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別瞎睡,3種睡姿不可取,影響恢復不說,還可能導致拘奶

2021-01-10 母嬰參考

研究發現,產後女性子宮需要4~6周左右才能恢復,也就是為什么女性產後坐月子要坐42天,其實這是為了讓子宮乃至全身器官和組織都得到放鬆。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十月懷胎期滿,寶媽們卸貨啦!很多寶媽以為孩子生下之後就能鬆一口氣,其實危險時期還沒完全度過,畢竟在月子期間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地方,一些小細節沒做好,仍然會給新媽媽的身體造成不小傷害和後遺症,比如產後睡姿。

產後睡姿有講究嗎?

實際上,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睡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良睡姿可能會導致子宮位移,更可能會對剖腹產產婦的傷口帶來二次傷害。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孕期到產後,產婦身上變化最大的部位就是子宮,從孕早期的正常大小到孕晚期的膨脹,再到卸貨後的稍稍縮小,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胎兒從孕育到分娩的過程。

研究發現,產後女性子宮需要4~6周左右才能恢復,也就是為什么女性產後坐月子要坐42天,其實這是為了讓子宮乃至全身器官和組織都得到放鬆。月子期間,睡姿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良睡姿千萬要避免。

產後哪些不良睡姿會影響子宮恢復?

1、蜷著睡

蜷縮睡覺的姿勢一直被譽為是最有安全感的姿勢,就像是仍就躺在媽媽的肚子裡一樣,無論男女老少都很喜歡,但對於剛分娩完的產婦是非常危險的。

在剛分娩完時,子宮的反應其實沒那麼快,它被胎兒撐大的空間很難立馬恢復原狀,就像是被吹到膨脹到極限的氣球,放氣的時候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還未恢復到孕前的正常狀態,產婦仍舊需要小心呵護。

在這時如果產婦採取蜷縮睡姿的話,身體的彎曲擠壓會讓子宮附近的組織壓到它,加上此時胎兒離開,體內器官原本給子宮讓出的位置一下還未恢復,因此它有了一定活動空間,時間一長,就容易現後移的情況。

人在睡著後很難控制自己的睡姿,但產婦在產後的初始階段一定要避免蜷縮睡的不良睡姿,如果有想要翻身蜷縮睡的念頭,要立刻阻止自己,等之後再慢慢地調整回來。

2、長時間平躺

平躺睡本身是人最常用的一種睡姿,產婦也會習慣這種,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長時間採取平躺姿勢,但這同樣也可能導致子宮後移。

產後子宮需要經過漫長的恢復期,在這期間都處於鬆弛狀態,加上其本身也具有一定重量,順產產婦總是保持仰臥位的睡姿,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導致子宮後倒,產生產後腰痛,白帶增多,也不利惡露排出。

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手術後麻醉藥作用消失,開始感到疼痛,而平躺姿勢其實對子宮收縮疼痛最敏感,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讓產婦痛不欲生。

3、長時間俯臥

俯臥是和平躺相對的一種睡姿,同樣不適合分娩完子宮尚在產後恢復期的女性採用,原因和上文不建議仰睡一樣,容易導致子宮位移。不僅如此,產婦趴睡時,子宮在重力作用下會往下垂,還會受到床的擠壓,在兩種壓力作用下,子宮恢復會受到阻礙。

俯臥姿勢本身容易壓迫到心臟和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也不建議大家長時間俯臥。尤其要提醒剖腹產產婦,千萬要杜絕長時間俯臥,因為很容易壓到手術傷口或蹭裂傷口。

另外,俯臥姿勢也容易壓迫到產婦的乳房,導致乳汁流動不暢,那些產後哺乳期的媽媽很容易出現拘奶。

月子期間哪種睡姿最安全?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對於產婦來說,最安全合理的睡姿都是側臥,這種睡姿可以減少子宮的「流動性」,防止出現後移甚至是脫垂的情況,也可以預防骨縫開裂。

順產後安全的睡姿

順產產婦一般會出現撕裂或側切情況,因此正確的睡姿是側臥,要避免壓迫有傷口的一側。儘量避免仰臥,剛生產完骨縫仍然處於打開狀態,骨盆比孕前要寬大,側臥可以避免骨縫繼續開裂,讓其更容易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但母乳餵養時要小心,側臥時不要擠壓到乳房。

剖腹產後安全的睡姿

剖腹產後產婦正確的睡姿也是側臥,要讓身體和床成20-30度夾角,背後用被子或毛毯、枕頭墊上,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也可以讓子宮脛內積血流向後穹窿,防止子宮脛內積血滲入到腹腔內。

