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店成「定時炸彈」,線上線下雙維拓展或成直營便利店勝負手

2021-01-08 藍鯨財經

藍鯨TMT 平湖

剛從疫情之中緩過勁來的餐飲行業,近日卻因加盟經營模式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7月16日,央視315曝光了全球大型連鎖餐飲漢堡王一店鋪偷工減料、隨意更改食品保質期。漢堡王對此連夜回應稱「報導中提及的江西南昌餐廳隸屬於同一家加盟商」,對食品過期問題致歉,並已成立工作組並對曝光餐廳進行停業整頓調查。無獨有偶,知名火鍋連鎖品牌小龍坎同樣被爆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而出問題的也是加盟店。

實際上,另一個涉及食品安全但卻容易被忽略的連鎖經營領域——便利店,同樣被頻繁曝出加盟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本該是品牌方、經營者及消費者多方共贏的模式,如今卻成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災區。這背後是品牌總部的管控不力,還是加盟店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對零售店而言,如何在正向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急劇增長的加盟店,成了食品安全重災區

20世紀80年代,隨著肯德基、麥當勞進入中國,餐飲加盟模式開始在中國落地開花。由於加盟門檻低,啟動資金相對較少等諸多因素,在隨後的20-30年間,加盟店蓬勃興起,時至今日,加盟店已經成為中國餐飲業重要的發展模式。

美團點評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數據顯示,全國門店數量最多的20個品牌中,90%以上的連鎖方式包括加盟。然而在加盟店急劇增長的同時,加盟店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在頻頻出現,逐漸成了食品安全問題的重災區。

從太平洋咖啡、絕味鴨脖、楊國福麻辣燙到如今的小龍坎、漢堡王等,近年來連鎖品牌加盟店屢屢被爆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加盟店似乎已經成為連鎖品牌商的「定時炸彈」。

事實上,除了連鎖餐飲之外,另一個涉及食品安全但卻容易被忽略的連鎖經營領域——便利店,同樣被頻繁曝出加盟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此前,著名日資便利店7-11加盟店被《法制晚報》曝出存在食品安全及衛生等問題。報導稱,在7-11店內,原本用來清洗餐具和果蔬的衝洗池,被廚師違規用來洗頭洗衣服,同時存在工作人員不戴護具剪西紅柿、將掉落的豆腐撿起來直接使用等問題。

除此之外,全家便利店同樣存在諸多食品安全問題。去年年初,藍莓評測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稱,在其一個月的評測中,發現全家便利店在上海、北京、杭州等10座城市的21家門店均有出售過期食品的現象。當時,全家便利店曾回應稱,全家嚴格管控食品安全,絕不允許門店販售過期食品。

以全家、7-11為代表的便利店企業在加盟體系的管理和商品的食安管控中相對嚴格,但仍會存在加盟商的管理問題,而國內採用加盟形式的便利店問題或許將會更甚。

本該為品牌連鎖店「開疆拓土」、擴大品牌知名度的加盟店,如今卻因野蠻生長而反噬品牌商,屢屢將品牌商推至風口浪尖。

「水土不服」的加盟商模式

餐飲加盟的發展最初從美國起步,到了20世紀70年代,日本餐飲業全面學習美國,加盟模式開始在日本快速發展。

其中,7-11便依託加盟模式快速在日本崛起。彼時,7-11提出了「市場需求代理搜索」,「需求決定供給」,「創造供給和需求」的指導思想,將加盟店模式有效的推廣出去,同時通過全方位的扶持等方法,將日本的小酒店、餐飲店、食品店變為加盟商,有效開拓了市場。

而加盟商模式進入中國後,似乎正在脫離原本的軌道。數據顯示,2012年,7-11在中國開放委託加盟,次年其加盟店的數量便超過直營店。截至2019年5月,7-11在中國的門店從原來的180家擴充到了8415家,其中大部分為加盟店。

為了快速擴張,各大便利連鎖店也紛紛開放加盟模式。畢馬威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便利店的門店數量達到12.2萬家,而2016年僅9.4萬家,其中連鎖品牌中加盟店的佔比從2016的41%上漲至46%。

