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他們最近推出的《極地》和《大貓》,豆瓣9...

2020-12-05 騰訊網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

  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當然,也有例外,說的就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CTV(央視),這兩大巨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分分鐘「教你怎麼做節目」。

  BBC不用多說,他們家出的紀錄片在豆瓣隨隨便便都能上9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紀錄片評分不高,那才叫新聞。

  央視同樣厲害,看這段時間的熱門話題就知道了,《國家寶藏》這檔用綜藝包裝文物的節目一播出,就圈粉無數,話題刷了好幾周,目前豆瓣評分9.1。《國家寶藏》還沒播完,央視接著又推出一部小而精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5分鐘介紹一個文物,同樣徵服了眾多網友,豆瓣評分比《國家寶藏》還高——9.4。

  如果BBC和央視同時出手,對於喜歡看紀錄片的觀眾來說,豈不是「提前過年」?

  現在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央視剛播出豆瓣評分9.4的紀錄片《極地》,沒多久,BBC也推出了最新紀錄片《大貓》,豆瓣評分9.6,觀眾確實有福。

  《極地》

  絕美的自然景色之下,一個個觸摸得到的人生

  央視不只會拍文物,人文地理這塊同樣拿手。比如青藏高原,兩年前就有一部《第三極》,把鏡頭對向了這塊神秘的高原。冰川、雪山、草原、荒野……在「上帝視角」的鏡頭下,美得一塌糊塗,用流行的話就是「每一幀畫面」都能當桌面。

  不過,這並不是《第三極》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並不是浮光掠影的風光片,而是講人的故事,那種情真意切的情感,幾乎通過畫面就能親手觸摸到。

  如果喜歡《第三極》的話,《極地》同樣不會讓你失望,因為他們來自同一個團隊。這部紀錄片去年年底開播,共7集,依然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看似平淡,卻又非常詩意地講述高原人的生活日常。簡單的生活細節,美麗的景色,《極地》把自然和人文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最打動人的情感。

  每一集,《極地》都會講三個家庭的故事。比如第一集,主角是多吉次巴,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員。他住的地方是海拔5000米的一處荒原,幾乎渺無人煙,離他最近的人家也有50公裡的距離,和他相伴的只有動物,還有幾個孩子——他巡邏到哪裡,就把帳篷搭到哪裡,孩子們也一起過來。

  一開始,多吉次巴就和一頭兇猛的犛牛對峙。他像一個俠客一樣,輕鬆避開這頭猛獸,靠的就是他8年的守護經驗。對這些動物,他如數家珍,哪個是領導,哪個最懶,哪個最暴躁,他都知道。

  鏡頭一轉,是帳篷裡的一家人。多吉次巴把漢語拼音寫在帳篷上,充滿父愛地教孩子們念每一個發音。

  這就是多吉次巴的生活,每日和犛牛做伴,閒來和家人過著日復一日的簡單生活,他的願望是:孩子可以好好上學,生活可以一點一點地好起來。就這麼簡單,在碧藍的天空和一望無垠的高原上,這樣的願望,又顯得那麼純淨。

  《極地》鏡頭下的第二人是白瑪曲旺,他和多吉次巴完全不一樣,生活在海拔2700米的「塞上江南」,目光所及,都是綠油油的世界。

  白瑪曲旺同樣是孤獨的,作為縣裡最年輕的電影放映員,他經常一個人前往陌生的村子,一人一馬,馱著放映設備,穿行在山路和河流中,夜晚降臨時,搭起帳篷,世界只剩下電影和篝火。

  正是白瑪曲旺的努力,讓幾百個村民看到了《夏洛特煩惱》。然後,他開始下一站。

  還有平措扎西、單增曲傑、邊巴扎西……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同樣簡單純粹的人生。這就是《極地》,絕美的自然景色之下,一個個觸摸得到的人生。

  《大貓》

  你永遠不知道BBC的鏡頭在哪裡

  BBC最拿手的紀錄片,一種是美到令人窒息的大自然探索,一種是可愛無比的動物世界。

  前者如《地球脈動》和《藍色星球》系列,後者如《荒野間諜》系列。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你永遠想像不到鏡頭會在哪裡,只能驚嘆,這樣也可以?

  這次,BBC新推出的紀錄片叫《大貓》,又名《野生貓科動物》,也有人翻譯成比較萌的《貓咪觀察》。

  和BBC其他的紀錄片一樣,為了拍《大貓》,製作團隊幾乎跑遍全球,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地球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從非洲大草原到斯裡蘭卡的密林,整整奔波了兩年,尋找生活在地球各個角落的貓科動物。

