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來了一名1歲大的女童,醫生通過CT檢查發現,在她體內竟然「藏」了個「小豬佩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前幾天1歲大的女童馨馨(化名)一早起床後哭鬧不止,咳嗽時吐出了血絲,於是家長趕緊將她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在檢查中,醫生發現,在孩子食道的中下段有一塊金屬異物,定睛一看,怎麼這麼像「小豬佩奇」呢?醫生通過手術取出了異物,讓孩子哭鬧的「元兇」正是童鞋上小豬佩奇金屬裝飾品。
據馨馨媽媽回憶,這個小豬佩奇是馨馨鞋子上的裝飾,但是這個裝飾並不牢固,孩子覺得好奇扣下來在手上玩,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就塞進了嘴裡。幸好發現及時,醫生已經將「真兇」取出來了。
小孩子出於好奇,在玩耍時經常出現誤食東西的現象,一塊果凍、一粒電池、一顆紐扣等等這些很小的東西,都可能被孩子誤食。醫生說,異物卡喉容易引起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如處理不及時,或者是異物比較大還可能造成局部或相鄰器官感染,引發食管膿腫、食管穿孔等症狀,可能繼發大出血、術後感染、休克等風險。
2018年4月,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就接診了兩例這樣的小患者。兩女嬰氣管卡異物,一死一搶救。據該院急診兒科張娟護士長介紹,昨天下午3點左右,他們院區連續接診了兩例發生氣管異物的嬰幼兒。
2019年5月,江蘇揚州,奶奶給7月大嬰兒餵葡萄,不幸噎死。
2020年12月,貴州貴陽一3歲男童,在家裡和母親玩耍時,一不留神就拿起了一塊「黃豆大小」的紐扣電池,突然將電池吞進了肚子裡。通過醫院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已經進入小孩的大腸,之後將通過排便排出體外。
呵護孩子成長的喜孩子嬰兒車溫馨小提示:家有兒童,家中的小物品、危險物品一定要收納好,以免被孩子誤食。這些誤食的急救常識也一定要知道。
1、求救醫生
當孩子誤食後,家長要打電話及時求救醫生,告訴告訴醫生誤食的種類、數量、時間,以及寶寶現在的情況等,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處理。第一時間不要急於催吐,因為有些東西催吐反而會傷害孩子。
2、家中催吐方法
當孩子誤食了藥物、化妝品、洗衣液等,家長可以在家中讓寶寶緊急催吐,可以用手指、筷子、棉籤等直接刺激寶寶的咽喉部,讓寶寶吐出來。催吐時間越快吐得越多越好,因為早 1 秒催吐,就有可能截斷藥物的吸收高峰。催吐後,讓寶寶多喝點水,喝水可以稀釋毒性,處理完馬上帶寶寶上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