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油全景掃描:豆油掛帥葵花油快跑,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一超兩強

2020-12-05 oilcn油訊

今年以來,包裝油的存在感大增:因疫情迎來銷量攀升,因龍頭企業上市成為焦點。

在整個食用油產業鏈中,前端為大豆、菜籽等農產品的種植貿易;中端為油籽壓榨、食用油製取的生產加工,而包裝油則位於產業鏈的銷售後端,具有快速消費品的屬性,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1991年第一瓶小包裝油誕生至今,中國包裝油市場歷經了30年的起伏發展;目前小包裝、中包裝消費量有多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各佔多少份額?....賣油郎也未必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越來越多的專業機構加入到對包裝油市場的觀察和分析隊伍中,本文即為近期主流研究機構的相關研究和觀點匯總。

儘管其中的數據難免存在局限和疏漏,但仍能為我們勾勒出越來越清晰的市場全景,有助於賣油郎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決勝千裡。

一、包裝油市場有多大?—行業規模

食用植物油可分為散裝油、中包裝食用油以及小包裝食用油。

小包裝油消費量呈穩健增長態勢,散油消費逐步退出零售和批發市場,中包裝替代散油消費不斷增加。

中小包裝油佔據食用油市場的主要地位。

據Euromonitor歐睿統計,2019年我國包裝食用油消費量達1467萬噸(不包括工業)。

點擊放大查看

包裝油銷售主要面對兩大消費終端:

小包裝(5L及以下)面向零售端,而中包裝主要面向餐飲端,因此業界也常常將中包裝油稱為「餐飲油」。

過去幾年餐飲端的佔比持續提升,2019 年達到42%左右

零售端:2019年小包裝油市場規模為84億升;

餐飲端:2019年中包裝油市場規模為63億升。

單看零售渠道:

2019年我國包裝食用油零售額為1031億元、銷售量為839萬噸、零售均價為12292元/噸

二、包裝油市場還會更大嗎?—發展階段

中國包裝油市場始於1991年:「金龍魚」推出了第一桶小包裝食用油;

從市場規模看,2005-2012年是高增速期,CAGR(年均複合增長率,下同)為12.5%;

2013年後開始進入平穩發展階段,2013-2019年CAGR為5.3%。

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家庭小包裝油購買增加,零售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約8%;

預計未來行業延續穩步增長態勢,2019-2024年預計包裝油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

三、什麼油銷量大?—品類細分

包裝油按照細分油種可以分為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橄欖油等品類。

關於各油種的市場份額,由於統計維度不同,各機構給出的具體數據存在差異,但反應的總體格局基本趨同。

——據尼爾森公司研究數據

【2019年全國小包裝油零售市場銷量

大豆油26% 調和油20% 菜籽油19% 玉米油13% 花生油12% 葵花籽油8% 其他2%

銷售價格相對便宜的油種,如大豆油、食用調和油、菜籽油等依然佔據小包裝食用植物油的主要部分,銷售量佔比超過80%。

從銷售額來看,銷售價格相對較高的花生油佔比最高,2018年、2019年銷售額佔比均超過20%。

——據歐睿及中信證券報告

2019年包裝食用油銷量

大豆油仍佔主導地位,佔比高達44%;其次為菜籽油10%、花生油9%、葵花籽油7%。

從零售噸價看,橄欖油遠高於其他品類,2019年高達9.70萬元/噸;

花生油及葵花籽油高於平均水平,2019年零售噸價分別為1.43、1.36萬元/噸;

大豆油及菜籽油為最常見的食用油,噸價也相對較低,2019年分別1.12、1.01萬元/噸。

四、什麼油增長快?—品類趨勢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提升,相對高價食用油銷量增速領先。

2014-2019年橄欖油、花生油、葵花籽油銷量CAGR年增率分別達9.9%、5.9%、8.3%,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橄欖油在全國家庭滲透率達到13%,一些高端油品,如核桃油、亞麻籽油、紅花籽油、茶油,也已走上大家的餐桌。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增長、健康品質化需求提升,未來營養物質含量更為均衡豐富的中高端食用油(如葵花籽油、橄欖油等)需求持續提升。

