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邵陽日報》頭版刊登了兩名幹部因缺席會議而寫的檢討書,引發網民熱議。檢討書中稱,深刻認識到缺席市委經濟工作務虛會議的錯誤,並保證今後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按當地政府事後的解釋,這樣做是為了響應中央抓會風的精神,整頓幹部作風。對這個所謂的「初衷」,不少人甚至叫好。但無論初衷究竟如何,當天的報紙登出的是檢討書,讀者讀出來的卻是權力秀,是個別領導尤其是地方主要領導面對下級時那種予取予求、隨意揉捏權力的傲慢。
光看這兩篇檢討書的文氣,恐怕就和抓會風初衷不大對路。中央提出抓會風為的是什麼?是為了督促各級政府為百姓幹實事。照此邏輯,幹部缺席會議耽誤了工作,檢討的對象應當是公眾才對。但這兩篇檢討裡我們看不到這些,文中痛心疾首的是對上級指示不夠重視,信誓旦旦的是要讓領導們「放心」。這種下對上「服軟式」的檢討,做得越多,其他下級幹部恐怕就會越知道上級臉色的重要。如果幹部只知道向上看了,還談什麼「心繫百姓」呢?
官員逃會缺會、作風渙散,這的確需要整治,但整治的方式總該有理、有節,更重要的是有一定之規。請問,邵陽日報今後是否打算將一切類似「會議缺席」的違紀行為都放在頭版上通報呢?顯然不可能。這種處理上的隨意,透露出的是個別地方領導手握絕對權力時的「神通廣大」和傲慢——不僅報紙頭版發什麼可以被直接操控,連下級幹部的名譽和自尊也可以被犧牲掉。在整個過程中,對所有規範的遵守統統不在場,只有領導的絕對權威在完成著自己的獨白。
想當年,大禹會盟諸侯而防風后至,大禹殺之,不是因為誤了議程,而是想藉此立威。如今邵陽頭版檢討書也是一個意思。在這兩份檢討裡。我們看到了下級的低眉順目,更看到了個別領導的絕對權力。在提倡公平公正,約束權力的今天,這種展示權力肱二頭肌的「秀」,恐怕還是少一些的好。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