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金魚的男人,一定要先「養苔」!古法養魚的奧妙,其樂無窮

2020-12-05 譁仔說魚

自古便有養魚男,瓦盆沙缸木海圓。綠水遮盡金魚眼,清水青苔美漣漣。

歡迎大家再次回到譁仔說魚專欄。

對不起,我是譁仔!

今天的內容主題是古法養魚。

說起來真是慚愧,這個主題,是去年十二月初由一個譁仔的忠實粉絲點的題,沒想到,四個月過去了,我才把這篇文章完成。

發表就發表唄,還選了一個愚人節。呵呵~·

雖然是愚人節,但是譁仔不願意寫那些不著邊際的騙人文章,要寫就好好寫。

古法養金魚,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也傳承到了現代。

不論你喜歡或是不喜歡,古法養魚,就在這裡。

不廢話了,聽譁仔說說古法養魚那些事兒。

本文適合金魚愛好者,也適合每一位見過金魚的中國人閱讀。預計耗時218秒。僅以此文獻給那些一直支持和關注譁仔的朋友們。

先嘮嘮養金魚的那些傢伙事兒

說古法養魚之前,我們先要熟悉一下老一輩金魚擁躉的裝備。

我們現在一提到養魚,首先想到的是玻璃魚缸,或是圓,或是方。

時光倒流50年,一提到養魚,老百姓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金魚盆。

金魚盆就很多種。

以前的中國人,用的是瓷盆、泥瓦盆、黃沙盆和木海。

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虎頭盆。

現如今,時代不同了,但是依然有魚友承襲了古法養魚,只是用具發生了改變。

既然是古法養金魚,那自然是和現代養魚不一樣的。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過濾系統的使用。

現代養魚用水族箱,依賴強大的過濾系統,本質上是對硝化細菌的依賴。

古人養魚不講究那些,四個要素組成了養魚的景:缸、水、魚、藻。

譁仔今天寫這篇文章,就是要來整理一下古法養魚的知識,來嘗試展示一下古人的養魚智慧。

下面譁仔就說說古法養金魚的方法,一共有兩個門派。

一派是「綠水藏魚派」,另一派是「清水青苔派」。

神兵天降!綠水藏魚派的真功夫

綠水可以養金魚,這是沒問題的!

能用綠水把金魚養好的人,那都不是人——那是神!

在古法養魚 的理論中,有兩種藻類:浮遊藻和附著藻。

魚友口中的「綠水」指的就是浮遊藻。

金魚進入魚盆,就會進食,就會拉出魚的「翔」,然後就變成了浮遊藻的營養來源。

綠水分兩種:嫩綠水和老綠水。

其中的差別就是浮遊藻類的數量的多寡。

浮遊藻類有好幾種,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小球藻。

小球藻也有十種,其中最出名的是蛋白小球藻。

小球藻有一個著名的特性:只要營養源足夠,溫度達標,數量翻一番,只需兩個小時。

換成新手能聽得懂的話:小球藻的數量是很難控制的。

你要想把浮遊藻類的數量控制得那麼剛剛好,你不僅是有錢有閒就辦得到的,還有有足夠的耐心。

陽天遮陽,雨天擋雨,一步走錯,不是「悶缸」,就是「回清水」。

結局很「友好」:金魚變天使。

所以,譁仔一直認為,能用綠水把金魚養好的大神,那才是名副其實的養魚大神!

金魚有一種「燙尾病」,很多都是發生在老綠水裡面。

結論:綠水可以用,只要你是神。

還是「清水青苔派」比較接地氣,金魚表示很嗨皮

清水青苔派,也叫清水綠苔派,一個意思,別較真!

這一派的規矩就是:利用附著性藻類來養金魚。

如上圖,在魚缸內壁長出綠毯,讓小金魚在「大草原」上撒野。

其實,大部分老百姓還是喜歡這一派的,很多信奉古法養魚的魚主,更多的還是尊崇這一派的。

這就說到了本文的題目了:養苔,不是養胎哦!