根據Euromonitor預測,2019-2024年

傳統的大豆油、菜籽油銷量年增率CAGR 僅1.5%、2.7%,

橄欖油年增率5.4%;葵花籽油年增率4.1%。

五、包裝油哪裡賣得多?—銷售渠道

小包裝食用油兼具囤貨屬性&送禮屬性,因此大賣場、超市等現代渠道是主要銷售渠道。

據Euromonitor 統計:2019年食用油零售額現代渠道佔比80.5%,高於調味品(67.5%)、乳製品(64.3%)、軟飲料(57.8%)、啤酒(46.3%)

根據尼爾森統計:2019年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在大賣場、超市銷售量分別佔比32.4%、30.9%。

尤其是對銷售價格較高的葵花籽油、稻米油、花生油、橄欖油等,大賣場和超市合計佔比均超70%。

從近三年趨勢看,整體大賣場佔比有所下降、超市佔比提升,其他渠道變化相對較小。

六、小包裝油更好賣嗎?—包裝規格

從零售端的包裝規格看,5L裝是常規包裝規格,佔比最大;但近5年份額略有減小,由2014年的41%降至2019年的39%;

而1L以下規格食用油佔比由25%增長至27%。

一方面,相較傳統5L裝,更小規格的包裝食用油更加適合年輕白領、打工人群等特定群體,他們生活節奏較快、做飯頻率低,因而偏向更小包裝油。

另一方面,近年來市場出現一些主打高端、健康的小油種,如核桃油、茶花籽油、亞麻籽油等,日常食用頻次相對傳統油種較低,通常以更加小巧的包裝規格銷售。

七、各地區消費有何不同?—地區特點

常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因主產油籽不同,各地主食油種也大相逕庭,據凱度消費調查:

東北地區以大豆油為主;京津冀華北華南區偏愛花生油;華東地區玉米葵籽油佔據4成以上;作為菜籽油的重要產地,西南地區81%的家庭戶在過去一年(截止2019年9月)購買過菜籽油。

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消費者購買習慣也略有不同,京津冀華北地區的消費者喜歡將食用油作為禮品贈送,尤其是春節期間三成消費者收到過食用油。

而江浙滬包郵區的消費者更多喜歡在網上購買食用油。

凱度消費者指數全國城市家庭樣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城市家庭戶每年每戶平均消費28升小包裝油。

其中吃油最多的是煎、炒、炸等烹飪方式較多的江西湖南一帶,平均每戶每年消費食用油39升,以燉、醬、烤為主的東北地區用油最少,每戶每年消費小包裝油24升。

八、包裝油市場哪家強?—市場格局

根據歐睿統計,2019年包裝食用油前三大公司分別為益海嘉裡、中糧、魯花,市佔率分別為39%、15%、7%,三者總計佔比約62%;

前三大品牌分別為金龍魚、福臨門、魯花,市佔率分別為34%、13%、7%,三者總計佔比約54%;

目前包裝油處於較為成熟發展階段,行業競爭格局進入以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一超兩強為龍頭+特色油品品牌化階段。

2019年金龍魚食用植物油總收入815億元,多品類運營,尤其以豆油和調和油顯著,在花生油、稻米油品類均有不俗表現;

中糧福臨門品牌亦是多油品運營,2019年小包裝收入估計在265億元左右。

魯花集團2019年食用油及調味品等總營收339億,堅持以花生油為主的多油種並舉,繼續在調和油、葵花油、菜籽油全等油種發力。

其他知名企業產品方面雖是多品種布局,但明顯具有特色油品的屬性,比如道道全以菜籽油著稱、西王玉米油、多力葵花籽油等。

此種格局之下,中小油食用油企業面臨龍頭的壓力,但在特色油品領域具有自身優勢特徵,只要能夠鞏固好在該領域的品牌優勢,結合渠道布局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在特色油品領域可以取得長遠的發展;同時,在特色油品取得龍頭或優勢地位後,布局多品種油。