但連鎖便利店快速擴張的同時也讓加盟店模式的弊端愈發明顯。一方面,加盟商用的是總部品牌,其維護品牌的意願不強;如果加盟商本身抱著快速回本、賺錢的心態,在食品質量、服務標準、人才素質等方面就會降低要求,最終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已經屢次發生在加盟的便利店之中,尤其在鮮食及熱食方面。對於加盟店來說,如果不賣鮮食、熱食,單店營收就做不高,但賣了,加盟商為了節省成本,可能就會繼續出售過期的產品,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而這樣的事件最終往往還是品牌商買單,長此以往,將會嚴重影響品牌名譽。

另一方面則是日常管控以及培訓問題。由於加盟店眾多,品牌商無法提供持續的專業培訓以及日常的流程監控,導致各個加盟店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現場管理混亂,進一步對品牌形象造成衝擊。

更為重要的是,各加盟店容易各自為陣,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不便於統一管理、統一運營。

如果想要確保加盟店的食品安全,那需要讓加盟店的服務和產品品質與自營店一致,而這勢必需要品牌商加大常態化管理成本的投入,從源頭的資質審核、細緻的日常管理到統一專業的培訓,而這則與開自營店無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從一開始就不認同加盟的模式,在中國很難走得通,涉及到本土從業者的理念、習慣和思維等。加盟模式背後暴雷的概率會相對較大,這也是商業模式裡較容易出問題的一塊。「

線上+線下雙線拓展,直營或是更好的選擇

在行業發展初期,開放加盟的確可以快速開拓市場,但如今連鎖便利店已經過了粗放式發展階段。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考驗連鎖便利店的已經不僅僅是數量,而是精細化的運營以及貼心的服務,而食品安全又是其中的重重之中。

相比於加盟,直營模式或許更適合當下的連鎖便利店們深耕市場,提高品牌美譽度。一方面,直營可以讓總公司統一調動資金和經營戰略,統一開發和運用整體性事業。同時在人才培養使用、新技術產品開發推廣等方面,也都易於發揮整體優勢。

另一方面,在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之下,品牌商總部通過前端、中端以及後端的改造,可以讓直營店更具競爭力。

具體而言,在前端,品牌商通過線上引流和線下數位化改造,完成數據化採集和積累。在此基礎之上,基於大數據分析滿足周圍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實現千店千面,在門店運營各個環節融合數位化技術,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總成本。

在後端,打造出以需求為驅動的數位化供應鏈,通過數據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及配送效率,實現「對的時間、對的門店、對的產品」。

除了數位化轉型之外,開拓線上業務,也為直營店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疫情之下,線上零售業發展迅猛,同時進一步培養了用戶網上購買生活日用品的習慣,而兼具超市+餐飲屬性的便利店,也正在成為用戶線上購買日常必需品的新選擇。

目前,連鎖便利店們也在積極擁抱新變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有85.2%的便利店計劃開展線上訂單業務,67.4%的門店計劃嘗試開展送貨到家業務,有88.6%的門店計劃為店內開展線上引流業務。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線上業務將成為連鎖便利店們爭奪的新戰場,相比加盟店,擁有著企業傾力支持的直營店將更具競爭力。

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發展模式,未來,通過線下門店數位化轉型加上線上業務開拓,直營便利店將更有望跑出「便利店+」模式的差異化新業態,從而更好的佔據市場。

