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葉掌樹蛙品種及生活環境介紹

2020-12-07 永順看社會百態

棕葉掌樹蛙,樹蛙科的一種,拉丁學名為Rhacophorus bipunctatus。樹蛙科共有兩百多種蛙,棕葉掌樹蛙也只是其中一種。同樹蛙一樣,棕葉掌樹蛙也最多見於亞洲及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想要更具體地給它們定位並去尋找它們,印度、緬甸、馬拉西亞等地都是你該去的地方。

棕葉掌樹蛙並沒有其他別稱或暱稱,所以可能你的腦海中完全沒有這種蛙類的印象,但是它們的親戚你一定很熟悉,比如黑掌樹蛙等。

棕葉掌樹蛙在國內很少見,在網上也很難查到很多其相關的信息,如果你對這種蛙類有興趣,那麼可能需要通過其他一些方式來獲得訊息(比如通過諮詢專家等)。

棕葉掌樹蛙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棲綱

亞綱:滑體亞綱

目:無尾目

亞目:新蛙亞目

科:樹蛙科

屬:Rhacophorus

種:棕葉掌樹蛙種

棕葉掌樹蛙形態特徵

我國雖然有約30種的樹蛙,但棕葉掌樹蛙並沒有在國內被發現,它們一般見於馬來西亞、印度、緬甸等地。跟其他樹蛙一樣,棕葉掌樹蛙也以樹林為棲息地,為了適應在這樣一種棲息地的生活,它們的指尖都會有吸盤,因此即便在樹林間穿梭跳躍,它們也能穩穩地落在樹枝上。

除了有吸盤外,棕葉掌樹蛙的體型絕對能很好地適應它們的生存環境:它們的身體細長,可以自由地在林間活動;它們的後肢較長且有力,在面對天敵時能迅速地離開。

此外,棕葉掌樹蛙還有一個跟變色龍一樣的本領——它們會變色。當它們在樹枝或離樹葉很近的地方時,通常體色為綠色或淡綠色;當它們在土地上時,則會讓自己看上去接近土色。這樣一種特殊的生存技能可以讓棕葉掌樹蛙巧妙躲過敵人的眼睛、爭取更多的存活機會。

對樹蛙有一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樹蛙眼睛雖大,不過它們對靜止的事物總是提不起多大的興趣,棕葉掌樹蛙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不管有多美味,只要是靜止的,棕葉掌樹蛙也會視而不見。

棕葉掌樹蛙護理知識

樹蛙

想要做好棕葉掌樹蛙(詳情介紹)護理的工作,飼主首先要給它們一個賴以生存的良好環境。養護棕葉掌樹蛙可不能直接把它們放在蛙缸裡任憑它們自生自滅,植物的選擇、底材的布置、溫度與溼度的控制都是飼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但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棕葉掌樹蛙才能健康地生長。

布置好蛙缸後,飼主則需要控制好缸內蛙的密度,不要一下子在同一個缸內飼養太多棕葉掌樹蛙,否則它們很可能會因為蛙的密度過大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當棕葉掌樹蛙數量太多時,它們的排洩物的量也會大大增加,而這些排洩物很有可能造成蛙之間交互感染。

棕葉掌樹蛙也會常常下水,因此飼主要提前準備個水盆置於缸底。水盆裡的水也要定期更換,一定要避免出現水已經被汙染但仍然沒有得到更換的情況,被汙染的水對棕葉掌樹蛙來說也是傷害極大的。在給棕葉掌樹蛙換水時需注意,自來水要經過除氯處理才能使用。

棕葉掌樹蛙有時會在樹上鳴叫,這是正常現象,飼主不必擔心。此外,樹蛙以樹林為生,它們的產卵場所也多會選在水面上方的枝葉,當受精卵變成小蝌蚪以後會掉到水中繼續它們的生活。