隨著高增長時代的逝去,對包裝油成熟市場的爭奪只會越來越激烈。

註:文中圖片與數據來源於中信證券、光大證券、西南證券、凱度消費者指數、益海嘉裡金龍魚招股書等。

相關焦點

  • "金龍魚"回應:產品價格處虧損邊緣 漲價是市場行為
    記者採訪了金龍魚北方區公關部副經理王洪偉,我們現在連線秦皇島臺記者劉震:  主持人:這次金龍魚調價涉及的油品有哪些?  記者:金龍魚北方區供應部副經理王洪偉說,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有漲價,只有金龍魚品牌的豆油、菜油和調和油這三個品種。其他的7個品種產品維持原價。
  • 食用油降價風颳到濟南 魯花、龍大暫未跟進
    日前,國內兩大食用油生產商福臨門、金龍魚宣布,將對大豆油、調和油等大眾油品下調,降幅可達16%,這也是多年來食用油首次大幅度降價。記者昨日調查發現,食用油「降價風」已經刮到濟南,部分超市大豆油、調和油的價格已經開始調整。但是花生油的價格暫時變動不大,而我省魯花、龍大兩企業均表示,暫不跟進。
  • 是鯨魚還是鯰魚:金龍魚三十年長徵全解析
    三十年前,金龍魚用一桶小包裝食用油,從0到1催生了中國的包裝食用油市場;三十年後,金龍魚幾乎佔據該市場半壁江山(40%),遠超央企欽點扶持的中國糧油(15%)與「手掰花生」的魯花集團(7%),帶領益海嘉裡成為我國千億營收俱樂部中唯一一家食品飲料行業的公司。2019年,益海嘉裡總營收1707.43億元。什麼概念?
  • 小包裝食用油缺斤少兩造暴利 有人藉此一夜暴富
    一斤豆油5元左右,如果灌裝一桶缺個一兩,一桶淨賺5毛,一箱就是2元錢,這比賣一箱金龍魚、福臨門花生油都賺,如果敢缺個七八兩、一斤,那麼這就叫暴利了。  高先生所指的活得「滋潤」的朋友,就是那些專門從事小包裝食用油灌裝的同行,想當初一起出道,現在眼睜睜看著別人成了身家數百萬的小老闆。  3月13日上午,在鄭州市黑莊糧油市場,記者在一家從事「金日子」大豆油灌裝的商鋪裡,看到六七十平方米的房間裡堆滿了小包裝豆油。
  • 金龍魚的未來靠「醬油」?
    金龍魚未來的增量會在哪裡出現?營收規模近2000億,連續三年在包裝食用油、包裝麵粉、包裝大米三個市場蟬聯第一的金龍魚(300999.SZ)如今正面臨著「靜中有變」的市場格局。以金龍魚、魯花等為代表的龍頭公司也開始布局新的方向,如金龍魚在開發稻米油、油茶籽油等新興品類,路易達孚公司也推出了葵花籽油品牌「金掌門」,曾專注於花生油的魯花也推出高端油系列的新產品—魯花高油酸(即omega-9脂肪酸)花生油。
  • 魯花和金龍魚提價 食用油迎漲價潮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 文/圖)魯花、金龍魚(300999)等食用油頭部品牌近日宣布上調產品價格。此外,道道全(002852)等其他食用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後續確有擴產、提價計劃。食用油要迎來一波漲價潮?
  • 金龍魚或被迫選調味品「突圍」
    結合考慮到金龍魚的品牌價值和渠道布局,未來在除「米麵油」之外廚房食品的其他布局,能否為該短期來看,由於金龍魚經營的「米麵油」行業已經趨於飽和,且金龍魚在這三個領域的份額都比較大了,2019年金龍魚在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的市佔率分別達到38%、18%、26%,加上產品的同質化以及政府價格的管控,它的增長主要靠不斷推動
  • 9款調和油綜合測評:魯花表現較好,不推薦長壽花、龍大
    2、「黃金比例1:1:1」是營銷噱頭,金龍魚、魯花等9款調和油脂肪酸比例都達不到「1:1:1」。 4、鷹嘜、福臨門、金龍魚(2款)等4款均標註使用了轉基因大豆或轉基因油菜籽,其餘5款均未標註使用轉基因原料。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農業部令第10號)》,凡使用了轉基因原料的食品,應當依法標註以讓消費者知情,因此,消費者選購時可留意產品包裝上的標註。
  • 金龍魚3800億市值下的榮光與隱憂
    不久前上市的金龍魚(300999.SZ)也呈現出了消費牛股的屬性。若以發行價計算,其股價漲幅已經接近兩倍,市值一度超過4000億,最新市值為3774.5億,市盈率超50倍。但鮮有人認為金龍魚是「油中茅臺」,因為主營食用油、面、米等產品的金龍魚,雖然營收超1700億,但其盈利能力卻有些慘不忍睹:毛利率11%,淨利率3.3%,ROE不足9%……儘管金龍魚表示,量大利薄的生意是一個較高的競爭壁壘,減少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的機會。只要其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未來業績穩中有升也是大概率事件。
  • 魯花和金龍魚提價 食用油迎漲價潮?
