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周明 文/攝)發展新能源產業擴大「朋友圈」,落後的小鄉村變身宜居新空間,因地制宜打造公園城市。9月23日,南京市「走進我們的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來到了六合區。優化人居環境,創新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就業,這是南京六合的小康秘笈。
△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在公園裡建城市,龍袍新城正崛起
六合區的龍袍鎮四面環水,境內修建了「六橫六縱」的內網河道。悠久的歷史文化,優越的自然資源,使得龍袍鎮不僅是中國湯包美食文化之鄉,還是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濱江水城。今年3月總體規劃通過的龍袍新城也正式「揚帆起航」,成為六合人期待的公園城市。
龍袍新城面積約9.6平方公裡,是南京規劃建設的九個新城中最後一個啟動開發建設的新城。據介紹,龍袍新城將形成「一心、五軸、一帶、兩片」的空間結構。「兩片」指活力城市片區和綠色產業片區。
「龍袍新城不只是產業高地,還是一座活力新城。我們不是在城市裡建公園,而是在公園裡建城市。」南京市六合區龍袍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綜合管理部副部長陳思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通過布置垂直綠化、屋頂綠化,新城的綠化覆蓋率與綠視率將顯著提高。
「以前,我們打著燈籠找項目,自龍袍新城規劃公示後,每天都有項目信息,每周都有客商來訪,北京、上海等地客商輪番前來實地考察,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陳思表示,目前,新能源電池、工業儲能電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3個「百億級」項目已經接連落地新城產業片區。
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六合擴大「朋友圈」
在六合經濟開發區的眾多企業當中,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國軒)的「紅色外套」在整個開發區的建築群中顯得尤為搶眼。南京國軒在2015年4月完成公司註冊,7月進場改造、9月設備進場、12月正式投產,公司2016年產值約10億元……立足六合,做大做強,短短幾年,南京國軒便實現了快速發展。2018年,由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南京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也於2019年底試投產。
△ 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近年來,六合區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搶佔新一輪產業制高點的戰略重點,積極培育全產業鏈條,湧現出一批以國軒電池、利德東方、建康汽車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國軒電池年生產能力15GWh,建康汽車新能源整車年生產能力5000輛,年生產20萬件碳纖維零件的德國凱勒汽車輕量化材料研發生產項目均已紮根經開區……此外,南汽變速箱、中能建南線廠、嘉遠電動車、京濱化油器、力聚鍛造等專用車及零部件企業均已成熟,一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正在六合崛起。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居民家門口就業
整潔的街道,粉牆黛瓦的屋舍,金黃的稻田,九月的金磁仿佛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
金磁社區位於六合區竹鎮鎮的西南部,與安徽省來安縣施官鎮、獨山鄉交界。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經濟落後,這裡曾是六合有名的貧困村。2010年10月,竹鎮鎮對金磁村進行整體搬遷,將4個村近4000戶農民從零散居住的自然村落搬遷到農民集中居住點—金磁小區。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金磁先後引進了江蘇省農科院、巴布洛生態谷、大展黃玉梨、衛竹牧場、伊利生態牧場等10多個農業規模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入駐發展現代農業,形成鮮果蔬菜、健康養殖兩大主導特色產業。
產業的發展大大帶動了就業,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如今的金磁社區早已成為宜居宜業的新鄉村。
近些年金磁的巨大變化都被土生土長的金磁人薛兵看在眼裡。「以前種田的收入只夠日常開銷,青壯勞動力都出去打工。」而現在村民都回來了,「家門口就可以上班,很多人都回來家裡的房子也能出租,收入來源更多了。」
而讓薛兵覺得最高興的變化是教育的改善,「十多年前只有幾個大學生,有的家庭條件不好也供不起孩子上學。」而現在金磁的教育有了大變化,「大家現在有條件也重視,孩子們都能好好上學接受教育。」在金磁社區居民委員會的閱覽室、青年學習社、鋼琴室等設施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學習閱讀,發展愛好。
△ 大泉水庫
依靠自然資源,旅遊業同樣帶動村民們邁向新生活。竹鎮鎮的大泉水庫風景優美,寬闊的馬路,碧綠的河水,水庫邊就有幾家生意紅火的農家樂。「在農家樂吃完飯,就在水庫邊散散步,很愜意。」竹鎮鎮副鎮長、大泉村黨委書記朱世潘告訴記者,大泉水庫邊原來只有一條土路,十分荒蕪,自從修建了馬路,對水庫周邊進行修整後,這裡就成了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 楓彩漫城的玫瑰花海
大泉水庫旁還建有蘇州楓彩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楓彩漫城,景區裡的玫瑰花海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裡面的員工全是我們當地人,大家都吃上了旅遊飯。」
大泉村近些年大力發展大泉人家茉莉花園鄉村旅遊業,打造了「多彩竹鎮、歡樂大泉」鄉村旅遊節、「相約大泉湖、情定桃花島」踏青交友會、環大泉湖自行車賽等一批文化旅遊活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