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伊索寓言》裡獅子和老鼠的故事嗎?還對那隻報恩的老鼠有印象嗎?
獅子和老鼠的故事被凱迪克獎得主南希 埃克霍爾姆 伯克特和她的兒子蘭德·伯克特精心創作成了繪本《老鼠和獅子》。兒童文學作家常立將它翻譯成了漢語,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它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歡,豆瓣評分高達9.7分。
看似弱小的老鼠,在關鍵時刻拼勁全身力氣咬斷繩索,救出獅子。高傲的獅子最後趴下來和小個子老鼠平等對視。它揭示了一個道理:生命對於動物是平等的,沒有誰比誰更高傲。
01作者和作品介紹
《老鼠和獅子》這本繪本是由一對母子創作完成的。母親南希·埃克霍爾姆·伯克特是美國著名的畫家,她創作了《老鼠和獅子》的插畫。她的作品《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曾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及凱迪克銀獎。她的繪畫注重光、影與深度的把握,既注重現實的細節,又在內容上呈現出奇幻、永恆之感。
兒子蘭德·伯克特創作了《老鼠和獅子》的文字。這是他創作的第一本書,在創作此書之前,他一共重新講述了16則伊索寓言,並配上吉他彈唱的歌曲。
《老鼠和獅子》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
獅子睡著了,看起來像一座山,老鼠在慌慌張張趕路以為是座山跳到了獅子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老鼠抓住,準備吃掉。老鼠請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效忠獅子,老鼠還表演了自己的技能,獅子便把他放走了。老鼠叮囑獅子要注意人類的陷阱。不久,獅子真的被一個陷阱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的哀嚎,他用盡力氣咬斷繩索,救出了獅子。
這個故事聽起來情節跌但起伏,吸引孩子注意力。寶寶看著圖畫,聽我的聲音,一直哇哇叫個不停。講完一遍又一遍,一個晚上重複了十幾次。
02插畫精美,工筆畫風細膩唯美
這本繪本拿到手上很有份量,紙張工藝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摸起來很有質感。
我家寶寶很喜歡用手摸繪本的內頁,他不止是摸插畫,還摸空白的紙。我猜是在體驗紙張摸起來的那種美妙感受。
繪本內頁裡的插畫畫得非常精細,就連老鼠和獅子身上的每一根毛髮都繪製得栩栩如生。記得第一次打開繪本時,寶寶不自覺地去數獅子身上的毛和獅子生氣時張開大嘴時露出來的牙齒。
插畫家這種工筆畫畫風細膩唯美,勾勒出了野外的風光。就連老鼠咬斷的草,看起來也那麼靈動。
03新瓶裝舊酒,側重點換成老鼠,意義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這本繪本改編自伊索寓言獅子和老鼠的故事。不管插畫多美精美,畫風多麼細膩,也改變不了新瓶裝舊酒的事實。
作者巧妙的地方在於他們把側重點換成了老鼠,弱小的老鼠一下子成了主角,他勇敢地咬斷繩索,從陷阱裡把獅子救出來。最後獅子趴下來和老鼠在同一水平面,彰顯了生命的平等。
結語
《伊索寓言》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樣,看得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繪本《老鼠和獅子》將伊索寓言獅子和老鼠的故事翻新後,降低了閱讀門坎。我們可以通過看插畫和文字兩種形式,更好地去理解。這本新瓶裝舊酒的繪本《老鼠和獅子》適合0-99歲的人群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