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後鯽魚難釣?根據雨水特點,運用4個方法,才能有好的收穫

2021-01-10 鯽魚剎手

馬上就要到清明了,包括最近一段時間,經常下雨,雨後也導致江河、池塘等水域水位上漲。下雨時,會將其周邊的泥土,衝刷至水裡,所以也會導致河水、池塘水質渾濁不堪。

大雨過後,如何讓魚兒開口攝食?下面,鯽魚剎手,結合自身多年野釣經驗,以4個方面內容,為釣友們分享經驗!

雨後釣獲的大鯽魚

一、是不是大雨過後,漲水、水渾魚不開口?

很多人在雨後垂釣,要是遇到魚不開口,第一時間就是想到,下雨了漲水不開口。但實際情況不是這麼回事。

原因是,現在水裡的鯽魚,已經到了產卵季節了,在水裡逐漸開始產卵。魚產卵是時,需要補充大量的食物,來保持體力,才能將魚肚裡面的魚卵甩出。

但,在產卵的前幾天內,開會減少攝食。再說了,野生的鯽魚,也不會一起、大規模同時產卵。所以,雨後鯽魚沒口,不是下雨的原因造成的。

二、大雨過後大雨過後,水位肯定會上漲,此時在水裡的魚,通常有兩個習性。

1)、水渾鯽魚會靠邊。雨後,水質變渾後,渾濁的雨水,也會將一些食物,衝刷到水裡來。此時,無論是河道、還是池塘,水裡的魚都會靠近岸邊活動。

2)、漲水鯽魚兒會上浮。大雨過後,導致水位上漲,由於剛下完雨,水底的溶氧量較低,新水注入,也會導致魚兒上浮。

大雨後,我們儘量將釣位選擇在有新水注入的入口邊,但不能直接垂釣新水入口。在入口邊上是有回流,食物通常都這在裡停留。

所以,大雨過後,我們要根據自然規律,選擇釣位,和垂釣距離。在大雨之後,選擇垂釣新水注入口邊,要以岸邊垂釣,若有渾水較多的區域,則是上等的釣位。

雨後靠近岸邊垂釣

三、大雨過後,根據垂釣環境,鯽魚不開口,需要這樣打窩

大雨過後,打窩區分兩種方法,主要是根據釣點環境。

1、江河垂釣打窩。雨後的河水,都會比較渾濁,而且還會有走水情況。此時,打窩可將粉餌,參入一些酒米、小麥,少許玉米,用泥團攪拌做窩。水流慢慢衝刷,散去的粉餌,會將遠處的魚兒吸引至此。顆粒狀的窩料,則是留魚聚魚目的。

2、池塘垂釣打窩。雨後垂釣池塘,選擇入水口回流處,先在窩邊附近周圍撒點「活餌」,如蚯蚓之類的,而後再使用少許酒米這類的窩料做窩。垂釣時每隔15-30分鐘,再撒少許酒米至窩中,是撒開不要集中做窩。

所使用的窩料

四、大雨過後釣鯽魚,釣餌的選擇,才是核心

雨後水渾,最理想的釣餌則是蚯蚓,在河邊使用蚯蚓效果較好。活體的釣餌,對雜食性的魚類,都是誘惑難擋。

在水底下的蚯蚓,會一直蠕動,水渾能夠加大視野識別,還可以通過氣味,讓鯽魚發現。此時的鯽魚,也正需要動物蛋白含量較高的,葷食餌來補充體力。

渾水用蚯蚓釣獲的鯽魚

粉餌在釣法上比較靈活,新水注入後,鯽兒會上浮。所以我們儘量要將餌開成拉餌,拉餌的餌料霧化狀態、入口性都非常好,使用它,釣全水層最合適不過了。

拉餌釣全水層的優點是,根據鯽魚上浮或者不定水層,我們可以隨時調整,尋找鯽魚所在水層,也可以設定的水層,通過抽竿頻率,將鯽魚引誘指定水層。

拉餌效果

最後:在野釣時,當我們遇到沒口時,要主動根據釣點周邊情況,分析鯽魚不開口原因。野釣最忌諱的是,明明知到停口時了,但還是無動於衷、一成不變,在那裡死等!

釣大魚靠守、拼耐力,但是釣小個體的魚群,尤其是鯽魚這樣的魚,全年都在攝食,特別是春、秋兩季,幾乎是全天24小時,都在攝食。所以,魚不開口時,要即使調整垂釣方法,說不定就會有好的轉變!

