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認錯 容易與斑腿樹蛙混淆的布氏樹蛙

2020-12-05 國際環保在線

夏天晚上,行走在自然谷伸手不見五指的水池邊或探查果園的蓄水池,常常會聽到「達、達達」的敲擊聲……越來越近……。嘿!我現在要講的可不是山野鬼故事,而是本周的自然谷之星的介紹。這聲音不是鬼魅的低語,而是夏夜小精靈「布氏樹蛙」的求偶叫聲。

布氏樹蛙是普遍分布於我國臺灣淺山環境的蛙種,雖然平時居住樹上較難發現,不過在熱情奔放的夏天,它們會聚集在水池邊的植物上面或是有遮蔽物的地上勤奮高歌,以爭取雌蛙的青睞。夜間池邊達達的敲桌聲,伴著面天樹蛙「滴滴滴」哨音和拉都希氏赤蛙、貢德氏赤蛙、黑眶蟾蜍……等蛙族們的鳴唱,交織出一曲自然的交響樂。在林間停下腳步靜靜聆聽,伴著微溼的林間涼風,這可是夏天特別限定的享受呢!

相較於人類的享受,對布氏樹蛙來說可沒有那麼悠閒,在雄多雌少的狀況下,此時每個水池及溪溝都是一級戰區,往往在雌蛙現蹤時,雄蛙都要蜂踴而上,你推我擠地想辦法搶到交配最佳位置。好在它們可以接受一妻多夫的現象。在產卵時,雌蛙會找個緊臨水域的枝條一邊排出卵子及黏液,一邊用後腳努力地踢,為的是將空氣及雄蛙或雄蛙「們」的精子打入黏液形成卵泡。

夏天的夜晚常常可以在自然谷披薩窯平臺的水池上看到黃色的卵泡。每次觀察卵泡時,就會覺得媽媽的智慧很重要。聰明的雌蛙會將卵泡打在水池正上方的枝條,在下雨或是小蝌蚪溶解卵泡時,就可以順勢的落入水中生活,但是也常常觀察到有些卵泡的正下方竟是平坦的泥土地,令人不禁為卵泡中小蝌蚪們擔憂。

小小蓄水池一角就有三隻樹蛙,可見交配競爭多激烈了。攝影:謝伯鴻

尾巴還沒完全消失的布氏樹蛙小蛙,布氏樹蛙能否存活,母蛙產卵的位置是關鍵,此外卵泡若被蠅類產卵也會大大降低卵的孵化率。攝影:謝伯鴻

布氏樹蛙還有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白頜樹蛙」。顧面思義,它的下巴是白色的。我們可以用它磚紅色的顳褶及褐色帶縱斑紋的體色去辨識它,另外還有一個有趣辨認特徵就是:布氏樹蛙戴了一副黑色鏡架的無框眼鏡並且穿著騷包的黑色網襪。每次蛙類課程放出它穿網襪的照片時總是會引起學生大笑,因為這個特徵實在太有意思了。

黑色的無框鏡架,身上的縱紋是布氏樹蛙辨認的特徵,雖然照片不夠明顯,但依稀可以看到後腿上的黑色網襪。攝影:謝伯鴻

隨著國際間貿易交通發達,有許多海外偷渡客乘坐人類的交通工具進到臺灣,這些偷渡客進到臺灣後,若大量繁殖並且對臺灣的生態造成危害,便會被我們稱為「外來入侵種」,而斑腿樹蛙便是蛙界中最有名的入侵種之一。

斑腿樹蛙於2006年被發現,一開始它們在中部現蹤,隨著植栽的運送逐漸向北擴散。它的外形、食性及生活環境與原生種的布氏樹蛙幾乎相同,其倚仗較強的繁殖力,入侵布氏樹蛙的生活環境,與原生種的布氏爭奪地盤,並捕食其它較小型的原生種蛙類,因而嚴重影響原生種生物的生存。現在臺灣的中部及北部幾乎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為了抑制這個外來客的擴張,每年專家學者都會帶著志工到各個棲地進行斑腿樹蛙監測及捕捉。

雖說兩種蛙類長得很像,但部分特徵有差異,除了斑腿樹蛙「嗄嗄嗄」連續叫聲與布氏「達達達」敲桌聲有所不同;外型上斑腿樹蛙背部的「X」或「又」型紋路,也與布氏樹蛙的縱向條紋不一樣;此外斑腿樹蛙的後腿內側比較象是黑底白點,而布氏樹蛙的後腿內側則是白底黑網。