    魯花、金龍魚等食用油頭部品牌近日宣布上調產品價格。此外,道道全等其他食用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後續確有擴產、提價計劃。食用油要迎來一波漲價潮?食用油迎來漲價潮近日,魯花、金龍魚先後宣布旗下食用油產品提價。金龍魚公開表示,近期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部分產品的價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魯花高層管理人員公開表示,相關產品有提價的計劃。北京朝陽區一家京客隆超市的售貨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9月以來,在售的食用油產品幾乎都漲價了。
  • 千億「油王」衝擊創業板第一股,金龍魚背後豪門家族浮出水面-虎嗅網
    營收超千億,淨利潤約55億如若金龍魚此次順利「躍」過龍門,創業板也將迎來千億「油王」。「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郭鶴年曾在接受《大公報》訪談時表示。接連,郭鶴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北上大陸投資」,其不僅於1980年代投資興建了如今的北京國貿中心,還將其一手建立的香格裡拉大酒店帶至大陸。因此,郭鶴年不只享有「亞洲糖王」的美譽,還被稱為「酒店大王」。
  • 3000億金龍魚背後:馬來西亞首富鍊金術
    南海油脂本是深圳蛇口保稅區精煉大豆毛油的企業,1991年嘉裡集團入股後,將母公司豐益控股1986年在馬來西亞推出的「金龍魚」小份包裝油的成功經驗引入中國,將散裝油進行深度精煉、包裝,推出主打「食用安全」概念的金龍魚品牌小包裝食用油,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又改變了散裝油抵檔雜亂的形象,推動了中國從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消費升級。
  • 糧油龍頭金龍魚,未來路在何方?
    南海油脂本是深圳蛇口保稅區精煉大豆毛油的企業,1991年郭氏家族旗下嘉裡集團入股後,將母公司豐益控股1986年在馬來西亞推出的「金龍魚」小份包裝油的成功經驗引入中國。將散裝油進行深度精煉、包裝,推出主打「食用安全」概念的金龍魚品牌小包裝食用油,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又改變了散裝油抵檔雜亂的形象,推動了中國從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消費升級。南海油脂至今仍是金龍魚重要的利潤來源,2019年度,南海油脂實現淨利潤2億元,在金龍魚旗下161家公司中淨利潤排行榜上排第7位。
  • 一桶油漲60元?你家常用的這種油,半年漲幅近50%
    負責人介紹說,近期大豆到港量明顯增加,平均每兩三天就有一艘8萬噸級的大豆貨輪到港接卸,每小時接卸量達1000噸。2020年寧波舟山港老塘山碼頭共接卸進口大豆約500萬噸,同比增長近20%,另外,還有不少大豆貨船正在港區附近等待靠岸。在港區後方的一家大型糧油公司,半年前這裡原本只有8個大型筒倉,為適應新的市場需求,最近又建成6個,大豆的庫存水平提升了9萬噸。
  • 全球百大快消品榜單發布,唯一糧油品牌金龍魚位居全國第四
    入選的中國品牌集中在包裝食品、軟飲料領域,包括國內知名的牛奶、方便麵、飲料、肉類等品牌,而金龍魚更是其中唯一的糧油品牌。中國糧油食品品牌金龍魚排在第24位,也是全國第4位。這背後是中國糧油行業日趨高質量發展。4月15日,品牌評級機構Chnbrand發布2019年中國品牌力指數分析報告。報告指出,我國食用油行業趨近成熟穩定市場,擁有高品牌力和勢均力敵的同業者。
  • 金龍魚真的是「油中茅臺」嗎?
    由於金龍魚在國內糧油領域的霸主地位,很多人把金龍魚對標貴州茅臺和海天味業,金龍魚真的是「油中茅臺」嗎?下文簡單聊一聊。 注意,下文分析只是對金龍魚基本面的探討,不是對金龍魚短期買賣的指導,因為影響新股短期波動的因素很多,尤其是短期市場情緒,這種投機性波動是無法預測的。
  • 暴走的「金龍魚」,下一個十倍股?
    01、國內食用油龍頭金龍魚,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要業務包括兩大板塊: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廚房食品產品包括食用油、大米、麵粉、調味品、掛麵等,其中食用油又可以細分為調和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欖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