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古法養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我爸說家鄉有一個有一個老宅子,裡面種了很多花花草草,是一種古屋。那裡面有一些魚缸裡面養的魚,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古法養魚了吧!
果然是老宅子,一進來就非常有感覺啊,牆頂上都是瓦片,旁邊還有一座座的小巷子。進入小巷子就可以進入各個小屋子,這是非常典型的潮汕式建築。路過一條小巷子,旁邊還綁著一條大黃狗,嚇我一跳。
說是古法養魚,其實魚缸還蠻多的,有大有小的瓦缸,而陶瓷缸就顯得比較精緻了,六邊形的構造,裡面深度足夠,種的一些睡蓮之類的植物。再往深的地方看還長了一些,其他的水草,不過由於沒有撈出來看,不確定是什麼品種。從這些水草的長勢來看,可以看得出這個魚缸的環境的水質還是非常適合它們的,除了比較小之外。
跟我們北方大瓦盆大陶缸養的金魚不同,在南方,至少在這個古宅子裡面的,小瓦盆和大陶缸裡面養的都是一些小型的熱帶觀賞魚啊!仔細看是一些孔雀魚,一些雜交出來體質比較好的孔雀魚,雖然看不到它們的側面紋路,但是從背面看它們遊泳的姿態可以看得出狀態非常好啊,狀態可以說是爆炸的了!行動非常迅捷,而且它的背鰭通過陽光反射出來的那種靚麗,還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這個魚遊到了哪裡。
古法養魚用的無論是小陶瓷盆,還是大瓦缸裡面都鋪有底沙或者一些底泥,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盆子肯定是沒有裝過濾的。那麼淨化水質的秘密就在於這些底泥裡面了。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首先魚或者植物產生的一些新陳代謝的物質直接沉到底泥裡,底泥作為一個天然的培菌床,直接讓一些益生菌把這些新陳代謝的排洩物,轉化成自己的能量轉化成養分,然後通過光合作用再製造出氧氣以及分解掉水裡面氨氮等有害物質。所以這些底泥上面的益生菌達到的效果,就是可以代替我們一般在家裡用魚缸配置的過濾器上面裝的一些濾材,上面培養的益生菌所達到的淨水效果。
在古宅子裡看這種很別致的小陶瓷缸或者大瓦缸,有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就是看著水裡面的魚以及這些水草的狀態都給人一種非常愉悅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用詞語來表達,但就是家裡的魚缸給不了的這種感覺。
所以我就在想,咱們家裡的魚缸是不是有時候也不需要用到過濾呢?能否模仿古法養魚,然後對我們的現有的魚缸進行一些改造?能不能在現在飼養觀賞魚主流的情況下玩出一些新的花樣呢?接下來咱們《養魚說》可能會往這方面更多的去嘗試,也期待大家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