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晚報君的心情是
牛牪犇
或許你不會念這幾個字
但是這不重要
你只要知道很牛的意思就是了
到底什麼事情
讓晚報君這麼興奮呢?
近日,英國牛津、劍橋大學發榜
蘇州9名學生榜上有名
(截止到2020年1月16日對外公布的數據)
其中1人被劍橋大學無條件直接錄取
不需再參加其他考試
另外8人拿到了
這兩所世界名校的預錄取通知書
(牛津2封、劍橋6封)
牛不牛?
想不想聽聽他們是如何衝擊「牛劍」的?
晚報君這就跟大家分享
胡貴林
早點養成做學術的習慣也很重要
江蘇省蘇州中學高三(15)班胡貴林,是目前唯一一位已確定是被劍橋大學無條件直接錄取的學生,他被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工程專業錄取,不需再參加其他考試。
其實在去年12月
胡貴林已經收穫了
美國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他的託福成績是116分
在AP考試中
選擇了10門跨度很大的學科
並取得9個五分1個四分的好成績
我的原本的目標是衝著美國名校努力,但是非常崇拜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學術氛圍,因為它是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
實際上,三一學院也是申請者們公認的劍橋大學申請難度最大的學院。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胡貴林在去年10月30日參加了劍橋大學錄取初試,並大膽選擇於去年12月赴英國劍橋參加面試。
在英國面試時胡貴林同學拍攝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花園
在胡貴林看來,早點養成做學術的習慣也很重要。他熱愛航空,在高二的時候加入了一個北京的航空社團,他與同伴一起撰寫關於航空市場分析、歷史和測評的文章。
婁軼喆
早點明確自己的興趣非常關鍵
江蘇省蘇州中學高三(15)班婁軼喆被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自然科學專業錄取。
婁軼喆則在2019年暑假參加了中國青少年學術科研項目CIS的學習,在長達四周的關於絲綢之路的高強度學習中,他而且完成了一篇高質量的論文,獲得了芝加哥大學教授Richard Payne的實名推薦。
婁軼喆表示
早點明確自己的興趣非常關鍵
這決定著你在申請時發力方向
比如在申請劍橋大學時,12月會有一個面試的機會,面試官會提前發給考生一份調查表,讓考生圈出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或者方向。而面試中,教授們給出的問題就是根據考生的選擇出發的。劍橋大學的面試題非常考驗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全靠平時積累,臨時複習基本不起作用。
婁軼喆還提到
積極藉助校友資源可以事半功倍
我們有許多學子學姐已經進入了英美名校,在申請心儀院校時,向他們取經,了解申請過程中的一些要求,對準備工作很有幫助。
顧銳傑
選擇牛津就是為挑戰自己
收到牛津大學預錄取通知書的顧銳傑來自領科海外教育學校蘇州校區。他申請的專業是材料科學,這是一個數學、物理、化學相結合的跨學科專業。
顧銳傑說,想申請頂尖大學,一定要讓教授看到你對專業的熱愛。為了迎接這項高難度的挑戰,他準備了很長時間,除了學好每一門課,還需要一定的拓展學習。他和博士生一起做實驗,還閱讀了很多博士論文。
顧銳傑在高二時參加了同濟大學博士生的鋰電池項目後,他對材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為,通過材料的改變可以大大提升鋰電池的續航能力,這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從而大大改善空氣品質。
李鳴櫓
多肉植物生病後有了免疫性
來自蘇州德威國際高中的李鳴櫓是個陽光開朗的男生,他申請的是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業。
李鳴櫓對生物的喜愛源於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生活經歷。小時候他經常和外婆一起撈魚、抓蝦、逮螞蚱、種辣椒、種油麥菜、觀察金蟬脫殼,這些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李鳴櫓還專門花了四個小時,拍攝了蜻蜓脫殼的視頻。
