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2月24日訊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那你知道2020年龍抬頭是什麼時候?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2020年龍抬頭時間
2020年龍抬頭節氣時間在2月24號。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同時,農曆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龍抬頭的含義
二月初二龍抬頭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有關。二月初二龍抬頭節,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由於北方地區常年乾旱少雨,地表水資源短缺,而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又離不開水,病蟲害的侵襲也是莊稼的一大患,因此,人們求雨和消滅蟲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當中,二月初二的龍抬頭節對人們而言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依靠對龍的崇拜驅兇納吉,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龍神賜福人間,人畜平安,五穀豐登。龍抬頭那天屬蛇的和屬龍把衣服洗好,洗去一身的晦氣。農曆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
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名曰「龍頭節」。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龍抬頭傳說:
傳說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於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龍抬頭習俗:
剃龍頭
「二月二」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吃出好運
為納吉,龍抬頭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吃豬頭肉稱 「 挑龍頭 」
吃麵條是 「 扶龍鬚 」
吃水餃叫吃 「 龍耳 」
吃米飯是吃 「 龍子 」
春餅又稱 「 龍鱗餅 」
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所以便有了"引錢龍"的習俗。例如有的在水壺裡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裡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裡,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