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不是陋習,產後42天避開十個誤區,媽媽恢復好寶寶長得壯

2021-01-08 菁媽育兒

有人說國外的人不需要坐月子,產後幾天就上班,隨便吃水果蔬菜等等,說中國式坐月子是陋習。

事實上國外也是需要坐月子的,只是她們坐月子的方式會更先進一些。比如說有專門的醫務人員,給媽媽講解產後坐月子需要注意的事項。

或者是產後有專門的康復機構協助媽媽進行月子期間的恢復。

知乎上,有一個非常熱議的問題,為什麼真有人得月子病?卻有人說坐月子是陋習?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提到自己生了兩胎都是剖腹產,頭胎的時候婆婆照顧自己,當時也沒想著請月嫂,聽婆婆說每天喝濃湯下奶,結果奶沒下來,孩子餓得嗷嗷叫,不得不進行奶粉餵養。

坐完月子後,體重恢復到孕晚期準備生娃的時候,孩子生下來自己一兩體重都沒減少。

二胎的時候,堅決請了一個金牌月嫂給自己做月子,而金牌月嫂對於自己飲食的搭配非常的合理,產後不但沒有發胖,身體恢復的很好。

坐月子不是陋習,但是要避開這些常見的誤區,媽媽恢復快,寶寶更健康

第1個誤區:捂月子

坐月子媽媽要捂得嚴嚴實實的,不能見風,不能吹風扇,不能開空調,天氣再熱也要捂住。

產後媽媽身體本來就虛弱,捂得太嚴實,會出更多的汗,這些汗水導致媽媽脫水,引起中暑。

產後坐月子的時候,身體會把孕期增加的血容量通過汗排出來,所以產婦會大汗淋漓的,這時候再捂住身體的話,會出更多的汗。

所以產後太熱的話,可以開空調,也可以吹風扇,更加要開窗換氣,只要產婦不對著風吹就可以了。

第2個誤區:多喝濃湯才能下奶

不少婆婆在媳婦懷孕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還有一些甚至是老母雞,老公雞,媳婦還在產房裡面生孩子,婆婆就開始張羅把老雞殺了燉湯。

