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舒適!上海地鐵新規今日實施,這樣玩手機絕對不行

2020-12-03 手機鳳凰網

近日,一條上海地鐵新規

衝上了熱搜前排

從12月1日起

新修訂《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正式實施

其中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

對這條新規

網友們都表示非常支持

還有網友希望

其他交通工具上也有相同規定

怎麼實行?如何處罰?

有媒體注意到,《守則》中並沒有對違法行為做出處罰規定。

據新聞晨報,上海地鐵表示,對於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工作人員和執法隊會進行勸阻和執法。

當乘客遇見不文明行為時,也可撥打上海地鐵監督熱線64370000,巡視的執法隊員,以及就近車站的服務人員,都會趕到現場進行處理。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新規還增加了啥?

12月1日要實行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乘客禁止行為由14條增加為17條。

除了禁止手機聲音外放,新《守則》還將乘客關注的「攜帶自行車(含摺疊式自行車),使用平衡車、滑板、踏板車、溜冰鞋等助力代步工具(殘疾人輪椅車、嬰童車除外)」納入條例。還有「攜帶有嚴重異味、刺激性氣味的物品,以及未經安全包裝的易碎、尖銳物品,攜帶充氣氣球」納入條例。

另外,解讀中還提到,根據近年人口政策調整,國家鼓勵生育兩孩,將「乘客可以免費帶領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兒童乘車」修改為兩名。

新《守則》明確,凡進站、乘車的,禁止下列行為:

(一)攔截列車;

(二)擅自進入駕駛室、軌道、隧道或者車站內其他有禁行標誌的區域;

(三)攀爬或者跨越列車、圍牆、柵欄、閘機、站臺門;

(四)強行上、下車,扒門和吊門;

(五)吸菸、點燃明火,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雜物;

(六)擅自塗寫、刻畫或者懸掛、張貼物品;

(七)擅自設攤、停放車輛、堆放雜物、賣藝、散發宣傳品或者從事營銷活動,大聲喧譁、吵鬧,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八)乞討、躺臥、收撿廢舊物品;

(九)攜帶活禽以及貓、狗(導盲犬、軍警犬除外)等動物;

(十)攜帶自行車(含摺疊式自行車),使用平衡車、滑板、踏板車、溜冰鞋等助力代步工具(殘疾人輪椅車、嬰童車除外);

(十一)攜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腐蝕性以及其他有可能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危險物品;攜帶有嚴重異味、刺激性氣味的物品,以及未經安全包裝的易碎、尖銳物品;攜帶充氣氣球;

(十二)擅自操作有警示標誌的按鈕、開關裝置,非緊急狀態下動用緊急或者安全裝置。

(十三)損壞車輛、站臺門、自動售檢票等設備,幹擾通信信號、視頻監控設備等系統;

(十四)向軌道交通線路、列車以及其他設施拋擲物品;

(十五)損壞、移動、遮蓋安全標誌、監測設施以及安全防護設備;

(十六)在運行的自動扶梯上逆行、推擠、嬉戲打鬧;

(十七)影響運營安全和滋擾乘客的其他行為。

市民:這些地鐵不文明現象也應制止

除了禁止飲食和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這兩項被上海地鐵明令禁止的行為,在市民眼裡,還有哪些乘坐地鐵的不文明行為呢?

在接受新聞晨報記者採訪的受訪者中,兩位女士不約而同地表示,不顧及他人感受,整個身體都倚在柱子上的行為尤其令人不悅。列車在行駛時不可避免會造成乘客站立不穩,如果只顧自己的乘車體驗,隨意倚靠,導致其他乘客,尤其是身高不夠或不方便抓取頂部抓手的乘客,沒有抓手不能扶牢,輕則影響他人乘坐體驗,重則造成車廂內的擁擠摔跤,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市民王女士覺得,有些乘客在車廂內無視需要被照顧的群體而佔用特殊位置,應該受到批評;同時明明只能坐6個人的位子,強行擠進七八個人,或者一人佔兩座,都不是令人舒適的乘坐行為。

