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我們早上點名,學員們站得筆直,10個人報數完畢。我一看,10個學員邊上,這隻名叫『鬍子』的大狗兩條前腿抬起,像學員們立正一樣。」
兩位戒毒學員在照顧動物(右邊一隻狗為阿富汗獵犬)
「還多了一個是不是哦!我忍俊不禁。學員們轉頭一看,全部都哈哈大笑起來。」 說話的是貴陽市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管教二大隊大隊長張健,他在給都市新聞記者講述二大隊戒毒學員們與寵物之間發生的趣事。目前,二大隊有貓狗等各類動物47隻。 近年來,貴陽第一強戒所二大隊通過讓學員參與飼養小動物,喚起學員的愛心和善心。讓他們解除戒心和對立情緒,用心投入到戒除毒癮、鍛鍊身體和學習技能中,最終以陽光的心態回歸社會。 戒毒學員置身「動物園」 經過安檢區,從厚重的大門旁進入,就到了貴陽市第一強戒所封閉的收治區。 在一處假山的下面,用鐵絲網圍了較高的一個圍欄,放眼望去,裡面幾隻孔雀正在悠閒地散步。 隨同記者進入的強戒所負責宣傳的孟警官告訴記者,這裡共有6隻孔雀,還有多隻鴿子。禽鳥為強戒所帶來了生氣和活力。特別是春天,雄孔雀發情的時候最熱鬧,只要有人從這個區域旁經過,它們就開屏,叫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常。 這裡也是二大隊養小動物的區域之一,以後禽鳥還會越來越多。 走進二大隊所在的一棟4層樓的大樓,在一樓幾個單元之間,有兩處各為400平米左右的平壩,是專門的養狗區。
戒毒學員在照顧小狗
隨行管教民警打開進入一處平壩的門,十來只小狗圍了上來,有幾隻還非常溫馴的對大家搖著尾巴,上來舔隨行戒毒學員的手和腿。記者發現,這裡已經安置了十來個顏色豔麗的狗籠,木質結構的狗籠看起來確實很氣派。張健告訴記者,下一步將要對狗狗進行分圈,哪幾隻狗住哪一個狗籠。他說,樓頂還有狗籠,養狼狗之類的大型狗。 不一會,來了幾隻小貓,戒毒學員們摸它的頭,把它們抱起來,看起來小貓和他們很熟,相處得非常融洽。 隨後,一位戒毒學員牽來一隻貴族犬——阿富汗獵犬。阿富汗獵犬是歐洲公認的貴族犬,而且被稱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犬種。一位戒毒學員先是帶著它走了幾十米,其步行姿勢確實非常高雅,孟警官說,特別像馬術裡面的盛裝舞步,確實很形象! 隨後這位戒毒學員帶著這隻獵犬跑了幾圈,果然是行動如飛,像奔馬一樣。 多出一個「學員」 張健給記者講了一個發生在狗狗和學員們之間的趣事。 一次,他們在組織一個寢室的學員時,10個學員站得筆直,等待幹警們點名和講解一些事項。到了報數環節,「一,二,三……」 等數完10個,他轉頭一看,這隻名叫「鬍子」的大狗站在最後一個學員邊上,也在立正「站立」——把兩隻前腿舉起來,似乎在等待他的點名! 太可愛了,他忍俊不禁地說:「還多了一個是不是哦!」其他戒毒學員趕緊轉頭去看,馬上哈哈大笑起來。 張健說,「鬍子」很乖,這個寢室的學員們都很喜歡它,給它餵食,為它洗澡和刷毛,帶著它奔跑等,「鬍子」和他們混得很熟。估計經常看他們集合立正等待報數和點名,時間久了,它也慢慢就學會了。 除了這個事,學員們還提到,他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一些小貓「翻山越嶺」的來到他們寢室裡找他們。本來,餵養小貓的區域是和學員們住的寢室分開的,但這可難不到會爬牆翻柵欄的小貓們。 另外一個更讓人驚奇的事,前一段時間,不知從哪裡跑來一隻小貓頭鷹,可能是眷戀這裡的環境,來了就不想離開。 學員們就試著拿東西餵它,它就慢慢享用了。後來,貓頭鷹就和學員們混熟了,成了好朋友。