相關焦點

  • 便利蜂只做直營不加盟: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命脈
    來源:中國經營報只做直營不加盟 加碼鮮食業務資金成便利蜂命脈 攜7-11基因激進擴張本報記者/魏婕/蔣政/北京報導5月21日,便利蜂通過媒體再次發出了「全部直營,沒有加盟店」的聲音。直營擴張 資金成命脈與其他便利店品牌相比,便利蜂模式不同的一點是門店均為直營。
  • 來伊份門店數達3000家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思路
    傳統直營之外,加盟業務無疑最受市場期待。在2019年財報中,來伊份提出新打法,即全力打造百萬級及千萬級經銷商,後續在2019年12月的加盟商年度會議上,來伊份董事長施永雷也明確表示要提速加盟店布局,共同開拓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加盟業務隨即進入發展快車道。
  • 「雙11」來了,線上線下哪裡更划算?質量一樣嗎?
    今天零點開始,一年一度的線上"雙 11 "購物狂歡來襲,活動價格——定金立減——店鋪活動——平臺活動,七七八八的優惠加起來比平日裡便宜了不少。線下也不甘示弱,都提前打出了"不用熬夜"、"直接打折"、 "保價『雙 11 』"等誘人口號,直接針對線上活動。線上線下到底誰划算?線上商品是與線下同款還是電商專供,到底有沒有差別?
  • 回望十三五:朝陽生活服務業全覆蓋,「線上+線下」增便利
    對於上班族而言,樓下的便利店便成為快捷採買的最優選項。近年來,便利店多方轉型提升,具有了除了買菜、日用品以外的新功能。 2020年以來,朝陽區積極引導便民商業網點入駐小關、奧運村、高碑店、南磨房等街鄉,網點類型包括蔬菜零售、早餐、便利店、美容美髮店等,目前已累計新建提升便民商業網點116處,居民們在家門口盡享便利。
  • 來伊份副總裁張琴:提速線下布局,未來加盟店和直營店比例將達到3:1
    12月25日,隨著4家LYFEN Mall店同時落地,以線下起家的休閒零食巨頭來伊份在江蘇市場門店正式突破1000家。「2020年最後一旬,也就是12月21日到12月31日,來伊份將在全國範圍陸續開業100家門店。截至當前,來伊份門店數量即將突破3000家。」
  • 三隻松鼠:「一地雞毛」的線下店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三隻松鼠在九大線上渠道保持著第一。但無論數據有多好看,線上平臺的高服務費、低利潤、增收不增利才是三隻松鼠的現實。更糟糕的是,它有關線下的策略似乎並不奏效。01線下店,難掙錢「線下直營店基本都是虧損的」 ,一位三隻松鼠內部員工向快消君透露。
  • 雙11,沒有便宜iPhone12了?只是線上沒有,線下多的是
    這一兩年,很多關注iPhone的朋友,想買的朋友都會選擇在雙11的時候下手,因為雙11會有便宜蘋果買,很多的電商平臺都會進行優惠促銷,甚至百億補貼什麼的。所以我們發現今年電商平臺基本上已經沒有便宜蘋果賣了,大家不僅沒有折扣,甚至經常連貨都沒有,所以大家有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今年的雙11,沒有便宜的iPhone12賣了。但真的沒有便宜iPhone12賣了?事實上只是大家的假象而已,沒有便宜iPhone12隻是在線上沒有而已,線下多的是。
  • 2020便利店景氣指數三年來最低,八成企業開拓線上、引入鮮食
    7月15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下簡稱CCFA)發布《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便利店行業景氣指數為62.87,低於2019的67.08、2018年的63.8。該指數或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為近三年來最低。
  • 國美零售主打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圈戰略
    緊接著,國美明確了「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圈戰略。事實上,這一戰略方向是必然的選擇。數位化時代,做零售的不可能繞開線上,難度再大,線上也是必由之路。至於線下,國美更不可能偏廢,甚至到了某些時間節點,也許線下會成為決定成敗的勝負手。
  • 線上線下雙驅動,元祖新年破局發展
    元祖選擇圍繞用戶體驗,利用線上線下雙驅動的模式,完善品牌營銷生態,沉澱品牌價值。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唯有構建好品牌壁壘,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新浪潮中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然而,許多傳統品牌往往只將電商當做一個線上的營銷渠道,並沒有理解數位化升級的本質。實際上,電商是品牌直達消費需求的核心通道,能夠充分黏合用戶與消費的供需兩端,其內涵處於不斷豐富和拓展的過程中。元祖意識到,發力線上渠道,不是說把產品放到線上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圍繞用戶體驗,沉澱用戶數字資產,持續完善線上的品牌生態鏈。
  • 水星家紡(603365):「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及直營渠道建設」延期
