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1000萬人患,30年後可能4000萬人得!這個病怎麼預防?

2020-11-27 騰訊網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了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上市註冊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全球用於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目前只有寥寥數款。各大製藥公司在過去20多年裡相繼投入巨資研發新的藥物,大多宣告失敗。該領域已有17年無新藥上市。「九期一」獲批上市,不僅填補世界空白,更滿足了眾多病患臨床急需用藥的期待。

為期36周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九期一」可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安慰劑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認知功能改善顯著,不良事件發生率則與安慰劑組相當。

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已做好生產、銷售的各項準備,藥品年內投放市場。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和行為障礙及精神異常等症狀。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到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1.5億左右。2018年全球治療及照料費用已達萬億美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1000萬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預計到2050年我國患者將達4000萬人。

阿爾茨海默病的10大徵兆

第一大徵兆:記憶力衰退(遺忘)

第二大徵兆: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

第三大徵兆:語言表達出現障礙

第四大徵兆:搞不清時間和地點

第五大徵兆:判斷力受損

第六大徵兆:理解力下降

第七大徵兆:將物品或錢錯放在不恰當的地方

第八大徵兆:情緒或行為的改變

第九大徵兆:性格改變

第十大徵兆:興趣喪失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15個方法

2019/10/24

要減少糖、油、鹽的攝入量

01

在臨床研究中發現,人若在青、中年時期經常攝入大量的糖、油、鹽,到老年後就易患阿爾茨海默病。

要少飲或不飲烈性酒

02

科學研究證實,經常飲酒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要比從不飲酒的人高5~10倍。因為酒精不但能使大腦細胞的密度降低,還能使大腦細胞快速萎縮。適量飲用紅酒稍好,紅酒中的一種多酚可以減少大腦中斑塊的形成,而這種斑塊與記憶喪失和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要吃富含膽鹼的食物

03

研究發現,乙醯膽鹼的缺乏是人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乙醯膽鹼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都是由膽鹼合成的,富含膽鹼的食物有豆製品、蛋類、花生、核桃、魚類、肉類、燕麥、小米等。

要吃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04

研究發現,人常吃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動物的內臟、海帶、紅腐乳、大白菜、蘿蔔等。

地中海飲食

05

多吃蔬菜、豆類、水果、魚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等會減少認知功能損害風險48%,而認知功能損害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期表現。

吃飯要吃七分飽

06

臨床研究發現,每餐都吃的很飽的人極易患阿爾茨海默病。建議老年人每餐都只吃七分飽,這樣不但能起到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還能很好地保護消化系統。

吃食物時要多咀嚼

07

生理學家發現,當人咀嚼食物時,其大腦的血流量會增加20%左右,而大腦血流量增加對大腦細胞有養護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時多咀嚼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要多動腦

08

經常讀書看報紙,玩填字遊戲或玩紙牌的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降低47%。學外語也是一種好方法,雙語能夠強化整體認知能力並能夠延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平均4年。

不要吸菸

09

中年重度吸菸會使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增加157%,因為吸菸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因此越早戒菸越會降低痴呆的風險。

注意減壓

10

有壓力的生活經歷會加重阿爾茨海默病發病,因此減壓活動如瑜伽和冥想均可提高和改善認知功能。

多運動

11

適度的有氧運動如走步可以強化與認知能力相關的大腦中神經線路的聯結,包括計劃、統籌、多任務處理等能力。

要積極地防治便秘

12

便秘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經常便秘的人,其腸道會產生氨、硫化氫、組織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種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隨血液循環進入大腦,從而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要經常活動手指

13

人活動手指可以給腦細胞以直接的刺激,對延緩腦細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處。因此老年人可通過打算盤、在手中轉動健身球、練書法、彈奏樂器等方式來運動手指。

控制好血壓

14

在阿爾茨海默病前期或早期控制好高血壓會降低風險或延緩病情進展。

儘量不使用鋁製餐具

15

鋁是一種兩性物質,它與酸鹼都可發生化學反應。如果用鋁製的炊具或餐具盛放酸性或鹼性食物,會使鋁元素游離出來汙染食物。而人吃了被鋁離子汙染過的食物,會使鋁在大腦、肝、腎、脾、甲狀腺等多個組織器官中蓄積下來,損害中樞神經,使人的反應變遲鈍,並加快人體的衰老,最終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相關焦點