「還有的人會雙肩包,經常轉身的時候不注意就會碰到旁邊的乘客,特別是在高峰期的時候還多佔用一個人的位置。」姚女士補充道,「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進地鐵後把雙肩包放在腳下,儘量不要妨礙別人。」

邱先生則覺得,不僅成年人要規範行為,也要教育兒童在公共場所講文明,有的小孩在乘坐地鐵時不脫鞋便踩在座椅上,或是高聲喊叫、亂跑亂鬧都是需要監護人好好引導教育的。

輯|趙雲 王嘉琦 杜恆峰

校對|何小桃

相關焦點

  • 直擊上海地鐵「禁外放」首日
    12月1日最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昨天,新規中#地鐵裡禁止電子設備外放#引起熱議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地鐵『禁噪』太好了,這樣就不容易坐過站了。」乘客王女士說,受地鐵車廂內電子產品外放聲音等造成的噪音影響,她曾誤過站點。設身處地想想後,在地鐵「新規」出來前,她就開始戴耳機坐地鐵了,「這樣一來,不但不影響他人,』追劇』感覺也更好了,給別人的感覺也會顯得更有涵養。」
  • 地鐵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對於規定禁止的範圍,上海市交通委軌道交通處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界定,進站、乘車的乘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各類電子設備,打開揚聲器看視頻、聽音樂、打電話等行為都是被禁止的。上海市民丁女士向「新華視點」記者表示,對於地鐵裡部分乘客手機發出很大的聲音一直比較反感,新規實施將為大家營造更好的公共環境。
  • 上海地鐵迎來「靜音」時代
    新規頒布了地鐵車廂內「靜音令」,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出行乘地鐵,手機外放產生的噪音早已被人詬病,「靜音車廂」的呼聲愈來愈高,「靜音令」得到了大多數乘客的支持與配合。「靜音令」頒布首日,在軌交地鐵人民廣場站,不少乘客注意到,車廂內貼出「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地鐵方面表示,站內各處LED屏及列車車廂內都將逐步推廣相關標識。
  • 市政協委員將帶 「地鐵禁手機外放」 提案上兩會
    被迫追劇、被迫看綜藝、被迫聽神曲……地鐵車廂裡,乘客旁若無人地開啟手機外放,發出各種聲音令人無處可逃。這種情況,你是否也遇到過?近日,一條「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消息被頂上熱搜,這也引起了眾多瀋陽市民的關注。
  • 上海地鐵「靜音令」來了!不想尷尬且禮貌微笑,那就要這樣做…
    以往遇到此類情況  只能暗自遠離或換個車廂  不過,最近新修訂的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從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規頒布了地鐵車廂內「靜音令」  要求乘客在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時  禁止外放聲音
  • 上海實施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禁止手機聲音外放
    從今天(12月1日)開始,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今天的早高峰,記者跟隨上海軌道交通行政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在地鐵裡進行隨機檢查。
  • 上海12月1日起地鐵禁止手機聲音外放
    上海12月1日起地鐵禁止手機聲音外放 央視網消息:從12月1日開始
  • 地鐵內不得進食、音樂外放、攜帶動物——新規落地!涵養城市文明有...
    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印發的《辦法》中專門設置「乘客行為規範」一章,對公眾長期關注的地鐵不文明行為作出了明確規範。「日常出行是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軌道交通是客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需要有相對安靜和舒適的環境。」
  • 在上海,如何刷手機坐地鐵、公交?全攻略來啦!
    上海公交、地鐵已經可以刷手機乘車啦!只要用手機掃碼或者NFC支付方式,即可支付交通費,超級方便哦!小布為你總結了目前可以在本市公共運輸上使用的手機支付方式,快來看看哪種方式適合你?刷碼坐地鐵「Metro大都會」App1、註冊「Metro大都會」APP:可選擇用手機號碼註冊,同時支持第三方帳號註冊登錄。
