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將:日本侵華野心千年不變 人小鬼大妄圖蛇吞象

2020-12-05 環球軍事

群體性危機感讓日本右傾

警惕日本復活軍國主義是杞人憂天嗎?

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 王洪光

近日,社會主義學院王佔陽教授在《環球時報》上撰文,堅持日本不可能「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觀點,認為警惕日本復活軍國主義是「杞人憂天,庸人自擾」,並認定這是「走進了方法論的誤區」,具有「很大的專業局限性或職業局限性」。

筆者不同意王教授的觀點,也不認為自己「日本正在形成軍國主義的溫床」的看法具有「很大的專業局限性或職業局限性」。恰恰相反,筆者倒認為王教授「走進了方法論的誤區」,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歷史辯證法,特別是實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一是從民族性格和心態上看部分日本國民的島國心態,從歷史上就嚮往大陸,人小鬼大,從來妄圖蛇吞象。唐、明、清,日本不斷侵犯中國(包括中國的近鄰和番屬國朝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失敗。日本只要國內統一、安定,經濟發展,侵吞中國的野心就會很快膨脹起來。日本民族堅韌、狹隘、隱忍、忠誠,好學習、守紀律、講禮貌,崇尚實力、尚武好鬥,尊重強者、服從權威,極度自尊、漠視生命,形成了獨特的島國國民心態。一旦全民族動員起來,平時溫文爾雅的日本國民可以在短時間內變得狂躁起來。一個不大的局部戰爭甚至一個軍事衝突,都是引燃軍國主義的星星之火。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俯首皆是,筆者就不列舉了。

二是從對近現代軍國主義的態度上看,日本歷屆當政者和國民普遍就沒有對軍國主義徹底反省過,只承認「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只是戰敗而已,並沒有像德國那樣在道義上的徹底醒悟。只講本國遭到原子彈打擊的悲慘,不講屠殺上千萬中國人民和襲擊珍珠港的罪惡。在靖國神社把戰爭罪犯當祖宗一樣供奉著,傷害著別國的民族感情,每年頻繁祭奠,刺痛別國國民的神經。在南京大屠殺的問題上,既使是正視這次慘案的有良心的日本學者,還糾纏於是30萬、20萬還是10萬的數字上,難道10萬就不是屠殺了嗎?更何況還有不少日本人認為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殺。在慰安婦問題上死不認帳,在「731細菌戰部隊」問題上至今沒有日本官方的說法。不承認「二戰」形成的戰後體制和世界格局,對南千島群島四島念念不忘。作為戰敗國,不僅要回了琉球群島,甚至把戰勝國中國的釣魚島也「國有化」。日本對軍國主義沒有最起碼的認知,就是復活軍國主義的前提條件。不知這些事實,王教授是否「實事求是」地看到?

三是從現實看,日本的每一個具體動作,都在為復活軍國主義作鋪墊。在政治上,要強行修改保證走和平道路的「和平憲法」;通過了「保密法」,在已經很一致的輿論環境中還要進一步統一媒體的右傾口徑;想恢復「正常國家」,謀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在外交上,與美國互相利用,甘作美國亞洲戰略再平衡的馬前卒,用「意識形態外交」在中國周邊圍棋布點。在經濟上,本來中日兩國幾十年來合作得很好,特別在金融貨幣上即將繞開美元直接聯繫,實現新的更大的雙贏,具有廣闊的前景。筆者不認為近幾屆日本政府看不到這樣的前景,王教授提到的日本「經濟需要,財政拮据」都可以在此迎刃而解。哪有陽光大道展現在眼前,偏偏要走獨木橋的?寧願自己不發展,也不讓你發展。請問這是什麼思維方式,什麼思路?在軍事上就更不用說了,解禁「集體自衛權」,把自衛隊上升為國家軍隊,取得戰爭開戰權;建造準航母「出雲」級和可以到遠洋巡弋的大噸位潛艇「蒼龍」級;把主要戰略方向轉向西南,我軍不得不設東海防空區以應對,遭到日機頻繁挑釁。日本這些軍事動作,不僅很可能「造成嚴重局面」,而且不排除打一場局部戰爭的可能。這決不是「反應過度」。

短期的訪日和與日本平民百姓的交往,是很難看出右傾民族主義即「新軍國主義」的復活的。日前,英國前駐日大使科塔齊認為「右翼極端主義威脅日本民主」,他對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對讚揚希特勒的書給予熱情洋溢的支持,對安倍晉三把戰犯稱為「殉道者」都很不理解,「英國人民是不可接受的,這樣的人在英國是要下臺的」。他認為國會中反對極右派接管政府的力量不僅弱小,而且一盤散沙。旅日學者、《菊與刀》翻譯者熊達雲教授認為「中國『換位思考』,日本不會投桃報李」,日本有93%的民眾對中國惡感,原因是大量日本媒體的負面報導;暢銷書《電視裡放映的中國97%都是謊言》、《為什麼中國連1%的希望都沒有》、《中國崩潰的前夜》、《中國崛起的終結》等在日本熱銷。這說明日本民眾正在潛移默化地接受新軍國主義的思想。面對日本新聞出版界的叫囂和65%以上日本民眾對媒體的信任率,我們憑什麼相信日本不會復活軍國主義?美國哈佛大學知名教授、《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在接受訪談時敦促日本「警惕過度的愛國主義和右傾化」,戰後日本奇蹟般地經濟復甦,是「得益於別國難以置信的寬大」,「尤其是中國放棄了戰爭賠償」。上述這些官員和學者的認識,難道不比走馬觀花接觸日本社會得出的結論更令人信服嗎?