雖然我們可以利用上述的特徵分辨兩者,但還是有不少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間型態,因此如果想要協助移除外來入侵種斑腿樹蛙,建議還是有經驗專家帶領以免誤殺。雖然不建議自行移除,但如果你在野外發現疑似種,歡迎向林務局或是臉書「外來種斑腿樹蛙監測社團」通報,一起為臺灣的環境盡一份力。

布氏樹蛙是個可愛帥氣的生物,然而它的生存有賴大家共同協助控制外來種的數量。攝影:謝伯鴻

蛙類小知識:兩棲類的過渡性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來自海洋,經過漫長的演化歷程,動物才慢慢地在陸地現蹤,然而從水裡改至陸地上生活要克服的問題可不少。而兩棲類生物便是這個演化的過渡型態。在演化上第一個要克服的就是介質的不同:兩棲類在生活史上,幼時在水中生活以鰓呼吸,而成體則改到陸地生活,以肺、皮膚及口腔內膜進行氣體交換。在陸地上的生物為了避免體內水分散失而長出角質及鱗片等構造,這個部分是兩棲生物較缺乏的地方:它們的皮膚只有一兩層輕微的角質化,因此它們必須在有水的環境生存並且要想辦法保持皮膚溼潤。此外兩棲類動物為了在沒有浮力的陸地方行走,也演化出了五趾型附肢。因應不同的聲音傳播介質,它們也演化鼓膜、聽小骨等聽覺器官。