棕葉掌樹蛙生活環境

樹蛙

為了讓棕葉掌樹蛙更好地生活,飼主要先布置好它們的蛙缸。飼養棕葉掌樹蛙可不單單包括蛙的養護,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工作——植物的養護。因為要讓模擬棕葉掌樹蛙的自然生存環境,所以飼主都會被建議種植適當的植物。植物從開始選擇就需要慎重,否則很可能會給後面的工作帶來不便。

選擇植物比較省力的方法是直接詢問賣家他們會使用什麼樣的植物,飼主只要依葫蘆畫瓢照做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飼主可以儘量選擇有較大且較厚樹葉的植物進行栽種。在養棕葉掌樹蛙前,飼主最好確定植物已經處於穩定的生長狀態,如果是剛種植,則不適宜將蛙放入蛙缸中進行飼養。

在飼養棕葉掌樹蛙的時候,飼主可能會過一段時間就能聞到蛙缸中飄出的臭味,臭味的主要來源是蛙的排洩物。想要儘量減少臭味,飼主需要定期對蛙缸進行清潔。其實定期清理蛙的排洩物還有另外一個好處——能保證植物擁有一個更好的環境,死亡率也會有所下降。

因為棕葉掌樹蛙喜歡較為陰暗的環境,所以蛙缸可以用黑色的紙給貼上。不過考慮到植物需要一定的光照,飼主不要把蛙缸完全用黑色的紙貼上。當有植物出現枯萎死亡的情況時,飼主要及時將死亡的植物取出,並換上新的植物,防止因為環境汙染而導致棕葉掌樹蛙出現問題。

棕葉掌樹蛙飼養要求

樹蛙

對於靜止的食物,棕葉掌樹蛙(詳情介紹)從來沒有什麼興趣,但如果食物是活體,那麼情況就變得完全不同,棕葉掌樹蛙會先鎖定好目標,然後伺機來一個完美的捕獵。一般情況下,棕葉掌樹蛙白天會在較為隱蔽陰暗的地方休息,以保存體力晚上出行。如果不想改變它們的這種習性,飼主可在傍晚時分給棕葉掌樹蛙進行餵食。

對於棕葉掌樹蛙來說,體型適當的甲蟲、蚯蚓、甚至是小飛蟲等都是它們的理想食物,但凡從眼前飄過或爬過,棕葉掌樹蛙都會立刻盯上它們,而如果是已經死亡的蟲子,棕葉掌樹蛙連看都不會看一眼。因此,想要讓棕葉掌樹蛙吃得好,飼主在有條件和能力的情況下可自己飼養一些甲蟲或蚯蚓等。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食物外,飼主還可以購買麵包蟲來飼餵棕葉掌樹蛙。棕葉掌樹蛙不需要每天都喂,通常每周餵食2-3次即可。每次餵食的量可以根據蛙的體型和食量進行適當改變。因為棕葉掌樹蛙吃飽了就不會繼續進食,飼主能在長期的飼養過程中發現一些規律,這些規律可以幫助飼主更好地進行棕葉掌樹蛙的飼養。

有時飼主可能會碰到即便給了食物、棕葉掌樹蛙也沒有興趣理會的情況,此時,飼主可用鑷子夾住食物在它們的眼前來回晃動,大部分棕葉掌樹蛙都會張開它們的嘴巴進行捕食。而如果棕葉掌樹蛙比較挑食,那麼飼主可能要想想辦法來刺激一下它們的食慾,比如換一下食物的種類等。

