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養魚果然不是傳說,親自看完後對養觀賞魚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2020-12-03 養魚說

傳說中的古法養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我爸說家鄉有一個有一個老宅子,裡面種了很多花花草草,是一種古屋。那裡面有一些魚缸裡面養的魚,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古法養魚了吧!

果然是老宅子,一進來就非常有感覺啊,牆頂上都是瓦片,旁邊還有一座座的小巷子。進入小巷子就可以進入各個小屋子,這是非常典型的潮汕式建築。路過一條小巷子,旁邊還綁著一條大黃狗,嚇我一跳。

說是古法養魚,其實魚缸還蠻多的,有大有小的瓦缸,而陶瓷缸就顯得比較精緻了,六邊形的構造,裡面深度足夠,種的一些睡蓮之類的植物。再往深的地方看還長了一些,其他的水草,不過由於沒有撈出來看,不確定是什麼品種。從這些水草的長勢來看,可以看得出這個魚缸的環境的水質還是非常適合它們的,除了比較小之外。

跟我們北方大瓦盆大陶缸養的金魚不同,在南方,至少在這個古宅子裡面的,小瓦盆和大陶缸裡面養的都是一些小型的熱帶觀賞魚啊!仔細看是一些孔雀魚,一些雜交出來體質比較好的孔雀魚,雖然看不到它們的側面紋路,但是從背面看它們遊泳的姿態可以看得出狀態非常好啊,狀態可以說是爆炸的了!行動非常迅捷,而且它的背鰭通過陽光反射出來的那種靚麗,還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這個魚遊到了哪裡。

古法養魚用的無論是小陶瓷盆,還是大瓦缸裡面都鋪有底沙或者一些底泥,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盆子肯定是沒有裝過濾的。那麼淨化水質的秘密就在於這些底泥裡面了。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首先魚或者植物產生的一些新陳代謝的物質直接沉到底泥裡,底泥作為一個天然的培菌床,直接讓一些益生菌把這些新陳代謝的排洩物,轉化成自己的能量轉化成養分,然後通過光合作用再製造出氧氣以及分解掉水裡面氨氮等有害物質。所以這些底泥上面的益生菌達到的效果,就是可以代替我們一般在家裡用魚缸配置的過濾器上面裝的一些濾材,上面培養的益生菌所達到的淨水效果。

在古宅子裡看這種很別致的小陶瓷缸或者大瓦缸,有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就是看著水裡面的魚以及這些水草的狀態都給人一種非常愉悅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用詞語來表達,但就是家裡的魚缸給不了的這種感覺。

