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養魚不等於懶人養魚,再談古法養魚的要點!

2020-12-03 騰訊網

「古法養魚「即傳統養金魚的方法,講究很多,如要講清楚,得好大一篇文章。古法養魚並非很多人認為的懶人養魚(搞個大缸放水放魚就完事了),要養好其實有很多的學問。

特地百度了這張圖片。原因有二:

1,劉景春老人算是養魚界的大拿級人物,宮鵝就是由他重新培育成功的。

2,圖片中展示的場景,器具以及方法基本上已經包括了古法養魚的要素。很有代表性。

想養活金魚,關鍵是什麼?

金魚是人工訓化後的產物,故此金魚某些方面的適應性是比較差的。要想養好金魚就必須了解它的一些習性特點。

1,忌水溫水質變化刺激性。

水的溫度一天之內變化最好控制在10度以內,具體來講溫度下降或者上升要求控制在每小時1度左右。水質包括水體中的礦物質含量,氧氣含量,酸鹼度,無機鹽濃度等等因素。

2,忌水中含氨鹽,亞硝酸鹽以及水體富養化,油脂過多。

換句話來講,只要控制好水溫水質,防止水中氨鹽,亞硝酸鹽超標以及水體過肥等等禁忌,把魚養活基本不成問題。

但是想要養好,養出狀態來只做到上面兩點還是不夠的。

古法怎麼樣才能養好魚呢?

也有兩點:

1,要吃好。

首先飼料要有葷有素,既要有動物性蛋白成份,也要有植物性蛋白成份,此外還必須要有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攝入。其次吃下去要能消化得了。金魚屬於無胃生物,營養吸收全靠腸道內的消化酶。而它的消化酶活性受水溫影響較大。最合適的水溫為20-26度。所以,想讓魚吃好,不但要求飼料營養豐富,葷素搭配,而且要注意餵食與水溫之間的關係。

2,要根據不同魚種選擇不同的水質和水深。

比如傳統飼養皮球珍珠,要用老水,即所謂:「老水珍珠,清水泡(水泡金魚)。」中國傳統名貴品種多數水深為15--30公分,水的流速為零或者特別緩慢。現代品種的金魚如和金草金,文種鎏金等則可以適當深水。

大體上講清了金魚需要什麼,再來看如何養。

所謂養魚就是為金魚營造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以及提供恰當合理的食物。但是由於家庭養殖條件限制,以上多個事項中有許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想要協調好的確有許多困難。

最大的麻煩在於水溫水質的控制。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大水體。水越多,水質變化越慢,水溫受外界影響變化幅度越緩和。

故此,古法養魚另一個要點:大水稀養

這裡給一個指標,古法養魚密度下限,魚體長每10釐米需要30升水。

此外古法養魚對容器也有要求,一是容器口徑要寬闊,二是容器材質透氣性好。

這二點都是為了加強水體溶氧量。材質以薄壁黃泥陶最佳,其次是木海,再次紫砂,至於瓷製,石制容器不是上選,除了好看高大上,其功能實用上與塑料臉盆區別不大。

這裡特別要講明,用陶盆一定不能上釉,上釉則無用。無釉陶盆生缸易滲水,解決辦法為,先用生芋遍擦缸內壁,晾乾後盛水於陽光下靜置半個月,期間注意補水,直至內壁掛苔為熟缸。

但是水再多也有上限,水質終究會老化。這表現在:

1,水體含氧量。古法無充氧設備,水中溶氧完全來源於水體與空氣接觸自然溶解。當水中有綠苔和綠藻時,光合作用也可以產生一部分氧氣。但同時要注意到入夜後綠苔、綠藻會消耗氧氣。

2,魚以及水中其它生物排洩出的有毒物質積累,雖然可以依靠生物降解掉一些,但是時間長了,積累下的有毒物質也會對魚造成傷害。

3,水中礦物質損耗,以及酸鹼積累問題。

以上三點只有依靠換入新水才能根本解決。

換水的方法和換水量:

1,換水必須注意氣溫和季節因素。

核心是金魚的生物代謝強度。氣溫水溫越低,代謝越慢,換水頻率越低。

冬季6度以下時,魚休眠,停食,代謝極低,不換水。

10度以下時,間隔一周,換水量四分之一,15度以下時,一般間隔三到四天。

20度--30度,魚代謝旺盛,攝食量大,生長快,換水要勤,一般每天一到二次,每天換去至少三分之一水量。

30度以上,魚攝食降低,但水中其它生物消耗增大,故也需要大量換水。

2,換水操作方法。

新水必須是困過一到二天的水,要養成每日備水的習慣。特別是夏季高溫,換水用自來水直接入缸很容易造成魚病。

水中含氯還是其次,主要是水溫差別過大,對魚刺激太過。同時還要注意不要直接倒入缸內,而要用水瓢輕緩的加入水缸中。

每日早晨,抽取魚便後,補入新水,餵食。傍晚後,再抽取魚便,並換去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老水。晚間不餵食。