相關焦點

  • 《魔獸世界懷舊服》樹蛙怎麼得 樹蛙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在魔獸世界裡面,每個玩家都喜歡收集寵物,那麼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寵物是樹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獲得,如果還沒有的話可以看一看攻略
  • 「快樂養蛙」之常見樹蛙「簡單飼養」與「簡易環境」!
    本文會介紹飼養樹蛙最簡單的「懶人環境」,希望能幫想養樹蛙的朋友建立信心剛買到的樹蛙回到家中,不需要急著餵食,可以靜養一兩天,等它適應新環境後再進行餵食。樹蛙環境中必須有水盆,保持水質很重要,一般最好一周換兩到三次水。餵食一般一周兩到三次。好吧,開始懶人的樹蛙飼養。
  • 呃......那叫樹蛙!
    ⚪特點:棲息於森林及開闊地的水池或水域周邊的環境,雄蛙體長約33-36mm,雌蛙約40-44毫米,會選擇在水面上的葉片產卵。↓分布雖為雨蛙科,但習性類似樹蛙,習慣於樹上生活,棲息於臨近水邊的樹上,白天多躲藏於葉面下。瞳孔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感。體側有一條耀眼的白線,屬於有毒蛙類。↓分布
  • 千萬別認錯 容易與斑腿樹蛙混淆的布氏樹蛙
    我現在要講的可不是山野鬼故事,而是本周的自然谷之星的介紹。這聲音不是鬼魅的低語,而是夏夜小精靈「布氏樹蛙」的求偶叫聲。布氏樹蛙是普遍分布於我國臺灣淺山環境的蛙種,雖然平時居住樹上較難發現,不過在熱情奔放的夏天,它們會聚集在水池邊的植物上面或是有遮蔽物的地上勤奮高歌,以爭取雌蛙的青睞。
  • 樹上趴著一隻奇怪的青蛙 這種樹蛙對生態環境有極高要求
    動物學專業畢業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從照片可以初步判斷出這隻奇怪的「青蛙」,應該是一隻樹蛙,它的學名叫做「大泛樹蛙」。大泛樹蛙屬於無尾目樹蛙科,它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江西等中東部地區。它的體長一般在6至10釐米左右,它的壽命在10年左右。大泛樹蛙喜歡生活在山區樹林及竹林內, 或田邊,並以蟋蟀,油葫蘆,黃粉蟲,蚯蚓等昆蟲為食。
  • 炫彩的天然調色盤——紅眼樹蛙
    紅眼樹蛙是觀賞性極高的品種。它們可以算是個徹底的色彩拼盤,猩紅且充滿活力的紅色雙眼,背部一片鮮豔的亮綠,再加上身體兩側那無比吸引人的澄藍色,以及橘紅色的腳趾......由於蛙類對溫度相對敏感,確保飼養環境內安裝溫度計並時常檢查溫度是必須要做的功課。一但溫度持續過高,紅眼樹蛙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死亡。
  • 印東北部發現罕見樹蛙品種 被認為已絕種百餘年
    nbsp&nbsp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B到106580009,3元/月&nbsp&nbsp&nbsp&nbsp據香港《文匯報》1月22日報導,地球物種正因人類活動而急劇減少,印度德裡大學生物學教授比朱最近卻在印度東北部地區,發現了一個據信已絕種140多年的樹蛙品種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會上介紹,經過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師生林思民、王盈涵、蕭鬱薇等人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一種樹蛙從過去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種,命名為「太田樹蛙」。這一新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英文名為PLOS ONE)。圖為「太田樹蛙」。
  • 爬寵環境篇:不同品種的陸地龜對生活環境的異同需求
    ,同樣也可以用在陸龜環境上,關鍵點是墊材的衛生性、安全性、保水性和舒適性,更多關於墊材的介紹可以查看:墊材是環境的靈魂——半水龜環境篇(請參考往期內容)。今天我們只針對陸龜分析一下更具體的情況,因為不同的陸龜品種對環境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不盡相同,這裡我們按照習性差異大致把陸龜分為三種類型:雨林型、海島森林型、沙漠型,所以下面我們會重點介紹這三種類型陸龜環境布置的要點。
  • [視頻]珍稀樹蛙 本領多
