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上市首日破發 商業想像力有限?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商學院

文:沈思涵 石丹

時下眾多企業扎堆上市,網際網路媒體也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11月8日,36氪正式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其股票代碼KRKR,發行138萬股ADS,發行價為14.5美元,募集資金為2000萬美元。相比之下此前計劃發行360萬股ADS,36氪融資規模縮水61.7%。

而在上市首日,36氪開盤價12.58美元,較發行價14.50美元下跌13.24%,市值約為5.69億美元。截至11月14日收盤,36氪的股價已經跌至9.20美元。

對於36氪上市首日的破發表現,CEO馮大剛也有些意外,其表示「沒有預期到會破發」。但對於其他方面的問題,其對《商學院》記者表示不便多談。

儘管如此,作為國內頭部的網際網路媒體,36氪的上市對國內媒體行業仍帶來不小的觸動和影響。其運營模式和相關經驗,或許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01、淡化「媒體」屬性?

據了解,36氪集團擁有三大領域業務,包括36氪傳媒(媒體業務)、氪空間(企業服務平臺)和鯨準(金融信息服務商),此次上市的業務板塊為36氪傳媒。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過程中,36氪似乎有意在淡化「媒體」屬性,其在招股書上也以「新經濟服務領域平臺」自稱。

招股書顯示,2018年36氪的總營收為2.99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在線廣告服務營收為1.73億元,佔比達到58%,企業增值服務營收為1.00億元,訂閱服務營收為2510萬元。

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36氪營收為2.019億元,其中企業增值服務營收達1.01億元,同比增長508%,營收佔比達到50%,而在線廣告服務佔比降至39.4%。

從結構上看到,36氪正逐漸降低以廣告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轉而加大在企業增值業務的盈利。馮大剛對此亦提到,未來36氪仍將會以企業增幅業務為主。

不過,發展迅猛的同時,36氪的成本支出和虧損幅度也在加大。今年上半年,36氪營業費用達到1.13億元,淨虧損4550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則為831萬元。

除此之外,此次36氪上市首日也出現大幅度的破發現象,這一點也說明資本市場對於媒體上市並不完全認同。

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分析認為,「36氪雖然是國內媒體行業的領頭羊,但盈利模式在商業上的想像力較為有限,從趨勢和表現來看,市值難以有太大幅度的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盈利模式不被資本市場看好之外,36氪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問題。

在對投資者的風險警示當中,36氪控股指出,36氪缺少《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和《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可能使公司受到行政制裁,這將對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02、對媒體行業的影響

從9年前以創投新媒體的身份起家,36氪如今已經成長為綜合型科創服務集團。其9年來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不少媒體同行。

媒體平臺是36氪的入口,通過這一入口,36氪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全產業鏈的服務。有數據提到,36氪目前已積累超過80萬家企業庫資源。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財富100強企業中有23家是其客戶,而在中國100強新經濟公司中,也有59家是其客戶。這些資源上的積累,為36氪今後的商業模式探索提供更多的機遇和空間。

馮大剛也在上市後表示,「36氪能到美國上市會對國內的內容行業、企業服務行業都是很好的促進。內容行業是非常古老的行業,36氪現在做的事,讓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36氪的媒體業務與傳統媒體的差異在於,36氪更強調數據而非內容。「其具備龐大的企業庫資源和完善的分析能力,對企業提高效率以及營銷能力上起到很大作用。」

相對於傳統媒體如今仍以廣告為主的盈利模式,36氪的業務布局已經形成一套商業閉環,而這或許可以給媒體行業帶來一些積極的借鑑意義。

36氪的傳媒業務除了內容報導,其還包括聯繫創業者和投資機構。其與相關機構形成聯繫後,便可通過「鯨準」平臺完成投資融資操作,而氪空間則為企業提供聯合辦公空間。

張毅指出,「36氪在企業增值服務方面,就是為企業提供一個解決方案的服務。這種模式也改變了以往媒體以廣告為主的盈利,提供了新的可能。」

伴隨著規模的擴大,36氪上市之後的藍圖也在逐步展開。而36氪的創始人、董事長劉成城此前已在不少場合提到,未來36氪的氪空間、創投及金融業務也將完成獨立分拆並引入新的投資人。

