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

2020-11-29 生物谷

2018年10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17:30,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因發現抑制負向免疫調節的新型癌症療法而獲得此獎。

癌症每年會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如今其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威脅。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建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癌症治療原則,即通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的先天能力來攻擊腫瘤細胞。

James P. Allison教授對一種已知蛋白進行了深入研究,該蛋白能作為免疫系統的制動器,他意識到了釋放該制動器的潛力,從而就能釋放機體免疫細胞來攻擊腫瘤組織,隨後研究者James P. Allison創建了一種治療癌症患者的新方法;與此同時,研究者Tasuku Honjo在免疫細胞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當對該蛋白質的功能仔細研究後,他發現,該蛋白質同樣也能作為一種制動器,但其卻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機制,而基於該研究發現所開發的療法或許就能有效抵禦癌症。

研究者Allison和Honjo闡明了通過抑制免疫系統制動器的不同策略如何有效治療癌症,兩位獲獎者的重大發現是未來人類抗擊癌症的裡程碑。

我們的免疫防禦機制能用來進行癌症治療嗎?

癌症常常包含了多種不同的疾病,其所表現出的特點就是異常細胞擁有無限增殖的能力,其能擴散到機體健康器官和組織中,目前有大量的療法能用作癌症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放療和其它策略,而且其中有些癌症療法已經獲得過諾貝爾獎,比如治療前列腺癌的激素療法(Huggins, 1966)、化學療法(Elion和Hitchins, 1988)、用於白血病的骨髓移植療法(Thomas 1990)。然而一些進行性的惡性癌症往往難以應對,因此研究人員就迫切需要開發出新型的癌症療法。

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流行著一種新型理論,即通過激活機體免疫系統或許能作為攻擊腫瘤細胞的新型療法,有研究人員就嘗試利用細菌感染患者來激活其機體的免疫防禦機制,結果似乎收效甚微,如今一種改進型的策略用來治療膀胱癌,當然了科學家們還需要深入研究獲取更多的相關知識,於是很多研究者參與到了密集的基礎研究中,同時他們也試圖研究闡明調節機體免疫力的新型機制,以及機體免疫系統如何有效識別癌細胞。儘管研究人員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嘗試開發革命性的抗癌療法依然舉步維艱。

免疫系統的加速器和制動器

機體免疫系統的基礎特性是能夠有效區分「自我」與「非自我」,因此當面對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和其它威脅時,機體免疫系統常常能有效發揮作用,T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白細胞,其也是免疫防禦機制的關鍵成員,T細胞表面擁有特殊的受體,其能結合一些異物結構,而諸如這樣的結合作用能夠誘發機體免疫系統參與到防禦過程中去。通過添加一些扮演T細胞加速器的額外蛋白就能有效誘發一種完全成熟的免疫反應(如圖)。

很多研究人員都嘗試進行研究來尋找特殊的蛋白質來作為T細胞制動器,從而抑制機體免疫激活,加速器和制動器之間的精細化平衡對於機體免疫系統的嚴密控制非常重要,其能夠保證免疫系統充分參與到了抵禦外來入侵者的攻擊中,同時還能夠避免免疫系統過度激活而引發健康細胞和組織出現自身免疫破壞。

免疫療法的新原理

在20世紀90年代,當研究者James P. Allison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實驗室從事研究期間,他對T細胞蛋白CTLA-4進行了深入研究,其是發現蛋白CTLA-4能作為T細胞制動器角色的科學家之一,如今其它研究小組正在研究闡明是否該蛋白能作為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點;而研究者Allison有著完全不同的想法,他開發出了一種特殊抗體,能夠結合CTLA-4並且阻斷其功能(見圖),如今他正在研究想要闡明是否阻斷CTLA-4蛋白的功能能夠釋放T細胞的制動,同時釋放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Allison與其同事於1994年進行了首輪試驗,隨後他們又對實驗進行了重複,結果讓人不可思議,研究者所開發的特殊抗體能夠抑制制動器並且釋放機體免疫系統的抗腫瘤T細胞活性,從而成功治療了癌症小鼠;儘管製藥行業對此興趣不大,但Allison一直在密切研究,他希望能夠開發出一種適合人類的新型抗癌療法,隨後當他與其他研究人員聯合研究於2010年發表了一項針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重要臨床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多名患者身上的癌症症狀消失了,而且諸如這樣的研究結果此前從未在患者群體中被發現。

左上角:T細胞的激活需要T細胞受體結合到其它被識別為異物的免疫細胞的特殊結構上,而作為T細胞加速器的蛋白質則是T細胞激活所需要的;CTLA-4能作為T細胞的制動器來抑制加速器的功能。左下角:抵禦CTLA-4的抗體(綠色)能夠阻斷制動器的功能,從而促進T細胞激活,並且攻擊癌細胞。右上角:PD-1是另外一種T細胞制動器,其能抑制T細胞的激活。右下角:抵禦PD-1的抗體能夠抑制制動器的功能,從而促進T細胞激活,高效攻擊癌細胞。

