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生在向幼兒園的小朋友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資料圖
東莞時間網訊 今天是全國愛牙日,今年的主題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雖然口腔健康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兒童齲齒的發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專家提醒,齲齒會影響孩子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進而影響身高和體重的發育,需要引起家長重視。
現狀
兒童齲齒居高不下
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胡秋榮介紹,口腔門診每個月能接診一千七八百名患者,排名前幾位的就診原因為齲齒(也稱爛牙)、牙外傷、缺牙,其中,80%至90%是因為齲齒來就診的。
全國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也顯示,影響我省兒童口腔健康的主要是齲病,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為67.8%,平均每個兒童有4.1顆齲齒;12歲恆牙患齲率為33.2%,平均每個兒童有0.61顆齲齒。
影響
齲齒影響咀嚼和消化
齲齒分為幾種程度,輕的只是有點發黑,重的已經爛到牙根,出現疼痛和發燒。而就診的孩子中,大多數屬於中重度,表明很多家長忽視孩子牙齒的保養,出現問題才治療。
胡秋榮介紹,有齲齒後,細菌會順勢在人體遊走,造成全身性問題,輕則牙齒腫脹、扁桃體腫大,重則引發胃病、牙髓炎、齒槽膿腫、頜骨骨髓炎等疾病,嚴重的還會誘發風溼性關節炎、心臟病、腎炎、心內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更現實的是,齲齒會影響孩子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進而影響身高和體重的發育。
預防
如何預防齲齒?
1.少給孩子吃糖果、蛋糕等甜食,尤其是飯前。睡前更不應該給孩子吃糖,飯前吃甜食會影響食慾,睡前吃甜食會損傷牙齒。
2.兒童牙槽面的窩溝如果比較深,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引發齲齒,因此,定期對乳牙進行窩溝封閉,可有效防止細菌入侵,保護牙齒健康。
3.兒童長牙後5年內容易患齲齒,每三個月至半年定期塗氟,可防治齲齒,還能促進牙齒鈣化,使牙齒更加堅固。
糾錯避開誤區保護牙健康
雖然齲齒已經成為孩子的普遍性問題,但避開一些飲食和刷牙上的誤區,還是能夠保證孩子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誤區1:不吃糖就不爛牙
很多家長問醫生:我平時沒給孩子吃糖,怎麼也會爛牙?胡秋榮介紹,不光糖會導致爛牙,含糖的食物,比如飲料、巧克力、蛋糕,吃完不及時刷牙,都容易引起孩子爛牙,「尤其是餅乾,吃完粘在牙齒上,非常容易腐蝕牙齒。」
誤區2:追著孩子餵飯
有很多孩子一餐飯吃一兩個小時,家長一直追著喂,孩子嘴裡一直含著飯,也容易導致孩子爛牙,因為飯裡也是有糖分的,這種不良習慣容易導致孩子爛牙。
誤區3:用飲料代替水
孩子一要喝水,家長就給飲料喝,尤其是碳酸飲料,很容易導致牙齒脫鈣,導致爛牙。
所以,勿用飲料代替白開水,每天要吃適量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通過摩擦,對牙齒有清潔作用。
誤區4:刷完牙又吃東西
有家長反映,孩子每天刷牙,為什麼還是爛牙?原來,每次刷牙後又吃東西,吃完東西後沒刷牙,尤其是晚上,這其實相當於沒刷。
那麼,孩子幾歲開始刷牙最好?胡秋榮介紹,一有牙齒就應該刷牙,對於已經長出牙齒的嬰幼兒,每天睡前家長最好用紗布或棉籤沾著溫開水,給孩子擦一下牙齒,可以有效預防爛牙。
對於年齡稍微大一點,比如兩三歲的孩子,家長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哄孩子刷牙,比如「牙齒裡面有很多蟲子,要用牙刷把他們趕出來」,培養他們刷牙的習慣。
誤區5:縱容孩子吃手指
很多孩子喜歡吃手指,幾個月大的孩子吃手指沒多大問題,但如果是兩歲以上,還總是一個姿勢吃手指,那就要引起重視了,吃手指影響孩子牙齒發育,造成齙牙,還有一些孩子喜歡咬被子,也會造成牙齒不整齊,需要及早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