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小康股份投資的SF Motors公司攜首款車型亮相中國,並公布了該車在中國的上市計劃。經歷了過去幾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持續投資,並且走了「先國外後國內」這樣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後,小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馬上就要結出果實。兩年百億元的持續投資、「先國外後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引人關注的同時,也引來業內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這是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新樣本,也有人認為這種「大躍進」式的發展模式並不明智。
♦兩年百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
自2016年6月15日,在A股成功上市後,小康股份就開始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持續投資,兩年來,已累計投資百億元。
2016年,小康股份投資3000萬美元在美國設立了SF Motors公司,從事智能電動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此後,SF Motors開始在美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投資。
2016年10月,小康股份及其在美國新能源汽車子公司SF Motors開始收購美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公司AC Propulsion Inc,一年半後這項收購以失敗告終;2017年6月,SF Motors以1.1億美元收購美國汽車解決方案集成供應商AM General公司的民用汽車工廠,並對生產設備和工藝進行了全新改造升級,用於生產其正在研發的高端電動車型;2017年10月,SF Motors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公司InEVit.Inct,這次收購讓小康股份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另外,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道路上,小康股份選擇了「先國外後國內」這樣一條與大多數中國企業不同的發展道路。2017年1月,小康旗下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新能源汽車新建產能資質;同年12月,小康股份宣布投資30億元進行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涉及投資新建高性能電池項目、設立新能源汽車子公司、設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設立新能源汽車股權投資基金等;最近,小康股份又發布公告稱,將對金康新能源註冊資本增資至40億元。
對此,SF Motors創始人兼CEO張正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在美國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特性決定了其軟體部分佔比較高,而美國在這方面有充足的人才儲備。張正萍強調,小康股份收購的美國AM General汽車工廠是一個在產工廠,曾為奔馳代工,在生產製造方面具有很強的技術儲備。他介紹,馬上開始試生產的小康重慶金康工廠就有20多名員工是在這一工廠接受了培訓後回國的,這對小康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產品質量提升具有很大幫助。
隨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的不斷提升,小康股份的主要業務也在發生變化,在其2016年的年報中主要業務還是「汽車整車及其發動機、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2017年年報中已經變更為「公司以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和節能環保發動機為核心業務,以汽車、智能內飾系統及國際汽車業務為主營業務」。在2017年年報中,小康股份也把在美國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成功收購InEVit.Inct、在中美兩地布局高端智能製造作為核心競爭力。
♦資金承壓能力備受關注
1986年成立的小康,以產銷電器簧和微車坐墊簧起家,本世紀初開始整車製造,先是摩託車,後又深耕「麵包車」多年,「麵包車」也一度成為小康的代名詞,直到2016年轉型開始涉獵SUV。目前,小康股份主要車型有SUV、MPV、交叉型乘用車和商用車等,產品價格基本在10萬元以下。
不過,近年來,小康在市場上的表現並不理想,儘管在2016年成功登陸A股,但如此持續大規模投資也使得其資金鍊盡顯疲態。數據顯示,2017年,小康股份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負增長147%至-16.33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大增146%至26.59億元。而在2017年11月,小康股份還發行了可轉債項目,募集資金15億元用於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2017年,小康股份的技術開發費用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103%,主要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項目研發費用增加所致。這一年,小康股份智能汽車事業群業務共計投入19.95億元。大規模投資新能源汽車及研發,直接拖累了小康股份的業績,資金緊張漸顯。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康股份流動資產143.18億元,流動負債143.63億元,營運資金已經出現0.45億元的缺口。
短時間內大規模投資,小康股份被行業關注的同時,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監管方的關注。今年3月以來,小康股份已經先後四次遭遇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要求其對有關資本操作做出說明,尤其是前三次皆與收購、合作有關。
不過,對此,汽車行業證券分析師曹鶴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問詢無需過度關注,也不應該過度解讀。他說:「企業錢花出去了,被質詢是監管部門的正常監管,並不是太大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也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通過收購、控股等形式,整合優勢資源,形成產品競爭力,也是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一種有效途徑。而從目前來看,小康股份在美國的系列投資已經看到成效。
不過受國際貿易環境等因素的影響,SF Motors的產品也更快地回歸了中國。按照SF Motors最新公布的計劃,其首款車輛有望明年三季度在中國批量交付。
♦押寶新能源汽車待考
7月25日,SF Motors首款車型(中文名「金菓EV」)在北京亮相,並且獨家冠名央視《機智過人》節目第二季,開啟其回歸中國的歷程。談到盈利及資金問題,張正萍表示,未來半年是金菓EV重要的半年,在完成500萬公裡耐久性測試等系列測試之後,金菓EV有信心為消費者提供品質、一致性更高的產品。儘管要見到效益還尚待時日,不過,張正萍並不擔心資金及盈利問題。他表示,小康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有良好的融資渠道和資金來源,在支持金菓EV做好產業鏈布局的同時,金菓EV也會有單獨的融資渠道。而且張正萍還強調,從小康集團層面來講,新能源汽車方面有長期的規劃和考量。「就產業結構而言,可以實現現金流為正。」張正萍說。
曹鶴也表示,中國整車企業一般不會有很充裕的現金流。「汽車產業鏈很長,流動負債多,這幾年,上市公司裡除長城汽車外很少有資金很充裕的企業。」曹鶴強調,判斷一家車企資金鍊是否有風險,首先要看做什麼事。小康股份連續兩年大規模持續投資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而新能源汽車需要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很難短期內見到收益,暫時出現的資金疲態實屬正常,而且0.45億元的資金缺口對整車企業而言並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許海東也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企業集中優勢資源發展新能源汽車未嘗不可。
張正萍指出,SF Motors公司不排除對外合作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小康此次進軍新能源汽車,似乎更看重產品的高端化,重慶小康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海公開表示,未來兩三年,小康股份將推出3款新能源汽車,價位在25萬元、40萬元、60萬元左右。不過,一家由低端燃油車型起家的企業,要造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無疑需要更多的投資,後續發展還有待市場檢驗。
編輯:孫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