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能源方面,氫動力有著天然優勢:排氣管排出的僅僅是一杯純淨水。儘管如此,基於燃料電池的汽車卻遲遲沒有進入市場。不過在今年年底,美國市場將會有兩種車型可供選擇。
不算低的價格
豐田去年年底在美國交付了自己的Mirai車型,現代的Tucson Fuel Cell則尚未面世。本田本周表示其Clarity Fuel Cell應該會在2016年上市,預期價格可能將在60000美元左右。
這個價格與豐田Mirai車型的57500美元相比並沒有差太多。從租賃的價格來看,兩家也相差無幾——租期三年,每個月的租金都在500美元左右。
有很多家汽車公司的燃料電池車型在技術上與自家的電動混合動力車型相似,例如Mirai的很多配件都是Prius上的,包括鎳 —金屬氫化物電池和電動馬達;兩者唯一的不同在於它是靠燃料電池供能而不是燃氣發動機。
短缺不是影響價格的唯一因素。豐田已經在加利福尼亞推出了一小部分Mirai,本田也計劃要做同樣的事情。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技術本身成本的反映,但也有部分原因在於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未來將會是什麼樣的。
管理預期也是挑戰之一。正確的區域,正確的預期使用模式,對氫動力的優勢和可能存在的劣勢的充分理解都是所需要的。
燃氣的低消耗
司機在拿到車後,除了找到方向盤,還需要弄明白在哪裡加油。傳統的汽油動力車型已經發展了數十年,而電動車則不同,至少在理論上,現在野外還並沒有鋪設好的氫管道。
加州大學的高級電源和能源項目發現對司機來說其實還有更多的焦慮。例如,根據假設,駕駛燃料電池汽車的司機想要在六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到達車站的話,在典型的交通和人口密度之下,將需要橫跨舊金山和矽谷,洛杉磯,奧蘭治,和聖地牙哥縣之間的68個站點。
充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此看來,豐田未來需要有一個自定義的導航系統,裡面保存有所有可用的加氫站信息:從儀錶板到汽車的配套應用程式,所有你即將到來的行程裡需要用到的東西。
氫氣從何而來
汽油可以通過油箱進入卡車,電力可以從高壓電纜上得到。那麼氫要從哪裡得到呢。起初,計劃從卡車背面的另一個高壓罐上得到,不過現在的新計劃是通過在現場生產燃料來代替。
「基礎設施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奧迪電力驅動方面的負責人Siegfried Pint在此前不久的底特律國際車展上表示。日前奧迪展示了其氫動力的SUV——h-tron quattro,當然到實現量產還需要時間。
Pint表示燃料電池技術正在發展,而且奧迪認為氫動力的吸引力在於,與電動汽車相比之下的低耗油時間,不過也還需要看考慮公眾對它的需求和認可度如何。
奧迪的Reinhard Hofmann博士表示奧迪無意稱為氫動力的分銷商,但他認為一體式氫氣發生器的研究是奧迪燃料電池研究的一個並行工程,即使奧迪不打算將其商業化,也不意味該項目不會有好的發展。
「我們很願意分享IP,」Pint表示,不過他拒絕透露具體信息。
環保問題
如果沒有用環保意識的方式來生產氫氣,只是考慮是否高效的話,那麼燃料電池是否有益於生態還值得商榷。就像對於電動車來說,如果你依靠的燃料運輸動力來源是骯髒的化石燃料,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將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另一個位置而已。
氫在這方面有天然有於電力的優勢。作為交通運輸新的選擇,在一個位置將水分解成氫後轉移到另一個位置,然後為燃料電池供能,被認為要比靠運行長電纜更實用,尤其是當靠近海邊時,儲存它只需要一個大罐而不是一排排的電池。
當然,這些都僅僅是在理論範圍內的考量。現實來看,在美國(其中多數在加州)僅有14個公共氫站,要實現在2024年的100個站點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對豐田和本田來說每在300英裡內就有氫站不是沒可能,但也同樣存在嚴格的環保標準的要求。
展望
氫動力汽車肯定有潛力成為更環保更實用的車型,但從燃料電池現在的狀態來看,要實現在現實中的使用還需要長途跋涉。無論是豐田還是本田都把目標放在了車輛的銷售上,短期來看,並沒有誰能對這方面定義「成功」與「失敗」。
在此期間,奧迪也在開發可以現場產生燃料的加氫站,通過當地現有的自然資源來提取供應能源,可能是太陽能或者是風能,或者是附近的工業設施所產生的廢棄物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