如何在魚缸裡養出這麼一篇綠油油的綠苔,就成為難點,也是關鍵點。

綠水和綠苔,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古法養魚的圈子裡,有這麼一句話:綠水和綠苔,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可是,你怎麼才能養出青苔呢?

綠水不請自來,你該怎麼辦?

魚缸長藻,需要三個條件:充足的光照,足夠的溫度,充足的營養源。

當這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時,你會發現:浮遊性藻類和附著性藻類,誰先來,還真不一定呢!

而且,有一件事很悲催:大部分情況下,是浮遊性藻類先來。

這就苦了金魚新手了!

這裡,譁仔給大家提供兩個辦法,讓你的魚缸長出「大草原」。

第一個辦法:引種。

第一步,在金魚盆裡放滿水,再放入便宜而沒有病的金魚;

第二步,去河邊湖邊找一塊已經長出青苔的鵝卵石,放進魚缸;

第三步,等待兩到三周。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效果立竿見影,但是有個大缺點:容易把野外的致病菌帶回家。

等你的青苔長好了,魚也病了。

當然,這是個概率問題,不是一定出現這樣的結果,但是有這個可能。

如果你選擇了這個辦法,就請對自己默念一句話:我知道這樣做有風險,但是我願意!

第二個辦法:神器。

網上可以買到一種神器,是一種爆藻燈。

爆藻燈有很多種,但是被大神們驗證了無數次的燈具,就那麼一種。

這裡譁仔沒辦法說品牌了,否則會被人誤會。

具體操作——

第一步,給金魚盆加水,放闖缸魚,建議把水溫控制在15~25度;

第二步,加裝神器,記得買燈架,否則沒辦法是用;

第三步,每天開燈4~8個小時;

第四步,等待半個月。

這個辦法的好處是避免了帶入致病菌,缺點是時間長。

當然,水溫你如果足夠,也有一周就完成的案例。

譁仔的心裡話:譁仔有一個更好的方案,那就是把古法養魚和現代養魚結合起來玩。給古法的魚盆加裝個水妖精或者是三級滴流盒(回看本文,你會看到一張這樣的圖例),不僅可以利用硝化細菌的強大作用,也可以利用藻類的淨水功能。給金魚瓷盆加裝一套過濾裝置,其實也不難看。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只差一個譁仔的距離。

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專欄,300篇精彩養魚文章等著你。

譁仔原創,拒絕轉載!