  • 我國每年近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狂犬病病死率高達……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而一旦因此患上狂犬病,其病死率幾乎高達100%。什麼是狂犬病呢?一般感染狂犬病後,會有一個潛伏期,不會馬上發病。但一旦發作,就會出現恐水、怕光、吞咽困難、狂躁等明顯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已經無法醫治了。 相關新聞:深圳9歲女童「擼貓」擼出怪病?
  • 「接吻蟲」傳播怪病 美國已有30萬人患此疾
    人民網訊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種寄生蟲病正在美國蔓延,這種病會導致中風和心臟衰竭,預計美國已有30萬人患病。 這種寄生蟲病叫做查加斯病( Chagas disease),通過南美一種「接吻蟲」傳播。
  • 哈爾濱狗患升級,六萬人被咬傷!怎麼破?
    記者經過多日採訪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居民區養狗數量呈增多趨勢,失控漏管問題嚴重,年初至今已有接近七萬人注射狂犬疫苗,其中多數都是被狗咬傷。院裡撲倒幼兒,禁養還不拴繩,狗患怎一個「煩」字了得家住南崗區紅星學府小區B棟居民王先生說,前些日子,妻子經常半夜醒來,然後叫醒他,讓他在家裡四處查看,懷疑自家進了耗子。
  • 車諾比核災:一場30萬人受難的核事故,蘇聯卻在舉行慶典
    事故發生在1986年的4月26日凌晨,當天夜裡 一次反應堆的爆炸,導致了9萬人直接或者間接死亡,30萬人受災 27萬人患癌的悲劇,共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昂貴的災難事故
  • 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
    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毒蛇咬傷人數超過30萬。原標題: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拜登承認:從現在到明年1月,可能還會死25萬人
    他承認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從現在到明年1月,美國可能還會有25萬人喪生於新冠。拜登還解釋說,他第一次把上周的感恩節安排得比較小,是和妻子、吉爾以及他們的女兒和女婿一起過的,他說他們在Zoom上看到了其他所有人。 拜登說,「聖誕節將會更加艱難,我不想嚇到任何人,但我要了解事實。從現在到明年1月,我們可能還會有25萬人喪生……因為人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 貓狗咬傷後只顧預防狂犬病?另一個病發病率更高!
    被貓狗咬傷後,我們都知道要打狂犬病疫苗,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忽視了預防破傷風的重要性。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傳林教授介紹,我國每年發生動物致傷超4000萬例,動物致傷後破傷風的發病率遠遠高於狂犬病。在歐美國家,每1000萬人約有1例破傷風,其中1/3為65歲以上老年患者,這部分患者是其他年齡患者的5倍。
  • 1個城市,10個月,7萬人!狂犬疫苗一針難求!狗患背後的人患
    喜歡養狗的朋友最近一定看到過這樣一條新聞:「截至2020年10月30日,哈爾濱狂犬疫苗使用量已經超過六萬人份,接近七萬人份,主因是被狗咬傷。主城區社區醫院狂犬疫苗想繼告罄,市民紛紛到周邊外縣接種狂犬疫苗。」
  • 熟人相逢不相識 英國150萬人患上面容失認症
    熟人相逢不相識 英國150萬人患上面容失認症 2008年01月21日 10:48 來源:新華網 按這個比例計算,英國目前約有150萬人受這種奇怪疾病折磨。   很多患者常因認不出熟人遭遇尷尬,但他們對此並不在意,殊不知面容失認症帶來的麻煩遠不止於此。很多患者逐漸被周圍人孤立,很難與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甚至連看電視也有困難,無法區別電視人物。   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專家布拉德·杜查納是研究面容失認症的權威人士。
  • 今日數據精選:國內每年約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今年大學畢業生平均...
    9月15日數據精選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近日發布了《中國動物致傷診治規範》,這是我國首部動物致傷診治規範,由全國5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200多名專家編寫,制定了犬、貓、蛇、螞蟻、海蜇、胡蜂等20多類常見動物致傷預防、救治等診治規範。
  • 新型愛滋查加斯病:被忽視了100年的疾病