學員們還抱出這個小貓頭鷹給記者展示,小傢伙雖然是夜行者,大白天不愛動,但確實看起來兩眼炯炯有神,顯得非常彪悍,應該是一個抓老鼠的好手。 張健說,在這裡,上演了人與動物之間很多的精彩故事,也極大地豐富了學員和幹警們的生活和工作。 管教大隊長是愛狗人士 實際上,一走進二大隊,記者感覺這裡的氣氛相當寬鬆,不少的戒毒學員走來走去的。 今年51歲的張健告訴記者,他所負責的二大隊一直就是這樣的。他們一家都是愛狗人士,二大隊飼養的幾隻狗,都是他提供的。 他說,實際這裡的狗,來源有幾種:一是流浪狗,佔比也是最高的,因為大家利用這裡的場地,為無家可歸的流浪狗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此外有包括張健在內的幹警或其家屬提供的。 張健說,實際上第一強戒所已經有10多年的養狗歷史,只不過之前在花溪的老地方時,環境狹窄,只能養一兩隻。但即便這樣,也為戒毒學員和幹警們帶來了不小的樂趣。自從2017年搬到烏當三江後,這裡的場地寬敞多了,而且遠離市區、周邊綠化各方麵條件也很好,所以才萌發了養更多狗的念頭。 開始只是嘗試,沒想到環境確實適合,而且深得學員們的喜愛。養狗主要是幹警們的事,但戒毒學員們在休息時,可以申請來餵養,和狗狗們一起玩耍,給他們洗澡等等。更讓幹警驚喜的是,一些性格孤僻的學員自從戒毒所養了動物後,性格發生改變,通過養動物,愛心和善心被激發出來,變成了愛與人溝通,熱愛勞動和運動,愛學習的先進學員。這為他們走出戒毒所,儘快融入社會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而且,通過餵養狗、貓、孔雀和鴿子等,解除了一些「問題學員」的思想壓力,也解除了幹警們的緊張思想。整個二大隊的學員和幹警之間的氣氛變得非常融洽。 記者還了解到,一些學員在這裡戒毒,和狗狗結下了感情,離開時非常的捨不得,希望收養自己在這裡餵養的狗狗。
來了就不走的小貓頭鷹
「小米渣」讓他內心敞亮 今年22歲的小海,是去年初進入二大隊的一名戒毒學員。 小海告訴記者,年幼時父母就離異了,由母親拉扯長大。自小成績就不好,自己也不自覺,常常和小夥伴們逃學玩耍。好不容易讀完初一,就輟學了,這麼多年來工作也不順利。後來,受到朋友的引誘沾染上了毒品,去年初被送來強制戒毒。 剛進來時,高牆、鐵門、圍欄和失去自由……讓他一下子崩潰了。悔恨憤怒恐懼排斥不斷湧上心頭,他像一頭受傷的小獸關上自己的心門。他拒絕親友的探視,拒絕同寢室病友的關心,拒絕管教民警的談心教育。 有一天,張健抱來一隻小狗對他說:「以後這隻『小米渣』就交給你了。」隨後張健立馬轉身離開,沒有給小海拒絕的機會。 自從有了「小米渣」後,小海每天都給小米渣餵食、洗澡、陪它玩耍,小狗生病時他尤其擔心,找管教民警要藥,給「小米渣」服下,並隨時掛念著「小米渣」,直到「小米渣」恢復健康。 餵養「小米渣」的過程,漸漸打開了這個誤入歧途孤僻青年的心扉,他的愛心和善心被激發出來,目光裡開始散發溫暖,臉上洋溢出久違的笑容。他變得活躍起來,和病友們交流各種問題,尤其包括養狗的經驗和樂趣。 他還愛上了體育運動,經常堅持鍛鍊身體。此外,也愛學習了,自己認真的學習一些技能。張健說:簡直像換了一個人! 下一步,張健他們還希望聯繫上相關動物醫院的專家來戒毒所裡為他們上課,科學的傳授他們一些飼養小動物和為小動物治病的知識。讓喜愛餵養小動物的一些學員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技能,回歸社會後也可以成為謀生的手段。 通過飼養小動物作為貴陽市第一強戒所管教二大隊創新的人性化管理模式,目的是用溫情照亮戒毒學員灰暗的內心世界,讓他們以陽光的心態回歸社會,帶著人性關愛的美好迎接未來。 都市新聞記者 王劍
編輯 李劼 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