所以我就在想,咱們家裡的魚缸是不是有時候也不需要用到過濾呢?能否模仿古法養魚,然後對我們的現有的魚缸進行一些改造?能不能在現在飼養觀賞魚主流的情況下玩出一些新的花樣呢?接下來咱們《養魚說》可能會往這方面更多的去嘗試,也期待大家有不同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古法養魚給咱帶來什麼啟發?其實現代養觀賞魚還可以有更多花樣
    最近在跟喜歡養觀賞魚的朋友,在討論古法養魚的問題。因為前面我們的文章還有視頻裡面,提及了古法養魚這個事情。那麼古法養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真正的古法養魚又是怎麼樣的呢?古法養魚,其實的意思就是學習古代養魚的方式,學習古代飼養觀賞魚的方法。
  • 古法養魚不用過濾?都可以養好金魚,是該調整觀賞魚的飼養方法了
    一隻小貓,一條魚小小經驗告訴你大家好,我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小貓想必很多人在養魚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想法,能簡單點養魚嗎?那這魚咋活的,原理也是很簡單的手工陶盆的盆壁上帶有微孔,利用它就能夠增加水體的溶氧性,而且陶製盆壁容易長青苔,利用青苔穩定淨化水質,抑制飼水中綠藻的生長,此外盆壁長出的青苔還能作為金魚的一種天然餌料,可以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生態養金魚的方法。古法養魚只養金魚,咋竟說大實話?
  • 古法養魚不需要濾材,是不是就說明古法養魚也不需要硝化細菌了?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言凡是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知道,真正的古法養魚是不需要什麼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一個就是缸體和環境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我們的飼養密度和換水的操作,那麼,這是不是就可以說明了,不需要各種過濾形式的古法養魚,就是根本不需要硝化細菌或者各種有益菌群了呢?
  • 古法養魚,無過濾,一樣養出漂亮的觀賞魚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古法養魚古法養魚主要是在室外用魚盆飼養其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1-充足的氧氣古法養魚中多用敞口的大型陶瓷盆,泥盆,瓦盆等具有透氣性的材質。這就提高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加溶氧量。即使是金魚這樣的高氧魚也不會缺氧。
  • 古法養魚沒有過濾到底是怎麼將魚養活的?古代人的智慧不能小看
    比起用透明的水族箱來飼養漂亮的觀賞魚,很多朋友還是認為中國傳統的古法養魚要有意境多了,一個大瓦缸擺在院子裡,中間除了養了漂亮的金魚或是錦鯉,還可能有著睡蓮之類的美麗植物,這樣的場景是水族箱所遠不能及的。不過古法養魚沒有過濾到底是怎麼將魚養活的?古代人的智慧還真不能小看呢!
  • 古法養魚法,手把手教你做睡蓮缸養魚,一點都不難
    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一些養魚人說起這個古法養魚,現在依然還是有很多養魚人採用這種古法養魚。那麼古法養魚都有哪些呢?泥盆,池塘,甕等。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古法養魚法,它就是睡蓮缸!觀賞魚在葉片中若隱若現的模樣深受喜愛。
  • 你以為是養魚,其實是養水!古法養魚的精髓所在,分享給你們
    你一定很好奇,什麼是古法養魚?家裡有好好的魚缸,好好的過濾器,為什麼要用古法養魚呢?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零食不好吃,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實上,古法養魚是養金魚中最具技術含量的養魚,其實就是玩水,水玩好了,魚自然美麗活潑看到自己的成果,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接下來,就是古法養魚的核心技術了。
  • 古法養魚不等於懶人養魚,再談古法養魚的要點!
    「古法養魚「即傳統養金魚的方法,講究很多,如要講清楚,得好大一篇文章。古法養魚並非很多人認為的懶人養魚(搞個大缸放水放魚就完事了),要養好其實有很多的學問。
  • 為什麼養魚高手能夠養好觀賞魚,看人家都有哪些硬體設備?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雖然說飼養觀賞魚的難點很多,不過其中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在很多飼養觀賞魚的硬體設備上,根本沒有做到位而已。第四大硬體設備:強大的物理過濾優於生化過濾所謂的物理過濾強大,並不是意味著我們的過濾棉也墊上它百八十層,而是說物理過濾的高效性,關於其中的道理在養魚老道的諸多文章中都有介紹,這個物理過濾的高效性,也是得到了所有觀賞魚高手的認可。