相關焦點

  • 赴納斯達克上市的36氪
    36氪創始人劉成城,31歲。以上列出的,是最近一年來赴美上市的部分知名公司創始人及其年齡。在這份名單中,36氪和它的創始人劉成城都顯得有些不一樣——當11月8日立冬這天,他遠在華爾街敲響納斯達克上市的鐘聲時,36氪也已經走過近9年。36氪在這些公司裡歷史最「悠久」,但它創始人卻是最年輕的。上市首日破發,開盤下跌13.2%,報12.58美元。這家科技媒體的起點,通常被認定在2010年12月8日。
  • 鬥魚上市首日盤中破發 市值高企燒錢兇猛三年虧22億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遊戲直播平臺鬥魚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股票代碼為DOYU,鬥魚的發行價為每美國存託憑證(簡稱ADS)11.50美元。   上市首日,鬥魚開盤即告破發,開盤報11.02美元,下跌4.17%,盤中一度轉漲,截至收盤鬥魚報11.50美元,與發行價持平。
  • 業績亮眼、股價慘澹,36氪的媒體生意怎麼了?
    北京時間3月11日,科技媒體36氪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績單,在長期不受資本市場認可的背景下,這份成績單讓36氪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和當天納斯達克慘綠的大盤一道,36氪股價並沒有什麼起色,反而下跌了4.8%,報收4.76美元,最新市值為1.78億美元。
  • 專訪36氪馮大剛:對接內容與企業服務 不擔憂盈利問題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當地時間11月8日上午,36氪(股票代碼:KRKR)在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首家赴美上市的新經濟服務商。36氪本次公開發行138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發行價為每股14.5美元,共募資2415萬美元,市值接近6億美元。36氪CEO馮大剛在上市現場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表示,上市後的36氪會繼續既有戰略,持續深化服務與產品、投入數據和內容,以內容平臺獲客,以企業服務作為商業模式,將兩個平臺的屬性對接。
  • 36氪不想等-虎嗅網
    2019年6月28日,36氪控股向美國SEC遞交了上市申請草稿版,即Form DRS。8月14日、9月6日,36氪先後遞交了修訂稿。三易其稿之後,36氪於9月30日遞交了正式版,即From F-1。 「五大板塊」 即將赴美上市的是36氪的創投媒體業務,36氪旗下知名度較高的業務還有「專注聯合辦公的氪空間」和「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36氪創投助手」。 36氪所有業務的起點是為創業公司建立資料庫。
  • 36氪傳媒上市 創始人劉成城成納斯達克最年輕中國上市公司董事長
    北京時間11月9日,36氪傳媒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其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由此成為納斯達克史上最年輕的中國上市公司董事長。據悉,36氪傳媒發行股票代碼為「KRKR」,當天首次公開發行138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截至收盤,股價為13.06美元。
  • 36氪的轉型突圍戰
    首先是身份的轉變,2019年11月,36氪從一家非公眾公司搖身一變成了美股上市公司,資本市場的觀察者自此作為參與者入場。再從商業模式來看,從媒體出發的36氪,正在成為一個企服或者新經濟服務平臺。體現在收入構成上,一般媒體賴以為生的廣告類收入,退居36氪營收來源的第二位,企業增值服務類收入開始佔據大頭,這也是36氪再出發的起點。
  • 36氪是個例外
    上周末, 36 氪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這是它創業的第 10 個年頭。與 36 氪同一年誕生的公司,美團、小米、愛奇藝已經先後上市,比它成立稍晚一兩年的公司,比如頭條、滴滴、快手,已經成為超級獨角獸。 2010 年騰訊、阿里的市值或估值只有幾百億美金,十年過去漲了十倍都不止。我想說的是, 36 氪趕上了中國新經濟環境最好的十年。
  • 36氪獨家丨原瑞幸CTO加入奈雪的茶,或為上市做準備
    36氪獲悉,原瑞幸咖啡首席技術官(CTO)何剛已於近期加盟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任CTO一職。 36氪就此事向奈雪的茶求證,對方回應稱:「何剛先生在技術領域有著優秀的履歷和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目前雙方仍在接洽了解過程中。」