    水星家紡(603365.SH)公布,公司於2021年01月11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及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部分募投項目延期的議案》,根據公司募投項目「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及直營渠道建設
  • 線上銷售成時尚 線下看車顧客增 車市回暖跡象明顯,4S店客流增多...
    信息時報記者 曾祥萍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曾祥萍) 疫情的陰霾之下,汽車行業線下銷售渠道接近停擺,線上渠道成了汽車銷售轉型的必經之路,數據顯示經銷商的線上直播開播佔比從春節前1%提升到49%。不少急需購車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直播對車輛有了全面了解,最近到店看車的消費者也大多是直奔主題。
  • 種類價格政策落後線上 三隻松鼠線下渠道「瘸腿」
    這些三隻松鼠小店店主吐槽的原因是,三隻松鼠線下產品品種較少,且相同產品的線下價格高於線上。業內人士認為,線上創業7年的三隻松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電商企業平臺,線下開設體驗店,能夠增加消費者與三隻松鼠的互動。但在大力推廣開設線下店的關鍵期,如何處理好線上和線下的關係至關重要。從目前看,儘快實現線上線下同價,並且推出差異化的產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雲購物」成效初現 線上線下融合或成未來趨勢
    面對困境,購物中心紛紛主動出擊,利用線上服務能力提高營業額,協助商戶轉型。記者了解到,不少購物中心、百貨商場推出線上購物、建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方式,讓顧客實現了「雲」逛街,而商家員工在復工後也紛紛「轉型升級」,成為網紅主播。 直播帶貨效果初現 成商場銷售新增長點 「春暖花會開,復工妝畫起來!
  • 斑馬客:通過二維碼打通線上線下
    斑馬客:通過二維碼打通線上線下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線上和線下的互動更加頻繁,所謂020模式(offline和online之間互動),這種模式將在移動網際網路、社會化媒體等領域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現,今天所介紹的網站
  • 波奇網上市 | 從線上到線下,反潮流包抄
    招股書顯示,當前波奇寵物9成以上收入主要源於產品銷售,但目前,波奇寵物的線下服務領域,也逐漸在發展,如:網絡、社交、內容等領域。有人士認為,波奇寵物歸根結底是家「寵物電商」。不過,財經專家劉曠稱,「波奇更像是寵物行業的PetSmart+Chewy+ Bilibili,是一家寵物平臺,有著豐富生態。」
  • 依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策略,茅友公社將引領新零售下一步潮流
    2009年,茅友公社在北京茅臺文化研究會的支持下成立,是專注於老酒鑑藏交易的新零售平臺,也是茅臺老酒圈裡最為知名的老酒鑑藏交易平臺之一,從2016年起,茅友公社就開始積極布局線上渠道,為新零售布局做準備。在通過不斷積累鑑藏能力的過程中,近幾年,茅友公社開始不斷拓展新零售布局,不論是利用技術對平臺的數位化搭建,還是線上線下的整合能力,都是值得行業內其他企業機構參考的。
  • 銀盛E店:快速搭建線上商城,靈活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線下各行各業的實體店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中小微企業受到的影響尤甚,許多依靠周邊生意發展的小商戶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廣大中小微企業、商戶亟需加快線上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作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領先企業,銀盛支付從客戶實際需求出發,重磅推出「銀盛E店」,助力商家搭建小程序線上商城,快速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實現數位化轉型,拓展成長空間。
  • 大數據結合線上線下,都市麗人打造完美購物體驗
    服裝行業不得不變:2011年開始,服裝網購實現高速增長,至2016年網購滲透率達到36.70%,但庫存失衡、利潤低迷、客戶流失、銷售瓶頸等痛點仍存在,很多擁有線下門店的傳統品牌面臨著轉型痛苦。   在內衣這一細分的服裝市場,由於產品複雜、功能性強,內衣品牌對消費者洞察的要求更高,新零售的核心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充分利用大數據,結合線上線下,整合庫存,形成全品類智能倉儲,為消費者打造完美的購物體驗。   零售場景變革:線上、線下相融為一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說,體驗和服務是零售業的本質。
  • 加速線下零售布局 小懶飲料強勢入駐便利蜂
    繼11月17日入駐羅森便利店僅一個月,小懶飲料「再下一城」,於12月21日強勢入駐以科技、智能著稱的便利蜂便利店,並聯合北京建外soho、銀河soho、望京soho三家直營店進行包店品牌形象宣傳活動,與小懶線上推廣一同,開啟小懶飲料年終「霸屏」宣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