最後再一次強調,「新軍國主義」形式上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國主義,當下在日本表現為右翼民族主義,與世界極端民族主義相呼應,與逐步保守右傾的整個日本政界相諧和,與日本民眾焦躁不安的心理相契合。近日,中日關於改善雙方關係的四點共識,並不能改變安倍政府和日本政界高度右傾化的趨勢。透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靜態看動向,這是「實事求是」方法論的根本要求。據此,警惕日本復活軍國主義是庸人自擾、杞人憂天嗎?

相關焦點

  • 日本國歌僅28個字,譯成中文後,你就知道日本人的真實野心有多大
    1869年,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學習歐美先進技術走向現代化,他們什麼都學歐美,可還沒有學到國歌。 英國人約翰·威廉·芬頓告訴他們國歌很重要,還演奏了一被英國國歌《天佑吾王》,日本人聽完之後覺得他們應該也要有國歌,就把約翰作為日本國歌的作曲者,把最出色的陸軍將領大山巖作為作詞者。
  • 侵華日軍老兵,殺戮20多人侮辱17名婦女,卻要將骨灰撒在中國
    侵華日軍老兵,殺戮20多人侮辱17名婦女,卻要將骨灰撒在中國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居在近代歷史不但沒有成為中國人民相親相愛的朋友,反而成為了一頭忘恩負義的餓狼,在中華大地上肆意的作惡對中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28字日本國歌翻譯後,你就知道了
    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和日本的野心,那麼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呢?其實日本也有國歌,日本的國歌雖然僅有28個字,但翻譯之後,你就會知道了他們的日本的心思。日本的國歌叫做「君之代」,這首國歌的作者是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並由薩摩藩步兵隊的隊長大山巖填寫歌詞。日本的國歌和我們一樣,同樣具有歷史意義和民族情感。
  • 日本的國歌僅28字,把它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日本的野心有多大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國歌僅僅只有28個字,整體非常短,但是把它翻譯成中文後,會發現日本的野心是非常大的,國歌裡的歌詞句句都暴露出他們的野心。  日本國歌《君之代》  眾所周知日本是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走向強大的,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國歌。
  • "日本鬼子"抱孫談侵華史:殺的中國小孩和他一樣大
    這些畫面並不是出自中國電影,而是來自日本拍的紀錄片《日本鬼子》。美國《新聞周刊》日文版在17日的報導中,對這部紀錄片進行了詳細介紹。這是一部日本製作、 由14名日本侵華老兵口述的侵華殺人歷史所製成的一部紀錄片。影片還原了日本在1931年-1945年對中國所進行的侵華戰爭歷史,日本老兵本人用親身經歷,講述日本對中國犯下的種族滅絕、慘無人道的種種罪行。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句其實也很經典,很多人不知道
    在農村,很多老人在形容別人貪得無厭時,往往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當然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經常說這一句話。從字面意義上看,蛇的體積不大,但是大象卻是古人認為最大的陸生生物,然而蛇卻想要吃大象,無疑是並不現實,即便真的吃下了,也會被活活撐死。而俗語的本意,就是藉助蛇吞象的現象,來表達人的貪心之大,最終只能害了自己。
  • 老照片展現侵華日軍的罪行:將無辜百姓捆橋上,老弱病殘都逃不過
    近代歷史上日本是唯一一個東亞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開始一步一步實現國家工業化,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利用清政府大量的賠款完成了國家工業化,然而在那之後日本的野心更大了,最終對周邊國家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
  • 侵華日軍731部隊高層每人手裡都有幾十張女「馬路大」的照片
    731遺址731作為侵華日軍準備細菌戰的特種部隊,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日軍高層常說一句話"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731位於哈爾濱平房區。731遺址就其規模來說,實屬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工廠。就其地位來說,它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雙重領導,人事配備是很強的。影片黑太陽731鏡頭731擁有從事細菌戰研究工作人員2600多人,其中一名中將和四名少將級軍官,80餘名校級軍官。日軍管抓來的實驗者叫「馬路大」,也叫「圓木」。他們包括中國、朝鮮、蘇聯平民以及戰俘。在這些實驗者中,女性是最悲慘的。
  • Overlord納薩力克最萌的野心家,兢兢業業統治大墳墓,實力悲……
    而統領著這些女僕男僕工作NPC的就是大墳墓最年輕的男人塞巴斯,不過,小罪要說的卻不是他。而是另一個兢兢業業管理納薩力克大墳墓的,妄圖統治納薩力克的管家助理——企鵝管家——艾庫萊爾。艾庫萊爾全名艾庫萊爾·艾庫萊路·艾庫萊阿,是大墳墓少有的長名字的人物,不過可惜本身只是一隻帝王企鵝。
