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產後女性子宮需要4~6周左右才能恢復,也就是為什么女性產後坐月子要坐42天,其實這是為了讓子宮乃至全身器官和組織都得到放鬆。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十月懷胎期滿,寶媽們卸貨啦!很多寶媽以為孩子生下之後就能鬆一口氣,其實危險時期還沒完全度過,畢竟在月子期間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地方,一些小細節沒做好,仍然會給新媽媽的身體造成不小傷害和後遺症,比如產後睡姿。
產後睡姿有講究嗎?
實際上,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睡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良睡姿可能會導致子宮位移,更可能會對剖腹產產婦的傷口帶來二次傷害。
孕期到產後,產婦身上變化最大的部位就是子宮,從孕早期的正常大小到孕晚期的膨脹,再到卸貨後的稍稍縮小,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胎兒從孕育到分娩的過程。
研究發現,產後女性子宮需要4~6周左右才能恢復,也就是為什么女性產後坐月子要坐42天,其實這是為了讓子宮乃至全身器官和組織都得到放鬆。月子期間,睡姿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良睡姿千萬要避免。
產後哪些不良睡姿會影響子宮恢復?
1、蜷著睡
蜷縮睡覺的姿勢一直被譽為是最有安全感的姿勢,就像是仍就躺在媽媽的肚子裡一樣,無論男女老少都很喜歡,但對於剛分娩完的產婦是非常危險的。
在剛分娩完時,子宮的反應其實沒那麼快,它被胎兒撐大的空間很難立馬恢復原狀,就像是被吹到膨脹到極限的氣球,放氣的時候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還未恢復到孕前的正常狀態,產婦仍舊需要小心呵護。
在這時如果產婦採取蜷縮睡姿的話,身體的彎曲擠壓會讓子宮附近的組織壓到它,加上此時胎兒離開,體內器官原本給子宮讓出的位置一下還未恢復,因此它有了一定活動空間,時間一長,就容易現後移的情況。
人在睡著後很難控制自己的睡姿,但產婦在產後的初始階段一定要避免蜷縮睡的不良睡姿,如果有想要翻身蜷縮睡的念頭,要立刻阻止自己,等之後再慢慢地調整回來。
2、長時間平躺
平躺睡本身是人最常用的一種睡姿,產婦也會習慣這種,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長時間採取平躺姿勢,但這同樣也可能導致子宮後移。
產後子宮需要經過漫長的恢復期,在這期間都處於鬆弛狀態,加上其本身也具有一定重量,順產產婦總是保持仰臥位的睡姿,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導致子宮後倒,產生產後腰痛,白帶增多,也不利惡露排出。
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手術後麻醉藥作用消失,開始感到疼痛,而平躺姿勢其實對子宮收縮疼痛最敏感,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讓產婦痛不欲生。
3、長時間俯臥
俯臥是和平躺相對的一種睡姿,同樣不適合分娩完子宮尚在產後恢復期的女性採用,原因和上文不建議仰睡一樣,容易導致子宮位移。不僅如此,產婦趴睡時,子宮在重力作用下會往下垂,還會受到床的擠壓,在兩種壓力作用下,子宮恢復會受到阻礙。
俯臥姿勢本身容易壓迫到心臟和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也不建議大家長時間俯臥。尤其要提醒剖腹產產婦,千萬要杜絕長時間俯臥,因為很容易壓到手術傷口或蹭裂傷口。
另外,俯臥姿勢也容易壓迫到產婦的乳房,導致乳汁流動不暢,那些產後哺乳期的媽媽很容易出現拘奶。
月子期間哪種睡姿最安全?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對於產婦來說,最安全合理的睡姿都是側臥,這種睡姿可以減少子宮的「流動性」,防止出現後移甚至是脫垂的情況,也可以預防骨縫開裂。
順產後安全的睡姿
順產產婦一般會出現撕裂或側切情況,因此正確的睡姿是側臥,要避免壓迫有傷口的一側。儘量避免仰臥,剛生產完骨縫仍然處於打開狀態,骨盆比孕前要寬大,側臥可以避免骨縫繼續開裂,讓其更容易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但母乳餵養時要小心,側臥時不要擠壓到乳房。
剖腹產後安全的睡姿
剖腹產後產婦正確的睡姿也是側臥,要讓身體和床成20-30度夾角,背後用被子或毛毯、枕頭墊上,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也可以讓子宮脛內積血流向後穹窿,防止子宮脛內積血滲入到腹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