    [視頻]珍稀樹蛙 本領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5日 19:41 來源:CCTV.com 難不成是什麼變異品種?發現它的汪先生說,它可不光是淡黃色的。    不光能變色,這隻怪蛙還能爬牆,會上樹。這麼多本領,它到底是什麼動物呢?    經過一番查詢,記者在網上找到了小傢伙的真實身份,原來,它是一隻珍貴的樹蛙,是國家三類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目前數量稀少。因為皮膚裡有多種色素,樹蛙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改變體色。
  • 《我的起源》樹蛙在哪 樹蛙刷新位置一覽
    導 讀 我的起源樹蛙是遊戲中最新更新的寵物,許多玩家都在問如何獲取,那麼樹蛙具體刷新位置在哪呢,接下來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我的起源樹蛙刷新位置
  • 我是小樹蛙 我有我生活
    暢銷書上的樹蛙  山東新聞網(編譯 車進)很多人並不認為樹蛙能夠做拍攝模特,但是近日,由業餘攝影室Bob Garas拍攝的一組樹蛙寫真照片讓人大開眼界。佛羅裡達州屬亞熱帶溼潤氣候,每次雨後都會出現很多樹蛙。  Bob稱自己對拍攝人物或是家養寵物等動物失去了興趣,所以選擇了樹蛙作為拍攝對象,但是Bob也承認,拍攝樹蛙需要極大地耐性。為了拍攝這些照片,他常常與這些樹蛙一呆就是幾個小時。Bob說:「我喜歡動物,所以我決定為這些樹蛙們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我把一隻樹蛙帶進自己的工作室然後選擇讓我的照片看起來有趣的道具。
  • 林中古精靈:樹蛙
    樹蛙是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們更應該保護這群活躍於枝葉間的小精靈。■ 斑腿樹蛙:股部後方和洩殖孔周圍有黃、紫、棕等色形成的網狀斑紋。分布於中國秦嶺以南各個省份,常棲息於海拔80~1600米的丘陵地帶及山區灌叢、水塘雜草或稻田等環境中。
  • 叫聲洩露「天機」——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
    「從遺傳、形態、叫聲以及它們對同種或異種樹蛙的叫聲反應,我們得到比較明確的四條證據,證明我們找到的太田樹蛙是一個有效的新物種。」該研究團隊主要成員、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告訴記者。  日本樹蛙是臺灣溪流環境中常見的蛙種。五年前,該團隊與臺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及科博館進行合作,發現全臺灣不同流域的日本樹蛙在分類上存在較大疑問。
  • 盧文氏樹蛙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盧文氏樹蛙,拉丁文學名是Liuixalus romeri,中文別名是盧氏小樹蛙或羅默氏小樹蛙,英文名Romer's Tree 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新蛙亞目、樹蛙科的一種動物。
  • 鸚哥嶺樹蛙:高山精靈跡難尋
    記者 王迎春  鸚哥嶺樹蛙——這是一種僅生活在鸚哥嶺高山上的精靈,全身碧綠,蹤跡隱秘。  起源於一顆受精卵,經過卵裂和分化後,烏黑鋥亮的小蝌蚪在水裡自由地穿梭。時機成熟,伸出後腿,再長出前腿,隨著尾巴的消失,完成變態發育的成蛙即將踏上又一個生活史的循環。這同樣昭示著在水裡的生活告一段落,等待鸚哥嶺樹蛙的是熱帶雨林中「險象環生」的陸地。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普洱樹蛙:猜一猜「青蛙」能把卵產在...
    和所有樹蛙一樣,普洱樹蛙的指、趾端都長有吸盤,指端的吸盤明顯大於趾端的吸盤,這樣的演化是為了方便其攀爬植物。雄蛙具有單咽下外聲囊,照片中的雄蛙正在鳴叫,下巴鼓鼓的半圓狀「球體」就是聲囊。  當然,普洱樹蛙也有和其他樹蛙不太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身上長有比其他樹蛙更多的「疙瘩」,學術上把這些「疙瘩」稱為疣粒。
  • 蛙類鑑賞---紅眼樹蛙
  • 懷特的樹蛙怎麼作為寵物
    懷特的樹蛙是原產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紐幾內亞的綠色或藍綠色青蛙。它是一種受歡迎的寵物,因為它的身材小巧,面部表情豐富,包括昏昏欲睡的眼睛和「微笑」的嘴巴。它的皮膚有一層蠟質塗層,使其比同齡樹蛙品種更能忍受乾旱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