  • 觀賞魚還是在瓦盆裡最美,來看看古代人怎麼養魚的,超有意境!
    現在大家養魚都是選擇設備齊全的水族箱,透過透明的玻璃水缸可以直接欣賞到各色觀賞魚美麗的身姿。現在科技發達,在不大的水族箱中可以給觀賞魚提供科學的飼養環境。但是就給人一種依賴機器養魚的感覺,缺少了一種自然的意境,和我們在各種音像作品中看過的古人用大瓦盆養金魚、錦鯉相比實在是差得有些遠。不過若沒有過濾設備大家很難養活觀賞魚,那古代人是怎麼用大瓦盆養魚的?
  • 古法養魚,我差的是魚嗎?是魚缸
    養魚蟲、養魚、養苔,通過自身循環達到淨水的目的。 2、古法養魚最關鍵的是要有充足的陽光。光照的調節是調水的重要環節,只有有了充足的陽光,才有調節的可能。光照強度直接影響藻類的繁殖速度,藻類繁殖受到抑制無法分解水中廢物,藻類繁殖過快直接與魚爭氧。
  • 養金魚的男人,一定要先「養苔」!古法養魚的奧妙,其樂無窮
    現如今,時代不同了,但是依然有魚友承襲了古法養魚,只是用具發生了改變。既然是古法養金魚,那自然是和現代養魚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過濾系統的使用。現代養魚用水族箱,依賴強大的過濾系統,本質上是對硝化細菌的依賴。
  • 重溫古法養魚,古人養金魚如何保暖及給魚缸換水?古人自有妙招
    即使在古代那種沒有氧氣泵,加熱棒,過濾器等等設備的條件,古人也能輕鬆將魚養活。並且,不僅將魚養活了,容器中的觀賞魚狀態甚至要比現在配備了各種設備的魚缸中的魚狀態要好很多。這就產生的一個問題:在那種啥也沒有的環境下是如何把觀賞魚養得如此好的?今天我們就來「穿越時空」,討論一下古法養魚之奧妙。首先我們要先知道古代人用的是什麼樣的容器和環境飼養觀賞魚。
  • 佛系養魚的五種懶惰行為,看我養個觀賞魚到底有多懶?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養魚這個東西其實是越養越懶的,初學的時候這弄下那裡弄下,銀子花的倒是不少,魚也死得快,三天換水,七天換魚,後期養定了,就餵食就夠了,幾天不看,下次再仔細看,居然長大了,不要養魚成養負擔就感覺不到快樂了。
  • 關於養魚的一些想法與感悟.
    初中時泰國馬尾鬥魚成了通貨,第一次發現有那麼禁得住折騰的魚,起碼現在給我看,養在旺仔牛奶大的罐子裡,水體再小都能活,後來才知道這種有迷鰓的魚為了適應低氧演化出了自身的特性,不過死於腹水,萬萬沒想到啊;高考前養了一隻藍魔蝦類似克氏那種變色的小龍蝦罷了,餓了兩個月居然捕食了一隻大自己一倍的蚰蜒;高考後上了大學愛好養蝦,天空藍魔蝦,再到後面的藍月鰲蝦,印尼的狼蝦,以及火山藍魔蝦。
  • 養魚先養水是正確的,但是過度重視養水問題,觀賞魚照死不誤
    觀賞魚畢竟是生活在水中的活物,只要是是活物都會不小心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我們想要去有效地避免這些疾病,除了養水之外,更要在養魚上去多下功夫。如果說養水問題這一項做好了,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為什麼很多老手還是照樣死魚呢?
  • 養魚路上的攔路虎,有的因為家人或觀賞魚難養!而我是因為錢包
    所以飼養觀賞魚真的挺難,等你克服了家裡人對你飼養觀賞魚的反對還沒完,剩下來怎麼把觀賞魚養活也不是個簡單事兒。而等你能把觀賞魚這門愛好入門之後,飼養觀賞魚的費用也不會那麼簡單。自己捨不得大吃大喝,但是自己的觀賞魚一定要吃的很好上圖我以前才出學校之後購買飼養的一缸魚,因為有點時間了所以圖片不是很清晰。
  • 跟隨我們一起探秘古法養魚法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從古文裡面我們能看出來古人把魚作為吉祥物來看待,我國養魚歷史悠久,據有關文獻記載,我國養魚始於殷商末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相當的發達,所謂古法養殖金魚,是相對於現代養殖金魚的方法而言。
  • 養觀賞魚的1357法:一天餵食,三天換水,五天洗缸,七天換魚
    歡迎大家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譁仔說魚專欄。最近一段時間,常看到有一些魚友給譁仔留言,說他用「1357法」來養魚。具體來說就是指的:一天餵食,三天換水,五天洗缸,七天換魚。當然,這是一種善意的調侃。
  • 假如說觀賞魚缸可以做到永久免換水,會有魚友喜歡嗎?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言懶人養花、勤快人養魚,這是一句眾所周知的俗語,我們並不是說養花的朋友就是懶惰,只是相對而言的認為,飼養觀賞魚確實不易,比起養花,可能付出的各種艱辛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