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種水鳥戀上膠州灣 丹頂鶴等每年都來過冬

2020-11-24 半島網官網

  

  

市民胡維華攝

  

鳥網網友高手攝

  

鳥網網友羽衣甘藍攝

  生來就是黑嘴巴的國際特別保護鳥類黑嘴鷗、長著修長雙腿的黑翅長腳鷸、生性羞怯的大杓鷸……這些國際瀕危的稀有水鳥,在膠州灣內可能已偷偷安家。7月3日,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根據《 膠州灣生態溼地保護研究》做的普查,膠州灣的動植物物種首次得到確認,其中鳥類有156種,這些鳥類中,有21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錄和國家級重點保護水鳥,灰鶴、蓑羽鶴、丹頂鶴等珍稀國家重點保護候鳥,每年都會在膠州灣內過冬。   

溼地水鳥調查持續20年

  「膠州灣是山東半島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型溼地,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溼地生物資源 ,成為亞太地區水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7月2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膠州灣生態溼地保護研究》的普查結果,目前該灣已記錄到的生態溼地鳥類有 156種,隸屬12目 26科。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膠州灣生態溼地水鳥的調查始於上世紀 80年代後期的「國際溼地水鳥調查」。每年的隆冬季節(1~2月),在國際溼地組織的協調下組織鳥類專家開展包括膠州灣生態溼地在內的水鳥資源越冬統計,這項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圍繞《膠州灣生態溼地保護研究》項目,他們還開展了夏季膠州灣繁殖水鳥專項調查等一系列普查活動 ,首次摸清了膠州灣生態溼地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外來物種、有害生物和生態林等生物多樣性本底數字。   

21種鳥類被列為「國寶」

  156種鳥類中,都是些什麼鳥?工作人員介紹說,包括冬候鳥 34種,夏候鳥 25種,留鳥 7種,旅鳥 90種。其中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錄和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水鳥有21種,溼地猛禽6種,溼地遊禽49種,溼地涉禽92種,溼地鳴禽9種。

  膠州灣恰好在亞太地區候鳥南北遷徙的路徑上,是過境候鳥中途停歇、補充能量的「驛站 」和良好越冬地。據調查發現,有10餘種國際瀕危或稀有水鳥,如黑嘴鷗、黑翅長腳鷸、大杓鷸等可能在此繁殖。屬於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水鳥有21種,其中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白鸛、中華秋沙鴨等8種,二級保護水鳥有大天鵝、灰鶴、蓑羽鶴、鴛鴦、小勺鷸等13種。

  每年春、秋兩季,遷經膠州灣生態溼地的鷺類、鷸類水鳥有數百萬隻。越冬雁鴨類數量可達20000餘只,越冬鷗類達50000餘只。每年冬季有小群體的灰鶴、蓑羽鶴、丹頂鶴等珍稀國家重點保護候鳥在此越冬遊蕩。記者 陳浩傑     

黑嘴鷗

  黑嘴鷗屬於國際特別保護鳥類,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編寫的《瀕危物種動物紅皮書》中。黑嘴鷗成鳥的嘴巴呈墨色,渾身玉羽銀翎,棲息於河川、湖泊、沼澤地區。黑嘴鷗特產中國,僅2000餘只,並且絕大多數分布於遼寧盤錦 。在目前世界上現存的幾十種鷗鳥中,黑嘴鷗被國際鳥類協會指定為瀕臨滅絕的鳥種之一。   

牛背鷺

  牛背鷺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北京及山東威海也偶見。牛背鷺以昆蟲、螞蟻及蜘蛛、娛蚣和青蛙等為食。啄取耕牛和其他牲畜體上的寄生蟲,也吃地上害蟲,故為益鳥。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黑翅長腳鷸 黑翅長腳鷸是身似海鷗、腿似白鷺、嘴似鷸,高挑、修長的黑白色涉禽。喜沿海淺水及淡水沼澤地,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非洲中南部地區,印度洋,加拉帕戈斯群島,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等,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同時也是《中日候鳥協定》保護野生動物。

  ▲大杓鷸 大杓鷸又被稱作紅背大勺鷸、紅腰勺鷸、彰雞。嘴甚長而下彎,繁殖於東北亞;冬季南遷遠至大洋洲。不常見,但遷徙時定期經過中國東部。大杓鷸性機警、甚羞怯,喜歡吃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昆蟲、小魚和蛙類。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騰飛]    