我養了六年多肉植物,發現多肉植物生了一種病後,在一定程度上對這種病就有了免疫。
因此他就想研究植物的免疫性
想弄清植物和生物的免疫性
會有什麼不同
是不是每個DNA有了一定的酶
都可以複製自己等等
李鳴櫓還是學校閱讀社團的創始人。他喜歡寫作,正在寫一本十年後自己看現在自己的小說,他希望用這種方式記錄下自己重要的時刻。
許李聰
面試最重要是心態好
來自領科海外教育學校蘇州校區的許李聰同樣收到了劍橋大學的預錄取通知書,他表示,自己平時喜歡做實驗,最關注的就是最新的科研成果。
結合自己的經歷,許李聰也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的面試心得:
劍橋的面試是很有挑戰性的,教授問的問題都是沒學過的,但是不要緊張,教授會提醒你,給你一點思路,這時你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傾聽教授在說什麼,也許你很快就有了解題的思路。
王雪霖
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能拿到劍橋大學預錄取通知書除了要學習成績優秀,更要有直面各種困難的勇氣。領科海外教育學校蘇州校區王雪霖分享了自己收到劍橋大學預錄取通知書後的一段特殊經歷。
王雪霖表示,因為種種原因,她赴英國的籤證一直沒有通過。如果錯過了面試,一切努力就白費了。然而直到劍橋大學面試的前一天,籤證還是沒有拿到,當時感覺真的很崩潰。於是王雪霖打電話給劍橋大學,希望能夠推後面試時間,但卻被校方拒絕。可她沒有放棄,又發了兩封郵件,表達了她對這次面試機會的重視,她的誠意最終打動了劍橋老師,面試時間重新調整。
然而好事多磨,好不容易籤證通過,王雪霖卻發現無法拿到機票。「按照規定,去英國未滿18歲,必須有陪同人,但是她的陪同人已經和其他同學在英國了。」王雪霖又緊急和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聯繫,請求開一封通關信,最終順利抵達英國。
王雪霖說,其實到國外留學會碰到很多困難,父母又不在身邊,學會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到最後一刻就不要放棄。
溫佚安
知彼知己方可百戰百勝
西交利物浦大學附屬學校國際部的溫佚安拿到了劍橋大學工程專業的預錄取通知書。他表示申請的過程很辛苦,也特別想告訴學弟學妹們,想要成功,了解自己,了解所需要申請的學校和專業,知己知彼最為重要。
他特別感謝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輔導老師周志天,給了他最有效的幫助。為了讓溫佚安更加了解劍橋大學的面試過程,周志天老師每天對溫佚安進行實戰訓練。在模擬教授面試的過程中,溫佚安學會了如何給教授留一個好印象、問題答不上來怎麼辦、怎麼樣穩定自己的情緒、與教授溝通時如何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等。最後,溫佚安還提別提醒學弟學妹們,答題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裴俊映
好老師讓我愛上化學
來自領科海外教育學校蘇州校區的裴俊映拿到了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業預錄取通知書。他說他從小就喜歡物理,玩樂高積木、設計電路、8歲就自己做了發電機,是一位化學老師讓他愛上了化學。
裴俊映的化學老師叫羅蘭德,來自肯亞。裴俊映說,剛開始是因為老師的英語發音帶點口音,他覺得好玩,還學老師的口音,沒想到越上羅蘭德的課越喜歡,不知不覺中竟愛上了化學。
很多人認為學化學要背很多內容,但裴俊映認為,其實只靠背是學不好化學的。當你了解各種物質的特性後再去推理,化學就會變得很簡單。聊到將來的夢想,裴俊映說,他想成為一名大學化學教授,做做學問、教教學生,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當然,晚報君也提醒這些
拿到預錄取通知書的學霸們
還不能鬆懈
拿到牛津劍橋的預錄取通知書,首先要通過嚴苛的標化成績,然後還要通過學校的面試。最難的就是面試,不僅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對未知學術領域的學習能力,還要考察學生在學術方面的溝通能力等,淘汰率高達80%。
加油吧!學霸們!
來源:蘇報融媒 宋潔婷、袁藝
編輯: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