相關焦點

  • 養金魚的養水養苔之道
    金魚生活在水中,水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金魚的生長發育,不同水質養出的金魚會在體型、顏色、大小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相信廣大的古法金魚愛好者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苔。」金魚在養好了水和苔的環境下生活,搶食積極、生長迅速、形色俱佳,而且遠離疾病。
  • 重溫古法養魚,古人養金魚如何保暖及給魚缸換水?古人自有妙招
    古人對於金魚的熱愛完全不亞於現代人。即使在古代那種沒有氧氣泵,加熱棒,過濾器等等設備的條件,古人也能輕鬆將魚養活。並且,不僅將魚養活了,容器中的觀賞魚狀態甚至要比現在配備了各種設備的魚缸中的魚狀態要好很多。這就產生的一個問題:在那種啥也沒有的環境下是如何把觀賞魚養得如此好的?
  • 古法養魚不等於懶人養魚,再談古法養魚的要點!
    「古法養魚「即傳統養金魚的方法,講究很多,如要講清楚,得好大一篇文章。古法養魚並非很多人認為的懶人養魚(搞個大缸放水放魚就完事了),要養好其實有很多的學問。
  • 像古人一樣飼養金魚,淺談現代古法飼養金魚的要點
    許多魚友認為養金魚,古法才是最「正宗」的,對古代養金魚充滿了興趣。然而,現代生活和生活環境與古人不同,並且不可能完整地仿效古書中的記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古法中學習提高飼養金魚的精髓,並用現代的方法來像古人一樣飼養金魚。今天我們將談談在現代古代飼養金魚的要點和注意事項。
  • 古法養魚不用過濾?都可以養好金魚,是該調整觀賞魚的飼養方法了
    那這魚咋活的,原理也是很簡單的手工陶盆的盆壁上帶有微孔,利用它就能夠增加水體的溶氧性,而且陶製盆壁容易長青苔,利用青苔穩定淨化水質,抑制飼水中綠藻的生長,此外盆壁長出的青苔還能作為金魚的一種天然餌料,可以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生態養金魚的方法。古法養魚只養金魚,咋竟說大實話?
  • 古法養魚,我差的是魚嗎?是魚缸
    養魚蟲、養魚、養苔,通過自身循環達到淨水的目的。 2、古法養魚最關鍵的是要有充足的陽光。 4、早先古法養魚,一般都是以活食餵食金魚。其中水蚤也是調水中的重要利器。
  • 你以為是養魚,其實是養水!古法養魚的精髓所在,分享給你們
    你一定很好奇,什麼是古法養魚?家裡有好好的魚缸,好好的過濾器,為什麼要用古法養魚呢?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零食不好吃,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實上,古法養魚是養金魚中最具技術含量的養魚,其實就是玩水,水玩好了,魚自然美麗活潑看到自己的成果,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接下來,就是古法養魚的核心技術了。
  • 古法養魚選盆及飼養方法
    又讀清代句曲山農撰《金魚圖譜》「缸畜」一章,文中寫到:「池畜之魚,其類固易養,但魚近土則色不鮮紅,故以缸畜為妙。缸以古沙缸為上,磁缸次之。缸宜底尖口大者,埋其底於土中。一缸只可畜五六尾,魚少則食,可常繼,易大而肥。凡新缸未蓄水時,擦以生芋,則注水後便生苔而水活,且性不燥,不致損魚之鱗翅。若用古缸則宜;時時去苔,苔多則減魚色。
  • 古法養魚,無過濾,一樣養出漂亮的觀賞魚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否則在古代沒有這些現代設備的情況下古人是怎麼培育出飄逸的金魚的呢?一定是有法可依的。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古法養魚古法養魚主要是在室外用魚盆飼養1-充足的氧氣古法養魚中多用敞口的大型陶瓷盆,泥盆,瓦盆等具有透氣性的材質。這就提高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加溶氧量。即使是金魚這樣的高氧魚也不會缺氧。
  • 古法養魚不需要濾材,是不是就說明古法養魚也不需要硝化細菌了?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雖然硝化細菌無處不在,但是植物對於氨氮的分解速度更快其實在道理上我們一說就懂,但是很多人總愛去鑽牛角尖,走向某個極端,要麼有的魚友乾脆認為古法養魚不需要硝化細菌,只要有睡蓮之類的綠植或者青苔就足夠了,要麼有的魚友會認為古法養魚的魚缸裡沉澱的雜物,一定也是或者肯定就是單純依靠自然生成的硝化細菌來分解