相關焦點

  • 寶寶的睡姿會影響他的顏值,這3種睡姿越睡越醜,寶媽別忽視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頭部左右兩邊是對稱的,不存在「偏頭」的情況,但是由於不正確的睡姿,導致寶寶變成了偏頭甚至扁頭,嚴重影響寶寶的顏值。導致寶寶偏頭、扁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睡姿不正確,尤其是三個月前的寶寶。因為這個階段寶寶的頭骨比較軟,如果長時間受到擠壓就容易變形。如果三個月內寶媽不重視,等到寶寶頭骨發育定型後再想糾正就難了,這可是影響寶寶一輩子顏值的事!
  • 俯睡、仰睡、側睡,不同睡姿對孩子長個子影響大,你家孩子怎麼睡
    大夫在採訪中短短的發言背後可能是很多個家庭的悲劇,對於孩子來說,睡覺也不是小事。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睡覺的要求是睡著了安靜就好,其實不然,孩子的睡眠狀態和睡姿也很重要。畢竟睡覺的時間這麼長,不良的睡眠習慣積累下來孩子很難不受影響。寶寶各種睡姿有啥不同?
  • 產後恢復中心這幾個項目不靠譜,浪費錢不說,還影響寶媽身體健康
    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不僅很多正規開展了專為產婦制定的產後恢復項目,大街上很多私人的恢復中心也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這些私人「恢復中心」裡往往都包含了多種項目,有一些可能只是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實則不僅沒用反而有害,希望各位產婦能夠學會甄別,別再交智商稅。
  • 易導致新生兒頭骨變形的3種睡姿,不少新手媽媽還不懂,及時糾正
    雖然丈夫很疼愛自己,但是當自己跟婆婆的育兒理念出現分歧時,這道理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說通的。從孩子出生開始,讓葉女士最困擾的一個問題就是:婆婆偏要給孩子睡個扁頭型出來。葉女士覺得扁頭型不飽滿,非常不好看,還拿出了劉詩詩、劉亦菲的側身照,對比頭型給婆婆看,婆婆卻堅持認為扁頭型好看。
  • 娃的睡姿不當會影響耳朵發育,導致「招風耳」?3個問題一次說清
    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的招風耳可能睡姿不當壓耳朵導致的,於是很多寶媽便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讓孩子壓著耳朵睡覺,覺得這樣可以讓娃把耳朵「睡回來」。這聽起來似乎很牽強,通過調整睡姿就能恢復「招風耳」變回正常?這可能嗎?睡覺壓到耳朵,會導致招風耳嗎?
  • 寶寶睡姿有講究,這6種睡眠方式影響發育,牢記4點解鎖正確睡姿
    六種錯誤睡姿影響寶寶生長發育1.奶睡危害程度:★★★大多數寶寶都會有夜起的習慣,這時候寶媽就要哄睡,其中一種方式就給寶寶餵奶或者讓寶寶含住奶嘴,這會增加寶寶的安全感,有助眠效果。然而時間一長,寶寶就會養成睡覺奶瓶不離嘴的習慣,只要嘴裡不含著東西,他們就睡不著胡鬧。
  • papi醬產後曬全家照,寶寶側身睡萌態引關注,新生兒的睡姿如何選
    近日,還在月子中的papi醬在產後首次曬出照片,一家三口甜蜜合照。雖然小寶寶的面容被遮擋,但是側身睡的萌態,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看到papi醬寶寶側身睡的樣子,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同病房一位寶寶奶奶關於睡姿的執著。
  • 嬰兒睡姿常見睡姿:仰臥、俯臥、側臥各有利弊,怎麼睡更健康?
    但嬰兒保持長時間的仰臥睡姿,會有三點缺點:① 容易出現呼吸不暢仰臥的睡姿會使寶寶的舌根後墜,導致呼吸時氣流增大,呼吸阻力增大,可能還會出現類似於「打呼嚕」的聲音,長時間保持仰臥容易出現呼吸不暢的問題。② 導致嬰兒出現嘔吐由於嬰兒時期腸胃功能不健全,胃上口的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全,可以把胃部堪稱一個口袋,這個部位就類似於抽繩。
  • 這3種哄睡方式,不僅影響寶寶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大腦發育不利
    但有些哄睡方式卻並不確當,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可能不利於大腦發育。哄寶寶睡覺時的注意事項 不能太早墊枕頭有些家長在寶寶還沒出生的時候,就買了一大堆日用品,什麼U型枕、兒童枕,備得十分齊全,就希望寶寶將來能夠擁有一個好看的頭型,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並不適合墊枕頭。
  • 從最常見的3種睡姿中,找出了使你腰酸背痛的「間諜」,別被影響
    有人說是因為睡眠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有著睡眠時間不足等於慢性自殺的說法,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機體長時間受到睡眠不足的影響,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二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在滿足睡眠時間的前提下,接下來就要從幾種常見的睡姿找原因。尤其是側臥、仰臥、俯臥種睡姿裡,就有使你腰酸背痛的「間諜」,知道後就別再被影響了。
