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5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齒輪技術分會、中國齒輪工業協會(籌)、中國汽車報、美國汽車配件聯盟(APA)公司與阿基米德先進技術網聯合發起的「中國汽車業高管赴美學習實踐之旅」成功舉辦,20餘位來自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及相關金融企業的高管,深入汽車業的前沿陣地美國密西根州,探訪包括福特汽車公司、美國汽車工業行動集團(AIAG)在內的整車及設計、測試等公司,與密西根州政府、底特律市商務部、律師事務所、美國齒輪製造協會親密接觸,併到底特律大學聽課。
參加者認為,中國汽車產業正待轉型升級,汽車零部件企業亟需國際化,到國際上去交流學習、尋找商機,而密西根作為汽車產業的富氧之地正是——
「這裡將建冰球場,這棟樓被上海人買下了,我們要把城區中荒涼的地方連起來,點亮路燈……「底特律市政府經濟發展部官員Mark用半天的時間帶領20多位來自中國的潛在投資者遊覽底特律城區,詳細講解每一條街區的規劃。
與去年相比,底特律城區已模樣大變,漸漸擺脫「鬼城」形象,「這裡的房產正處於升值通道,還會繼續上升。」衰落了的底特律正在復甦。不過,其實底特律城的興衰與汽車業關係不大。美國「三大」中,只有通用總部在底特律城內,福特在迪爾伯恩,已經歸了菲亞特的克萊斯勒在奧本山,聞名世界的汽車城底特律其實是大底特律地區的概念,與那個破產了的底特律市政府沒什麼關係。
即便世界汽車銷量第一的交椅已在日本和德國之間爭奪,即便克萊斯勒已歸義大利人,密西根的底特律地區,依然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汽車公司、最集中的汽車人才、最前沿的汽車技術。對於參加「中國汽車業高管赴美學習實踐之旅」的零部件企業來說,這裡是蘊含著豐富汽車資源的海洋; 同時,對於這片海來說,也期待好魚遨遊。
■海裡有優質客戶
今年前9個月,中國汽車市場基本與去年持平,不少零部件企業慘澹經營,但天津天海同步集團的銷售額卻同比增長了27%,董事長呂超說,原因之一就是走了國際化道路。總部位於迪爾伯恩的福特公司就是他的客戶之一,客戶的優質不僅體現在一單就有幾億元的銷售額,更體現在只看實力不藏「貓膩」、講信用的整零關係。
在經濟新常態、產業轉型升級的當下,國際化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呂超說:「企業國際化有很多做法,我們先從最基本的兩件事做起,把產品賣出去,把技術引進來。」此次來到密西根的團隊成員,也都懷著這個願望,希望與國際優質客戶有所接觸,尋求機會。
在福特汽車總部,考察團一行見到了福特全球間接採購主管 Greg Hamel,他「揭秘」,要想進入福特配套體系,除了質量好、有成本優勢外,還要有好的研發團隊和先進技術。多年以來,福特汽車一直在減少供應商數量,不過隨著新技術的湧現,福特正在擴充一些掌握新技術的供應商,比如與無人駕駛相關的。同時,福特重視供應商的產能規模,以及是否未來考慮本地建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福特非常關注供應商在承擔環保等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
血濃於水,眾多在底特律工作的汽車華人抱著盼中國企業做強的願望。福特汽車有一個成員達800多人的福特華人協會,宗旨之一是支持中國供應商在福特獲得發展。與代表團成員共進午餐時,協會負責人的真誠建議隨濃濃情誼而出:「要進入福特配套體系,一定要重視研發、重視質量、多交流,以站在行業前沿。」
