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談談如何在北方盆栽竹子?
不管在北方,還是在南方,都流傳著一句民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粥)」。意思是說,寧願某一餐飯沒有肉吃,決不能長期居住沒有粥吃。「竹」和「粥」是諧音。長期生活,連「粥」都沒得吃,那是怎樣的生活狀況,用一個字來形容「窮」。因此,人們長期生活就怕窮,所以,為了追求富裕的美好願望,習慣在家裡養一兩盆「竹(粥)」,表達內心裡美好的願望。家裡怎樣養竹呢?
第一,選擇適宜的竹種。適合家庭陽臺上養護的盆景竹子應該是株形微小的品種,高大株形品種的竹子,栽種既不容易,又與居家環境不協調不比配不美觀。應該選擇如佛肚竹、鳳尾竹、觀音竹、羅漢竹、轉運竹、富貴竹、紫竹、米竹等等株形比較矮小的米竹類品種,才與居室陽臺比配協調。
第二,四季水分的管理。居家養竹,水分管理非常重要。春季氣溫回升,水分蒸發量逐漸增大,早春可以每7~15天澆水一次,暮春氣溫高,可以每4~7天澆水一次。夏季幾乎一天一次,或者兩天澆水一次,為竹子提供充足的水分需求。秋季空氣乾燥,盆栽竹子的水分蒸發量大,早秋氣溫高,可以1~2天澆水一次,接近冬天,氣溫逐漸下降,每7~15天澆水一次。冬季氣溫低,盆栽竹子對水分需求量不大,可以20~30天澆水一次。
第三,每年肥料的使用。盆栽竹子,每年可以施肥兩次即可,即分春、秋兩次。每次宜施有機肥,每盆0.2~1千克,如已經發酵腐爛熟透的豬糞、雞糞、餅肥等等。可以掏洞深施,也可填盆覆蓋,施後即時澆水。
第四,陽光雨露的供給。竹子是喜光植物,不能長期地盆景擺放在室內,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長不良。盆栽竹子應該擺放在陽臺上接觸太陽光照射,和晚上的雨露沐浴,才能正常生長。
第五,每年必須要換盆。盆栽竹子需要每年換盆一次,通常早春結合施肥,進行更換栽培土。栽培土宜沙質含腐殖質多的土壤,疏鬆透氣,營養豐富。
總之,家庭盆養竹子,是一種民俗習慣,也具體古老的文化習俗,在民間廣泛流傳。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