  • 摟寶寶睡覺時,媽媽常用的這4種方式不可取,容易影響他的健康
    小寶寶的抵抗能力差,冬天本來就很容易著涼感冒,如果晚上再蓋不好被子,生病的機率會更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很多媽媽在陪寶寶睡覺時可是下足了功夫,不過,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著想,就算冬天再冷,媽媽最好也別採取以下4種方式幫寶寶取暖。
  • 新生兒睡姿採取什麼方式好?仰睡、側睡、趴睡到底哪個才合適
    但是,新生兒的頭顱骨縫還未完全閉合,如果始終或經常向一個方向睡,這樣不是很合適。適當的睡姿,是寶寶良好睡眠的保障!尤其是新生兒還不會翻身,孩子的睡姿完全掌握在我們大人手上,有些家長會以安全舒適為考慮,會讓寶寶仰睡;亦有些媽媽會為了寶寶頭形漂亮,選擇讓寶寶趴著睡。那麼仰睡、側睡和趴著睡這幾種睡姿有何優缺點?要注意什麼呢?
  • 老婆產後脾氣古怪,其中原因,如果老婆不說,老公可能永遠也不懂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老婆生完孩子後,感覺跟變了一個人,產後脾氣古怪,其中原因,如果老婆不說,老公可能永遠也不懂 生孩子後,老婆脾氣越來越古怪了,動不動就發脾氣,真是讓人受不了。感覺自從有了孩子後,夫妻感情就淡了。你們是否也是如此呢?
  • 仰睡、側睡、趴睡,哪種睡姿更適合寶寶?這種睡姿更有利於健康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一晚上就可以換上好幾個姿勢,一會兒3仰著睡,一會兒又側著睡,有時候還四肢胡亂放,看到孩子睡覺時的模樣,媽媽們就在想"這是誰家的寶貝天使啊,這麼可愛"。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不一樣的睡姿關係著寶寶的身體健康,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寶寶的幾種睡姿。1歲之前的寶寶睡姿大放送1.
  • 錯誤睡姿≈隱形殺手?趴睡不好還能怎麼睡?
    看吧,寶寶睡覺絕對是出了名的不老實,各種造型,五花八門。 但是,錯誤睡姿,堪比隱形殺手,還記得3個月大嬰兒趴睡死亡事件嗎?現在想起都覺得後怕。
  • 寶寶有一種不當睡姿,不光易致頭骨發育變形,還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並不會導致出現頭骨發育變形這麼嚴重的後果,長時間使用同一錯誤睡姿才是罪魁禍首。但是,扁頭型已不符合現代審美,如果媽媽不想要孩子擁有這種頭型,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仰臥睡。3、長時間側臥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嬰兒時期的寶寶如果長時間一邊側臥,易影響頭骨發育,且頭骨一旦鈣化定型,後續糾正非常麻煩。
  • 一種愛產後哺乳:幸福媽咪的哺奶秘密
    但是作為寶媽,剛剛經歷生產的疼痛,身體還沒有恢復,十分虛弱,本以為等孩子出來以後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卻不得不面臨做為母親的另一個大考驗——哺乳。讓寶寶喝上珍貴和充足的母乳,可以說是每個媽媽殷切的希望。但是期間如果不注意護理調養,很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有的寶媽會有生理性漲奶的情況,說它是產後哺乳的第一道坎,一點都不為過,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憋成乳腺炎。
  • 新生兒前三個月怎麼睡 新生兒前三個月怎麼睡姿
    新生兒前三個月怎麼睡對於懷孕的媽媽來說,前三個月是非常辛苦的。不僅自己辛苦,這個時候的胎兒還不穩定,也很容易流掉。有的孕婦睡姿不正確,不僅自己睡不好而且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那麼,懷孕前三個月怎麼睡好?對孕婦來說,什麼是正確的睡姿呢?
  • 冬天趕上坐月子,3個「陋習」別再犯,助力產後恢復不留月子病
    保暖工作要做到位,3個「部位」別受涼  ◆ 腿部、關節處  很多寶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到了冬天腿部變得脹痛,而且關節處也是有疼痛感,這往往是坐月子期間保暖不到位而留下的月子病。    在做到3處部位不受涼的基礎上,還有3個陋習也是要儘量規避的,這樣對於產後恢復也更加有利,不易留下月子病。
  • 這3種睡姿,容易導致新生兒頭骨變形,很多新手媽媽還在做
    這個時候寶媽正在坐月子,寶寶睡著了也能為寶媽身體的康復空下一點時間,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並不是寶寶睡著了,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自己去休息,可能在一個疏忽中,就會給寶寶造成一些影響。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新生兒頭骨嚴重變形,大部原因就是因為他睡覺時,有這三種睡姿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