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蛤、蟶子、蜆子、蚶子、蛤蜊都有什麼區別?(上)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15-12-25 19:23

HA(蛤)是這個

科普一下讀音:

蛤——隔(ge),第二聲。

蚶——憨(han),第一聲

蟶——撐(cheng),第一聲

蠔——豪(hao),第二聲

蜆——顯(xian),第三聲

小梳理一下食後感:

一、蛤

1.1花蛤

特徵:橢扇型殼,外面自然生長出的漂亮花紋,每個蛤都不一樣。

在菜市場挑花蛤的時候,花蛤會伸出兩條腿(shuiguan)滋水。

挑滋你的買,他在告訴你:「快滾!勞資還活著,別想打勞資主意!」

這你能忍!?

1.2 油蛤(芒果螺)

——花蛤有一個兄弟,叫油蛤

殼更修長,殼質更光滑,泛著一層油光,所以叫「油」蛤。花紋更細密,基本是如上圖所示的高頻率鋸齒波。

哪個上道的兄弟告訴我它和芒果有半毛錢關係!?

我的回合——食用形態

花蛤與油蛤雙雙殉情

食用方法:蒸、炒、辣炒

南派清炒(蔥姜)

北派辣炒

花蛤絲瓜湯

二、蟶(cheng)

2.1蟶子

肉質肥嫩清甜,自家做一般加料酒清蒸,可蔥油炒,可椒鹽。

特徵:長方形殼,一頭兩條美腿,一頭一個肉腳。

——同調!食物形態

A福建傳統做法:插蟶

養乾淨以後,找一個罐子,插滿,倒酒,蒸,這把穩了。

一般來說,蟶子肉外圈有一條黑色的帶子,家裡的說法是髒東西,要摘掉。

B椒鹽

C蔥油

——叫蟶子小人兒仙的旁友們,讓我看見你們的雙手!

2.2竹蟶

竹蟶分兩種:

大竹蟶

長竹蟶

顧名思義,大竹蟶大,長竹蟶長,啊,偉大的中文!

竹蟶是蟶子的同時空同位體

區別:

蟶子土黃色,扁長方形,外殼粗糙,厚重。

竹蟶基本成圓杆型,細長,殼薄,光滑。

蟶子:

竹蟶:

這殼有多薄呢?據說竹蟶得吸著吃不能掰著吃。不開口的竹蟶確實一掰就BOOM。

——食物形態

我吃過的做法:醬油水

蟶子曬乾了,顧名思義——蟶乾

可以拿來燉湯。

三、蚶(han)

3.1泥蚶——也叫血蚶

食用形態:生(燙)

特徵:

如圖1,多條肋的圓鼓鼓的扇形殼。有多鼓呢?舉起來從側面看,兩個小屁股攢成一個愛心形狀。

如圖2:血滋呼啦的。掰開以後,殼的內側有「齒」。

PS:血蚶白,毛蚶黑。

3.2毛蚶

蚶子的完全體

像這樣黑不溜秋一溜腿毛,殼略顯腎型,叫毛蚶,據說也是輕輕一燙就能食用。食用方法同血蚶。

3.3魁蚶

蚶的究極體

魁蚶,也叫赤貝(左邊)

為什麼叫「魁」?因為有巴掌大。

同樣是小如花爬電線一溜腿毛帶閃電。

四、海瓜子

根據評論中諸吃貨現身說法,現分出三大類海瓜子:

A類_北方

4.1虹光亮櫻蛤

覆蓋地區:大連、青島

B類_南方(薄殼)

4.2凸殼肌蛤(又稱東亞殼菜蛤)(俗名:薄殼)

覆蓋地區:廈門、閩南

C類_山東

4.3煙臺海瓜子

山東的旁友們,快來告訴我,對是不對。

五、燒烤三傑

扇貝、江(dai)珧(zi)、生蠔

他們活著的時候分別長這樣:

5.1扇貝

海邊小手工藝品店常客

雙殼貝類有一枚結構:閉殼肌

如你所見,是個頂結實的肉柱子,作用是防止和你一樣好吃的掠食者把他們羞怯的小殼殼輕鬆掰開。

你吃花蛤的時候,總有一條肉堅挺地站在殼上,非要你用門牙才能摳下來,那就是花蛤的閉殼肌。

為什麼在這裡扯閉殼肌呢?