釣友們,以上是筆者在大雨後,野釣常使用的方法,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野釣高手的你們,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轉發,喜歡的話請關注百家號《鯽魚剎手》,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雨後好釣魚?4個季節卻有3類反例,要區別「雨天」才能釣好魚
    在筆者多年的釣魚實踐中,我發現下雨天氣對釣魚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一年四季有許多典型的現象——並不是「雨天、雨後好釣魚」那麼簡單;甚至「風前雨後,釣魚豐收」等諺語在不同季節和前提下,是明顯錯誤的。為什麼普遍認為「雨天好釣魚」對於下雨天,其實選擇出釣時機要基於季節、雨量、氣壓有不同的偏重,而不要一味追著雨天釣魚。
  • 山川河流冬釣,釣獲一條5斤野生鯉魚,還收穫紅尾魚和鯽魚
    山川河流冬釣,釣獲一條5斤野生鯉魚,還收穫紅尾魚和鯽魚。四至八度的氣溫,氣溫明顯偏低,只要不是寒潮,只要不颳大風下大雨,冷並不想代表一定釣不上魚,否則冬釣大板鯽魚和鯉魚豈不成了空穴來風和無稽之說?昨天雖然零零碎碎的下了些小雨,好在晩上雨勢沒有繼續的下雨,山川河流的路面還是挺乾燥的,氣溫也沒有想像的那麼低,跡象表明應該是個野外冬釣的好兆頭。山川河流你是否無恙?
  • 春釣鯽魚技巧
    魚兒在5℃以下時很少進食,即使吃食在冰下能找到的食物也僅少量的微生物和泥中的蝦蟲而已,見不到草籽等糧食性食物。時間一長便養成了食葷的習慣。此外,由於冷暖空氣的對流,春天的風不僅多而且大,五六級風的天氣也經常出現。春風既吹綠了大地,也給垂釣增添了麻煩。那麼,如何才能在春釣中出奇制勝呢,具體應把握以下幾點:1、選準對象魚。
  • 「春分」過後鯽魚變難釣了?巧用小雞飼料,解決作釣煩惱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均進入了明媚的春天。這時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 在垂釣園或者野外怎樣才能釣到大鯽魚?釣大鯽魚的技巧和方法
    釣鯽魚並不難,但是要想釣好鯽魚,多釣大鯽魚卻很難。鯽魚是很多釣友新手學習釣技的入門魚類,在練竿坑或者野外自然水域釣小鯽魚較為容易。但是,想要釣大大鯽魚,釣較多的大鯽魚,那就不是很容易了,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那麼,在垂釣園或者野外怎樣才能釣到大鯽魚?
  • 冬季串鉤釣鯽魚技巧
    各位釣友大家好,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冬天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特別是大水面的鯽魚越來越難釣了,特別是湖庫、湖泊、大河等這些地方,由於溫度的原因基本上鯽魚都遠離岸邊,藏在深水處活動,這時候要要想有一個好的收穫,用我們正常的臺釣或者傳統基本上沒有太大效果。
  • 冬釣鯽魚,提升上魚率的5個方法,魚口輕不用怕,方法總比困難多
    冬季釣鯽魚打窩要集中,下鉤要準確,因為偏離了窩點一點可能就沒口。如果做到下鉤準確,這個跟釣法有一定的關係。傳統的長竿短線釣法下鉤精確而且輕盈,對窩點中的魚影響最小,所以每當到了晚秋初冬釣鯽魚,很多釣魚老手就開始玩起來傳統釣,在垂釣效率上確實很高。如果玩臺釣,就需要注意拋竿的手法問題了,儘量做到餌料落點跟浮漂落點相差不大,也就是儘量不打滿竿。
  • 春季釣鯽魚,釣獲罕見2斤的巨型鯽魚,野釣鯽魚詳細攻略教學
    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河溝春釣是一個非常簡單有趣的野釣,而且還必須掌握的技巧才能收穫野生鯽魚,下面就來跟廣大粉絲釣友分享春釣野生大板鯽魚的過程心得。垂釣時間久的粉絲釣友都會有這種感覺,喜歡野釣鯽魚,而不是靜守鯉魚單調寂寞,野釣鯽魚是大多老釣迷的最愛,初春季節野釣鯽魚也有很多的技巧,對氣候氣壓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達到魚兒攝食的最佳條件才會有好的收穫,今天我就班門弄斧介紹一下我多年野釣鯽魚的一些體會分享給大家,不足之處輕大家多多補充。春季垂釣最好避開三月鯽魚的繁殖期,為野生魚資源可持續垂釣做出貢獻。
  • 大雪過後釣鯽魚,如何聚魚才是關鍵,打窩養窩和補窩缺一不可!
