗時大約50分鐘左右。這也是科學家第一次記錄了大白鯊攻擊並殺死座頭鯨的視頻資料。
  • 南非4米大白鯊獵殺10米座頭鯨,先咬尾後咬頭,僅用50分鐘
    4m)的大白鯊捕殺33英尺長(10m)的座頭鯨的過程,耗時大約50分鐘左右。大約30分鐘後,大白鯊開始攻擊座頭鯨的頭部。儘管兩者的體型相形見絀,但大白鯊試圖將這頭座頭鯨拖下水,不讓其浮上水面呼吸。整個捕殺過程長達50分鐘,座頭鯨死後沒有浮出水面。而詹森觀察發現,這頭座頭鯨的皮膚呈斑白狀且有脫落現象,表明它的身體狀況較差。  詹森表示:「海倫的攻擊非常果斷,看上去它似乎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而且整個過程具有一定的策略。
  • 科學家捕獲名為「海洋女王」的50歲巨型白鯊「努庫米」
    科學家捕獲名為「海洋女王」的50歲巨型白鯊「努庫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在新蘇格蘭和加拿大水域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重達一噸半長為五米的白鯊。從事白鯊標記和採樣的非政府組織OCEARCH的科學家們把白鯊描述為「海洋女王」並稱其為努庫米。周六OCEARCH組織在臉書上寫道:「我們把它稱作努庫米,是為了紀念美洲原住民米克馬克人傳奇的聰明智慧的老奶奶。
  • 美潛水員海底驚魂:與3.7米長大白鯊搏鬥全身而退(圖)
    注意到大白鯊時,吉米·羅瑟曼正在靠近維羅海灘27.4米深的海水中潛水。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8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潛水員在約27.4米下的深水中潛水,驚遇3.7米長大白鯊。勇敢的潛水員沒有退卻,而是用手中的魚槍將大白鯊擊退,其頭部的GoPro攝像機記錄下這驚險的一幕。該潛水員名為吉米·羅瑟曼(JimmyRoseman)。
  • 美國海灘2米長大白鯊擱淺 遊客熱心救援(組圖)
    原標題:美國海灘2米長大白鯊擱淺 遊客熱心救援(組圖) 擱淺在海灘上的不斷掙扎的大白鯊(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Buzzfeed網站7月15日報導,周一,一群遊客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查塔姆群島的科德角海灘上發現了一隻擱淺的身長超過兩米的大白鯊
  • 男子衝浪與19米長座頭鯨「擦肩而過」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3日報導,詹森(Jason Coniry)和其衝浪同伴們在愛爾蘭西科克海岸的因其多尼海灘衝浪漂移時,一頭52英尺(約19米)長的座頭鯨突然在他旁邊破水而出,這驚人的一幕恰好被47歲的攝影師肖恩·凱西捕獲到了
  • 南非海灣白鯊殘忍無情獵殺小海豹(組圖)
    原標題:南非海灣白鯊殘忍無情獵殺小海豹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日報導,繼兩周前世界衝浪冠軍米克·范寧(Mick Fanning)突遇大白鯊後,南非的傑弗裡灣又上演了一出激烈的動物追逐戰,身長14英尺(約4米)的大白鯊對一隻小海豹發起了殘忍攻擊。
  • 11米長座頭鯨死在亞馬遜叢林,它怎麼來到此地的,原因至今成謎
    近日,一位巴西的村民在亞馬遜流域的叢林發現一條座頭鯨,據後來科學家到場體量了這隻龐然大物以後,得出的數據竟是11米長,大家都知道鯨魚是生活在海水裡面,為什麼會出現在距離大海120公裡的亞馬遜河裡呢?關鍵是河水的深度也達不到鯨魚遊過來啊!科學家對此很是不解。
  • 什麼仇什麼怨, 揮著「翅膀」的座頭鯨, 專門和虎鯨過不去!
