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生日的時候,前來祝賀的客人通常會說祝老人長命百歲的祝福語,那麼是否活得越久越好呢?其實不是的。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平均壽命也不斷提高,早已和以前不一樣。古時候人們活到60歲就已經是高壽了,所以通常有條件的人會擺酒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慶祝自己能活到這個年齡。
再看看我們現在,那些六七十歲的老大爺老大媽,他們看上去十分健康,走路健步如飛,在菜市場和小販理論的時候中氣十足。由此可見,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在不斷提高,人們的壽命也越來越長。
雖然社會一直在發展,但是一個人並不是活得越久越好。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抵抗力也隨之下降,身體不可避免出現各種問題,容易患上各種病痛。許多老人最後的時光都是在別人的照料下度過的,如果有各種病痛,那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
01:人活到多少歲才是最合適,是否活得越久越好?
隨著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這也說明我國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根據數據調查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2.49億,佔到我國總人口的17.6%。
其實一個人最佳壽命應該是70-80歲之間,一來這個年齡段身體機能還有一定的活力,能抵抗大部分疾病的折磨;二來腦子還算清醒,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至於渾渾噩噩。
其實據調查顯示,老年人患有一種或以上的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對老人來說生活能夠自理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加重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
02:一個人壽命太長,可能面臨以下問題
其實正常來說,一個人活得太久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人或許會問難道活久一點不好嗎?其實一個人壽命太長,可能面臨以下問題:
第一點是自身的身體機能退化問題。到了一定的年齡,會出現耳聾耳鳴、牙齒脫落、視線模糊等情況。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有時候還需要靠別人照顧。嚴重一點的可能會出現各種病痛,對他們來說其實生活並不好過。
第二點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如果一個人活到九十歲一百歲,那麼自己的子女也應該六七十歲了,這個時候自己的子女也算是一個老人需要人照顧了。如果運氣不好的,還會出現子女比自己先「走」的情況。這個時候其實對長壽老人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一邊承受身體的病痛,一邊還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
第三點就是常常會感到孤獨寂寞。自己活得越久,身邊的同齡人一個一個離你而去,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年輕時期的好朋友所剩無幾,最終連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雖然還有家人陪伴,但是每個家人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奔波勞累,其實也不太願意經常打擾他們的生活。因此經常會產生孤獨寂寞的感覺。
其實高質量的生活狀態才是老年人應該追求的,只要自己每天活得開開心心,樂觀面對生活,過好每一天。又何必在乎自己還能活多久呢?想得太多反而失去許多生活的樂趣。
03:長壽老人的願望,最終追求的目標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無疾而終
其實許多等到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明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多麼重要,那些長壽的人最終目標其實就是求一個無疾而終。
一般到了這個年齡,已經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許多事情都已經看開了。因此老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結局,最希望無病不痛走完最後的一段時光。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反而相信各種福報的說法,他們開始修身養心做善事,只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長壽之人的幸福就是能有清醒的頭腦,身體能支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好是少疾病少疼痛,這樣的日子才是美好的晚年生活。許多修道修佛的人,其實最終求的就是這個,以自己種下的善因,換取自己無疾而終得善果。
總結
一個人從出生那天開始,人生就是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關鍵我們如何看待它,每個人的終點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有不一樣的人生旅程。其實並沒有規定一個人要活到什麼歲數最合適,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並且為之奮鬥,那麼就沒白來人間這一趟。
只要生活樂觀積極向上,那麼你的人生就一定會充滿樂趣,要記住一個人的生命不在於它的長度,而是在於它的寬度和厚度。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