  • 軍刀上刻著9個字,成日本侵華的罪證,日本想高價贖回,被我國嚴詞拒絕
    ,日本也早晚會被淹沒,所以他們才熱衷於侵略擴張,為的就是能夠為未來的日本尋一條出路。 日本雖然一開始也是有僥倖心理的,但是與清軍對戰時他們大獲全勝,於是信心倍增,而且當時的明治維新也大大增強了日本的實力,所以日軍變得更加傲慢猖狂,殘暴無度。
  • 日本當年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看看日本畫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太貪心了,那麼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眾所周知,日本不僅曾是我國的藩屬國,同時很多日本的文化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按理說,在大多數日本人的心裡其實是對我國有著敬畏之心的,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當年日本還敢打中國呢?又是誰給了日本人勇氣呢?
  • 揚基投手田中將大返回日本 目前正與家人居家隔離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國呈上升態勢,2020賽季MLB揭幕戰被無限期推遲,一些外籍球員介於當下形勢選擇離開美國,其中就包括紐約揚基先發右投田中將大,他於三月下旬已攜家人返回日本。
  • 日本侵華時曾訓練過一動物,如今遍地都是
    導語:日本侵華時曾訓練過一動物,咬死無數國人,如今遍地都是說到動物,現在飼養一些外表「呆萌」的寵物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發展。畢竟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常的快,有寵物在身邊就會增添很多歡樂。比如說貓成為了很受歡迎的動物,因為外表非常可愛,所以養貓的人數量也不少。但大部分的貓咪只能做一般的基礎訓練,跟狗的飼養歷史比起來還是比較短。說到狗,其實在戰爭時期它們也能夠派上用場,經過訓練的狗能在指令下快速的行動起來,當時在抗日戰爭就曾經出現過日軍訓練狗,形成一種戰鬥力的情況。我軍戰士當時就遇到這種具有攻擊性的狗,也就是日本的狼青,也吃了不少虧。
  • 日本侵華期間大規模移民中國,戰敗後200萬日本人哪去了?
    在日本日本侵華期間,為了達到侵佔滿蒙、徵服中國、稱霸世界,實行所謂的「大陸政策」。曾經大規模向東北移民,欲成為「偽滿洲國」的核心,使中國人逐漸同化,以謀求長久穩定的統治!日軍以屯墾公司的名義,強行「收買」或採取暴力手段徵用土地給日本移民使用。
  • 日本戰犯鵜野晉太郎侵華罪行:灌水刑、瓦斯殺死中國人
    中央檔案館7月9日公布了日本戰犯鵜野晉太郎的侵華罪行自供提要。  據鵜野晉太郎1954年8月筆供,他1920年生於日本廣島縣。1941年4月—9月作為日本第39師團第232聯隊士兵到湖北漢口,其後回日本。1942年4月—1945年5月,在湖北第232聯隊任職。1945年5月任第232聯隊設營軍官。
  • 景德鎮一市民買了四把日本武士刀 有可能為侵華日軍留下
    本報訊「如果這四把日本軍刀是真品,這就是日本侵華的罪證,我將把它捐獻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市民曾先生收藏著四把日本武士刀,近日曾先生的朋友在看過這幾把刀後提醒曾先生,這幾把刀可能是當年侵華日軍留下的。  軍刀長大約70釐米,刀柄為黃銅色金屬刀柄,刀柄與刀身一體。刀身上有些許鐵鏽,用布一擦,刀身閃著一絲寒光。
  • 侵華日軍的首領岡村寧次,為何在日本投降後,沒上軍事法庭
    二戰早已結束,可是應該為這場人類浩劫負責的人,卻並沒有全部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們安然無恙,甚至連審判都躲過了。 岡村寧次,侵華日軍的主要帶領者之一,多次對八路軍和敵後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燒殺擄掠,幹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情,犯下累累罪行。
  • 日本欲出百萬贖回一把破軍刀,我國拒絕後,看到刀上9個漢字
    ,把戰俘和滯留在我國的日本人都安全遣送回國。 當時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妄圖三個月滅亡我國,在遭到我軍堅決抵抗後,他們向採取速戰速決戰略,於是便集中兵力攻陷南京,之後便在南京城內開始了為期四十九天的屠殺,使曾經繁華富庶的南京城血流成河
  • 日本侵華戰犯佐佐真之助筆供:用毒瓦斯虐殺無辜【2】
    原標題:日本戰犯佐佐真之助侵華罪行自供提要(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戰犯自供) 延伸閱讀   我國有關抗戰的紀念日有哪些 目前,我國有關抗戰的紀念日主要有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民國時期,張作霖在東北的兵工廠多強大,他死後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民國時期,張作霖在東北的兵工廠多強大,他死後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滿清末年的時候,此時的中國正出於風雨飄搖之際,各國都對此時的中國虎視眈眈,都想在中國的土地上分一杯羹,連日本這樣的小國也想來佔領領土,後來侵華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在這之前,日本首先瞄準的是我我國的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