最後還要注意一點。換水的溫度問題。

20度以下時,換入新水最好能比老水高1到2度,氣溫20---26度新水老水等溫較好,而夏季30度以上高溫天氣,換入新水要比老水低1到2度為好。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 鳴謝姑蘇西樸水族 ——

蘇州高端金魚專賣店

原裝泰獅泰壽,精品福州蘭壽,蘇州傳統金魚

相關焦點

  • 古法養魚不需要濾材,是不是就說明古法養魚也不需要硝化細菌了?
    前言凡是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知道,真正的古法養魚是不需要什麼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一個就是缸體和環境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我們的飼養密度和換水的操作,那麼,這是不是就可以說明了,不需要各種過濾形式的古法養魚,就是根本不需要硝化細菌或者各種有益菌群了呢?
  • 古法養魚,無過濾,一樣養出漂亮的觀賞魚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古法養魚古法養魚主要是在室外用魚盆飼養其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1-充足的氧氣古法養魚中多用敞口的大型陶瓷盆,泥盆,瓦盆等具有透氣性的材質。這就提高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加溶氧量。即使是金魚這樣的高氧魚也不會缺氧。
  • 古法養魚,我差的是魚嗎?是魚缸
    很多網上介紹的古法養魚,在缸內打造一個循環的生態系統。 2、古法養魚最關鍵的是要有充足的陽光。
  • 跟隨我們一起探秘古法養魚法
    從古文裡面我們能看出來古人把魚作為吉祥物來看待,我國養魚歷史悠久,據有關文獻記載,我國養魚始於殷商末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相當的發達,所謂古法養殖金魚,是相對於現代養殖金魚的方法而言。現代養殖金魚一般都要安裝人工過濾系統,以用來淨化水質,促進魚苗生長,現在我們說的上濾、下濾、側濾、反氣舉等都屬於人工過濾系統。
  • 古法養魚法,手把手教你做睡蓮缸養魚,一點都不難
    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一些養魚人說起這個古法養魚,現在依然還是有很多養魚人採用這種古法養魚。那麼古法養魚都有哪些呢?泥盆,池塘,甕等。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古法養魚法,它就是睡蓮缸!觀賞魚在葉片中若隱若現的模樣深受喜愛。
  • 你以為是養魚,其實是養水!古法養魚的精髓所在,分享給你們
    你一定很好奇,什麼是古法養魚?家裡有好好的魚缸,好好的過濾器,為什麼要用古法養魚呢?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零食不好吃,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實上,古法養魚是養金魚中最具技術含量的養魚,其實就是玩水,水玩好了,魚自然美麗活潑看到自己的成果,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接下來,就是古法養魚的核心技術了。
  • 古法養魚不用過濾?都可以養好金魚,是該調整觀賞魚的飼養方法了
    養魚這件事說起來確實不太適合懶人,想要做到簡單點養魚談何容易。不過有一種方法說起來確實比較簡單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古法養魚 很多魚友應該對此都有所了解吧!這種方法不得不說還是有些 小神奇的,在古代可沒有過濾這種說法。
  • 古法養魚的奧妙,其樂無窮
    呵呵~·雖然是愚人節,但是譁仔不願意寫那些不著邊際的騙人文章,要寫就好好寫。古法養金魚,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也傳承到了現代。不論你喜歡或是不喜歡,古法養魚,就在這裡。不廢話了,聽譁仔說說古法養魚那些事兒。
  • 古法養魚沒有過濾到底是怎麼將魚養活的?古代人的智慧不能小看
    比起用透明的水族箱來飼養漂亮的觀賞魚,很多朋友還是認為中國傳統的古法養魚要有意境多了,一個大瓦缸擺在院子裡,中間除了養了漂亮的金魚或是錦鯉,還可能有著睡蓮之類的美麗植物,這樣的場景是水族箱所遠不能及的。不過古法養魚沒有過濾到底是怎麼將魚養活的?古代人的智慧還真不能小看呢!
  • 古法養魚給咱帶來什麼啟發?其實現代養觀賞魚還可以有更多花樣