相關焦點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白鶴(薛琳 攝)五種鳥類極危物種現身膠州灣溼地 中華鳳頭燕鷗一次性觀測到37隻  膠州灣處於全球三大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澳大利亞至東北亞遷徙線路上,每年遷徙季節都會有大量的遷徙鳥類在膠州灣停歇  「近些年來,青島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先後建立唐島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等一批自然保護地,環境的改善使得野生鳥類資源得到恢復和增長。」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孫大慶告訴記者,在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姜山溼地、太平山等傳統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都有新的鳥類紀錄誕生,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如青頭潛鴨、小青腳鷸等相繼被發現。
  • 青島最全「觀鳥地圖」 這些鳥類你都見過嗎?
    特別是島城東部沿海山區森林和膠州灣大沽河溼地流域,每年春秋季節都有 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 紅嘴鷗 從西伯利亞遠道來青過冬的「變色小鳥」  這些鳥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禽丹頂鶴、東方白鸛、黑鸛、金雕、遺鷗等11種,有大天鵝、灰鶴、蒼鷹、燕隼、雕梟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黑龍江扎龍保護區是世界級丹頂鶴觀賞勝地
    世界上現有的鶴類有15種,中國有其中的9種,而扎龍保護區就有其中6種。全世界的丹頂鶴數量在2000隻左右,而扎龍保護就有400多隻,這裡是中國丹頂鶴數量復甦的搖籃,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可見到數量龐大的丹頂鶴群。
  • 中國最美丹頂鶴保護區,每天擁有世界上最壯觀丹頂鶴齊飛大場景
    中國最美的丹頂鶴保護區,擁有壯觀的丹頂鶴齊飛的大場面中國的黑龍江齊齊哈爾,有座扎龍自然保護區,這裡是東北地區觀看丹頂鶴的最佳地點。世界上現有的鶴類有15種,中國有其中的9種,而扎龍保護區就有其中6種。全世界的丹頂鶴數量在2000隻左右,而扎龍保護就有400多隻,這裡是中國丹頂鶴數量復甦的搖籃。
  • 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
    原標題:天淨任鳥飛 水美憑鳥戲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視界網 張曉紅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蒲雲海)千湖之省,水鳥樂園。9月8日,省林業局公布2020年我省越冬水鳥調查情況,全省101個同步調查點,共記錄85種水鳥,種群數量達651305隻。
  • 蘭州母親河畔迎來好多水鳥
    冬日暖陽照在母親河畔,漫步黃河邊,被眼前飛來飛去的水鳥鎖定了目光,遠看黃河,河面上的水鳥成雙成對的飛起飛落;抬頭看天,展翅飛翔的大鳥盤旋空中一划而過;低頭看河,河面上一對對「談情說愛」的水鴨子忽悠忽悠的漂著;走在步道上忽然發現,河灘上覓食的鴿子也是撲簌簌飛過;各種各樣的禽鳥戀著母親河,依著母親河過冬覓食,戲水玩耍,在這色彩單調的冬日裡,這些可愛的禽鳥便成了蘭州母親河畔的一道靚麗風景。
  • 青島已發現鳥類393種 每年都有新珍惜鳥種現身
    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19目58科114屬393種,不僅有大天鵝、灰鶴、蒼鷹、燕隼、雕梟、巖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包括丹頂鶴、白鸛、黑鸛、金雕、遺鷗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珍禽。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
  • 在東北,除了鄂倫春的馴鹿,扎龍每天都有丹頂鶴齊飛的大場面
    中國最美的丹頂鶴保護區,丹頂鶴齊飛的壯觀景象。中國黑龍江齊齊哈爾有個扎龍自然保護區,是東北地區觀賞丹頂鶴的最佳地點。世界上有15種鶴,中國有9種,扎龍自然保護區有6種。全世界丹頂鶴的數量在2000隻左右,而扎龍有400多隻,是中國丹頂鶴數量恢復的搖籃。
  • 盤錦——「溼地精靈」丹頂鶴葦海深處鶴舞翩翩
    遼寧省盤錦市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蘆葦蕩,是丹頂鶴遷徙通道中的一個重要停歇地。在茫茫葦海深處有一個野生動物保護站——遼寧鶴類種源繁育基地。2012年,盤錦建成鶴類種源繁育基地,面積約7000畝,現有籠舍3000平方米,種鶴籠舍20個、雛鶴舍8座、種鶴20對,2016年以來已成功繁育丹頂鶴135隻,為丹頂鶴野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 膠州灣候鳥:800隻鳥成鳥浪 鳥媽裝瘸誘敵(圖)
    軟體工程師成「識鳥師」   「每個雙休日我都要在野外看鳥,一時看不到飛鳥就不舒服。」34歲的徐克陽是軟體工程師,2011年開始,他迷上了觀鳥,成了地道的「觀鳥族」,現在是鳥網識別版的版主。因為對候鳥種類的熟識,在全國觀鳥圈小有名氣,許多網友發現了新鳥種,都通過網絡找他 「認鳥」。「我這幾年看的鳥類圖冊,比大學4年讀的書都多。」徐克陽笑著說,全國目前發現有1000多種飛鳥,這些鳥的模樣都印在他腦子裡,無論通過圖片還是真實的飛鳥,他都能叫上名字。