因為扇貝的閉殼肌,幹制之後就是著名的珧柱,或許你更熟悉俗名——乾貝

5.2江珧

常見:

櫛江珧——也叫帶子(某些地方扇貝也叫帶子,此時產生兩個類:長帶子與圓帶子)

三角形尖腦袋

恩~江珧的閉殼肌,幹制了叫江珧柱,也叫乾貝。

5.3牡蠣

牡蠣科(Ostreidae)下多種物種統稱——蠔(hao)、海蠣

因為長得像【嗶——】被認為能增強【嗶——】能力的食物。

被生吃的時候叫"生"蠔,因為太有名,所以烤著吃也叫烤生蠔

【蠔油】

顧名思義,就是用蠔熬製的。

話說,蛤、蠔、蟶、蠣並稱四大養殖貝類,把蠔放在這裡著實有點屈才了。

【蠔豉】

蠔豉,也稱「蠣幹」,一種海味,牡蠣(也稱蠔)肉的幹製品。是廣東一帶的漢族風味名菜,屬於粵菜系。主產於廣東,是廣東人民春節必食的菜餚。

人(chi)民(huo)的智慧是無窮的,對於那些小個兒的牡蠣(通常稱海蠣子),我們同樣秉持寧吃過,無放過的原則,所以有《蠣類補完計劃》:

海蠣豆腐湯

海蠣煎海蠣煎

最後,燒烤三傑的死法:

——鼠兔同歸,蒜蓉+粉絲,烤而食之。

本文據知乎網友「嗝屁貓的頭」,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欲知後續內容,歡迎訂閱開吃欄目,點下方按鈕☟☟☟