  喜歡「吸貓」的同學,福利來了。總共三集的紀錄片中,展示了四十多種動物,有獅子、老虎、獵豹這樣的大型動物,也有兔猻、猞猁、豹貓這樣的小可愛,它們都是「貓」。

  包括前些天刷爆朋友圈的「世界最小的貓」,也出自這部紀錄片。這種鏽斑豹貓,小的甚至只有一片樹葉那麼大,它們的聲音奶聲奶氣,聽了絕對會被萌化。

  這麼可愛的小貓咪,卻生活在兇險的叢林當中,它們自然有獨特的生存技能,無論視覺、聽覺還是嗅覺都非常靈敏。儘管看起來弱不禁風,但它們和其他貓科動物一樣飛奔穿越河流、森林進行捕獵,如果放大幾倍十幾倍,你看到的將是一隻獵豹。

  拍這些「貓貓」並不容易,因為貓科動物非常靈敏,想要用鏡頭捕捉它們需要下狠功夫。好在BBC剛好對這個很在行,他們有時間、有精力、有想法,還有高科技,兩個字:專業。

  《大貓》中,製作人員使用了大量的特寫和慢放鏡頭,記錄下這些這些貓科動物的每一個生活細節。為了拍攝雪豹,導演和攝影師踏上世界上最陡峭的公路,終於尋找到了「獵物」。

  不過,這隻雪豹的狀態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處於奔馳狀態,而是懶洋洋地睡著懶覺。攝影師只好等,每時每刻守在鏡頭前,等著這隻雪豹動起來。最終,他們拍到了珍貴的畫面。