剛生完就端來老母雞湯,老母雞一般脂肪比較多,上面厚厚的一層油,婆婆說多喝點濃湯,容易下奶。

結果一大碗高脂肪的濃湯,產婦喝下去不但奶出不來,反而還會堵在乳房裡,脹痛得難受。

就是僥倖沒有堵住乳房,這些脂肪也會轉換為脂肪堆積在產婦的腰腹部,導致產後體重難以下降。

產後東西要稍微清淡一些,可以喝一些清湯,不要喝太濃的湯。

第3個誤區:天天喝紅糖水

有一些地方就說產婦要多喝紅糖水,有助於排出惡露。有些產婦甚至在坐月子的42天裡,每天都喝一碗紅糖水。

結果出了月子發現自己牙齒也壞了。

紅糖也是一種精製糖,喝多了容易導致齲齒。

第4個誤區:不能吃蔬菜水果

很多地方坐月子都是大魚大肉地吃,但是不能吃蔬菜水果,說是太寒涼了,不利於產婦的恢復,而且新生兒容易拉綠便。

還有一些老人家振振有詞地說,之前自己坐月子就是偷偷吃了青菜,所以現在胃不舒服。

事實上,我們在坐月子的時候,蔬菜水果是一定要吃的,但是建議吃一些自己之前吃過的,而且吃了沒有問題的蔬菜水果,比如說胡蘿蔔,菜心,蘋果等這類蔬菜水果相對溫和。

如果之前自己吃獼猴桃會過敏,那麼坐月子也不要吃。

或者之前吃芥菜,覺得胃不舒服,那麼坐月子也不要吃了。

月子裡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可以讓產婦更舒服。

第5個誤區:喝月子酒促進惡露排出

媽媽產後一般都會母乳餵養,月子酒裡面的酒精含量有高有低,酒精含量高的,媽媽喝了之後再餵奶,容易導致酒精進入乳汁,再轉到寶寶的體內。

小嬰兒對酒精毫無招架之力,導致新生寶寶出現嗜睡,煩躁等酒精中毒情況。

如果發現寶寶平時只睡一個小時,喝了媽媽的月子酒奶之後睡個五六個小時,肯定就是喝醉了。經常這樣子喝,會損傷新生兒的大腦。

第6個誤區:坐月子不能刷牙洗頭洗澡

產婦的牙齒比較脆弱,刷牙可能會導致牙齦出血。

事實上,產婦每一天要吃五六餐,牙縫裡面會有很多食物殘渣,如果不刷的話,更加容易導致齲齒。

正確的是我們買一些軟毛的牙刷,用溫水刷牙。

一般順產3到5天,剖腹產7到10天,產婦的身體狀態會比較好,站久不會頭暈就可以洗澡了,當然洗澡不能洗太久,洗完之後儘快擦乾身體,穿上衣服。

如果要洗頭的話,洗完頭一定要儘快的吹乾頭髮,否則容易著涼。

第7個誤區:月子裡要睡軟一點的床

產婦身體虛弱,睡軟的床會舒服一些。事實上產後骨盆沒有恢復,睡軟的床翻身都要很用力,反而會容易造成骨盆的再度損傷。

建議月子裡睡硬一點的床會更好一些,也就是在床上側躺的時候,整個脊椎是呈一條直線。

第8個誤區:坐月子要多躺,別活動

我們坐月子不能搬重物,不能做太劇烈的運動,因為子宮在恢復,太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子宮或者陰道膨出。

但是也不能只躺著,不運動,因為我們在生孩子的時候,血液是處於高凝的狀態,如果總是躺著的話,反而會容易形成血液栓子,不利於媽媽的健康。

而且老是躺著也容易便秘。

坐月子的時候,媽媽只要不劇烈的運動,活動一下手腕腳腕,散步走動一下是沒有問題的。

第9個誤區:坐月子不能吃鹽,否則奶下不來

有人說坐月子的時候最好不要吃鹽,吃鹽奶下不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產婦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會出大量的褥汗,帶走大量的鈉。

產後不需要吃太鹹的食物,但食物中也要適量放鹽。

產婦本身腸道的蠕動比較慢,胃口不太好,不吃鹽的話會更加食不下咽,每天吃六克的鹽沒有問題。

第10個誤區:媽媽跟寶寶挨著睡,方便餵奶

很多產婦會把新生兒放在自己的側邊睡,因為晚上要經常起來餵奶。

事實上方便了媽媽,可能會害了寶寶。很多跟寶寶一起睡的,媽媽晚上起來直接躺著側身餵奶,餵著餵著自己睡著了,寶寶在喝奶的時候,乳房會堵住寶寶的鼻孔,引發窒息。

而且媽媽晚上睡得太熟的話,可能也會不小心壓到寶寶。

所以建議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在嬰兒床,或者離媽媽比較遠的地方,媽媽晚上餵奶一定要坐起來餵奶。