    最近在跟喜歡養觀賞魚的朋友,在討論古法養魚的問題。因為前面我們的文章還有視頻裡面,提及了古法養魚這個事情。那麼古法養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真正的古法養魚又是怎麼樣的呢?古法養魚,其實的意思就是學習古代養魚的方式,學習古代飼養觀賞魚的方法。
  • 養魚不餵飼料?嘉興一男子堅持用古法生態養殖
    在現代養魚技術成熟的今天,用飼料餵魚已經成為主流,而在嘉興市海鹽縣沈蕩鎮聚金村,卻還有農民堅守古法,不用一粒飼料,生態養魚還原老沈蕩的味道。千畝蕩是海鹽縣目前唯一的飲用水源地,周邊生態環境良好。在千畝蕩旁邊,一塊外塘區域被沈蕩養殖戶朱文斌承包下來。乾淨的水資源,天然的生態環境,為他的古法生態養魚提供了充分條件。「我的魚吃得最多的是茭白葉,我專門到嘉興鳳橋那邊運過來。
  • 古法養魚鋪設底泥的魚缸,為什麼水質總是不清,如何解決?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用陶瓷缸古法養魚,魚缸上沿直徑1.2米,深度0.9米,從荷塘挖膠泥鋪0.2米厚,種碗蓮三株,剛剛發芽,並從荷塘提水灌滿,初始時水灰白色混濁,已經一周了雖然混濁程度減輕但仍然很不清澈,以上是基本情況。
  • 古法養魚選盆及飼養方法
    「大凡蓄硃砂魚缸以磁州所燒白者為第一,杭州宜興所燒者亦可用,終是色澤不佳。餘常見好事者家用一古銅缸蓄魚數頭,其大可容二石,制極古樸,青綠四裹。古人不知何用,今取以蓄硃砂魚亦似所得。」又讀清代句曲山農撰《金魚圖譜》「缸畜」一章,文中寫到:「池畜之魚,其類固易養,但魚近土則色不鮮紅,故以缸畜為妙。缸以古沙缸為上,磁缸次之。
  • 古法養魚果然不是傳說,親自看完後對養觀賞魚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傳說中的古法養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我爸說家鄉有一個有一個老宅子,裡面種了很多花花草草,是一種古屋。那裡面有一些魚缸裡面養的魚,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古法養魚了吧!果然是老宅子,一進來就非常有感覺啊,牆頂上都是瓦片,旁邊還有一座座的小巷子。
  • 古法養魚我來了
    以致泥盆市場魚龍混雜,機器產的質量差價格低,手工製成的價格較高宣傳力度不夠,一些魚友買回家的劣質魚盆滲水嚴重,根本無法養魚。之前很多魚友留言,希望我們能夠推薦一些養金魚的好器材,現在終於能滿足你們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魚滿堂一直在尋找養魚的精品器材,多次輾轉,找到了王正成老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製作技藝傳承人。王正成老人15歲開始學習黑陶製作工藝,1995年成功燒制出高達2.5米的巨型黑陶貼花八仙寶瓶。
  • 古法養魚的越來越少了,但其中的樂趣幾人知
    古法養魚的理想狀態,我想不過是瓦缸、清水、綠苔、三兩條魚,時時有魚蟲吃。要達到這種狀態,可真考驗功夫。我記得小時候見過同學的父親養了幾缸魚。在20世紀80年代,一個工廠的家屬院。院子不大,東西兩間屋的寬度也就四到五米。
  • 木海養魚:古法養魚的妙處和智慧
    大木海,小瓷盆兩個相得益彰,組成了養魚和臨時欣賞的完美的中國風組合。相較於木海,另一種古老的養魚方式——泥盆,也經常被拿來做比較,唐博釗表示,泥盆較木海佔地面積較小,便於擺放,但缺點是不能夠放大鹽,否則會侵蝕魚盆導致最後的損壞,而大鹽又是金魚飼養中不可缺少的必備品。其二,現在市場上的泥盆多為下收型,且質量無從考證,外觀看起來也不大氣。
  • 不妨試試懶人快樂養魚法
    只要在這幾個指標上做到穩,你的金波子就不會病,不病也就不存在下不下藥的難題了。而這一切要想實現,就需要你做到一件很燒腦的事情——低頻換水。沒錯,你需要把換水的頻次調到極低,越低越好。既要保持好水質,又要低頻換水,這難道不矛盾嗎?譁仔認為,這並不矛盾,只要你按照懶人快樂養魚法的步驟來操作就行。燒腦的懶人養魚法網絡上流傳著一個「1357養魚法」,也叫懶人養魚法,其實本文所說的懶人快樂養魚法與1357養魚法沒有任何關係。
  • 淺淡古人養魚的五法,佩服古人的智慧,無法複製的古法養魚
    一個正在養魚路上不斷學習的「小學生」,請多多指教!【前言】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古代庭院裡擺放的各種不同大小,非常漂亮的魚缸,養著可愛的金魚。那麼。古人是如何養魚的了?在遙遠的古代沒有任何過濾措施的情況下,為什麼魚缸那麼清澈,魚兒那麼活潑呢?我們今年就來淺聊一下古人養魚幾個特點。
  • 重溫古法養魚,古人養金魚如何保暖及給魚缸換水?古人自有妙招
    今天我們就來「穿越時空」,討論一下古法養魚之奧妙。首先我們要先知道古代人用的是什麼樣的容器和環境飼養觀賞魚。他們一般將陶,石,砂,瓷這些材質作為養魚容器。但是最普遍的還是陶瓷那類,是沒有封釉的,不會漏水,也不會不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