  • 美瑞「麻妝」榮登36氪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榜
    36氪發布WISE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榜單」,美瑞健康國際旗下CBD護膚品牌「麻妝」榮登「消費品牌與生活」領域最具影響力企業榜單。36氪WISE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36氪作為中國新經濟頭部媒體,市場知名度和認可度極高,迄今為止,已讓10,000多家初創業者在全球上億受眾面前曝光,其中有90%的初創項目是首次曝光,有八成獲得報導的公司反饋,36氪媒體給他們帶來巨大流量,並為進一步融資打開了新的通道。
  • 36氪專訪|音頻社區「荔枝」今日納斯達克上市,預計2020年實現全面...
    文 | 夢悅編輯 | 方婷北京時間2020年1月17日晚10點半,UGC音頻社區「荔枝」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LIZI」,發行價為每股美國存託股(ADS)11美元。帶著這些疑問,36氪在納斯達克上市現場對荔枝創始人賴奕龍進行了獨家採訪,以下為採訪實錄,內容經36氪編輯。「生死攸關」的201636氪:荔枝從2013年成立到今天成功上市,中間經過哪幾次比較重要的戰略調整?
  • 如果36氪都沒能盈利
    有錢了的36氪在很長時間內都沒啥盈利壓力,扎紮實實在報導創業者和新模式。但是這件事本身艱苦無比,大部分的創業公司很快就死掉了,活著的去應用商店買量、招募高薪碼農、甚至出國團建還來不及,也不會有什麼錢到36氪做推廣,這個生意遠不如寫一家行業top級別的上市公司在短期有商業回報的多。
  • 36氪合伙人兼副總裁李政:在未來到來之前,36氪在做什麼?
    36氪合伙人兼副總裁李政在未來峰會上分享了他對媒體新職責、新身份、以及媒體與公司間新合作形式的理解。以下是李政演講全文:首先對於到場的所有嘉賓表示感謝,36氪有兩年沒有在上海落地活動了,這一次活動我們看了一下報名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好得多,大家可能也想了解一下36氪接下來要做的一些事情。
  • 香港最大休閒餐飲太興上市首日破發,全國開185家餐廳
    6月13日,香港最大的休閒餐飲品牌太興集團於港股上市首日破發,開盤價2.48港元,收於2.69港元。截至上午收盤,下跌10.33%。據公開數據顯示,太興集團全球共計發售2.5億股,其中,中國香港發售7500萬股,國際發售1.75億股;發售價每股3.00港元。
  • 36氪專訪|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播客破圈是遲早的事
    以下是36氪與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的對話,略有刪減: 2017年之前,中國幾乎沒人全職做播客 36氪:最早做播客,是想記錄一些什麼東西嗎?
  • 連夜翻看36氪招股書:創投媒體賺錢太難了
    有錢了的36氪在很長時間內都沒啥盈利壓力,扎紮實實在報導創業者和新模式。但是這件事本身艱苦無比,大部分的創業公司很快就死掉了,活著的去應用商店買量、招募高薪碼農、甚至出國團建還來不及,也不會有什麼錢到36氪做推廣,這個生意遠不如寫一家行業top級別的上市公司在短期有商業回報的多。
  • 36氪披露招股書:馮大剛持股超劉成城,上半年增值服務營收1億
    作者 | 王玥編輯 | 繆凌雲來源 | 首席科創官近日,36氪媒體業務所在的36氪控股公司(36Kr Holdings Inc.)(以下簡稱「36氪」)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1億美元。
  • 科創板「破發第一股」啟示錄:都是定價惹的禍?
    文丨王東光來源丨投中網旗下象三一11月6日昊海生科開盤跌破了發行價,科創板「破發第一股」由此誕生。昊海生科頭頂中國「玻尿酸第一股」的名聲,是首家「A+H」科創板企業。它既是是以89.23元/股的發行價登陸科創板上市「最貴新股」,也是上市6日市值蒸發近108億元的科創板「破發第一股」。
  • 36氪上市背後:廣告並非主力收入來源,創始人也不是第一大股東
    報導過眾多公司上市新聞的科技媒體36氪也踏出了這一步。9月30日深夜,36氪媒體業務所在的36氪控股公司(以下簡稱「36氪」),向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提交IPO申請,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募集最多1億美元。
  • 36氪獨家|高瓴是怎樣煉成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一位外資投行Banker向36氪回憶。10天前,在港交所上橫亙了十年之久的百麗突然宣告停牌,投行們盛傳其私有化方案已定,甚至有人言之鑿鑿:「買家是鼎暉」——它曾是百麗上市前的投資方。 百麗是香港「每條街都看過」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