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知道宣城市一名婦女最近在河邊洗碗時遇到一隻野生揚子鱷。揚子鱷在自然保護區內,人類正常活動對揚子鱷影響不大。
而揚子鱷的性格本身並不是那種暴力的,與人相處也讓他的性格很溫順,只要你不惹它,它就不會主動攻擊人。揚子鱷在這裡與人類和諧相處。
根據之前的報導,李女士的視頻顯示岸邊有一條鱷魚,以及李女士的廚具等用品。李女士說,鱷魚想去山頂找吃的。在這裡住了幾年後,她習慣了,有時還找點東西餵它。
上述新聞報導後,有網友對人與鱷魚的生存環境應分開表示擔憂。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鱷魚和人是分不開的,因為他們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影響。
"對於揚子鱷來說,我們不能干擾它們的生存環境,居民也不能採取極端措施限制他們在那裡的生活",工作人員說,只要沒有農藥等有毒物質,人類活動對揚子鱷的生存影響不大。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如果群眾有強烈的隔離需求,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認為有必要隔離,他們會通知上級,並採取相應措施。該地區在保護區內,因此當局也在監控,以避免人身傷害和鱷魚受傷。
揚子鱷保護區面積近190平方公裡。基地裡有數萬隻人工繁殖的揚子鱷,他們總是堅持要把它們放歸野外。
宣城市公安局就鱷魚是否會傷人、能否作為寵物使用等問題作出回應。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養寵物是一種犯罪。
公開資料顯示,揚子鱷俗稱"土龍"、"中華龍",是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主要生活在長江中而得名。揚子鱷在地球上生活了2億多年。它是恐龍的近親,被稱為"活化石"。
共同保護珍稀動物不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也應該保護他們的生活環境。本案例來自真實事件改編。
(以上的內容均來源於東方資訊,如有侵權請聯繫並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