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武月 張春花)走進柘城縣李原鄉大胡村鑫鑫兔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遮陰、通風、乾淨的兔舍裡,一隻只白色的獺兔正在吃食,一籠籠毛白嘴紅的小獺兔甚是可愛。提起獺兔養殖,從兔場的選址、種兔的培育、幼兔的照料到飼料的搭配……合作社負責人胡銀旗說得頭頭是道,「獺兔肉質肥美,皮毛光滑,全身都是寶。」
看著籠中跳躍的兔子,胡銀旗的思緒回到了九年前。當時,胡銀旗、劉雪勤夫婦在山西省孝義市打工,一來工作不穩定,二來也不方便照顧老人小孩,他們便萌生了回鄉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看到一家養兔場效益不錯,便虛心請教,認真學習獺兔的飼養和管理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多次的市場考察,胡銀旗下定決心養殖獺兔。終於,想法付諸實踐,夫婦倆於2012年回到自己的家鄉---李原鄉大胡村,建起了兔舍。2016年成立了鑫鑫兔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初期飼養獺兔,由於缺乏經驗,一些關於獺兔養殖、疾病控制、飼料調配等方面的困難接踵而至,胡銀旗沒少吃虧。2013年,兔子接連出現腹瀉的症狀,胡銀旗多方求醫效果都不好,當時一個多星期,就死了1000多隻兔子,直接損失3萬多元,胡銀旗一年的辛苦付出幾乎打了水漂。胡銀旗沒有被困難嚇倒,拿著生病的兔子到市動物醫院化驗檢查,向醫生和資深的養殖戶學習,從籠具、飲水、飼料的衛生和飼養密度方面嚴格把關,並且認真執行消毒制度。如今,和兔子打交道時間長了,胡銀旗處理這些問題也駕輕就熟,除了把好「病從口入」關,對於兔子常患的兔瘟、大腸桿菌、球蟲等疾病,胡銀旗均提前做好防疫。
熬過了一個個難關,胡銀旗的獺兔養殖也逐步進入了正軌,養殖規模從最初的幾十隻發展到現在的存欄7000餘只。看著一群群小兔活蹦亂跳的場面,胡銀旗高興地說:「苦點累點俺不怕,現在養殖技術掌握好了,產量高了,都是山東、周口等地的商家半個月左右過來拉走一車,進行兔毛和兔肉的深加工,不愁銷路,效益越來越高,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隨著獺兔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胡銀旗帶動了大胡村和周邊村莊的30餘戶人家養起了獺兔,有的幾十隻,有的上百隻、上千隻不等,他不僅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還提供統一回收、統一防疫等服務。「養殖場的規模現在越來越大,我們夫妻兩個忙不過來,請周邊的貧困戶過來務工,每月給他們發點工資,幫他們脫貧致富,順道把養殖技術傳授給他們。」胡銀旗說。
(映象網商丘新聞熱線:155 0380 1111,投稿郵箱:shangqiu@hnr.cn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來源:映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