    大雪過後氣溫更低,雖然還沒到最冷的時候,但是降水較多導致水溫不穩,所以算是魚比較難釣的一段時間。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魚會越來越難釣,所以如何聚魚在冬釣時就變得尤為重要,氣溫越低越是要注意聚魚。如何讓窩點中魚多,並且長時間留在窩點中,需要在打窩、養窩、補窩三個方面都要注意。
  • 冬季釣鯽魚,牢記「4個」關鍵詞,下釣就有魚
    在冬季,自然界的影響被放大到極限,當然人為方面的因素也會頻繁的出現,那冬天我們要怎樣來釣鯽魚呢?其實冬季釣鯽魚並不難,我們要牢記4個關鍵詞,幾乎是下釣就有魚!
  • 怎樣提高在黑坑釣鯽魚的數量?在黑坑釣鯽魚取得名次的方法和技巧
    在黑坑的釣魚人,不但要要看天氣和位置,還有與其他釣友們比拼釣技,一爭高下。那麼,在黑坑釣魚時。如何才能提高釣魚的數量,進而取得較好的名次呢?下面,我們就以鯽魚為例,講下在黑坑釣鯽魚取得名次的方法和技巧。
  • 冬季釣鯽魚,找魚群最簡單的方法是釣草,注意這樣的水草才有魚窩
    冬季氣溫低,尤其是過了小雪之後,氣溫還是會進一步下降,到了一年中魚真正難釣的開始。氣溫越低,鯽魚越是喜歡扎堆不動,所以此時釣鯽魚要先找魚群、魚窩,然後在開釣,這才是有好收穫的保證。釣鯽魚找魚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找水草,長竿短線活餌釣草,是冬釣大鯽魚非常靠譜的方法。
  • 冬季傳統釣技巧,冬至過後釣大鯽魚,還是這種釣法最好用!
    不玩冬釣的釣友體會不到冬釣的樂趣,雖然異常寒冷,但是這時候外出釣魚的人少,比較清靜。關鍵還在於氣溫很低,大鯽魚並不會停口,尤其是冬至過後,釣到大鯽魚的機會反而因為氣溫變低而變高。這時候鯽魚開始成群扎堆,憑藉經驗或者多窩點,或者打隔夜窩找到魚群,漁獲可是比其他季節還要好。
  • 「冬釣技巧」串鉤冬釣鯽魚的方法和技巧
    今天就給大家接收下海竿串鉤釣鯽魚的方法。在嚴寒的冬天,氣溫在零上3-8度之間,使用手竿在湖泊、水庫、河流釣鯽魚效果不甚理想,原因是因為魚因天氣寒冷日回遊至深水的緣故,這時候改用拋竿使用串鉤在深水處釣鯽魚,不失為最佳的選擇,其效果也是很好的。
  • 冬天只有鯽魚釣?這幾種也可有好收穫,只是需要一定技巧
    但是北方(廣東本地人覺得廣東以北的都是北方)的就不一樣了,貌似在冬天只能釣鯽魚?事實上真的不止是只能釣鯽魚,只不過鯽魚最好釣而已,其它的魚只要你找對方法一樣可以釣得到多種魚,有時候天氣好的話還會有意外的驚喜! 今天蓑笠哥來盤點一下,你在冬天除了釣鯽魚之外還可以釣到這些魚,只需要一定的技巧,當然這並不複雜。
  • 使用海竿串鉤,冬季釣鯽收穫多
    串鉤也就是俗稱的葡萄鉤、有多個釣鉤串聯而成,有的釣鉤接近水底能夠有很好的底釣效果,其他釣鉤分布在不同水層,在魚活動比較活躍的時候,能夠攻取上中下多個水層來提高上魚率,是不錯的垂釣方法。這裡就和大家說說海竿串鉤冬釣鯽魚的方法。
  • 初冬季節釣鯽魚應如何選擇釣位才能找到魚群
    進入冬季氣溫隨之下降水溫也越來越涼,這時候所釣魚種也隨之減少,鯽魚成了我們北方釣友主釣魚種,經常有釣友說天涼了使用紅蟲、蚯蚓一天也沒有幾口,總感覺冬季不好釣魚,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進入冬季尤其是初冬氣溫基本上都在4℃~16℃之間鯽魚非常活躍,由於秋季的大量覓食這時候的鯽魚個頭大而且活躍度也很高
  • 釣鯽魚竟成了新手入門的基本功,釣鯽魚真的很難嗎?
    最近在跟釣友們聊天的時候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釣魚新人在剛接觸釣魚的時候,第一個釣的目標魚基本上都是鯽魚,不過鯽魚也確實是很多釣魚人都喜歡釣的一個魚種,不管是釣魚老手還是釣魚新人,而把釣鯽魚作為釣魚入門的基本功,這其中究竟有何奧秘?
  • 釣鯽魚只能用短竿?野釣需靈活,打破常規方能收穫驚喜
    就像我說的,釣大魚我們習慣用長竿,不是因為它們不靠近岸邊,只是我們用短竿太難操作了。換句話說釣小魚我們也可以使用長竿,在某些時候甚至比短竿更有優勢。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這「某些時候」到底指的是哪些時候。
  • 冬至過後釣鯽魚,這樣的餌料更受「歡迎」,更容易釣到大鯽魚!
    好的地方在於大鯽魚始終是需要進食的,所有釣到大鯽魚的機會反而會更高一些。冬季釣魚需要講究的地方比較多,單從餌料的角度介紹下此時的用餌注意事項。  對於狀態的要求是小、輕、軟,大致這三個關鍵詞就可以描述清楚。小,指的是餌團要小,上餌的手法以拉餌和刮餌為宜,因為餌團小在鯽魚開口幅度小的季節尤為重要,防止魚不能順利把餌料吃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