相關焦點

  • 外來物種「斑腿樹蛙」入侵臺灣新北市/圖
    外來物種「斑腿樹蛙」入侵臺灣新北市  (神秘的地球)據香港媒體東網報導,臺灣新北市農業局啟動清蛙計劃,局長廖榮清表示,屬外來入侵種的「斑腿樹蛙」,自2006年於臺灣彰化田尾發現以來,近幾年也在新北市八裡、五股及相鄰地區出沒,每年4月至9月間為其繁殖期,年產卵次數5次,每次約600顆,比白頷樹蛙產卵2次,每次300顆具有族群競爭優勢,再加上其啃食其他蛙種蝌蚪與蛙卵的行為,已嚴重威脅原生物種的生存。
  • Hi,斑腿泛樹蛙
    斑腿泛樹蛙,兩棲動物下的無尾目。
  • 斑腿樹蛙一妻多夫
    斑腿樹蛙(如圖)屬於無尾目、樹蛙科,在我國分布廣泛,秦嶺以南各省均有,在自然棲息地中數量較多。它們生活在海拔500~2200米的丘陵、山區,常棲息在水邊的灌叢和草叢中,在稻田裡也有。它們行動較遲緩,跳躍力不強,主食各種農業、林業害蟲。 斑腿樹蛙是蛙類中的爬樹高手,每隻腳趾上都長有發達的吸盤,令它們可以平穩地吸附在垂直的樹枝上。
  • 【看圖聽故事21】我和斑腿泛樹蛙的故事
    股部後方和洩殖孔周圍有黃、紫、棕等色形成的網狀斑紋,因此得名斑腿泛樹蛙。但斑腿泛樹蛙不是只有固定的一種花紋色型,經過長期觀察,我們發現斑腿泛樹蛙有很多不同的身體花紋和顏色變化,具體原因尚不得而知。】 與斑腿泛樹蛙的第二次接觸,應該是闊別了差不多兩年後的2014年的夏初。
  • 又一款國爬,斑腿樹蛙の終極飼養指南 | 肆養來稿
    斑腿樹蛙的雌雄差距很大,母蛙可以長到 7 cm 的樣子,但是公蛙體長僅僅 4 ~ 5 cm,所以當混養的時候提放食物缺失導致合體。斑腿樹蛙可以適應很多環境,也可以普通造個小景也是不錯的,由於蛙喜歡亂跳亂蹦,所以植物可以少量添加,不添加也可以。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凹頂泛樹蛙:煩!出門總「撞臉」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凹頂泛樹蛙:煩!凹頂泛樹蛙Polypedates impresus脊椎動物,兩棲綱,無尾目,樹蛙科,泛樹蛙屬。凹頂泛樹蛙體色較為素雅,其背麵皮膚光滑,體色為淺棕色,背面無斑紋或在肩部有略微明顯的「X」斑。上唇邊緣有一條白色橫紋,四肢背面均有深棕色橫紋,咽喉部有略褐色斑點。它的身體比其他樹蛙略微扁一點、窄長一點,頭部略微扁平。前肢較為粗壯,後肢較為細長,前指和後趾吸盤背面可見「Y」形跡。
  • 斑腿泛樹蛙繁(群)殖(P).AVI
    我們直接看斑腿泛樹蛙XXOO的視頻,讓傷害來得更猛烈些吧!!!  視頻一開始,一隻受到雄蛙鳴叫(蛤蟆功)吸引而來的雌性斑腿泛樹蛙,挺著大肚子在水池邊排卵(注意後腿在幫助抖出泡沫,卵就在泡沫裡),此時背上只有一隻雄性在等著排精。隨著畫面切換,在水池邊高歌的一群雄蛙已經陸續趕到,開始了激烈的的雌性後背爭奪戰!推搡、腳踹,掉下去再上來!
  • 其實是樹蛙築巢
    該「泡巢」是保護卵的,可讓蛙卵保持溼潤,讓小蝌蚪能順利孵化樹蛙巢遠看像棉花糖掛樹上  海峽網4月24日訊 (海都記者 趙楊/文 黃孔瑜/圖 實習生 唐羚珊)近日,福州晉安宦溪彌高村魚塘邊,出現了奇特的景象,靠近池塘邊的樹上,掛著一個又一個白色的東西。
  • 林中古精靈:樹蛙
    大多數樹蛙的腹面呈淡黃色,少數種類散有黑色的小斑,一些種類的樹蛙腿部或背部生有條紋或斑點。不少樹蛙都體色鮮豔,當它們攀上枝頭,猛然回首,瞪著那雙戴著「美瞳」的大眼睛打量你時,真可謂可愛至極。從動物分類學上來講,樹蛙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的樹蛙科,全世界已知有12屬約300餘種。樹蛙科動物主要分布在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的溼潤地區,少數物種分布於熱帶非洲及馬達加斯加島。
  • 樹蛙「私自偷渡」入境即被天津口岸生擒
    原標題:樹蛙「私自偷渡」入境即被天津口岸生擒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近日在一印度進境貨櫃中截獲一隻活體斑腿泛樹蛙。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該類野生動物。  發現這隻樹蛙的貨櫃裝載的是從印度進口的椰絲。
  • 科普紅眼樹蛙
    這是一篇關於紅眼樹蛙習性的科普文章。紅眼樹蛙夜間在樹上捕食,白天睡覺。
  • 《我的起源》樹蛙在哪 樹蛙刷新位置一覽
    導 讀 我的起源樹蛙是遊戲中最新更新的寵物,許多玩家都在問如何獲取,那麼樹蛙具體刷新位置在哪呢,接下來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我的起源樹蛙刷新位置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中新社臺北9月19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蔣雪林)經過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有一種樹蛙從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為新種,命名「太田樹蛙」。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魔獸世界懷舊服》樹蛙怎麼得 樹蛙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在魔獸世界裡面,每個玩家都喜歡收集寵物,那麼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寵物是樹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獲得,如果還沒有的話可以看一看攻略
  • 別為口福毀生態 貴溪打響樹蛙保衛戰
    7月14日,當地森林公安部門著便衣到貴溪市文坊鎮集鎮菜市場暗訪,沒有發現有人售賣樹蛙。  近期,貴溪市打響了一場樹蛙保衛戰,通過不斷巡查與暗訪,遏制了捕挖成風的亂象,維護了當地的生態平衡。當地民間吃樹蛙成風的現象也得到遏制。
  • 炫彩的天然調色盤——紅眼樹蛙
    「紅眼樹蛙」(Agalychnis callidryas),其實是雨蛙的一種,屬於雨蛙科。「紅眼樹蛙」這一名字實屬誤譯。植物方面,儘量選擇容易向上長高而且根部不會因水分過多而腐爛的品種。推薦使用蔓綠絨 (Philodendron scandens) 或者小型的迷你龜背竹 (Monstera obliqua)。
  • 樹蛙其實是被「毒」綠的
    我們趕緊回到今天的主角「樹蛙」身上。以上內容其實和樹蛙的關係匪淺,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樹蛙渾身都是「淤青」,只不過這種「淤青」在樹蛙身上是常態。 然而,樹蛙體內所積累的膽綠素甚至達到嚴重肝硬化患者的4倍(肝硬化患者因為肝功能減弱,所以體內膽綠素含量較高)。
  • 2020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樹蛙部落展位:兩隻樹蛙棲息其中
    此次上海三聯書店的書店展示區域佔據了三個白色帳篷,集中展示了上海三聯書店同樹蛙部落和亞朵酒店「竹居」的合作。這次為了體現樹蛙部落的特色,帳篷外的上海三聯書店招牌特意從原本的藍色改變成了象徵大自然的綠色。