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魚友認為養金魚,古法才是最「正宗」的,對古代養金魚充滿了興趣。然而,現代生活和生活環境與古人不同,並且不可能完整地仿效古書中的記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古法中學習提高飼養金魚的精髓,並用現代的方法來像古人一樣飼養金魚。今天我們將談談在現代古代飼養金魚的要點和注意事項。
像古人一樣古法飼養金魚是很多魚友的夢想
一、容器
毫無疑問,瓦盆和木海是飼養金魚的最佳容器,因為它的口寬,內壁粗糙,透氣性好。但是瓦盆和木海與樓房的裝飾風格不太合適,所以有魚友選擇瓷缸。瓷瓶有美麗的藍綠釉,確實比瓦盆和木海還要漂亮。雖然它也有很大的口面,但它有一個相對較大的缺點,光滑的釉面造成透氣性差,所以選擇瓦盆還是瓷缸,依你個人的取捨,我個人建議你選擇使用瓦盆,用瓷盆古法飼養金魚,總是感覺缺點什麼。
二、養水
光照是古法養金魚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強烈建議您在陽臺上養金魚,因為充足的光照有利於盆內壁掛苔。新盆應在水中浸泡至少一周,然後刷盆換水。靜置2天後才能放入金魚。最好的辦法是先把2-3條草金放進盆裡。每天開始餵少量餌料一次,在一分鐘內進食完畢,2-3天後,水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法白。這時,我們要注意觀察,只要金魚不缺氧浮頭,每天把缸底連同魚便一起抽出少量的水,同時加入等量的晾曬24小時以上的等溫新水。若魚缺氧浮頭,可適當提高換水的頻率。大約兩周後,水會變得清澈,盆底會開始掛苔,然後就可以把你真正想養的金魚放進去了。
三、品種
除了瓦盆和光照外,古法養魚的精髓就是稀養。只有當放養密度足夠低,才能確保沒有氧氣泵,沒有過濾時,金魚才不容易缺氧。同時,稀養金魚排出的廢物相對較少,有利於水質的穩定。飼養品種我建議俯視金魚,如虎頭,蝶尾,日壽,甚至水泡,珍珠或鵝頭紅。最好只飼養一種品種,不要混養。畢竟想古法的魚友都是想把金魚養出彩的。
四、餵食
古法養魚另一個精髓就是活食。生活在水裡的水蚤(魚蟲)不僅營養豐富,還能吞食魚池中的一些廢物,使水質清潔明亮。如果實在不能用鮮活水蚤和紅蟲餵金魚,可以選擇冷凍的水蚤和紅蟲。在此期間,可以搭配使用植物餌料或人工餌料。每天早晚餵食一次,夜間不喂,每次2-3分鐘吃完,定時定量,寧少勿多。最好每周停食1天,讓金魚啃食盆中的苔蘚,使金魚的消化系統休息一下,同時保證營養平衡。
五、換水
古法養金魚,最好每天晚上打水皮兒。抽底換水。打水皮是指利用高密度的魚撈,撇去水面的灰塵和油膜,防止缺氧。然後,抽底約五分之一的水,換入相同的等溫等量,晾曬24小時以上的新水。如果水質很好,清澈透明,也可以每兩天抽一次底。每隔10天左右,大約換1/2的水,每月徹底更換一次。換水的具體頻率和量也應根據水色來判斷。清水青苔和淡綠色可適當更換;水質太綠,魚病、缺氧或雄魚追尾,雌魚排卵,需適當多換。
總之雖然我們無法完全像古人一樣,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借鑑古法飼養金魚的精髓,比如瓦盆、光照、綠苔、稀養、抽底調水、定時定量投餵等,在一幢幢的高樓裡,把古人留給我們的國粹金魚養出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