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天氣越來越熱,最高氣溫現在已達到40度,導致更多的人中暑。那麼中暑了怎麼辦?造成中暑的原因是什麼?做哪些事情會導致中暑。在平時的生活中,預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中暑了怎麼辦
一、日常治療小常識
1.如果發現有人中暑,應當馬上把病人轉移到通風的地方,如樹樹蔭下。
2.使病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鬆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溼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應避免直接吹風),以儘快散熱。
3.用溼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4.在患者意識清醒後,可讓其飲用一些綠豆湯或者是淡鹽水,或著是服用一些人丹和藿香正氣水等,這樣可以幫助解暑。
5.一旦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症狀,應讓病人側臥,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治。
二、按摩治療小常識
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按揉大椎穴
將右手中指指腹放於大椎穴上,食指、無名指、小指附於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清熱解暑,理表益氣。
揉掐風池穴
將雙手拇指指尖放在同側風池穴上,其餘四指附在頭部兩側,適當用力揉掐0。5~1分鐘。
功效:疏風清熱,開竅鎮痛。
掐百會穴
將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放在百會穴上,適當用力掐0。5~1分鐘。
功效:醒腦安神,鎮靜除煩。
按揉太陽穴
將雙手拇指指腹放在同側太陽穴上,其餘四指附於頭部,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通絡止痛,清熱除煩。
造成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或烈日下,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散熱機能發生障礙,致使熱能積累所致的以高熱、無汗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主的症候群。
環境因素
發生中暑的外界因素主要為高溫、高溼、風速小。在高溫輻射作業環境(乾熱環境)和高溫高溼作業環境(溼熱環境)中易發生。同時也要注意有時雖然氣溫不高,溼度不大,但由於環境通風較差,也易發生中暑。
在城市中。各種巨大建築物影響空氣流通,夏日空調的大面積運用,大街的狹隘及逐步增多的車輛,各種儀器設備的運用,城市綠化面積的削減等因素,構成熱島效應,添加城市的氣溫。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構成的溫室效應,氣溫呈升高的趨勢,這些因素均致使了中暑現象的增多。
自身因素
1、產熱增加,如從事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以及患有發熱、甲亢等代謝增加的疾病。
2、熱適應差,如營養不良、年老體弱、孕產婦、過度疲勞、缺乏體育鍛鍊、睡眠不足、飲酒、飢餓以及突然進入旅遊熱區和高溫環境 。
3、散熱障礙。如過度肥壯、穿緊身、硬皮病、大面積燒傷病人恢復的瘢痕。別的,在運用抗膽鹼藥物、抗組胺藥物、抗抑鬱藥物、b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酚噻嗪類等藥物醫治期間,以及患有脫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病人,也是致使中暑的不行忽視的要素。
預防中暑的方法
1、躲避烈日:尤其應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這段時間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
2、遮光防護: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飲料。需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身體強健的男士,也應做好上述防護措施,至少應該打一把遮陽傘。
3、補水分:養成傑出的飲水習氣。一般最好飲水時刻是晨起後、上午10時、下午3-4時、黑夜寢息前,別離飲1-2杯白開水或含鹽飲料(水2~5升加鹽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由於口渴表明身體現已缺水了。平常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生果亦可彌補水分。4、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強營養:營養膳食應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 、b1 、b2 和c。平時可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
6、備防暑藥: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就可服用所帶藥品緩解病情。
結語:由於全球變暖,夏天也是越來越熱。很多在室外工作的人會有中暑的現象。那麼如何預防中暑呢?大家可以躲避烈日,補充水分,增強營養,備防暑藥等。中暑後的辦法上文中小編也有介紹,大家可以記下來以防萬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