    其實在廣闊的海洋中有一種揮著「翅膀」的龐然大物——座頭鯨,成年個體體長可達十數米,體重接近40噸。即使剛剛出生的鯨寶寶體長也有約3米,重1~2噸。座頭鯨,又名大翅鯨,座頭鯨的胸鰭十分窄薄而狹長,可長至五米左右,幾乎相當於體長的三分之一,一膀子甩過來管保抽得你七葷八素。它們因喜歡躍出水面而出名,幾十噸重的龐大身軀砸向水面,濺起的水花聲在幾公裡外都能聽到。
  • 在大洋洲的東加王國,15米的座頭鯨和人類一起遊泳
    只有在這裡,你才能面對面地看到15米長的座頭鯨——它們哪兒也去不了。它們圍著你轉,看著你,搖著鰭,打著尾巴,用鼻子戳你。他們唱歌!你甚至可以在海灘上聽到鯨魚的歌聲。攝影師Yulia Moroz 在旅行的途中,用鏡頭,拍攝下了東加王國座頭鯨與人類玩耍的畫面。為什麼湯加?座頭鯨和其他動物一樣,在向南極遷徙的途中,尋找最安全的地方繁殖後代。碰巧,他們選擇的中轉站是東加王國。
  • 座頭鯨:溫柔胖子の治癒之聲
    由於座頭鯨動作緩慢,比較難以接近,所以...先看一段好長的視頻,12分鐘👇🏿視頻中介紹了在多米尼加銀岸海域(Silver Banks)3天中觀察和試圖接近座頭鯨的經歷,獨立的鯨魚比較難以接近,而幼鯨和母鯨同時出現,則吸引好奇的幼鯨就容易多了。
  • 座頭鯨為何要幹擾虎鯨捕食?座頭鯨:小時候咬過我,現在甭想吃飯
    成年平均體長約為12-16米、體重約為25-30噸,因有一對可達三分之一體長(5.5米)的胸鰭,故又名大翅鯨。或許是這對又長又大的胸鰭給它裝上了「正義感Max的翅膀」,它們做出了有別於鬚鯨家族其他成員的異常舉動:破壞(幹擾)虎鯨的狩獵行動。
  • 三文魚米餅適合10月以上寶寶
    原標題:三文魚米餅適合10月以上寶寶 參考月齡:10月以上 食材準備:三文魚40g、南瓜50g、地瓜50g、雞蛋1個、米飯80g、蔥適量、姜適量 烹飪時間:30分鐘 難度分析:初級 步驟1三文魚去皮切丁。 Tips: 因為小寶寶吃,三文魚最好選擇魚腩部分,那裡的肉質最嫩。
  • 澳海岸現長約7米大白鯊 或為世界最長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8日報導,17日,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海岸驚現一頭身長約7米的巨型鯊魚。鯊魚距海岸僅100米,附近的遊客被迅速疏散。機組人員表示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鯊魚,預估其身長7米左右。隨後,附近的遊客被迅速疏散。  鯊魚專家安德魯·福克斯(Andrew Fox)18日接受採訪時說:「目前已知的最長大白鯊身長可達6米。大家所說的7米長大白鯊很可能被誇張了。5米長的鯊魚已經大的嚇人了,可以想像這條鯊魚會給人們造成多大的衝擊。」不過安德魯補充說,應該等實際測量數據出來後再下定論。
  • 座頭鯨罕見頻繁躍出水面,過程持續90分鐘,場面震撼壯觀!
    座頭鯨,是我們地球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之一,在海面近距離直目擊這些巨獸躍出水面的姿態,那種震撼令人難以言喻,因此不少外出旅遊都會參加賞鯨團,看看座頭鯨。據《每日郵報》8月31日報導,在雪梨長礁海灘(Long Reef)水域,遊客幸運的觀看了一場罕見的、持續90分鐘座頭鯨表演。
  • 12米的座頭鯨躍出水面,讓船艇成一葉扁舟,網友:真怕鯨落船上
    而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拜倫灣,攝影師Craig Parry用無人機拍攝了一組壯觀又驚險的畫面:一艘不到6米的船艇,遇到一頭12米的座頭鯨,而且座頭鯨就在船艇旁邊躍出水面,對比之下:讓船艇成一葉扁舟!12米的座頭鯨躍出水面,場面確實是很壯觀,但船上的人也許被嚇了一跳,因為怕鯨落船上,那船艇必然被打翻。
  • 組圖:近4米長大白鯊遭同類撕咬成兩半
    據英國《鏡報》報導,近日,在一段視頻片段中,一條近4米長的大白鯊在一艘船附近吃魚餌時,遭到了另外一條更大的大白鯊的攻擊,身體幾乎被咬斷。據報導,這些極其罕見的畫面是由一項調查報告所披露的。被咬的大白鯊有近4米長,但它被咬的傷口非常大。要想從一條大白鯊身上咬下這麼大一塊肉, 其實需要很大的力量——這就意味著它要比被咬的大白鯊更大。鯊魚是頂級食肉動物,所以它們這樣的做法完全是行得通的。其實,這不僅僅是一條兇猛的鯊魚攻擊其他鯊魚,也不是一種鯊魚攻擊其他鯊魚,而是許多不同的鯊魚之間的相互攻擊。」令人驚訝的是,新的研究表明鯊魚已經相互捕食了數千年。
  • 7米!史上最長大白鯊現身:距海岸僅100米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地時間上周日下午,在澳大利亞的海邊突然出現了一條超級大白鯊,長度達到了驚人的7米。當時,一架巡邏直升機正在空中遊弋,突然發現距離海岸僅僅100米的地方,出現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鯊魚。
  • 農民為獵殺大雁自製3.8米長土炮 射程達百米(圖)
    記者 王彬 攝  邯鄲市磁縣溢泉湖溼地是我省(河北)著名風景區,每年都會有10多萬隻大雁前來栖息越冬。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4名河南籍農民為非法捕獵,竟然用鋼管制作了一門3.8米長的土炮,炸死炸傷大雁數隻。近日,當他們再次將炮口瞄準這些珍稀鳥類時,被當地民警和村民抓了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