  • 金魚中的貴族,水泡眼金魚很漂亮,如何能養好它
    不少人都把金魚認為是一種魚,其實它也是有很多同類的。金魚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是比較好養的,根本就不需要怎麼管就能活很長時間,只能說大部分金魚是這樣,而不是全部,在金魚當中有一個「貴族」,它養起來非常的困難,它的名字叫做水泡眼金魚,屬於蛋種魚類。
  • 如何養好水泡眼金魚?牢記這幾點,養出健康漂亮水泡眼
    水泡眼金魚,屬於金魚中比較名貴脆弱的一個種類。在草、文、龍、蛋四種屬中歸類到蛋種魚類,因為水泡眼在眼球的下面,和眼眶相接的地方,各長著一個半透明的水泡,水泡外面的淋巴液經由皮質薄膜包裹著。隨著金魚年齡的增長,水泡也會越來越大,就像金魚的頭部頂著兩隻圓圓的氣球。
  • 如何在家裡養出一缸讓親戚朋友羨慕的金魚?教你2個套路,3個妙招
    古法養魚金魚瓷盆養金魚的第一個套路——古法養魚關於古法養魚,譁仔在三天前專門寫了一篇長文來記述。先說個大前提:古法養魚分兩種,一種是綠水養魚法,另一種是清水綠苔養魚法。三天前的文章已經說清楚了兩種方法的利弊,所以,今天譁仔只介紹清水綠苔法。因為綠水法不適合新手。
  • 古法養魚的越來越少了,但其中的樂趣幾人知
    古法養魚的理想狀態,我想不過是瓦缸、清水、綠苔、三兩條魚,時時有魚蟲吃。要達到這種狀態,可真考驗功夫。我記得小時候見過同學的父親養了幾缸魚。在20世紀80年代,一個工廠的家屬院。院子不大,東西兩間屋的寬度也就四到五米。
  • 魚缸有苔不清理,沒想到長成一片綠毯
    魚缸裡長藻長苔是常有的事,有人對褐藻恨之入骨,有人盼著綠苔快點生長。養苔由來已久,很多古法養魚的朋友喜歡缸裡有綠苔,造景生意境。古法養魚常用通透性更好的泥瓦缸,所以出苔相對容易一些。玻璃魚缸則需要特別控制好水質。水質好了,綠苔才會正常生長。
  • 跟隨我們一起探秘古法養魚法
    從古文裡面我們能看出來古人把魚作為吉祥物來看待,我國養魚歷史悠久,據有關文獻記載,我國養魚始於殷商末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相當的發達,所謂古法養殖金魚,是相對於現代養殖金魚的方法而言。現代養殖金魚一般都要安裝人工過濾系統,以用來淨化水質,促進魚苗生長,現在我們說的上濾、下濾、側濾、反氣舉等都屬於人工過濾系統。
  • 木海養魚:古法養魚的妙處和智慧
    按照金魚世家唐博釗先生的理解,玻璃缸養魚最大的不足還是因為它失去了自然和原始,失去了中國文化的底蘊。相較於現代化的養魚方式,唐博釗先生一直沿用古老的木海養魚,如今也算是成了這個圈裡的行家,他的金魚工作室裡擺著大大小小的木海,大的有1米3,小的有80公分,用他的話說,「這些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能丟了,養金魚要有金魚的中國味
  • 養魚先養水是正確的,但是過度重視養水問題,觀賞魚照死不誤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養魚先養水這句話一定是正確的,但是飼養觀賞魚,絕對不會只是養水這麼簡單的工作就可以完成的,其中牽扯的因素太多太多。觀賞魚畢竟是生活在水中的活物,只要是是活物都會不小心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我們想要去有效地避免這些疾病,除了養水之外,更要在養魚上去多下功夫。如果說養水問題這一項做好了,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為什麼很多老手還是照樣死魚呢?
  • 養苔千萬條,養水第一條
    前言:清水綠苔是缸養金魚的朋友最羨慕的場景,常有人來問,我買了個幾千塊的爆藻燈是不是就能順利出苔了?新開缸少換水多留便便是不是有利於肥水出苔?出苔後水質逐漸變老,最終絲藻爆發擦掉,如何才能延長這個綠苔周期?
  • 古法室外養金魚,現在是否可以行動了呢?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古法養魚是許多金魚愛好者所願意採用的方法,一缸碧綠的青苔水,幾朵蓮花競相開放,水面上輕飄著幾片蓮葉,如果再能加上些許浮萍,水缸內能夠生點小魚蟲和紅蟲,那就更完美了。一、放水當室外水溫高於十度以上,我們就可以放水啦,無論是瓦缸、水缸、陶瓷缸,都是一樣的步驟,關於金魚用水的選用,井水還是相當不錯的,其硬度和各種礦物質、微生物,都要比自來水強得多,但是如果沒有井水水,自來水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