坐月子的時候避開誤區,媽媽產後更快恢復,母乳更充足,寶寶餵養得更健康。

這本《跟金牌月嫂坐月子》,是金牌月嫂用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的,裡面除了總結坐月子的一些錯誤經驗之外,也給媽媽們提供了如何科學坐月子的方法,以及月子裡寶寶日常護理,月子裡的飲食忌宜等等,是一本值得新手媽媽們看的書。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冬天趕上坐月子,3個「陋習」別再犯,助力產後恢復不留月子病
    坐月子,即產後恢復,大約需要6-8周的時間。  編 輯:柔山  如果說生孩子是女性角色上的一種升級式體驗,那麼坐月子則是對婚姻的一次檢驗,因為坐月子會暴露出太多婆媳、夫妻之間相處的問題。
  • 產後坐月子孰對?武漢月子中心:月子期媽媽好好恢復是著重!
    坐月子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身體上來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Bym Beauty寶寶護理坐月子的過程,其實是媽媽身體各個系統逐漸恢復的過程,這大概需要6個星期左右,所以需要定月子中心或者請月嫂的媽媽們需要注意了,月子中心是有28天或42天的月子的月子房,如果懷孕生產的過程中有特殊情況的話
  • 坐月子是坐30天還是42天?要看這三個指標,若滿足便可出月子
    一共坐月子坐了30天,兒媳婦只擦過三次腳丫子,連水盆都沒沾過。最要命的是,明明已經坐滿了30天,婆婆還是不準她出月子。婆婆繼續要求小虹,不準洗澡,不準下樓,不準長時間抱娃。兒媳總覺得婆婆有點小題大做,她待得無趣,反覆打電話給媽媽告狀。結果,媽媽竟然跟婆婆一個鼻孔出氣,警告小虹必須聽話,坐滿42天才行。
  • 坐月子不吃鹽的說法正確嗎?產後一周媽媽最關心的6個營養問題
    產後飲食很重要,關係到母乳質量、產後恢復、寶寶健康。產後一周內的飲食就更加重要了,那麼產後一周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哪些產後不吃鹽、多吃雞蛋的謠言是真是假,今天我們一起來去偽存真。2、月子就要粒鹽不進之前聽說過1歲寶寶不吃鹽,不知道還有月子也不能吃鹽的,這絕對是個謠言。即使1歲寶寶也不是不吃鹽,而是母乳或奶粉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不需要食物在添加了。散布謠言的人說吃鹽會導致奶水減少,其實鹽和乳汁分泌沒有必然聯繫。產後飲食要清淡,有利於產後恢復。清淡≠不放鹽。
  • 想「好好坐月子」,產後不滿42天前,寶媽4件事情不要做
    大家都知道,在產婦分娩完後都需要通過坐月子來恢復機體,月子坐得好以後身無病痛,月子坐不好以後「這疼那癢」。關於坐月子有很多門道,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產婦坐月子的習慣有所差別。01坐月子到底30天還是42天?有些家庭生完寶寶後30天坐完月子,而有些家庭則坐100天月子。其實醫學上月子的時間是42天,一般會建議產婦在6周(42天)後複查,看子宮、盆腔是否復原。
  • 產後42天複查,媽媽查5項,寶寶查2項,別怕麻煩,這錢不能省
    ,把產後複查拋在了腦後,有的媽媽覺得沒什麼檢查的必要,去醫院白折騰一天,很麻煩,又浪費錢。所以有很多媽媽對產後42天的複查並不重視,即使複查也只是看看傷口或子宮,對其他的項目沒有足夠的重視。 其實產後複查也是個重要的環節,通過檢查媽媽可以對自己身體的恢復狀況有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可以有針對性地做自我調理和鍛鍊。
  • 產後42天檢查有沒有必要?除了寶媽的檢查外,別忘了寶寶的3項
    這就導致生產後,媽媽們再也不想去醫院來回折騰了,頗有種「解脫」的意味。 但儘管嬰兒已經順利出生,母親的身體還尚未完全康復,實在不能大意。 因此,孩子出生後的42天檢查,對評判她們的身體狀況至關重要,寶寶也需要做個系統的檢查。
  • 凱特王妃產後7小時攜三王子現身,媽媽和寶寶不坐月子不怕風嗎?
    在「坐月子」這個事情上,我們今天乾脆更明確的說:傳統「坐月子」就是愚昧,沒有任何合理之處!這裡沒有什麼「辯證法」,「愚昧」和「科學」兩者不可調和也無法「辯證」,它們永遠是對立的兩面!但我們批評「傳統坐月子」,就首先要定義到底什麼是「傳統坐月子」。產後合理休息,健康飲食,這些正常的產後恢復,是無論中外都適用的,它也不是「傳統坐月子」,當然也不是我們這篇文章批評的內容。
  • 產後42天很重要,這幾項檢查不做,小心盆底肌受損影響身體恢復
    產後護理比起孕期,更值得讓媽媽們關注。因為產後恢復的是否到位,關乎寶媽的身體健康。尤其是產後的42天,醫院會給媽媽們通知單,讓媽媽們來醫院做檢查。但是由於這個檢查是自費,且自願的原則,所以很多媽媽們都忽略了。其實,產後42天的這個檢查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因此,各位寶媽不僅要在這42天內好好做檢查,以下這些檢查更是一個都不能少。第一個:傷口恢復。