  • 託育新規正式實施,有虐待嬰幼兒記錄個人禁止從業
    (原標題:託育機構新規正式實施,有虐待嬰幼兒記錄個人禁止從業)
  • 地鐵上寶寶躺在地鐵上睡覺,媽媽卻在玩手機,網友:人販子?
    如今城市的交通已經是四通八達了,公交地鐵解決了許多上班一族的交通煩惱,許多大城市有了地鐵以後交通也是得到了緩解,對於上班一族來說一天基本上都需要坐好幾趟的地鐵,地鐵顯然成為了城市的新標杆,地鐵每天也是需要運載成千上萬的人,這乘客多了,自然就會出現一些奇葩的事情,比如說下面的這一幕就讓大家都傻眼了
  • 今日起北京地鐵可全線刷手機出行,但 iPhone 依然用不了 | 鈦快訊
    (原標題:今日起北京地鐵可全線刷手機出行,但 iPhone 依然用不了 | 鈦快訊)
  • 套著指環扣玩手機 小夥一跤摔斷中指骨
    時報訊 很多人會在手機背面粘一個手機防摔指環扣,平時可用手指穿過指環扣防手機意外跌落,放在桌子上還可以當手機支架使用。使用時需小心,指環扣也會傷人。28歲的杭州人小李就因為手機指環扣造成骨折進了醫院。前幾天,浙江大學醫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胡東才發了一條朋友圈:「指環扣,你還敢這樣用嗎?」
  • 明起上海地鐵內電子設備不可外放聲音!
    作者 | 青年報·青春上海 記者 劉晶晶 乘坐上海地鐵時,手機裡的聲音將不得外放。明天(12月1日)起,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就將正式施行,其中一條就將「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列為了禁止行為。
  • 這些電腦桌面引起極度舒適
    電腦桌面上的文件太多太亂,總是無法快速找到想找的東西,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煩惱?對於強迫症患者而言,這種煩惱恐怕是成倍增長的。於是,他們想出了一些辦法,讓電腦屏幕既簡潔又富有創意。關鍵是,畫面引起極度舒適,能夠治癒強迫症!如此生活化的畫面有沒有居家辦公的感覺?
  • 12月1日起,這些新規正式實施!
    1號線三期工程、杭州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杭州至富陽城際鐵路工程,2020年必須完工。是杭州第一條通往機場的地鐵線路。杭富地鐵將作為杭州地鐵6號線的一部分貫通運營。6號線一期(含富陽段)計劃2020年底建成。
  • 「網上網下一把尺子」 網絡視聽監管新規明年二月實施
    明確提出未來網劇審查標準將與電視臺一致,電視不能播什麼,網絡也不行。」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多位業內人士求證,得以證實新規屬實。「新規意味著對臺網內容審查的並軌,將於明年二月開始執行。」業內人士表示。圖文無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規出臺:意料之內,情理之中「新規還未正式下發,可能在具體做法上到時候還會有一些更符合實際情況的變化。
  • 涵養城市文明有「辦法」:地鐵內不得進食音樂外放
    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印發的《辦法》中專門設置「乘客行為規範」一章,對公眾長期關注的地鐵不文明行為作出了明確規範。「日常出行是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軌道交通是客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需要有相對安靜和舒適的環境。」
  • 上海地鐵乘車或推新招 刷銀行卡就能進站坐地鐵
    原標題: 上海地鐵乘車或推新招!刷銀行卡就能進站坐地鐵(17日)從上海地鐵相關方面獲得的信息。一張銀行卡就能帶你乘地鐵  不用手機,直接刷銀行卡進站,這就意味著,既要保證刷卡進站讀取的安全性,又要確保刷卡出站結算的準確性,這到底可能實現嗎?瞿斌,上海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中心票務管理部經理告訴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最大的難題在於,我們需要利用銀行晶片卡電子錢包的閃付功能,但又不同於一般的閃付,必須要刷兩次卡後才能完成一筆交易。」
  • 一組引起強迫症患者極度舒適的照片,看完神清氣爽,感覺被治癒了
    一組引起強迫症患者極度舒適的照片,看完神清氣爽,感覺被治癒了大千世界存在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小愛好和習慣。有的人特別注重細節,認真到不能容忍擺放的書籍有一絲的偏差,不能容忍他人將物品隨意堆砌,事事都追求極度的完美,否則內心會各種的撓心撓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