  在BBC的鏡頭下,我們不僅看到形形色色的「貓」,還看到了這些貓「自由的靈魂」。

  沒錯,世界上既有被大家吸的寵物貓,也有穿梭於叢林中,自由奔跑的「貓」。

相關焦點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豆瓣9.9分紀錄片是「擺拍綜藝」?BBC:我是有苦衷的……
    《地球脈動》(Planet Earth)豆瓣9.9分的《藍色星球2》但就是這個有著精良的口碑的BBC,最近卻深陷「造假門」。他們也強調,「2011年播出這系列紀後,公司大幅更改員工訓練,加強員工對編採、原則和價值觀的培訓。」
  • 一個家族40種不同面孔 91歲紀錄片祖父阿爵爺打造BBC開年紀錄片...
    最近,一向以高產出、高質量和高聲譽而「封神」聞名的全球紀錄片大王BBC,又推出了一部全新的動物紀錄片——《大貓》。憑藉「大貓」這一新穎十足的題材,團隊精心細緻、近乎完美的拍攝製作,以及對大自然弱肉強食、原始生態鏈的敬畏,《大貓》在豆瓣一舉斬獲9.6的高分,成為BBC紀錄片的又一扛鼎力作。
  • 豆瓣9.9分,BBC最棒紀錄片,承包孩子整個假期!
    但最近,朋友圈的老母親們似乎得了一本保命秘籍,那就是——  紀錄片影單!  一開始,我表示懷疑。  但用我家娃實驗後,我一度覺得:這份影單哪裡是什麼影單啊,絕對是老母親的救心丸和降壓藥呀!    《地球脈動2》  豆瓣評分:9.9分  集數時長:共6集,單集片長50分鐘
  • 豆瓣9.7,BBC慢慢回歸的初心!
    提起自然紀錄片,恐怕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BBC了吧,一向以魅力不凡、驚豔世界而著稱的BBC,帶領著觀眾一同探索著自然生命的種種神奇和偉大。此前,它曾與騰訊聯合出品了兩部紀錄片,一部是《地球脈動2》,另一部是《藍色星球2》,可以說,這兩部紀錄片創造了全球收視紀錄,豆瓣評分更是歷史性地飆到了9.9分。
  • 豆瓣9.7,BBC的年度巨製果然又炸了
    在一部最新推出的BBC紀錄片中,迷叔找到了答案——王朝Dynasties《王朝》一共5集,每集都圍繞著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展開,故事中的5位主角,分別是:西非塞內加爾平原的黑猩猩、南極洲極地荒原的帝企鵝、東非肯亞馬賽馬拉大草原的獅群
  • 四十種大貓BBC讓你一次吸個夠
    BBC於開年之際推出的一部紀錄片《大貓》,迅速讓那些鏟屎官們痴迷不已。   這部拍攝周期兩年多的三集紀錄片,將貓科動物種群中40種不同面孔的動物匯聚一堂,一上線便在豆瓣上獲得9.6分的高評價,被眾多貓奴盛譽為「引領了吸貓的新高度」。   40種面孔,萌出天際   一個家族,40種不同面孔。這是《大貓》的開篇語。
  • BBC為「偷窺」製作假動物,逼真到被求交配,活該紀錄片高達9.9分
    01 BBC紀錄片必須精品,最近BBC的地球脈動再度爆紅,豆瓣評分9.9BBC紀錄片最近推出了一個新的系列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這一系列引起了轟動,豆瓣評分9.9這是難以想像的一個數字。
  • 疫情紀錄片,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哪家強?
    央視新聞和嗶哩嗶哩、figure聯合出品:《在武漢》系列紀錄片 from=search&seid=15580949248494541610 《在武漢》系列視頻的拍攝和製作都更傾向於專業紀錄片。釋出的一二集中,有自發成為城市擺渡人的志願者,有開鎖師傅、外送員、理髮師,通過長時間的跟拍記錄發現,在壓抑的疫情之下,他們身上也有著勇敢、樂觀、幽默、善良等令人感動的鮮活點。
  • 北極極地生存紀錄片央視上線 探訪現實版"荒野獵人"
    傳統與現代的微妙融合——北極和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中國網4月23日訊 極地生存,究竟是何種體驗? 4月22-29日每晚21:15在CCTV2播出的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或許能給出你答案。而在這片冰凍世界裡,它最早的居民——因紐特人,卻已生存與繁衍了四五千年,在與外界幾乎沒有接觸的封閉狀態下,創造了獨特的極地文明。直到19世紀,因紐特人還逐獵物而居。在他們的家庭裡,男人是主角,男孩在幾歲時便隨父親外出打獵,6月出發,9月歸家;女人則在家裡縫製衣服、打魚和採集蔓越橘、黑莓等水果。居住在格陵蘭西岸小漁港伊莉米納克的因紐特人夏目說「9月,男人們常在月光下回到村莊。
  • 六部兒童必看的節目,除了BBC出品,還有央視巨製!
    《冰凍星球》比起之前的紀錄片擁有更強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義,非常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孩子們可以通過紀錄片感知地球南北兩極的神奇與生活在那裡的珍貴動物們,家長們則可以體會更多的關於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
  • 豆瓣9.5,這部紀錄片是BBC拍給貓奴們的A片!
    針對這種病症,BBC就出了一部紀錄片,堂而皇之的將貓癮之毒發揚光大,吸上這一部,頂上好多天。大貓平時在家吸貓,總認為貓主子軟萌可愛易推倒,但是,你知道它們的親戚有多牛逼嗎?鏽斑豹貓,世界上最小的貓,一個樹葉就能夠它藏身,哪怕成年了,身量也不過和我們的手掌一般大。別看體量小,它的技能點可比我們人類強的多。視力比人類強6倍,鬍鬚末端有神經感知微弱氣流變化,嗅覺可以分辨10億種氣味。靠著這些技能點,小小的它完全可以在熱帶雨林獨自生活。
  • 來看啊,BBC神級紀錄片
    《地球脈動》豆瓣評分:9.8《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 。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 豆瓣9.7 BBC今年這部神作比《權力的遊戲》還牛逼
    可這部紀錄片還真的可以當電視劇來看,且比很多很多的電視劇甚至是電影都拍得出色。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電影比電視劇高級,所以好電影的評分在豆瓣上也會比好電視劇高。事實上,在豆瓣上電影的最高分是9.6,拿到這個分數的有三部:《肖申克的救贖》、《霸王別姬》和《控方證人》;而電視劇的最高分是9.7,國內兩部扛鼎之作《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都是這個分數。
  • 央視紀錄片《土司遺城海龍屯》豆瓣評分高
    最近幾年與盜墓相關的小說及影視作品越來越受觀眾的追捧和喜愛,然而小說好讀又精彩,可是拍成影視劇後卻不盡人意,總有遺憾。究其原因,缺乏了根據,缺乏了實景拍攝,過多的特技讓人看不到拍攝者的誠意。央視也拍了一部與盜墓相關的紀錄片,說是紀錄片卻帶著真實的歷史呈現在觀眾的眼前,這部紀錄片在豆瓣的評分很好,一星評分為0。
  • 全方位記錄崇明生態島建設創新曆程,這部豆瓣高分紀錄片上了央視
    剛剛過去的周末,崇明又上了央視9月12日至13日央視9套每晚7點30分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連播兩天片子不長,節奏舒緩,娓娓道來,豆瓣高分8.6也壓根不用擔心質量,正正適合這個秋意初起的周末。(馬上國慶要來了,環境優美生態好的崇明,也是個遊玩的好地方~)
  • 龍貓良心推薦紀錄片《大貓》
    作為一隻常年探索雲吸貓途徑的龍喵,在這裡良心安利一部紀錄片《大貓》。
  • 豆瓣9.4,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竟然愛上了屎殼郎!
    最近發現了一部剛上線沒多久的紀錄片——《小小世界》,講述了那些你從未仔細觀察過的「小小小小動物」。這部片子旁白由「蟻人」保羅 · 路德錄製,目前豆瓣評分9.4。有人說,看完這部紀錄片,簡直愛上了蜣螂!沒錯,這部紀錄片的魅力,就是讓人發現,那些不毛茸茸的小生物,也有點可愛!先來看看人人喊打的蜣螂,也就是我們的屎殼郎。
  • 豆瓣9.7!BBC這部能提升格局的紀錄片,幫孩子開眼看世界
    朋朋說好的紀錄片,可以帶著孩子跨越自身的環境,收穫新的審美和格局。「耳朵裡的博物館」也不斷的為大朋友、小朋友們發掘這樣的優質資源。今天推薦給你的是BBC的高分之作——《人類星球》,它題材和角度非常新穎,相信一定能夠讓孩子換一種眼光看生活、看世界!1除了震撼,我還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