  • 遷徙驛站 23種冬候鳥棲息南充過冬
    「每年11月左右,有很多水鳥先後遷徙而來,在順慶、高坪、嘉陵三城區附近的嘉陵江江面上越冬。」龍門古鎮漁民李萬國告訴記者,每年1月份是南充水鳥最多的時候,這些水鳥不怕人,他們在江面捕魚時,經常與野鴨、紅嘴鷗等近距離接觸。
  • 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 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本報訊 (記者 王琳黎) 1月12日,由成都觀鳥會、德陽觀鳥愛鳥者協會、自貢市觀鳥協會、綿陽觀鳥會等機構發起並實施的2020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順利結束。記者獲悉,今年在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包括黑喉潛鳥在內的10種水鳥為調查新記錄。
  • 3小時發現26種水鳥!青島原來藏著這麼多觀鳥聖地!快收藏!
    特別在東部沿海山區森林 和膠州灣大沽河溼地流域 每年春秋季節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
  • 碧海藍天看遼寧:盤錦——「溼地精靈」丹頂鶴葦海深處鶴舞翩翩
    遼寧省盤錦市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蘆葦蕩,是丹頂鶴遷徙通道中的一個重要停歇地。在茫茫葦海深處有一個野生動物保護站——遼寧鶴類種源繁育基地。2012年,盤錦建成鶴類種源繁育基地,面積約7000畝,現有籠舍3000平方米,種鶴籠舍20個、雛鶴舍8座、種鶴20對,2016年以來已成功繁育丹頂鶴135隻,為丹頂鶴野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 行攝 丹頂鶴故鄉
    行攝 丹頂鶴故鄉 4月份 並不是看丹頂鶴等的季節
  • 相中了山東這塊地,丹頂鶴「賴」著不走了
    在東營黃河入海口,每年有幾百萬隻鳥類途徑這裡休憩,前不久,丹頂鶴也來這裡「定居」了。1 首次!丹頂鶴在黃河三角洲落戶繁殖「看見一個大白鳥,仔細一瞅是丹頂鶴,還帶著一個小丹頂鶴,它還不會飛,所以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繁殖。」
  • 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卻頻頻光臨青島「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再現膠州灣
    中華鳳頭燕鷗屬於中型水鳥,體長38~42釐米。嘴比白額燕鷗略粗,而且稍微彎曲,呈黃色,尖端具有黑色的亞端斑。頭頂上的冠羽為黑色,背部、肩部和翅上覆羽為淡灰色,幾乎呈白色。   膠州灣溼地位於全球8條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是過境候鳥中途停歇、補充能量的重要「驛站」。目前已觀測記錄到2種全球極危水鳥,其中之一就有「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其公布的「全球生態區2000年規劃」當中已經將膠州灣溼地列為國際重要鳥區。
  • 山東青島:膠州灣畔潟湖水鳥飛
    2020年5月6日,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畔一處潟湖潮水消退,裡面生長著大量魚蝦蟹等水鳥的美食,成為水鳥的天然餐廳,吸引大批白鷺、鷸鳥等駐紮覓食,棲息飛舞。↑鷸鳥在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畔一處潟湖飛舞。CICPHOTO/黃杰顯 攝↑水鳥在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畔一處潟湖覓食。
  • 金堂不僅迎來了數千隻過冬水鳥
    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一批來自遠方的客人如期而至他們是大自然的精靈在歷經長途飛行之後到達金堂據了解,這群小可愛主要為綠頭鴨、赤麻鴨、赤膀鴨、螺紋鴨、紅頭潛鴨以及斑嘴鴨等十來個種類雖然它們名字中都有小科普:候鳥中也有很多類型,其中留下來過冬的叫冬候鳥
  • 琴嘴鴨、黑頭海鷗……49秒帶你欣賞膠州灣珍惜鳥種
    齊魯網青島3月23日訊  中國沿海是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路線之一,青島的膠州灣則是這條路線上的重要節點近日,記者在青島膠州灣畔的白沙河、墨水河入海口發現了多種野生鳥類,其中不乏珍稀品種。截至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近400種,每年都有1—2種新的珍稀鳥種被發現。2017年,膠州灣優質水域面積達到71.8%。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的不斷擴大,正是膠州灣自然環境持續改善和市民環保意識提升的結果。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對保護和維持島城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美化環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觀鳥隊伍中來,在增長鳥類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護鳥愛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