PD-1的發現及其對癌症療法的重要性

1992年,在研究者Allison發現CTLA-4之前,來自日本的研究者Tasuku Honjo就發現了PD-1,其是T細胞表面另外一種特殊蛋白,多年來研究者Honjo一直在探索其功能,他表示,PD-1與CTLA-4相似,其也能作為T細胞的制動器,但卻有著另外一套作用機制(見圖)。在動物實驗中,阻斷PD-1或許能作為抵禦癌症的新型療法;為此研究人員也試圖利用PD-1來有效治療癌症患者,2012年的一項關鍵研究明確了治療多種不同類型癌症的療效;研究結果非常顯著,研究人員成功治療了一些轉移性的癌症患者,同時讓患者的疾病症狀得到了長期緩解,而這在以前基本是無法實現的。

癌症免疫檢查點療法的今年和未來

最初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闡明了阻斷CTLA-4和PD-1的效果,而且其臨床治療效果非常顯著;研究人員將其稱之為免疫檢查點療法(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該療法能夠有效改變惡性癌症患者的治療結局;與其它癌症療法類似,這種療法也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有時候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而這些副作用是由過度免疫反應所誘發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但其是可以進行控制的,如今研究人員一直在深入研究來闡明該療法背後所設計的分子機制,他們希望後期能夠開發出副作用較小的改進版療法。

在兩種療法中,抵禦PD-1的檢查點療法被認為在多種類型癌症的治療過程中能夠有效發揮作用,包括肺癌、腎癌、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而且最新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同時靶向作用CTLA-4和PD-1的聯合療法或許能夠更加有效地治療黑色素瘤患者;因此兩位研究者希望能夠將不同的療法進行結合來釋放免疫系統的抑制,從而更加有效地消除腫瘤。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對多種類型癌症進行大量的檢查點療法。

1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夠通過改進機體免疫系統來抵禦多種癌症,在這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取得的重大發現之前,癌症臨床研究所取得的進展並不顯著,如今檢查點療法已經能夠徹底改變癌症的治療,同時其也能從根本上改變未來癌症的管理模式。

關鍵研究成果: 
 
Ishida, Y., Agata, Y., Shibahara, K., & Honjo, T. (1992). Induced expression of PD-1, a novel member of the immunoglobulin gene superfamily, upon programmed cell death. EMBO J., 11(11), 3887–3895.
 
Leach, D. R., Krummel, M. F., & Allison, J. P. (1996). Enhancement of antitumor immunity by CTLA-4 blockade. Science, 271(5256), 1734–1736.
 
Kwon, E. D., Hurwitz, A. A., Foster, B. A., Madias, C., Feldhaus, A. L., Greenberg, N. M., Burg, M.B. & Allison, J.P. (1997). Manipulation of T cell costimulatory and inhibitory signals for immunotherapy of prostate canc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15), 8099–8103.
 
Nishimura, H., Nose, M., Hiai, H., Minato, N., & Honjo, T. (1999). Development of Lupus-like Autoimmune Diseases by Disruption of the PD-1 gene encoding an ITIM motif-carrying immunoreceptor. Immunity, 11, 141–151.
 
Freeman, G.J., Long, A.J., Iwai, Y., Bourque, K., Chernova, T., Nishimura, H., Fitz, L.J., Malenkovich, N., Okazaki, T., Byrne, M.C., Horton, H.F., Fouser, L., Carter, L., Ling, V., Bowman, M.R., Carreno, B.M., Collins, M., Wood, C.R. & Honjo, T. (2000). Engagement of the PD-1 immunoinhibitory receptor by a novel B7 family member leads to negative regulation of lymphocyte activation. J Exp Med, 192(7), 1027–1034.
 
Hodi, F.S., Mihm, M.C., Soiffer, R.J., Haluska, F.G., Butler, M., Seiden, M.V., Davis, T., Henry-Spires, R., MacRae, S., Willman, A., Padera, R., Jaklitsch, M.T., Shankar, S., Chen, T.C., Korman, A., Allison, J.P. & Dranoff, G. (2003). Biologic activity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antibody blockade in previously vaccinated metastatic melanoma and ovarian carcinoma patient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8), 4712-4717.
 
Iwai, Y., Terawaki, S., & Honjo, T. (2005). PD-1 blockade inhibits hematogenous spread of poorly immunogenic tumor cells by enhanced recruitment of effector T cells. Int Immunol, 17(2), 133–144.

