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這幾天,一段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裡的一位女士在河邊洗碗時,偶遇了一隻野生的揚子鱷。揚子鱷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現存數量稀少,被稱為「活化石」。視頻的發布者蘇女士也介紹了這段有趣的經歷。
蘇女士家住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昌橋鄉泉水村。她介紹,視頻拍攝當天吃完飯,她來到家門口的河邊洗碗,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就在洗碗的過程中,河裡的一隻揚子鱷出現了,只見它慢慢悠悠地遊了過來,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蘇女士,仿佛在討要食物。蘇女士丟下碗筷,站在岸邊,用手機拍下了這有趣的一幕。
「我家住在山區,門前挖了一個塘,碗都是先拿到水裡去洗,然後回來再洗,在洗碗的時候揚子鱷自己遊了過來,開始的時候在邊上遊來遊去,我洗我的碗,然後看著沒有東西給它吃,它就兩個腳爬上來,把頭伸在上面,左右找,看看有沒有吃的。」蘇女士說。
據蘇女士介紹,這條野生揚子鱷算是她的「老朋友」了,已經連續好幾年出現在這條河裡,平時偶爾也會上岸覓食,抓一些雞、鴨家禽當食物。經過幾年的相處,蘇女士認為這隻揚子鱷很可愛。她說:「還有一天我在洗東西,忽然聽到後面的水譁啦一響,我回頭一看,它從水裡躍起來,往岸上一撲,抓我的雞,雞跑掉了,它沒抓到,撲了一個空,又回到水裡去了。我的雞、鴨一年能被它吃掉十幾隻。」
雖然揚子鱷樣子看起來很兇惡,但自發現以來,它從來沒有出現過攻擊過當地村民的事件,村民們看到它也不覺得害怕。蘇女士說:「反正經常看到,它看到我不怕,我也不怕它,只要不去襲擊它,它不會襲擊你。」
同時,對於這條野生的揚子鱷,安徽省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動物管理科科長夏同勝也表示是「老相識」了。他說:「這條鱷魚在這個區域已經生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從一條五六十公分的小鱷魚長成現在一米五左右的體長,主要在這個區域的三四個塘口來回活動,地方老百姓都知道這回事,我們保護站對這條鱷魚一直在進行監管。」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79年,覆蓋了安徽省宣城市的宣州區、廣德市、郎溪縣、涇縣以及蕪湖市的南陵縣很大的區域,面積近190平方公裡,這一條揚子鱷的發現地就處於保護區內。基地裡有上萬條人工繁殖的揚子鱷,一直在堅持野化放歸。
夏同勝介紹:「據2020年5月份保護區管理局和安徽師範大學聯合野外調查顯示,涇縣這個區域野生揚子鱷數量在40多條,整個保護區的5個縣市野生揚子鱷數量達到200條左右。在揚子鱷保護區的範圍內,揚子鱷和人類共同生活的例子很多,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人與鱷共同生活的場景。」
對於揚子鱷會不會傷人、能不能當寵物等問題,宣城市公安局回應,揚子鱷長不了多大,是全世界所有鱷魚中體型最小的,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寵物養就犯罪了。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揚子鱷雖然體型小,也是性格最溫柔的一種鱷,但還是儘量不要去觸碰甚至挑釁揚子鱷,畢竟是野生動物,雖然很少發生其主動攻擊人類的事情,但都還是要保證自己的安全,遠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