除了華人協會的「親情贊助」可用,供應商若想進入底特律的採購體系,要熟悉美國汽車工業行動集團(AIAG)。AIAG是1982年美國「三大」共同創建的非營利組織,為汽車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提供連接平臺。現在,AIAG有1000多家成員公司,包括克萊斯勒、福特、通用、北美豐田和北美本田,以及德爾福、江森自控、固特異、麥格納、約翰迪爾、偉世通、李爾、博格華納等。各大主機廠的採購負責人都在AIAG兼職工作,他們開發全球通用標準,提供輔導課程、線上測評,幫助想要進入主機廠配套體系的供應商自測、提升,並對供應商進行資質審核,然後推薦給主機廠。「從線上測評的結果看,中國零部件企業得分還不錯。」AIAG的CEO Scot Sharland告訴記者,「現在一級供應商還好,我們的重點在於輔導二級及以下供應商,建議中國供應商首先重視社會責任、利用好AIAG的五大工具進行質量改善,並做好全供應鏈的管理。」這次考察的主辦方之一美國汽車配件聯盟(APA)公司,是AIAG在中國的最大合作夥伴。
■海裡有豐富的資源
把底特律比作汽車的海洋,是因為這裡有豐富的汽車生態。大企業只是海洋中的鯨鯊,沒有各具特色的優秀中小企業,鯨鯊也無法生存。事實上,無論德國還是美國,都聚集了汽車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優秀中小企業,他們為大企業提供資源支持、共同創新,方成汽車強國。
若想在底特律獲取研發、設計的幫助,可以與以改裝福特野馬而聞名的Roush公司合作。「除了不大規模生產,其他所有工程都做。」Roush執行副總裁Jim M. Yagley說,「我們可以幫主機廠開發並做樣車,在中國已為客戶提供車身設計、底盤、動力等服務。」
如果想詳細了解自己產品從研發到生產全周期的成本情況,並了解競品,有Munro這樣的公司,通過拆解、數據分析與流程優化,幫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研發與生產成本,大眾、塔塔與菲亞特等都是其客戶,據稱,通過成本分析曾幫客戶的市場佔有率從32%上升到81%。記者在現場也看到了來自五徵的輕卡,還看到了美的電飯鍋。
在為企業提供產品驗證、設計驗證、生產線測試等服務的獵戶座(Orion)公司,一名來自中國的小夥子正出差到位於底特律的總部,他負責天海同步的產品測試工作,在巧遇呂超時,他笑說:「我正在為你打工。」記者同時看到,現場正在為長城汽車的變速器做測試準備。
就連做物流包裝材料,都有Polyflex這樣的公司每年開發約300種新產品,提供更輕量的可回收包裝,如飛輪託盤,以及齒輪洗滌筐這樣的工藝託盤,還可以定製機架墊料等,能根據客戶的材料處理需求,提供靈活的定製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減少物流磨損,乃至解決生產線上拿錯零部件的問題。
豐富的資源包括上下遊支持企業,還有大量人才,吸引中國汽車企業前來密西根尋求滋養。最近幾年在自主品牌上攻城略地的長安汽車,已在此設立北美研究院,專做底盤研發,團隊成員很多來自福特。記者在底特律採訪期間,一汽正在此開招聘會,同時還遇到一位做密封件的企業董事長,也來調研設立北美研發中心的可行性。
■做好準備再出海
哈爾濱智達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天水感嘆:「以前覺得做齒輪測量領域太小了,走出來看到很多新思路,才覺得天地廣闊。」看到這些豐富的資源,考察團成員形成共識,要應對經濟轉型、適應新常態,要想獲得更大發展,必須邁出國門。中國齒輪工業協會(籌)秘書長李盛其說:「齒輪行業不僅要有緊迫感,還要有危機感,一定要國際化,才能獲得理念和資訊,以及下一步行動的啟發,還能獲得人才。」
國際化有多種形式,出口、引進技術、投資建廠、併購等,考察團在底特律大學商學院聽了一天的全球領導力培訓課程,在全美排名前十的管理學教授Lawrence Zeff親自授課,並建議中國企業國際化要在文化上做好準備,了解不同國家、企業文化對國際化的影響。同時,外貿、金融知識準備,以及如何規避法律風險、利用政策等,都會影響國際化的成敗。為此,團隊成員在成立於1874年的美國科爾律師事務所進行了一場在密西根州投資與經商(美國)的專題研討。
打鐵需要自身硬,要想到北美這樣的「大海」中遨遊,不身強力壯是不行的。在所有「走出去」之前要做的準備中,最重要的一條當然是產品質量。在一次午餐中,記者遇到一位來自約翰迪爾公司的高管,他特別強調了這一點:「如果質量出了問題,就沒有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