  • 徐若瑄堅持古法坐月子30天不洗澡
    話說,徐若瑄的這一胎生的甚是艱難,她在8月13日剖腹生下兒子「小V寶」,懷孕期間忍受長期臥床、挨300針安胎,平安生產後遵循古法坐月子。  徐若瑄在坐月子期間非常注意禁忌,外出時儘量包緊,加上懷孕時躺在床上安胎,忍受長達100多天來沒有洗澡的日子。
  • 同為坐月子,謝娜強忍42天才洗頭,袁詠儀產後就清潔,如今差距大
    三個女人一臺戲,女人在一起,沒娃的時候談老公,生完孩子後話題自然就是寶寶了。關心孩子成長固然重要,可是產婦也要關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坐月子這件事,坐不好容易落下月子病,這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俗,對女人的產後恢復是非常有好處的。不親歷的人,可能對此嗤之以鼻,然而看看袁詠儀和謝娜的經歷後,你就不得不服氣,老祖宗的東西,還是很有智慧的。
  • 秋天坐月子,公認的「第一補」食物,滋陰不上火,助攻產後恢復
    對在這個季節剛生完寶寶的產婦而言,她們可能顧及不到這太多,更多想知道如何能坐好月子,吃什麼更利於產後恢復。有一種食物,它被公認為秋天坐月「第一補」食物,因其性味平和不上火,可以製作成各種菜餚,深受許多產婦的喜愛,也因此很多產婦受益頗多,它就是山藥。
  • 新媽媽注意,坐月子別再被傳統習俗「坑」了,正確方法送給你
    傳統的坐月子現在怎樣改變?西方女性怎樣在產後恢復身體?其實產假延長更利於新媽媽們規劃產後恢復,傳統坐月子的方法經過改進仍然利於產後調養。傳統坐月子主要講究「三忌」忌風、忌水、忌走動,比如產婦分娩後3天內不可下床走動,月子期間不可洗澡、不可見風等。這些做法在過去醫療水平不高時很有必要。
  • 高溫天坐月子,真要30天不洗頭洗澡?做好6點遠離「夏日月子病」
    這時候,一個科學的"坐月子建議"對產婦來說,很重要。在這炎炎夏日,一邊是老人要求"捂著",不允許洗頭洗澡,一邊是產婦又臭又熱,難以忍受。在這高溫的天氣裡坐月子,真要30天不洗頭洗澡?就這麼捂著?其次,關於洗頭洗澡開心果媽媽是冬天坐月子,忍了一個月沒洗頭,那日子,實在難熬。到了夏天,1個月不洗頭,更是難熬。夏天坐月子,這頭上熱出的汗,都夠洗個頭的了。並且,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產婦可能都要掉了。
  •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同時,被擠壓的內臟也需要恢復到原位。這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現內臟下垂,造成「大肚腩」的困擾。在醫學角度講,產後42天為恢復的最佳時期,也被稱為「黃金期」,所以,科學、有效的恢復內臟器官,對後期身材的恢復也很有必要。產後恢復莫心急,用對方法是關鍵。笑笑是一名剛剛生產的寶媽,面對著剛剛到來的小生命,臉上藏不住的是喜悅。
  • 產後坐月子,公雞和母雞,哪一個對產後恢復和下奶好?不妨了解
    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是比較虛弱和脆弱的,而這個時候是需要一定時間來幫助恢復身體,通常在中國女人生完孩子之後會有一個坐月子的時間來調理身體。而在月子期間飲食也是相當關鍵的,關乎著產後恢復狀態,而且大多數女人在坐月子的時候,往往是由家中老人來幫忙伺候月子,但很多老人卻認為在坐月子期間吃一些滋補的食物才會對身體好,所以往往會給兒媳婦燉雞。在提到燉雞這件事兒的時候,大家也會產生一些分歧,因為有些老人說在產後坐月子的時候吃公雞會好一些,當然也有一些人會說吃母雞會好一些,那麼在坐月子的時候到底是吃公雞好還是吃母雞好呢?
  • 最全「坐月子」攻略,讓你輕鬆度過產褥期!
    對於不少新手媽媽來說 七大姑八大姨立下的一條條規矩 讓「坐月子」堪比坐牢 還沒習慣從孕婦到產婦的角色轉換 瞬間就被「坐月子」的各種要求拍打的七零八落 使原本就焦慮的心情更加煩躁
  • 產後別瞎睡,3種睡姿不可取,影響恢復不說,還可能導致拘奶
    研究發現,產後女性子宮需要4~6周左右才能恢復,也就是為什么女性產後坐月子要坐42天,其實這是為了讓子宮乃至全身器官和組織都得到放鬆。執筆:周瑤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盼望著盼望著,終於十月懷胎期滿,寶媽們卸貨啦!
  • 坐月子可以吃什麼海鮮嗎?坐月子可以吃的海鮮有哪些?
    坐月子飲食禁忌有很多,其中坐月子能否吃海鮮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很多人說產婦坐月子不能吃海鮮,但也有人說只要不是過量吃就沒事,到底產婦坐月子不能吃哪些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