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高手如雲的遊戲UP主圈子裡,王瀚哲的成名之路十分另類。
這個22歲的年輕人,6年前憑藉模仿「德國Boy」的鬼畜視頻踏上創作之路,隨後推出了一系列廣受歡迎的遊戲解說視頻,躋身國內一線UP主。
與大多數UP主喜歡通過「無傷流」、「速通流」炫示技巧不同,網名「中國Boy」的王瀚哲遠遠算不上遊戲大觸,視頻中翻車不斷、笑料百出。
但也正因為差異化的定位,再加上誇張幽默的肢體和語言演繹,王瀚哲逐漸積累了一大波忠實擁躉。
在剛剛入行的三四年中,他竭力保持「日更」的節奏,甚至因為一句「做視頻的速度快的就像喝湯」的歌詞,被粉絲戲稱為「湯達人」。直至今日,中國Boy的勤奮程度在頭部UP主中依然數一數二。
「王某是什麼樣的一個人?」6月21日,王瀚哲在西瓜視頻獨家欄目中發布了最新一期視頻,解答「觀眾老爺」的提問。
由於遊戲水平不高,粉絲們常常用「遊戲區的恥辱」來調侃中國Boy。在這期《一見如故》主題視頻中,王瀚哲笑稱遊戲中的搞笑橋段都是為了節目效果,「玩的那麼好你們還看嗎?」
而對於創作新人,王瀚哲建議起步階段無需在設備上投入太多,關鍵是要腳踏實地,「做出好的內容,是金子總會發光發亮」。
依靠持續的優質內容生產能力,王瀚哲已經贏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今年2月,他在西瓜視頻擁有了一檔屬於自己的新欄目《遊戲看看看》。
另一位人氣遊戲UP主敖廠長,同樣在入駐西瓜視頻後,推出新的獨家系列作品《廠長來了》。與成名之作《囧的呼喚》相比,《廠長來了》在保留廠長嬉笑怒罵風格的同時,篇幅更加短小精悍,更適合移動網際網路的碎片化內容消費場景。
到了2020年3月,敖廠長宣布重啟《MC廠長》系列,在官宣這一消息時,敖廠長表示「2020年會開始高產」,而經典視頻的回歸必不可少。
在西瓜視頻平臺上,由一大批優質遊戲視頻UP主構成的創作者矩陣已經隱然成型。
據不完全統計,近半年除了敖廠長外,已經有包括中國BOY、黑鏢客、某幻、芒果冰、吃素的獅子、逆風笑、抽風、放假君、老E、允星河、小潮院長、靖菌命、澤野螳螂、小可兒、癢局長、A路人在內的17位頭部遊戲UP主陸續入駐西瓜視頻。
這些頂級UP主在入駐之後,除了同步以往歷史視頻作品,還推出了獨家系列欄目。
比如,老E推出了《大母鵝帶你玩遊戲》,中國Boy則搞了專注於遊戲試玩的《遊戲看看看》。知名UP主小潮院長在入駐平臺後,推出了一檔名叫《潮遊意思》的新欄目。入駐僅一個季度,他在西瓜視頻的粉絲量已超400萬,是同一時期成長最快的遊戲類創作人。
能夠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創作者,是西瓜視頻這類PUGC平臺保持用戶黏性的吸鐵石,也是最關鍵的護城河。這意味著,平臺需要設身處地為創作者著想,建立一個富有活力、可持續的創作者生態。
02
西瓜視頻吸引優質創作者入駐的第一步,是在「創作力」環節進行助力。
這種助力首先體現在工具層面上。今年6月初的一場發布會上,西瓜視頻有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籌備一個獨立的創作後臺,剪輯工具也在進行升級。
「比如,推出一些更簡單的工具,如自動配字幕、自動配音,包括現在常被使用到的表情包素材。」該負責人稱。
與此同時,西瓜視頻向所有用戶和創作人免費開放了4K、120幀的超高清畫質。這一功能可以讓用戶體驗顯著提升,受到了創作者們的歡迎,包括「老撕雞」在內的頭部創作人第一時間響應。上線當周,超過2萬名創作者上傳了超過10萬條4K視頻,覆蓋遊戲、生活、科學、美食等多個領域。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過,單靠「利其器」並不足以維持遊戲內容生產的繁榮。頂級創作者的產能有限,只有激發腰部和長尾創作者的熱情,才能持續拓展遊戲類視頻的廣度和深度。
針對新人的扶持措施,在大約一年前就已經開始。2019年8月,西瓜視頻聯合今日頭條、抖音推出遊戲夢想家計劃,吸引了近2000名創作者參與,投稿超過1.6萬條。經過入圍賽、決賽後,66位「夢想家」最終勝出,獲得官方籤約機會、流量收益翻倍等多種獎勵。
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計劃旨在選拔、扶持高潛力的創作新人,至今已經舉辦三季。