    全球1000萬人感染!仿佛在一夜間,這種叫做「新型愛滋病」的疾患成為懸在人類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決定著全人類的存亡。人們突然發現,有種病「跟愛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美洲大陸上有超過800萬人感染」,「在歐洲、日本等地也陸續出現病例」……豪泰茲知道,這些都是事實。準確地說,這些都來自他本人與同行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
  • 全球每年近6萬人死於狂犬病 這8個問題要重視
    原標題:消滅狂犬病 這8個問題要重視   昨天,是「世界狂犬病日」,為何世界衛生組織要為這個病專門設一個節日呢?這是因為狂犬病是一種極為恐怖的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為100%;而且全球每年死於此病的人近6萬。
  • 杭州男子體重狂降近30斤 42歲女子面容像60歲的!都是因為這個病...
    「今年8月,那時候整個人感覺很累、沒有力氣,而且經常出虛汗,體重也是從原來的178斤降到了151斤,直到別人提醒『怎麼最近看你越來越瘦了』,才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可能出現問題了,來醫院一查是糖尿病,空腹血糖已經達到了22mmol/L,整整住了7天醫院才把指標降了下來。」
  • 雪納瑞從「萬人迷」變成「萬人恨」,網友:大概是因為這8點
    曾經風靡一時的雪納瑞,現在越來越少人養了,討厭它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雪納瑞為什麼會從「萬人迷」變成「萬人恨」?不少網友表示,因為這8點原因太糟心了。如果主人帶雪納瑞出門散步,一定要盯好它,戴好牽引繩,不然你回個信息的時間,就可能向別的狗狗發起挑戰了。這一點讓不少寵主表示很頭疼,總是要給它收拾爛攤子。而且雪納瑞的這種行為很敗光路人緣,這也是為什麼雪納瑞會從萬人迷變成萬人恨的重要原因之一啊。
  • 30年前「神預言」新冠?日媒1990年報導:2020年一半人類患傳染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2020年,一半人類將患傳染病。」1990年5月2日日本《岐阜新聞》的一則「神預言」最近突然被日本網友翻了出來,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討論:有人說「預言真準」,也有人覺得只是巧合。
  • 今日數據精選:國內每年約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今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5290元
    9月15日數據精選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近日發布了《中國動物致傷診治規範》,這是我國首部動物致傷診治規範,由全國5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200多名專家編寫,制定了犬、貓、蛇、螞蟻、海蜇、胡蜂等20多類常見動物致傷預防、救治等診治規範。
  • 內地每年1500萬人次接種狂犬疫苗
    核心提示: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員嚴家新稱,統計顯示中國狂犬病疫苗年使用量達1500萬人份,而其中99.8%的人原本不必接種,因誤解而接種狂犬病疫苗的人數至少佔接種總人數的1/3,而他們根本沒有感染風險。
  • 哈爾濱狗患升級今年已有六萬人被咬傷,主城區狂犬疫苗告罄
    大毛在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來到了家裡,一養就是11年半。「每年一針疫苗100元,每個月洗澡80元,大毛的壽命相當於人活到了88歲。」她說,大毛最終患上了腫瘤,「從體檢、到吃化療藥、到安樂死、再到最後的火化,總花費在5千元左右。」
  • 紐約州哈特島的「萬人冢」
    視頻:萬人冢掩埋現場紐約州等新冠比例比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多,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紐約「萬人冢」喪葬增加,這些棺材中,有一些很可能是為新冠死者準備的。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在這場危機過去前,「臨時喪葬」或許是需要的。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東北方向的哈特島,是長1.6公裡、寬530米的孤島。
  • 哈市狗患升級今年6萬人被咬
    記者經過多日採訪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居民區養狗數量呈增多趨勢,失控漏管問題嚴重,年初至今已有接近七萬人注射狂犬疫苗,其中多數都是被狗咬傷。大毛在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來到了家裡,一養就是11年半。「每年一針疫苗100元,每個月洗澡80元,大毛的壽命相當於人活到了88歲。」她說,大毛最終患上了腫瘤,「從體檢、到吃化療藥、到安樂死、再到最後的火化,總花費在5千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