獲獎者簡介:

James P. Allison

1948年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1973年獲得德克薩斯大學博士學位,從2012年開始就職於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

Tasuku Honjo

1942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66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目前就職於日本京都大學

(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隨後會呈現本屆諾貝爾生理學將或醫學獎獲得者亮點研究解讀,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免疫學家艾利森和本庶佑獲獎
    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與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 ,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
  • ...不絕望的人——記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日電(天下人物)讓「絕症」不絕望的人——記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付一鳴  在美國著名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的成長過程中,讓人絕望的癌症一直困擾著他的家庭——童年時的艾利森曾目睹淋巴瘤奪走母親的生命,哥哥因罹患前列腺癌去世
  • 開拓癌症貧血新療法 3名科學家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名分別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塞門薩、拉特克利夫和凱林憑研究細胞缺氧反應的機制,揭開氧氣對細胞活動的具體影響,成為治療癌症、貧血等多種疾病的新希望,共同奪得201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 英日科學家獲諾貝爾醫學獎 物理學獎將今日揭曉
    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John Gurdon)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從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開啟癌症、慢性腎衰竭及貧血治療新紀元!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當地時間10月7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201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HIF受調控三位科學家正是對上述機制深層次的研究,先是獲得2016年的拉斯科基礎醫學獎,今年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8年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1-2]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日前,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的獲獎科學家名單已公布。無數的不眠之夜,無盡的嘗試與失敗,只為最終破繭成蝶,為自己的國家增光添彩。此刻,向他們獻上至高的敬意。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2018年諾獎的獲得者吧!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費裡德·穆拉德 來杭開設生育力評估中心·都市...
    本次大會特邀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理學獎得主「偉哥之父」費裡德·穆拉德教授、上海仁濟醫院李錚教授、趙愛民教授等國內外200多名知名專家參會,探討不孕不育問題。 根據《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中國平均每8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生育困境,不孕不育人群比例從上世紀70年代的1%-2%上升至今天的10%-15%,30年增長10倍左右。
  • 解析諾貝爾醫學獎:體細胞怎樣重獲多能性
    克隆羊多莉  趙小陽  新聞背景  北京時間10月9日,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因為「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為多能性」而獲獎  早在1938年,德國科學家施佩曼提出一個設想,將體細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細胞中,從而使後者不經精子穿透等有性過程即可被激活、分裂並發育獲得動物個體,此過程即為體細胞核移植,又簡稱動物克隆。  最早成功完成的細胞核移植實驗是在1952年,美國科學家布裡格斯及同事金等首次將青蛙胚胎期細胞的細胞核移入去核的蛙卵細胞中,獲得了存活的蝌蚪,證明胚胎期細胞可以被完成重編程。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解讀基礎科學在創新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院士卡德維爾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什教授;諾貝爾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謝克曼教授參與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並在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重磅發布2020中國國際學校系列排行榜。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蘭迪·謝克曼(Randy Scheckman)受邀在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
  • 京領嘉賓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解讀基礎科學在創新過程中的...
    (教育集團)校長、國家督學陸雲泉;劍橋大學終身正教授、院士卡德維爾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什教授;諾貝爾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謝克曼教授參與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並在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重磅發布2020中國國際學校系列排行榜。
  • 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被認為是諾獎一生的汙點
    而慕尼黑醫生開始研究這個手術的起因或者說靈感來源是約翰·富爾頓與卡羅爾·雅克布森兩位科學家在1935年倫敦舉行的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上發表的報告。 他們的報告中提到對黑猩猩實行兩側前連合切斷術後,黑猩猩的攻擊性行為也隨之減少了。
  • 因發現和開發綠色螢光蛋白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他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化學和生物化學教授,因發現和開發綠色螢光蛋白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與有機化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合作錢學森也是鈣離子的先驅。錢1952年出生於紐約。他在新澤西州的利文斯頓長大,在那裡上了利文斯頓高中。他的漢族家庭來自中國杭州。他的父親許楚賢是一名機械工程師,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在大學班上獲得了最高分。作為一個孩子,錢患有哮喘,因此,他經常在室內。
  • 2018年生物領域獲獎專題盤點
    2018年1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本年度生物領域獲獎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拉斯克獎是全球最為著名的醫學類獎項之一,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
  • 201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匯總:獲獎結果最新揭曉(更新)
    201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匯總:獲獎結果最新揭曉(更新)  獎項頒布時間表:獎項時間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2014年10月06日17時30分物理學獎北京時間2014美聯社稱,這是自1999年以來首次沒有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10月13日,法國土魯斯,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讓·梯若爾出席新聞發布會。
  • 2018年全球十大最好的醫學院校排名
    以下是2018年世界十大最佳醫學院校名單,這些院校因其學術成就和貢獻而獲得廣泛認可:10.卡羅林斯卡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成立於1810年,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這所大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教育品質,為學生提供最廣泛的醫學課程,包括臨床醫學和其他學科。學院有一個諾貝爾委員會而聞名於世,每年負責評審和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