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是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雞肉,我們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的呢?
《三字經》中有一句,"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在古代,"六畜」與「五穀」並稱,共同組成了中國人最基本的膳食結構。
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現在我們吃的很多雞肉,其實都是」洋雞肉「了呢?
一、吃雞肉對中國人有多重要?
雞肉,對人類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美國的KFC與麥當勞,雞肉也是最主要的肉食,有漢堡,雞翅,雞腿,雞胸肉,雞排等。在我們中國,雞肉也是除了豬肉以外,排名第二的主要肉食種類。
我們中國是世界肉雞生產大國。2018年,美國、巴西、歐盟和中國肉雞產量分別為1935.0萬噸、1355.0萬噸、1231.5萬噸和1170.0萬噸,我們在全球排名第四位。
我們的雞肉市場主要有白羽雞以及黃羽雞兩大品種為主,其中白羽雞品種憑藉繁殖成本低、生長速度快的優勢已經成為第一雞種,在我們國內的市場佔據的市場份額超過了60%。這兩年受非洲豬瘟影響,很多老百姓從吃豬肉轉為雞肉,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白羽肉雞出欄量約為44億隻,同比增長11.68%。
外國白羽肉雞,性價比高
各種數據顯示,吃雞肉已經成為中國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也許我們可以用差一點的晶片,但是不能沒有雞肉吃。
二、中國肉雞育種對國外的依賴有多厲害?
目前我國祖代種雞獲取途徑有三種,一種是從國外引進祖代種雞,一種是從國外引種曾祖代種雞,國內繁育祖代種雞,還有一種就是國內自繁。
種雞育種一般有5個層次的種系:純系原種雞曾祖代肉種雞祖代肉種雞父母代肉種雞商品代肉雞,這樣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肉雞產業鏈。
其中,純系原種雞、曾祖代肉種雞和祖代肉種雞的育種工作是較為重要的環節,通常被形象地比喻為金字塔結構的頂端。外國種雞巨頭卡我們的技術,主要是集中在這個環節。他們允許出口給我們的種雞主要以祖代雞進口為主。
昂貴的白羽肉雞苗,都是空運過來的
只有曾祖代的雞可以自繁留種,仍是曾祖代,其他的後代都不能留做和他同級的種,就是說,祖代產生的後代要麼是父母代種雞,要麼就淘汰,父母代產生的只能是商品代雞,商品代就只能產蛋,或者直接長大肉用,不能留種。現實生活中,我們飼養的白羽肉雞,基本都是商品代或者是父母代的。
和平時代我們可以多花點錢來消災,特殊時期就不一定了,萬一別人不賣給我們種雞了,又該如何?在老百姓基本的吃飯吃肉問題上,我們不能去冒險。
三、中國聖農集團為什麼被國外育種巨頭制裁?
我們國內當前引進的白羽肉雞品種主要有:AA、羅斯308、科寶、哈巴德4個品種,分別由安偉捷、科寶、哈巴德三家公司提供,令人遺憾又擔心的是,這三家公司都是外國的企業。
白羽肉雞種雞被壟斷,國家也早意識到了。農業部在《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14-2025)》中指出了近期的育種目標,消除對國外品種的絕對依賴,實現自己的白羽肉雞品種。
聖農具有自主產權的白羽肉雞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9年5月某日,國內白羽肉雞的龍頭企業——聖農集團對外宣布,研發成功國內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白羽肉雞新品種,填補了中國白羽肉雞行業「無自主種雞」的空白。
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努力,聖農集團持續突破外資種企聯盟的技術封鎖,進一步完善與豐富了白羽肉雞的新品種。並計劃在2021年逐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時候,我國白羽肉雞行業將由「進口依賴」徹底轉變為「國產自主供應」。
聖農集團,白羽肉雞國內龍頭企業
動物育種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持續投入大量的時間,物力,財力去研發,而且研發失敗的風險也比較大。如果單純站在短期商業利益去考慮的話,引進國外種源進行快速養殖銷售,這樣收益與風險對於投資人來說肯定是最划算的。
當然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外企聯盟的技術封鎖與制裁。
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先生表示:當西方種源公司得知聖農在搞自主種源研發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要求聖農停止研發,不停就馬上制裁聖農,最終聖農選擇了不屈服。所以目前聖農還處於被西方種源公司制裁的狀態。但是制裁又如何呢?這只會讓聖農自主研發的決心更加堅定而已。
不僅僅是在種雞領域,在其他技術領域,在面對國外技術封鎖與制裁的時候,我們中國人就是需要這樣的勇氣與決心。認輸下跪求饒,在我們的字典裡不存在了。沒有人可以肆意掐我們的脖子,更沒有人可以阻止14億中國人走向美好生活的腳步。
2021-2025,我們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一起努力,決心打贏這一場卡脖子的技術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