另一方面,西瓜視頻正在通過現金補貼和流量扶持,吸引所謂「古典自媒體」加入到視頻創作的浪潮中。
「古典自媒體」本是自媒體圈子的自嘲,但在視頻化的風口下,昔日的調侃已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今年6月初,西瓜視頻發起「活字計劃」,面向全網招募圖文作者,計劃投入1億元現金和1億元流量,扶持他們進行視頻創作。
首批加入這一計劃的,除了中國青年報、36氪等機構媒體外,還出現了洪晃、六神磊磊、李銀河、飯統戴老闆等知名寫手和學者的身影,其身份是「首席招募官」。
KOL的示範作用十分明顯。據西瓜視頻市場與娛樂中心總經理謝東升介紹,「活字計劃」啟動不到一周,就吸引了超8000位優質作者。
此外,官方推出的「西瓜大學」面向所有創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培訓課程,從內容定位、腳本設計、視頻拍攝剪輯等方面幫助新人儘快上手。截至目前,西瓜大學已經舉辦12期,近3萬名創作者參與培訓。
貫穿頭部、腰部和長尾的創作者挖掘與扶持計劃,是西瓜視頻為所有創作者提供的基礎服務。但是,PUGC創作者不可能「用愛發電」;平臺在將其招致麾下後,更需要想辦法讓創作者「名利雙收」。
03
對於創作者而言,「名」指的是內容的影響力,而「利」則是相對應的變現能力。
網際網路語境下的影響力往往折射為流量。在一年之前,西瓜視頻的DAU(日活躍用戶)已達5000萬(數據來源:《巨量算數:2019年6月西瓜視頻用戶畫像》)。
西瓜視頻背靠巨大的流量池,無需擔心「水從何來」的問題,而是需要更好地在不同量級的創作者之間進行流量再分配,實現整體的利益最大化。
由於用戶結構與中國網民整體結構相近,西瓜視頻對各種創作題材的包容度較高,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內容均有潛在受眾。這裡面的挑戰是:在龐大的視頻海洋中,如何把某一領域最優質的的內容,匹配到最契合的用戶。
西瓜視頻的做法是,以其擅長的個性化推薦機制為基礎,同時藉助人工幹預,優先推薦優質內容。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保持內容相關度的同時,能夠提升內容的品質感。
而對於創作者而言,這套機器加人工的機制,使他們無需再經歷漫長而痛苦的打怪升級、積攢粉絲,就有機會通過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從零起步、如今全網粉絲超過1600萬的遊戲UP主「老撕雞」,是這套機制的典型受益者之一。
在成為專職的遊戲視頻創作者前,「老撕雞」曾經幹過建築工人,當過木匠和保安,甚至還去創過業,卻幾乎一無所成。2017年底,他入駐西瓜視頻,分享一些遊戲攻略和心得,人格化的幽默表達讓他迅速受到追捧,同時也進入了平臺運營的關注視野。
關於老撕雞「冷啟動」的歷史,謝東升回憶道:「那段時間,他每天漲粉3萬、5萬、10萬,漲得非常快。現在他成為了一個職業創作者,也被MCN籤約了。視頻製作人就成為了老撕雞的主業。」
去年的西瓜視頻創作人之夜是老撕雞的高光時刻。他拿下了平臺「2019遊戲冠軍主播」的稱號。此外,他的商業價值也開始加速兌現,成為vivo一款遊戲手機的「電競體驗官」。三年前尚處於人生低谷的老撕雞,命運已經被徹底改變。
而在一周前的媒體溝通會上,西瓜視頻介紹了創作者「六維變現」模型,包括平臺分成、直播變現、電商變現、內容付費、廣告商單和聯合出品等六種形態。
其餘變現方式中,直播變現和內容付費主要考量創作者本身的跨界能力,而電商、廣告和聯合出品微綜藝等,則是平臺承擔起了MCN的部分職能,為創作者尋找和創造更多商業化機會,並分享收益。
例如,西瓜視頻曾與品牌商卡西歐合作,發起指定主題的短視頻徵集活動,參與者涵蓋了7位頭部創作者和1100多位KOL。
三年前的首屆西瓜PLAY視頻嘉年華上,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表示,短視頻正進入全民變現時代,希望「所有作者有錢賺,頭部作者賺大錢」。
三年後的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實現了賺錢的「小目標」。「老撕雞」式的名滿天下或許可遇不可求,但後來者的職業發展通道正在逐步拓寬,而「視頻創作人」正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