1451042596000

相關焦點

  • 分得清花蛤、蟶子、蜆子、蚶子、蛤蜊、貝殼嗎?看完漲知識了!
    蛤蜊其實是個比較籠統的稱呼,一般我們常吃的花蛤、文蛤、包括海瓜子,都可以算作蛤蜊。蛤蜊做法簡單,吃起來味道鮮,營養又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好吃不發胖,深受愛海鮮人士們的喜愛。不過在山東,蛤蜊一般都不叫geli,叫gala~花蛤又叫菲律賓簾蛤,它的兩片貝殼像小扇子一樣,殼上會有自然生長出的花紋,世界上沒有兩顆完全相同的雞蛋,應該也沒有兩顆完全相同的花蛤。花蛤推薦辣炒!
  • 一圖區分花蛤,蟶子,蚶子,蛤蜊,海瓜子……與貝殼
    花蛤肉質緊實有嚼頭,本身口味較鹹,可下重料炒。北方甚至辣炒花蛤。特徵:橢扇型殼,外面自然生長出的漂亮花紋,每個蛤都不一樣。在菜市場挑花蛤的時候,花蛤會伸出兩條腿(shuiguan)滋水。(就挑滋你的買,它仿佛在告訴你:「快滾!本蛤還活著,別想打我主意!」這當然不能忍!)
  • 蛤蜊、蟶子、毛蚶、蜆子,那些好吃的小貝殼,今天一次搞清楚
    扇貝、生蠔、海虹、花蛤、毛蚶、蟶子……這些常見的貝類算不上什麼值錢玩意,卻給我們的味蕾帶來了極大的滿足。今天專門來說說蛤蜊、蜆子、蟶子等等,這些有滋有味的小貝殼。02蛤蜊蛤蜊,算是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和蛤蜊科一部分物種的統稱了。蛤蜊的名字有很多。
  • 蜆子怎麼做好吃?獨家蜆子的做法
    、耗油、醬油、生薑碎、蒜頭、青紅酒蜆子大家有沒有吃過,估計很多人對什麼是蜆子都不大懂,就是哪種比花蛤小很多,但是和花蛤長一樣的小小的貝類,其實網絡上很多人都把花蛤認為是蜆子,我看蜆子的做法都是花蛤的做法,並非真正的蜆子,在我們南方蜆子有醃著吃,炒著吃,最多的是做湯喝,還有涼拌吃,今天我教大家涼拌蜆子的做法,這道菜非常適合下酒菜,也是我獨家的一種秘方,相信愛吃小吃的朋友會很喜歡
  • 好好的海鮮有「蟲子」 這蟶子還敢吃嗎?
    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形,自殼頂到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照片中的半透明狀類似蟲子的物體到底是什麼?在飯桌上常見的這種普通貝類真的長蟲子嗎?記者隨後請教了天津農學院副教授李永仁。李老師介紹,微博照片中的「小蟲」不是真正的蟲子,而是蟶子體內的「胃部攪拌器」——晶杆,它的作用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是蟶子的一個消化器官。李老師表示,晶杆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和蛋白質,除了蟶子外,海螺、蜆子、牡蠣等貝類體內均有。是無毒可食用的正常組織。
  • 蛤蜊和蟶子,這些貝類到底能不能放心吃?莫把晶杆當作寄生蟲
    對於吃貨們來說,海鮮可謂是具有無窮的魅力,特別是像蛤蜊和蟶子這樣的小海鮮更是能夠為生活增添一分愜意。可是每一次當人類發現了一種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事物時,總是會伴隨而生一些負面的消息,蛤蜊和蟶子自然也不能逃離這個怪圈。那麼關於這些貝類小海鮮的負面消息是什麼呢?
  • 花蜆子最有滋味吃法!這樣做吃著不牙磣 辣爽鮮香比大排檔做得都好吃
    花蜆子最有滋味吃法!這樣做吃著不牙磣 辣爽鮮香比大排檔做得都好吃時間:2020-06-23 17: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蜆子最有滋味吃法!這樣做吃著不牙磣 辣爽鮮香比大排檔做得都好吃 蜆子屬於貝殼類的,小的時候常聽大人管蜆子這類的叫蛤蜊,具體蛤蜊是什麼,也沒具體分析過,大人叫啥就跟著叫,後來長大了,知道了蛤蜊也分幾種,有花蜆子,白蜆子,黃蜆子,都是帶著殼的。   原標題:花蜆子最有滋味吃法!
  • 蛤蜊的5種吃法,最愛辣炒蛤蜊
    辣炒蛤蜊微微辣,不會蓋過蛤蜊原汁原味的鮮美,很多人都愛吃這款。1、準備食材。花蛤800克、蔥姜蒜適量、幹辣椒適量、香菜適量、香蔥適量。2、準備一個大一點的盆子,然後往盆中放入少許清水,再放入2勺鹽,攪拌至鹽融化。3、將花蛤中個別殼壞掉的,不新鮮的挑出來扔掉。其餘的放入盆中,浸泡2個小時讓其吐沙。
  • 幾種常見蛤蜊各有特點
    蛤蜊是雙殼綱軟體動物的統稱。以下是我們常吃的蛤蜊品種,這幾種蛤蜊的外形、顏色和味道都不相同。花蛤:青島最常見    花蛤就是我們所稱的膠州灣蛤蜊,顏色淺、皮薄,肉質鮮嫩,蒸煮炒燉均可。蛤蜊中花蛤最為鮮美,被稱作「天下第一鮮」。白蛤:殼厚多含沙    白蛤貝殼堅厚,略成四角形,就是我們青島人常叫的沙蛤蜊。沙蛤蜊在青島多分布在即墨藍色矽谷海域,雖然肉細味美、營養豐富,但是白蛤的殼厚,體內的沙不容易排出來,炒著吃容易牙磣,做湯好一些。
  • 教你七種蛤蜊的做法,營養豐富,步驟詳細,每一道都是經典美味
    蛤,又叫蛤蜊,品種繁多,比如有花蛤、文蛤等,是我們常吃的美味海鮮食材,在閩南地區,花蛤因為發音的原因,也有叫做花甲的,其實就是同一種美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蛤蜊的7種家常做法吧在菜市場挑花蛤的時候,花蛤會伸出兩條腿來滋水,挑釁的告訴你:「買我,買我,我還是活的。」
  • 貝殼類海鮮,蜆子到底有多少種,你知道嗎?
    蜆子我們都知道也都吃過,殼厚而堅,外形圓形或三角形,殼面一般呈光滑有光澤,具有同心圓的花紋,一般呈黃褐色或棕褐色的顏色,是一種常見的小海鮮!今天就來看看我們常見的黃蜆子吧!黃蜆子一般生活在黃海的淺海中,外殼是黃色且光滑的,肉質也同樣是黃色具有暗黃色的斑紋,一般呈斧頭型,由於丹東東港的海域海水營養成分充足,所以在這裡出水的黃蜆子味道更加鮮美,養分也同樣更加充足,和其他地方的黃蜆子相比尺寸也更大肉質也更肥美!
  • 人工養殖蛤蜊的方法,蛤蜊的養殖技術要點
    本文章由生活中的未來陽光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蛤蜊大家應該比較熟悉的水產了,現在它也是我國現在重要的經濟養殖水產。它的味道鮮美,營養也比較高,而且價格比較低,大眾也消費得起,它裡面有許多對於人體來說很容易吸收的營養物質和礦物質。
  • 吃蟶子驚現「紅線蟲」,是寄生蟲,還是蟶子的器官,看完長知識
    到了夏季,每次總是喜歡買點蟶子,或炒或蒸,製作方法簡單,但是鮮香味美,讓人慾罷不能。蟶子兩片長橢圓形的外殼,是鮮美肉質的「庇護所」,伸出長長的舌管,偶爾也會向四周噴水,憨態可掬,看著都誘人。蟶子不像花蛤,裡面有較多的泥沙,大多要經過吐沙才能食用;蟶子沒有太多的泥沙,買回家後,一般直接清洗就能食用。這不,剛買回來一兜蟶子,讓一個突發的「事故」,差點嚇丟了半條命!
  • 孕婦能吃花蛤嗎 吃花蛤有什麼禁忌
    花蛤的味道是很鮮美的,它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食物,平時我們經常吃。一般我們吃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孕婦的身體特殊,那麼,孕婦能吃花蛤嗎?孕婦吃花蛤有什麼好處呢?吃它有什麼禁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孕婦能吃花蛤嗎孕婦是可以吃花蛤,但是要適量吃。
  • 帶上鏟子和食鹽,青島沙子口海灘趕海去,蟶子「一挖一麻袋」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0日訊 5月10日,退潮後的青島沙子口海灘上,聚集了很多拿著鏟子和小桶的趕海人,他們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主要是為了海灘上的一種美味——蟶子。 蟶子又名竹管蟶,棲息於淺海的沙泥灘中,在青島海濱灘涂上多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